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式藍牙耳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吸附式藍牙耳機,其包括耳機本體及設置于該耳機本體上的聽筒,所述耳機本體包括殼體及設于殼體內的電路板,其中,所述殼體的外表面上設有至少一可吸附在光滑表面上的吸盤。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吸附式藍牙耳機由于在藍牙耳機殼體上設置有吸盤,吸盤可吸附在手機或汽車車窗等光滑表面上,方便用戶在需要使用藍牙耳機時可以快速找到;而且,由于藍牙耳機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吸附的位置可以由用戶自己選擇,當將藍牙耳機吸附在手機的背面時,其還可作為手機支架;此外,當用戶在開車時,可將藍牙耳機吸附在車窗玻璃上,以便更好地利用藍牙耳機的免提功能。
【專利說明】吸附式藍牙耳機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藍牙耳機【技術領域】,更具體地涉及一種吸附式藍牙耳機。
【背景技術】
[0002]藍牙耳機是一種基于藍牙技術的小型設備,藍牙耳機就是將藍牙技術應用在免持耳機上,讓使用者可以免除惱人電線的牽絆,自在地以各種方式輕松通話。自從藍牙耳機問世以來,其不僅是商務族提升效率的好不幫手而且還是減少交通事故的好工具。戴上藍牙耳機之后,可以一邊工作一邊講電話以提高效率,或是一邊開車一邊講電話,以避免在行車過程中手持手機通話而帶來交通安全隱患。
[0003]在使用藍牙耳機時,通常需將耳機的耳塞塞入外耳洞,因此,佩戴耳機時耳塞對外耳洞會造成慢性刺激,持續(xù)佩戴會有較大不適感,而且,長時間佩戴耳機,精神會始終處于緊張狀態(tài),也不利于健康。因此,現在大部分藍牙耳機使用者會選擇在來電時才戴上耳機以減少不適感。然而,現有的藍牙耳機與手機只能相對獨立的存放,藍牙耳機并沒有特定的存放位置,往往會出現在手機來電時臨時找不到耳機的情況,特別是在行駛過程中,這種尋找藍牙耳機的情況更是一種嚴重的安全隱患。
[0004]鑒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種可使用戶方便且快速尋找得到的吸附式藍牙耳機。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可使用戶方便且快速尋找得到的吸附式藍牙耳機。
[0006]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吸附式藍牙耳機,包括耳機本體及設置于該耳機本體上的聽筒,所述耳機本體包括殼體及設于殼體內的電路板,其所述殼體的外表面上設有至少一可吸附在光滑表面上的吸盤。
[0007]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的外表面上設有多個吸盤,所述多個吸盤位于同一平面。
[0008]優(yōu)選地,上述吸附式藍牙耳機還包括一 USB接口,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與所述USB接口相連的USB充電電路,通過所述USB接口可對所述吸附式藍牙耳機進行充電。
[0009]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呈扁平長條狀,所述聽筒設置在所述殼體的頂部,所述USB接口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底部,所述USB接口的外部套設有一 USB外蓋,該USB外蓋與所述殼體的底部相扣合。
[0010]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包括外側殼體和內側殼體,所述外側殼體和內側殼體相互扣合在一起,所述吸盤通過二次注塑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內側殼體的外表面上。
[0011]優(yōu)選地,所述聽筒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殼體上,所述殼體的頂部形成有可收容所述聽筒的凹槽,所述聽筒可轉至所述凹槽內而與所述殼體相平行。
[0012]優(yōu)選地,所述聽筒可在垂直于殼體的平面內進行0°至110°之間的自由旋轉。
[0013]優(yōu)選地,所述聽筒包括聽筒前殼、聽筒后殼及耳塞部件,所述聽筒前殼和聽筒后殼連接在一起而形成聽筒殼體,所述聽筒殼體的上端部為上窄下寬的椎臺結構,其下端部為細長的柱體結構,所述耳塞部件包覆所述椎臺結構,所述椎臺結構內設有聽筒喇叭,所述柱體結構的末端置于所述凹槽內且通過轉軸可轉動地與所述殼體相連。
[0014]優(yōu)選地,所述聽筒轉至所述凹槽內而與所述殼體相平行時,所述聽筒的椎臺結構有部分凸伸出所述殼體的頂部之外。
[0015]優(yōu)選地,所述殼體內靠近柱體結構末端的位置處設有阻尼橡膠塊,所述阻尼橡膠塊與所述柱體結構的末端過盈配合而為聽筒的轉動提供阻力。
