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與旋耕機配裝的中耕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367862閱讀:488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與旋耕機配裝的中耕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農業(yè)機械,特別是一種由四輪拖拉機牽引且與旋耕 機配裝的中耕器。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的由四輪拖拉機牽引且與旋耕機配裝的中耕器,其結構為水平LJ 形框架的橫向段固設若干豎直布置的卡座,每個卡座上旋裝2至4個對稱布 置的緊固螺釘,每一犁鏵的豎直犁柱均伸進相應的卡座內并通過該卡座上的 緊固螺釘?shù)玫焦潭?,這樣,框架的橫向段設有若干犁鏵,框架的每一縱向段 前端均開有呈長方形布置的四個通孔,且框架一縱向段前端的四個通孔與框 架另一縱向段前端的四個通孔在位置上分別相應,使用時,旋耕機機殼的橫 向每一側均開有八個螺紋孔,且旋耕機機殼橫向一側的八個螺紋孔與旋耕機 機殼橫向另一側的八個螺紋孔在位置上分別相應,所述的八個螺紋孔分為上 下對稱的四組,每組有前后布置的兩個螺紋孔,上部的四個螺紋孔、下部的 四個螺紋孔均與所述的四個通孔在位置上分別相應,框架的每一縱向段前端 均通過四個升降螺釘與旋耕機機殼的橫向相應側旋接,所述的四個升降螺釘 經(jīng)四個通孔旋入相應的上部四個螺紋孔或下部四個螺紋孔中。
由于該中耕器在結構設計上有不足之處,導致其存在以下缺陷
1、 如上所述可知,八個升降螺釘、框架的每一縱向段前端的四個通孔及 旋耕機機殼橫向每一側的八個螺紋孔成為針對框架的升降定位機構,升降犁 鏵時,必須先將八個升降螺釘從原來的相應螺紋孔中旋出,再通過多人抬著 框架,最后將八個升降螺釘旋人另外的相應螺紋孔中才能實現(xiàn),以至升降犁 鏵時很不方便;
2、 如上所述可知,犁鏵與框架的橫向段之間為無法橫向移動的固定聯(lián)接, 這樣,就無法根據(jù)農事上的具體需要來調整相鄰犁鏵之間的間距,使用時很 不方便;另,耕地時,要使犁鏵的梨尖朝下,轉場時,要使犁鏵的梨尖朝上, 這些均需要豎直犁柱分別從下方或從上方伸進相應的卡座內并通過緊固螺釘 進行固定,以至翻轉犁鏵時也很不方便。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的與旋耕機配裝的中耕器。 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與旋耕機配裝的中耕器,其結 構為水平LJ形框架的橫向段設有若干犁鏵,框架的兩縱向段前端與兩個縱 向水平耳座鉸接,框架和兩個耳座之間設有針對框架的升降定位機構,使用 時,兩個耳座分別對稱地設在旋耕機機殼的橫向兩側。
采用這樣的結構后,本中耕器通過針對框架的升降定位機構就能對犁鏵
進行升降 以至使用方便。
所述每個耳座的長度方向兩端均通過緊固件與旋耕機機殼的橫向相應側
旋接,使得其貼靠在旋耕機機殼的橫向相應側;
升降定位機構包括鉸接在框架橫向段上側的水平橫向轉桿、相互平行且 向前《頃斜的四塊同規(guī)格調節(jié)板、分別對稱地布置在框架兩縱向段上側的兩套 同規(guī)格縱向動作組件;
轉桿的中部垂直固接手柄;
每個耳座的寬度方向兩側均對稱地貼靠法線與轉桿軸線相平行的兩塊調 節(jié)板,且一側的兩塊調節(jié)板位置與另一側的兩塊調節(jié)板位置相應,同側的兩 塊調節(jié)板之間形成可讓相應側的框架縱向段穿過的間隙,每塊調節(jié)板的后部 均開有上下布置的兩個槽口 ,且四塊調節(jié)板的上側四個槽口及下側四個槽口 在位置上分別相應;
同側兩塊調節(jié)板之間的間隙中穿有相應側的框架縱向段,且該框架縱向 段前端與相應側的耳座前部鉸接;
