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音頻放大集成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音頻放大集成電路,涉及電子集成電路設計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助聽器通常安裝在用戶的耳內(nèi)或耳后,以為用戶放大聲音。助聽器的一些常見類型包含耳后式(BTE)助聽器、耳內(nèi)式(ITE)助聽器、耳道式(ITC)助聽器、完全耳道式(CIC)助聽器等。助聽器通常包含一助聽器外殼,在所述助聽器外殼內(nèi)可容納一塑料框架,該塑料框架用于支撐和保持一處于助聽器外殼內(nèi)理想位置中的印刷電路板(PCB)。在該印刷電路板上可提供在助聽器中可提供或需要的一信號處理電路或其它電路或元件。由于理想的助聽器通常較小,所以助聽器內(nèi)的空間通常是有限的。因此,可能需要減少助聽器中所需組件的數(shù)量或減小這些組件的大小。另外,減少組件數(shù)量或減小組件大小可允許提高組裝這些組件期間的效率,以實現(xiàn)所需的助聽器。
【發(fā)明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缺陷,提供一種音頻放大集成電路,通過改進現(xiàn)有的音頻放大集成電路設計可以減小助聽器的電器元件組件數(shù)量,改善患者的使用體驗。
[0004]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采用以下技術方案:
[0005]—種音頻放大集成電路,包括話筒、放大電路和耳機,所述話筒與放大電路相連接,放大電路的輸出端依次經(jīng)過電路輸出接口和耳機輸入接口后與耳機相連接,其中,
[0006]所述放大電路包括放大器芯片LM386,電阻,可調(diào)電阻,第一至第八電容,頻響選擇開關和電源;話筒的第一輸出端分別與放大器芯片LM386的第二引腳、第七電容的一端、電源的正極相連接,話筒的第二輸出端分別與電阻的一端、第一電容的一端相連接,話筒的第三輸出端分別與電阻的另一端、可調(diào)電阻的一端、第二電容的一端、第三電容的一端、第四電容的一端、大器芯片LM386的第七引腳、大器芯片LM386的第六引腳、第七電容的另一端、電源的負極相連接并接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與可調(diào)電阻的另一端相連接,可調(diào)電阻的可調(diào)端經(jīng)過頻響選擇開關與第五電容的一端相連接,第五電容的另一端與大器芯片LM386的第一引腳相連接;第二、第三、第四電阻的另一端分別與頻響選擇觸點a、b、c相連接;大器芯片LM386的第三引腳經(jīng)過第六電容與大器芯片LM386的第四引腳相連接;大器芯片LM386的第五引腳經(jīng)過第八電容與電路輸出接口相連接。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五電容、第六電容均為極性電容。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六電容的大小為10 μ F。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五電容為輸出耦合電容。
[0010]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所述第七電容為電源去耦電容。
[0011]作為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優(yōu)選方案,所述話筒的型號為CSZ-9。
[0012]本實用新型采用以上技術方案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通過改進現(xiàn)有的音頻放大集成電路設計可以減小助聽器的電器元件組件數(shù)量,改善患者的使用體驗。
【附圖說明】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jié)構圖,
[0014]其中:R1為電阻,R2為可調(diào)電阻,C1至C8為第一至第八電容,S為頻響選擇開關,BP為話筒,BL為耳機,XJ為電路輸出接口,XP為耳機輸入接口,V為電源。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詳細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所述實施方式的示例在附圖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終相同或類似的標號表示相同或類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類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方式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能解釋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16]下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17]本實用新型的電路結(jié)構圖如圖1所示,所述音頻放大集成電路,包括話筒、放大電路和耳機,所述話筒與放大電路相連接,放大電路的輸出端依次經(jīng)過電路輸出接口和耳機輸入接口后與耳機相連接,所述放大電路包括放大器芯片LM386,電阻,可調(diào)電阻,第一至第八電容,頻響選擇開關和電源;話筒的第一輸出端分別與放大器芯片LM386的第二引腳、第七電容的一端、電源的正極相連接,話筒的第二輸出端分別與電阻的一端、第一電容的一端相連接,話筒的第三輸出端分別與電阻的另一端、可調(diào)電阻的一端、第二電容的一端、第三電容的一端、第四電容的一端、大器芯片LM386的第七引腳、大器芯片LM386的第六引腳、第七電容的另一端、電源的負極相連接并接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與可調(diào)電阻的另一端相連接,可調(diào)電阻的可調(diào)端經(jīng)過頻響選擇開關與第五電容的一端相連接,第五電容的另一端與大器芯片LM386的第一引腳相連接;第二、第三、第四電阻的另一端分別與頻響選擇觸點a、b、c相連接;大器芯片LM386的第三引腳經(jīng)過第六電容與大器芯片LM386的第四引腳相連接;大器芯片LM386的第五引腳經(jīng)過第八電容與電路輸出接口相連接。
[0018]在本實用新型的一個具體實施例中,所述第五電容、第六電容均為極性電容;所述第六電容的大小為10 μ F ;所述第五電容為輸出親合電容;所述第七電容為電源去親電容;所述話筒的型號為CSZ-9。