[0016]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吸附式藍牙耳機由于在藍牙耳機殼體上設置有吸盤,吸盤可吸附在手機上或汽車的車窗玻璃上,方便用戶在需要使用藍牙耳機時可以快速找到;而且,由于藍牙耳機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吸附的位置可以由用戶自己選擇,當將藍牙耳機吸附在手機的背面時,該藍牙耳機可作為手機支架以方便用戶使用手機;此外,當用戶在開車時,可將藍牙耳機吸附在車窗玻璃上,以便更好地利用藍牙耳機的免提功能。本實用新型的吸附式藍牙耳機通過巧妙的設計,采用簡單的結構來實現多樣化的功能,可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0017]通過以下的描述并結合附圖,本實用新型將變得更加清晰,這些附圖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本實用新型吸附式藍牙耳機一實施例的立體圖。
[0019]圖2為圖1所示吸附式藍牙耳機的另一角度立體圖。
[0020]圖3為圖1所示吸附式藍牙耳機打開USB外蓋后的背面視圖。
[0021]圖4為圖1所示吸附式藍牙耳機打開USB外蓋后的側面視圖。
[0022]圖5和圖6為圖1所示吸附式藍牙耳機的部分結構剖面圖,其展示了聽筒的不同使用狀態(tài)。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附圖中類似的組件標號代表類似的組件。顯然,以下將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緦嵱眯滦椭械膶嵤├绢I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4]圖1至圖6展示了本實用新型吸附式藍牙耳機一實施例。首先,參照圖1至圖2,本實施例的吸附式藍牙耳機10包括耳機本體110及設置于該耳機本體110上的聽筒120。所述耳機本體110包括殼體111及設于殼體111內的電路板(圖未不),而殼體111外設置有至少一個可吸附在光滑平面的吸盤130。在某些實施例,例如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111的外表面上設有多個強力小型吸盤130,所述多個吸盤130位于同一平面,可并排設置或是交錯設置,在這些吸盤130的作用下,藍牙耳機10可被固定在手機的表面或是車窗玻璃等光滑表面,方便用戶使用。
[0025]參照圖3和圖4,在某些實施例,例如本實施例中,吸附式藍牙耳機10還包括一USB接口 140,相應地,該吸附式藍牙耳機10的電路板上設置有USB充電電路(圖未示),USB接口 140通過該充電電路與耳機本體110內的電池相連,從而通過該USB接口 140可對吸附式藍牙耳機10進行快速充電;此外,基于該USB接口 140,通過對電路板上的芯片進行編程且在其外圍電路的配合下,可實現吸附式藍牙耳機10與其它外部設備的兼容,從而,當該吸附式藍牙耳機10通過其USB接口 140與外部設備連接時,可使外部設備變成帶藍牙功能的設備,例如,可將普通音箱變成帶藍牙功能的音箱。
[0026]在某些實施例,例如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111呈扁平長條狀,所述聽筒120設置在所述殼體111的頂部,所述USB接口 140設置在殼體111的底部,所述USB接口 140的外部套設有一 USB外蓋141,該USB外蓋141與所述殼體111的底部相扣合。在本具體實施例中,為了方便吸附式藍牙耳機10的組裝,所述殼體111包括外側殼體Illa和內側殼體111b,所述外側殼體Illa和內側殼體Illb相互扣合在一起,所述吸盤130設置在所述內側殼體Illb上。優(yōu)選地,所述吸盤130通過二次注塑的方式與所述殼體111的內側殼體Illb進行無縫連接,從而牢固地設置在內側殼體Illb的外表面。
[0027]參照圖5和圖6,在本實施例中,聽筒120可轉動地設置在殼體111上,所述殼體111的頂部形成有可收容所述聽筒120的凹槽112,所述聽筒120可轉至所述凹槽112內而與所述殼體111相平行。在某些實施例,例如本實施例中,所述聽筒120可在垂直于殼體111的平面內進行0°至110°之間的自由旋轉。圖5所示為聽筒120相對殼體111旋轉0°的狀態(tài),此時,聽筒120的大部分結構隱藏于凹槽112內;圖6所示為聽筒120相對于殼體111旋轉到最大角度(本實施例為110° )時的狀態(tài),此時聽筒120處于完全打開狀態(tài),用戶可將其塞入耳洞內進行使用;當然,用戶可根據具體需求選擇將聽筒120打開到0°至110°之間的任一角度,例如55°。上述聽筒120的可轉動設計,不僅可簡約空間、美化產品外形,而且還可提高用戶使用該吸附式藍牙耳機10的舒適性。
[0028]在某些實施例,例如本實施例中,所述聽筒120包括聽筒前殼121、聽筒后殼122及耳塞部件123,所述聽筒前殼121和聽筒后殼122連接在一起而形成聽筒殼體120a,所述聽筒殼體120a的上端部為上窄下寬的椎臺結構,其下端部為細長的柱體結構,所述耳塞部件123包覆所述椎臺結構,所述椎臺結構內設有聽筒喇叭124,所述柱體結構的末端置于所述凹槽112內且通過轉軸可轉動地與所述殼體111相連。所述聽筒120轉至所述凹槽112內而與所述殼體111相平行時,所述聽筒120的椎臺結構有部分凸伸出所述殼體111的頂部之外,從而,方便用戶將收容在凹槽112內的聽筒120打開,也即使得聽筒120從圖5所示狀態(tài)變?yōu)閳D6所示狀態(tài)。