每套動作組件包括銷筒及由前至后依次相接的螺母、前置彈簧、調節(jié)銷、 后置彈簧、調節(jié)桿、撐桿,銷筒固設在相應側的框架縱向段表面且位于相應 側兩塊調節(jié)板的后方,螺母固設在相應側的框架縱向段表面且位于相應側兩 塊調節(jié)板的前方,銷筒和螺母的軸線與轉桿的軸線相垂直,調節(jié)銷由可與相 應側的銷筒配合的后部銷軸、與該銷軸前部垂直固接且可與相應側兩塊調節(jié) 板的上側兩個槽口或下側兩個槽口配合的前部銷桿兩部分構成,銷軸可縱向 滑動地套裝在相應側的銷筒中,銷軸的前端與相應側的前置彈簧的后端掛接、 后端與相應側的后置彈簧的前端掛接,銷桿可卡入相應側兩塊調節(jié)板的上側 兩個槽口或下側兩個槽口中,前置彈簧的前端與相應側的螺母掛接,后置彈 簧的后端與相應側的調節(jié)桿的前端掛接,調節(jié)桿的后端與相應側的撐桿的前 端鉸接,撐桿的后端與轉桿的相應端固接,撐桿、調節(jié)桿的長度比為1:4 8。
作為本實用新型的改進,犁鏵與框架的橫向段之間為可以橫向移動的活 絡聯(lián)接。這樣,就可以根據(jù)農事上的具體需要來調整相鄰犁鏵之間的間距, 以至使用更加方便。


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從前往后看的立視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從后往前看的立視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俯視圖及使用狀態(tài)參考圖4是圖3的A-A放大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通過實施例及其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參見圖1 -圖4:水平lj形框架的橫向段1設有四個犁鏵19,犁鏵19的
梨尖朝下,框架的兩縱向段2呈兩折狀。使用時,每個縱向水平耳座3的長 度方向兩端均通過緊固件(附圖中未示出)與旋耕機機殼23的橫向相應側旋 接,使得其貼靠在旋耕機機殼23的橫向相應側,這樣,兩個耳座3分別對稱 地設在旋耕機機殼23的橫向兩側。框架和兩個耳座3之間設有針對框架的升 降定位機構。
升降定位機構包括鉸接在框架橫向段1上側的水平橫向轉桿13、相互平 行且向前傾斜的四塊同規(guī)格調節(jié)板4、分別對稱地布置在框架兩縱向段2上側 的兩套同規(guī)格縱向動作組件。轉桿13的中部垂直固接手柄13a。
每個耳座3的寬度方向左右兩側均對稱地貼靠法線與轉桿13軸線相平行 的兩塊調節(jié)板4,且一側的兩塊調節(jié)板4位置與另一側的兩塊調節(jié)板4位置相 應,同側的兩塊調節(jié)板4之間形成可讓相應側的框架縱向段2穿過的間隙, 每塊調節(jié)板4的后部均開有上下布置的兩個槽口 4a,且四塊調節(jié)板4的上側 四個槽口 4a及下側四個槽口 4a在位置上分別相應,調節(jié)板4與水平面間的夾 角約為83度。
同側兩塊調節(jié)板4之間的間隙中穿有相應側的框架縱向段2,且該框架縱 向段2前端與相應側的耳座3前部鉸接,這樣,框架的兩縱向段2前端與兩 個耳座3鉸接。
每套動作組件包括銷筒12及由前至后依次相接的螺母5、前置彈簧6、 調節(jié)銷、后置彈簧9、調節(jié)桿10、撐桿11,銷筒12固設在相應側的框架縱向 段2表面且位于相應側兩塊調節(jié)板4的后方,螺母5固i殳在相應側的框架縱 向段2表面且位于相應側兩塊調節(jié)板4的前方,銷筒12和螺母5的軸線與轉 桿13的軸線相垂直,調節(jié)銷由可與相應側的銷筒12配合的后部銷軸8、與該 銷軸8前部垂直固接且可與相應側兩塊調節(jié)板4的上側兩個槽口 4a或下側兩 個槽口 4a配合的前部銷桿7兩部分構成,銷軸8可縱向滑動地套裝在相應側 的銷筒12中,銷軸8的長度大于銷筒12的長度,銷軸8的前端與相應側的 前置彈簧6的后端掛接、后端與相應側的后置彈簧9的前端掛接,銷桿7卡 人相應側兩塊調節(jié)板4的下側兩個槽口 4a中,銷桿7的長度大于相應側兩塊 調節(jié)板4外側面之間的距離,前置彈簧6的前端與相應側的螺母5掛接,后 置彈簧9的后端與相應側的調節(jié)桿10的前端掛接,調節(jié)桿10的后端與相應 側的撐桿ll的前端鉸接,撐桿11的后端與轉桿13的相應端固接,撐桿ll、 調節(jié)桿10的長度比約為1:5.9。
