專利名稱:碎枝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碎枝機。
背景技術:
在園林工具中,碎枝機通常被用來切碎樹葉以及小的枝條等,其一般通過感應電機驅動切割刀具高速旋轉來進行切割工作。另外,在感應電機和切割刀具的輸出軸之間直接安裝有減速箱,所以,電機軸線和切割刀具的輸出軸大體位于同一直線上的,使得整個機器在電機軸線的方向上的長度較長,結構不太緊湊,大大增加了其包裝尺寸。
此后,市場上出現(xiàn)了一種設有串激電機的碎枝機,通過串激電機來代替感應電機,因為串激電機具有較低的制造成本,但是,由于串激電機的轉速較高,碎枝機需要配置良好的降
噪和冷卻機構才能滿足要求,而目前市場上出現(xiàn)的帶有串激電機的碎枝機,其采用恒功電路板來控制電機的轉速,其成本較高,而且不具備良好的冷卻的機構來冷卻工作中的電機,這樣對電機的使用極為不利
發(fā)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xiàn)有的碎枝機的不足,本發(fā)明所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是提供一種結構緊湊的碎枝機。
本發(fā)明解決該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碎枝機,包括電機組件、由電機組件所驅動的滾刀組件以及連接在所述電機組件和滾刀組件之間的傳動組件,所述電機組件包括串激電機和電機輸出軸,所述滾刀組件包括刀軸和安裝在刀軸上的滾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組件包括帶輪傳動部件和與帶輪傳動部件相配接的減速箱,其中所述帶輪傳動部件與所述電機輸出軸相配接,所述減速箱連接至所述滾刀組件,并且所述電機輸出軸的軸線與所述刀軸的軸線大致平行。
本發(fā)明解決該技術問題所帶來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將碎枝機的電機輸出軸的軸線設置成與刀軸的軸線大致相平行,縮小了沿著電機的軸線方向上的長度尺寸,使得結構緊湊,減少
了包裝尺寸。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一步說明。
圖l是對應于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例的碎枝機的立體裝配圖。
圖2是圖1的碎枝機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3是圖1的碎枝機的機頭部的立體裝配圖,其中的上機殼被去除。圖4是圖3的平面剖視圖。
圖5是圖3的機頭部內的部分零件的立體分解圖。
圖6是囪3的機頭部內的電機組件的部分立體分解圖。
圖7是圖6電機組件的導風罩的平面視圖。
圖8是圖7另一角度的平面視圖。
圖9是圖7導風罩的后半蝸殼的立體圖。
圖10是圖7導風罩的立體圖,其中的后半蝸殼被去除。
圖ll是對應于本發(fā)明的導風罩、連接件和下機殼的立體分解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
參照圖l,所示為對應于本發(fā)明的最佳實施例的園林碎枝機,其主要包括帶有滾輪的機架l,該機架1具有一臺板6,在臺板6的上方設有機頭部3,而在其下方設有料箱3。
進一步參照圖2和圖3,機頭部3包括上、下機殼30、 32,其間通過螺釘31相固定連接。在上機殼30的頂部一體成型有面板34,在面板34上設有進料口36和位于進料口34旁邊的開關裝置38。此外,機頭部3還設有一端蓋35,該端蓋35以現(xiàn)有的方式與上、下機殼30、 32相卡固。同時,該端蓋35還設有支撐定位件37。
在上、下機殼30、 32的里面,主要安裝有電機組件IO、由電機組件10所驅動的滾刀組件50以及安裝在所述電機組件10和所述滾刀組件50之間的傳動組件60。
進一步參照圖4至圖6,所述'電機組件10大體位于上機殼30內,并主要包括串激電機12、電機輸出軸14和套設在所述串激電機12上的導風罩13。
所述電機輸出軸14的前端部設有小帶輪62。 一風葉11固定安裝在輸出軸14的后端部,并且在風葉11與串激電機12之間還設置墊片28。
參照圖7至圖10,所述導風罩13設有主體部17和位于主體部17的一端部的蝸殼部15。所述風葉11位于所述蝸殼部15內。所述蝸殼部15包括前半蝸殼19和固定連接至所述前半蝸殼19的
4后半蝸殼21,所述前半蝸殼19與所述主體部17—體成型。在前半蝸殼19和后半蝸殼21的周面上分別設置多個螺釘柱23,然后通過多個螺釘25與相應的螺釘柱23進行螺紋連i而將前、后半蝸殼19、 21固定連接在一起。該蝸殼部15的出風道24通向碎枝機在下機殼30上所形成的出
風口33。
參照圖3和圖11, 一連接件22連接在所述出風道24與所述碎枝機的出風口33之間。該連接件22為管狀,其兩端分別緊密的套設在蝸殼部15的出風道24與碎枝機的出風口33上。
這樣,在串激電機啟動工作時,位于蝸殼部15內的風葉11會被帶動進行高速旋轉,由于導風罩13的設置,使得氣流從串激電機12的靠近小帶輪62的一端部流入,并穿過整個串激電機12到達其另一端部并進入蝸殼部15內,經(jīng)過蝸殼的循環(huán)后從蝸殼部15的出風道24流出并通過連接件22而從碎枝機的出風口33導出,因而,增強了對串激電機12的冷卻效果,同時減少了電機12旋轉所產(chǎn)生的噪音。