[0029]在某些實施例,例如本實施例中,所述殼體111內靠近柱體結構末端的位置處設有阻尼橡膠塊113,所述阻尼橡膠塊113與所述柱體結構的末端過盈配合而為聽筒120的轉動提供阻力,從而,在旋轉聽筒120的過程中,聽筒120可根據需要被穩(wěn)定地定位在某一旋轉角度。
[0030]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吸附式藍牙耳機由于在藍牙耳機的殼體上設置有吸盤,吸盤可吸附在手機上或汽車的車窗玻璃上,方便用戶在需要使用藍牙耳機時可以快速找到;而且,由于藍牙耳機具有一定的厚度且吸附的位置可以由用戶自己選擇,當將藍牙耳機吸附在手機的背面時,該藍牙耳機可作為手機支架以方便用戶使用手機;此外,當用戶在開車時,可將藍牙耳機吸附在車窗玻璃上,以便更好地利用藍牙耳機的免提功能。本實用新型的吸附式藍牙耳機通過巧妙的設計,采用簡單的結構來實現多樣化的功能,可產生良好的經濟效益。
[0031]以上結合最佳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描述,但本實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實施例,而應當涵蓋各種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本質進行的修改、等效組合。
【權利要求】
1.一種吸附式藍牙耳機,包括耳機本體及設置于該耳機本體上的聽筒,所述耳機本體包括殼體及設于殼體內的電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外表面上設有至少一可吸附在光滑表面上的吸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藍牙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的外表面上設有多個吸盤,所述多個吸盤位于同一平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藍牙耳機,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一USB接口,所述電路板上設置有與所述USB接口相連的USB充電電路,通過所述USB接口可對所述吸附式藍牙耳機進行充電。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吸附式藍牙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呈扁平長條狀,所述聽筒設置在所述殼體的頂部,所述USB接口設置在所述殼體的底部,所述USB接口的外部套設有一 USB外蓋,該USB外蓋與所述殼體的底部相扣合。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吸附式藍牙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包括外側殼體和內側殼體,所述外側殼體和內側殼體相互扣合在一起,所述吸盤通過二次注塑的方式設置在所述內側殼體的外表面上。
6.如權利要求1-5任一項所述的吸附式藍牙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聽筒可轉動地設置在所述殼體上,所述殼體的頂部形成有可收容所述聽筒的凹槽,所述聽筒可轉至所述凹槽內而與所述殼體相平行。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吸附式藍牙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聽筒可在垂直于殼體的平面內進行0°至110°之間的自由旋轉。
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吸附式藍牙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聽筒包括聽筒前殼、聽筒后殼及耳塞部件,所述聽筒前殼和聽筒后殼連接在一起而形成聽筒殼體,所述聽筒殼體的上端部為上窄下寬的椎臺結構,其下端部為細長的柱體結構,所述耳塞部件包覆所述椎臺結構,所述椎臺結構內設有聽筒喇叭,所述柱體結構的末端置于所述凹槽內且通過轉軸可轉動地與所述殼體相連。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吸附式藍牙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聽筒轉至所述凹槽內而與所述殼體相平行時,所述聽筒的椎臺結構有部分凸伸出所述殼體的頂部之外。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吸附式藍牙耳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殼體內靠近柱體結構末端的位置處設有阻尼橡膠塊,所述阻尼橡膠塊與所述柱體結構的末端過盈配合而為聽筒的轉動提供阻力。
【文檔編號】H04R1/10GK204069268SQ201420522738
【公開日】2014年12月31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9月11日
【發(fā)明者】甘情操 申請人:深圳價之鏈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