犁鏵19與框架的橫向段1之間為可以橫向移動的活絡聯(lián)接。為能簡要說 明問題起見,附圖中同時提供了兩種活絡聯(lián)接形式。
其中的一種活絡聯(lián)接形式為框架的橫向段1上套有兩個可移動套管14, 套管l4的數(shù)量等同于處于框架橫向段1中段的犁鏵19的數(shù)量,套管14的截 面形狀為正方形,每個套管14的后部均設有相互平行的兩塊豎直同規(guī)格連接板15且所述的兩塊連接板15之間形成可用來放置所述犁鏵19的豎直犁柱19a 的間隙,連接板15的法線與框架橫向段1的中心線相平行,每塊連接板15 上均開有上下布置且間距相同的三個銷孔15a,且所有連接板15的上側銷孔 15a、中間銷孔15a及下側銷孔15a在位置上分別相應,每個套管14上均設有 可使其在框架的橫向段1上定位的鎖緊機構,該機構是由固定螺母16、鎖緊 螺栓17、搬手18所組成,固定螺母16固接在套管14的前部,套管14上與 固定螺母16相固接處開有螺紋通孔14a且螺紋通孔14a與固定螺母16同軸, 擰動端與搬手18垂直固接的鎖緊螺栓17與固定螺母16相旋接且其旋入端旋 過螺紋通孔14a后與框架的橫向段1呈緊密接觸;
所述犁鏵19的豎直犁柱19a上設有上下布置的兩個穿孔1%,兩個穿孔 19b的間距與每塊連接板15上任意兩個相鄰銷孔15a的間距相同,放置于兩 塊連接板15之間的犁柱19a與兩塊連接板15借助兩個穿孔19b、兩塊連接板 15的中間兩個銷孔15a、兩塊連接板15的下側兩個銷孔15a進行銷接,且犁 柱19a與套管14之間有可使犁柱19a以所述的中間兩個銷孔15a的軸線為回 轉中心的轉動間隙。
另一種活絡聯(lián)接形式為框架的橫向與1后側有兩個可移動豎直延伸板 21,延伸板21的數(shù)量等同于處于框架橫向段1兩端的犁鏵19的數(shù)量,延伸 板21的法線與框架橫向段1的中心線相垂直,每塊延伸板21與框架的橫向 段1均通過兩個U形卡20貼靠聯(lián)接,每塊延伸板21的后部均設有相互平行 的兩塊豎直同規(guī)格連接板22且所述的兩塊連接板22之間形成可用來放置所 述犁鏵19的豎直犁柱19a的間隙,連接板22的法線與框架橫向段1的中心 線相平行,每塊連接板22上均開有上下布置且間距相同的三個銷孔22a,且 所有連接板22的上側銷孔22a、中間銷孔22a及下側銷孔22a在位置上分別 相應;
所述犁鏵19的豎直犁柱19a上設有上下布置的兩個穿孔(附圖中未示出所 述的兩個穿孔),兩個穿孔的間距與每塊連接板22上任意兩個相鄰銷孔22a 的間距相同,放置于兩塊連接板22之間的犁柱19a與兩塊連接板22借助兩 個穿孔、兩塊連接板22的中間兩個銷孔22a、兩塊連接板22的下側兩個銷孔 22a進行銷接,且犁柱19a與延伸板21之間有可使犁柱19a以所述的中間兩 個銷孔22a的軸線為回轉中心的轉動間隙。
如上所述可知,兩銷桿7分別卡入相應側兩塊調節(jié)板4的下側兩個槽口 4a中,這樣,框架得到定位,且使得犁鏵19處于降下狀態(tài),此時,本中耕器 可正常耕地。
通過手柄13a向后搬動轉桿13,以帶動兩撐桿11向后轉動,使得兩調節(jié) 桿10向后運動、兩后置彈簧9被拉伸,從而向后拉動套裝在兩銷筒12中的 兩銷軸8(這時,兩前置彈簧6也被拉伸),并最終讓兩銷桿7分別從相應側兩塊調節(jié)板4的下側兩個槽口4a中退出,然后,向上抬起框架,再通過手柄 13a向前回放轉桿13,以帶動兩撐桿ll向前轉動,使得兩前置彈簧6得以回 縮,從而向前拉動套裝在兩銷筒12中的兩銷軸8 (這時,兩調節(jié)桿10向前運 動、兩后置彈簧9也得以回縮),并最終讓兩銷桿7分別卡入相應側兩塊調節(jié) 板4的上側兩個槽口 4a中,這樣,框架又得到定位,且使得犁鏵19處于升 起狀態(tài)(附圖中未示出此狀態(tài)),此時,本中耕器不能進行耕地。