[0019]助聽器主要是由微型拾音器(話筒)、放大器和耳機三部分組成的微小型擴音機。盡管助聽器的電路結(jié)構與一般擴音機在形式上較為相似,但二者的要求有差異。擴音機是按正常人的聽力范圍及音域設計的,而助聽器則根據(jù)耳聾患者的失音特征和程度來設計的。一般助聽器對頻率響應、諧波失真、噪音等要求雖然沒有擴音機那么高,放大器級數(shù)也少于擴音機,不過對有關的性能指針均有一定的要求,通常助聽器的傳聲增益要在15?55dB左右,頻響在100?600Hz,失真度小于10%?15%。顯然采用LM386集成塊是可以滿足的。LM386高頻響應可達300kHz,電源電壓范圍為1?6V時,其靜態(tài)電源為4mA,適用于電池供電。
[0020]圖中LM386被連接成正相放大器電路。3、4腳接有10 μ F電容,故電路增益被提至最大。這樣做的原因在于LM386的增益不太大,用于助聽器時余量并不足,尤其當話筒靈敏度較差時比較明顯,調(diào)低增益常常不能滿足要求。話筒信號通過耦合,經(jīng)LM386放大后從輸出,再推動耳機發(fā)聲,可調(diào)電阻用于音量調(diào)節(jié)。頻響選擇開關置于a、b、c位時,對應的電路頻響分別是3000、4500和6000Hz左右,該頻響選擇電路實際上是一電容衰減電路。設置它的目的是壓縮電路的頻響,減弱和消除耳聾者不需的音頻成分和噪音,以提高清晰度和減輕耳朵的疲勞感。C5為輸出耦合電容,C7為電源去耦電容。
[0021]上面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方式作了詳細說明,但是本實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在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所具備的知識范圍內(nèi),還可以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種變化。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實用新型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任何熟悉本專業(yè)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范圍內(nèi),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術內(nèi)容做出些許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內(nèi)容,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zhì),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nèi),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的修改、等同替換與改進等,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
【主權項】
1.一種音頻放大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話筒、放大電路和耳機,所述話筒與放大電路相連接,放大電路的輸出端依次經(jīng)過電路輸出接口和耳機輸入接口后與耳機相連接,其中, 所述放大電路包括放大器芯片LM386,電阻,可調(diào)電阻,第一至第八電容,頻響選擇開關和電源;話筒的第一輸出端分別與放大器芯片LM386的第二引腳、第七電容的一端、電源的正極相連接,話筒的第二輸出端分別與電阻的一端、第一電容的一端相連接,話筒的第三輸出端分別與電阻的另一端、可調(diào)電阻的一端、第二電容的一端、第三電容的一端、第四電容的一端、放大器芯片LM386的第七引腳、放大器芯片LM386的第六引腳、第七電容的另一端、電源的負極相連接并接地;第一電容的另一端與可調(diào)電阻的另一端相連接,可調(diào)電阻的可調(diào)端經(jīng)過頻響選擇開關與第五電容的一端相連接,第五電容的另一端與放大器芯片LM386的第一引腳相連接;第二、第三、第四電容的另一端分別與頻響選擇觸點a、b、c相連接;放大器芯片LM386的第三引腳經(jīng)過第六電容與放大器芯片LM386的第四引腳相連接;放大器芯片LM386的第五引腳經(jīng)過第八電容與電路輸出接口相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音頻放大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電容、第六電容均為極性電容。3.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音頻放大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電容的大小為10 μ Fo4.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音頻放大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電容為輸出耦合電容。5.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音頻放大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電容為電源去耦電容。6.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音頻放大集成電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話筒的型號為CSZ-9。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音頻放大集成電路,包括話筒、放大電路和耳機,所述話筒與放大電路相連接,放大電路的輸出端依次經(jīng)過電路輸出接口和耳機輸入接口后與耳機相連接,其中,所述放大電路包括放大器芯片LM386,電阻,可調(diào)電阻,第一至第八電容、頻響選擇開關和電源。本實用新型通過改進現(xiàn)有的音頻放大集成電路設計可以減小助聽器的電器元件組件數(shù)量,改善患者的使用體驗。
【IPC分類】H04R25/00
【公開號】CN205005264
【申請?zhí)枴緾N201520461901
【發(fā)明人】傅明堯
【申請人】傅明堯
【公開日】2016年1月27日
【申請日】2015年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