所述電機組件10還包括固定支架18,用以將電機組件10固定安裝至機頭部3內。該固定支架18包括基部40和自所述基部40的表面一體向上延伸的定位部42。基部40大致具有中空的柱狀,并且在其下圓周面上設有配件44以與下機殼32的底面相固定連接。定位部42具有圓形通孔46以收容串激電機12的前端部,并且電機輸出軸14上的小帶輪62突出于定位部42之外。另外,定位部42與串激電機12通過多個螺釘25相固定連接。
所述傳動組件60包括帶輪傳動部件61和與帶輪傳動件相配接的減速箱70。所述帶輪傳動件61包括設置在所述電機輸出軸上的小帶輪62、位于小帶輪下方的大帶輪64、套設在小帶輪和大帶輪之間的皮帶66以及穿過固定支架18的基部40的帶輪軸68。其中,大帶輪64可旋轉的套設在帶輪軸68上,其間通過軸承63進行支撐和定位。減速箱70為習知的齒輪減速箱,其連接在帶輪軸68的輸出端與滾刀組件50之間,并且這種連接方式為習知的,所以不再作詳細描述。
上述滾刀組件50包括刀軸52和固定地套設在刀軸52上的滾刀56。刀軸52的一端部以習知的方式安裝至減速箱70,而另一端部以習知的方式與上述端蓋35的支撐定位件相配接,這里不再贅述??梢姡瑤л嗇S68與刀軸52大致位于同一直線上,而同時,電機輸出軸14的軸線16與刀軸52或帶輪軸68的軸線M大致平行。通過這種方式,電機組件IO、滾刀組件50以及傳動組件60被緊湊地安裝在機頭部3內,而避免了現(xiàn)有技術中的電機輸出軸的軸線與刀軸的軸線大致成一直線設置所帶來的尺寸冗長,從而導致整機的包裝尺寸較大,占有更多的空間,而且,通過這種方式,因機頭部3的長度相對縮小,導致機架1的臺板6上的出料口7的位置可以相對向臺板6的中心位置移動些,也即向著料箱5的中心位置移 些,所以,料箱5更容易被填滿。
權利要求
1.一種碎枝機,包括電機組件(10)、由電機組件(10)所驅動的滾刀組件(50)以及連接在所述電機組件(10)和滾刀組件(50)之間的傳動組件(60),所述電機組件(10)包括串激電機(12)和電機輸出軸(14),所述滾刀組件(50)包括刀軸(52)和安裝在刀軸(52)上的滾刀(54),其特征在于所述傳動組件(60)包括帶輪傳動部件(61)和與帶輪傳動部件(61)相配接的減速箱(70),其中所述帶輪傳動部件(61)與所述電機輸出軸(14)相配接,所述減速箱(70)連接至所述滾刀組件(50),并且所述電機輸出軸(14)的軸線(16)與所述刀軸(52)的軸線(54)大致平行。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組件(10)大致位于所述滾刀 組件(40)的上方。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碎枝機還包括機頭部(3),所 述電機組件和所述滾刀組件安裝在所述機頭部(3)內。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電機組件還包括固定安裝在所述機頭部的底面上的固定支架(18),所述串激電機(12)固定安裝在所述固定支架上。
5. 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18)包括固定安裝在所 述機頭部的底面上的基部(40)和自所述基部向上延伸的定位部(42),所述定位部(42)與 所述電機組件相固定連接。
6.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帶輪傳動部件(61)包括設置在所 述電機輸出軸上的小帶輪(62)、位于小帶輪下方的大帶輪(64)、套設在小帶輪和大帶輪之 間的皮帶(66)以及與所述減速箱(70)相連接的帶輪軸(68)。
7. 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碎枝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帶輪軸(68)與所述刀軸(52)大 致位于同二直線上。
全文摘要
一種碎枝機,包括電機組件、由電機組件所驅動的滾刀組件以及連接在所述電機組件和滾刀組件之間的傳動組件。所述電機組件包括串激電機和電機輸出軸,所述滾刀組件包括刀軸和安裝在刀軸上的滾刀。所述傳動組件包括帶輪傳動部件和與帶輪傳動部件相配接的減速箱,其中所述帶輪傳動部件與所述電機輸出軸相配接,所述減速箱連接至所述滾刀組件,并且所述電機輸出軸的軸線與所述刀軸的軸線大致平行。電機輸出軸的軸線與刀軸的軸線大致平行,因而,縮小了沿著電機的軸線方向上的長度尺寸,使得結構緊湊,減少了包裝尺寸。
文檔編號B02C18/00GK101670306SQ20091018256
公開日2010年3月17日 申請日期2009年9月16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9月16日
發(fā)明者劉金波, 釗 孔, 朱艷玲, 桑樹華 申請人:天佑電器(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