上述使得犁鏵19處于升起狀態(tài)或降下狀態(tài)的操作, 一人即可完成,省時
省力、簡捷方便、效率較高。
通過搬手18旋松、旋緊鎖緊螺栓17,使得套管14可在框架的橫向段1 上橫向移動并得到定位,以及通過放松、上緊U形卡20,使得延伸板21可 在框架的橫向段1上橫向移動并得到定位,這樣,就可根據(jù)農事上的具體需 要方便地調整相鄰犁鏵19之間的間距。
本中耕器需要轉場時,對于處于框架橫向段1中段的兩個犁鏵19來說, 先解除所述犁柱19a與相應兩塊連接板15借助下側的那個穿孔19b、兩塊連 接板15的下側兩個銷孔15a所進行的銷接,再以相應兩塊連接板15的中間 兩個銷孔15a的軸線為回轉中心向上翻轉犁鏵19,最后使犁柱19a與相應兩 塊連接板15借助兩個穿孔19b、兩塊連接板15的中間兩個銷孔15a、兩塊連 接板15的上側兩個銷孔15a進行銷接,這樣,就可方便地向上翻轉所述犁鏵 19并使其定位,此時,所述犁鏵19的梨尖朝上;而對于處于框架橫向段l兩 端的兩個犁鏵19來說,先解除所述犁柱19a與相應兩塊連接板22借助下側 的那個穿孔、兩塊連接板22的下側兩個銷孔22a所進行的銷接,再以相應兩 塊連接板22的中間兩個銷孔22a的軸線為回轉中心向上翻轉犁鏵19,最后使 犁柱19a與相應兩塊連接板22借助兩個穿孔、兩塊連接板22的中間兩個銷 孔22a、兩塊連接板22的上側兩個銷孔22a進行銷接,這樣,就可方便地向 上翻轉所述犁鏵19并使其定位,此時,所述犁鏵19的梨尖朝上。
以上所述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領域的 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變 型和改進,這些也應視為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比如升降定位機構 還可采用液壓油缸的結構形式;犁鏵與框架的橫向段之間的兩種活絡聯(lián)接形 式,既可共同使用,也可單獨使用;當然,犁鏵與框架的橫向段之間還可采 用其它的活絡聯(lián)接形式。
權利要求1、與旋耕機配裝的中耕器,水平U形框架的橫向段設有若干犁鏵,其特征在于框架的兩縱向段前端與兩個縱向水平耳座鉸接,框架和兩個耳座之間設有針對框架的升降定位機構,使用時,兩個耳座分別對稱地設在旋耕機機殼的橫向兩側。
2、 根據(jù)權利要求l所述的與旋耕機配裝的中耕器,其特征在于 每個耳座的長度方向兩端均通過緊固件與旋耕機機殼的橫向相應側旋接,使得其貼靠在旋耕機機殼的橫向相應側;升降定位機構包括鉸接在框架橫向段上側的水平橫向轉桿、相互平行且 向前傾斜的四塊同規(guī)格調節(jié)板、分別對稱地布置在框架兩縱向段上側的兩套 同規(guī)格縱向動作組件;轉桿的中部垂直固接手柄;每個耳座的寬度方向兩側均對稱地貼靠法線與轉桿軸線相平行的兩塊調 節(jié)板,且一側的兩塊調節(jié)板位置與另一側的兩塊調節(jié)板位置相應,同側的兩 塊調節(jié)板之間形成可讓相應側的框架縱向段穿過的間隙,每塊調節(jié)板的后部 均開有上下布置的兩個槽口 ,且四塊調節(jié)板的上側四個槽口及下側四個槽口 在位置上分別相應;同側兩塊調節(jié)板之間的間隙中穿有相應側的框架縱向段,且該框架縱向 段前端與相應側的耳座前部鉸接;每套動作組件包括銷筒及由前至后依次相接的螺母、前置彈簧、調節(jié)銷、 后置彈簧、調節(jié)桿、撐桿,銷筒固設在相應側的框架縱向段表面且位于相應 側兩塊調節(jié)板的后方,螺母固設在相應側的框架縱向段表面且位于相應側兩 塊調節(jié)板的前方,銷筒和螺母的軸線與轉桿的軸線相垂直,調節(jié)銷由可與相 應側的銷筒配合的后部銷軸、與該銷軸前部垂直固接且可與相應側兩塊調節(jié) 板的上側兩個槽口或下側兩個槽口配合的前部銷桿兩部分構成,銷軸可縱向 滑動地套裝在相應側的銷筒中,銷軸的前端與相應側的前置彈簧的后端掛接、 后端與相應側的后置彈簧的前端掛接,銷桿可卡入相應側兩塊調節(jié)板的上側 兩個槽口或下側兩個槽口中,前置彈簧的前端與相應側的螺母掛接,后置彈 簧的后端與相應側的調節(jié)桿的前端掛接,調節(jié)桿的后端與相應側的撐桿的前 端鉸接,撐桿的后端與轉桿的相應端固接,撐桿、調節(jié)桿的長度比為1:4 8。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與旋耕機配裝的中耕器,其特征在于犁鏵與框架的橫向段之間為可以橫向移動的活絡聯(lián)接。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與旋耕機配裝的中耕器,其特征在于 框架的橫向段上套有數(shù)量等同于犁鏵數(shù)量的可移動套管,每個套管的后部均設有相互平行的兩塊豎直同規(guī)格連接板且所述的兩塊連接板之間形成可 用來放置犁鏵的豎直犁柱的間隙,連接板的法線與框架橫向段的中心線相平 行,每塊連接板上均開有上下布置且間距相同的三個銷孔,且所有連接板的上側銷孔、中間銷孔及下側銷孔在位置上分別相應,每個套管上均設有可使 其在框架的橫向段上定位的鎖緊機構,該機構是由固定螺母、鎖緊螺栓、搬 手所組成,固定螺母固接在套管的前部,套管上與固定螺母相周接處開有螺 紋通孔且螺紋通孔與固定螺母同軸,擰動端與搬手垂直固接的鎖緊螺栓與固定螺母相旋接且其旋入端旋過螺紋通孔后與框架的橫向段呈緊密接觸;犁鏵的豎直犁柱上設有上下布置的兩個穿孔,兩個穿孔的間距與每塊連 接板上任意兩個相鄰銷孔的間距相同,放置于兩塊連接板之間的犁柱與兩塊 連接板借助兩個穿孔、兩塊連接板的中間兩個銷孔、兩塊連接板的上側兩個 銷孔或下側兩個銷孔進行銷接,且犁柱與套管之間有可使犁柱以所述的中間 兩個銷孔的軸線為回轉中心的轉動間隙。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與旋耕機配裝的中耕器,其特征在于 框架的橫向段后側有數(shù)量等同于犁鏵數(shù)量的可移動豎直延伸板,延伸板 的法線與框架橫向段的中心線相垂直,每塊延伸板與框架的橫向段均通過兩 個U形卡貼靠聯(lián)接,每塊延伸板的后部均設有相互平行的兩塊豎直同規(guī)格連 接板且所述的兩塊連接板之間形成可用來放置犁鏵的豎直犁柱的間隙,連接 板的法線與框架橫向段的中心線相平行,每塊連接板上均開有上下布置且間 距相同的三個銷孔,且所有連接板的上側銷孔、中間銷孔及下側銷孔在位置 上分別相應;犁鏵的豎直犁柱上設有上下布置的兩個穿孔,兩個穿孔的間距與每塊連 接板上任意兩個相鄰銷孔的間距相同,放置于兩塊連接板之間的犁柱與兩塊 連接板借助兩個穿孔、兩塊連接板的中間兩個銷孔、兩塊連接板的上側兩個 銷孔或下側兩個銷孔進行銷接,且犁柱與延伸板之間有可使犁柱以所述的中 間兩個銷孔的軸線為回轉中心的轉動間隙。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由四輪拖拉機牽引且與旋耕機配裝的中耕器。其水平形框架的橫向段有若干犁鏵,框架兩縱向段前端與兩個縱向水平耳座鉸接,框架和兩個耳座之間設有針對框架的升降定位機構,使用時,兩個耳座分別對稱設在旋耕機機殼的橫向兩側。所述每個耳座長度方向兩端均通過緊固件與旋耕機機殼的橫向相應側旋接,使得其貼靠在旋耕機機殼的橫向相應側;升降定位機構包括鉸接在框架橫向段上側的水平橫向轉桿、相互平行且向前傾斜的四塊同規(guī)格調節(jié)板、分別對稱布置在框架兩縱向段上側的兩套同規(guī)格縱向動作組件。作為其改進,犁鏵與框架橫向段之間為可以橫向移動的活絡聯(lián)接。本中耕器通過升降定位機構就能對犁鏵進行升降,以至使用方便。
文檔編號A01B71/02GK201178561SQ200720158
公開日2009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07年12月3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2月3日
發(fā)明者李煥仙 申請人:李煥仙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