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獨立平臺式與饋送式掃描裝置的事務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具有獨立平臺式與饋送式掃描裝置事務機,包含平臺式掃描裝置、饋送式掃描裝置以及多段式輸入托盤;平臺式掃描裝置包含可轉(zhuǎn)動的上蓋,用于蓋壓第一文件以讓第一文件受到平臺式掃描;饋送式掃描裝置與上蓋相鄰地設(shè)置,用于對第二文件進行饋送式掃描;多段式輸入托盤包含第一盤及第二盤;第一盤設(shè)置于上蓋上,并具有用于承載第二文件的承載面;第二盤與第一盤樞接,第二盤于展開模式下輔助支撐第二文件,并于收合模式下與承載面形成倒V形結(jié)構(gòu)。
【專利說明】具有獨立平臺式與饋送式掃描裝置的事務機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事務機,特別涉及一種具有獨立平臺式與饋送式掃描裝置的事務機。
【背景技術(shù)】
[0002]圖1為傳統(tǒng)的復印機200的示意圖。如圖1所示,傳統(tǒng)的復印機200通常包含掃描裝置230及打印裝置240,掃描裝置230包含平臺式掃描單元220及饋送式掃描單元210,使用戶可以進行平臺式掃描動作及饋送式掃描動作。平臺式掃描單元220可以利用移動的掃描模塊224掃描裝訂的書冊,饋送式掃描單元210可以一次掃描復數(shù)個文件D。然而,饋送式掃描單元210設(shè)置于平臺式掃描單元220的上蓋222,上蓋222同時作為經(jīng)過饋送式掃描單元210掃描后的文件D的文件存放匣。這種設(shè)計的缺點在于當用戶進行平臺式掃描時,須費力抬起饋送式掃描單元210,當掃描裝置230用于掃描A3尺寸的文件時,饋送式掃描單元210的重量較重。并且,饋送式掃描單元210里的傳感器212的使用環(huán)境應保持穩(wěn)定,為使傳感器212不會在上蓋222掀開時產(chǎn)生位移,又須強化結(jié)構(gòu)設(shè)計,使的生產(chǎn)成本和重量進一步增加。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獨立平臺式與饋送式掃描裝置的事務機,使用戶無需費力進行平臺式掃描,通過雙面饋送式掃描,讓用戶可以方便的利用本實用新型的事務機來進行硬式文件的雙面掃描。
[0004]為達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事務機,包含平臺式掃描裝置、饋送式掃描裝置以及多段式輸入托盤。平臺式掃描裝置包含可轉(zhuǎn)動的上蓋,用于蓋壓第一文件以讓第一文件受到平臺式掃描。饋送式掃描裝置與上蓋相鄰地設(shè)置,用于對第二文件進行饋送式掃描。多段式輸入托盤包含第一盤及第二盤。第一盤設(shè)置于上蓋上,并具有用于承載第二文件的第一承載面。第二盤與第一盤樞接,第二盤在展開模式下輔助支撐第二文件,并于收合模式下與第一承載面形成倒V形結(jié)構(gòu)。
[0005]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一種事務機,包含平臺式掃描裝置、饋送式掃描裝置以及打印裝置。平臺式掃描裝置包含可轉(zhuǎn)動的上蓋,用于蓋壓第一文件以讓第一文件受到平臺式掃描。饋送式掃描裝置與上蓋相鄰地設(shè)置,用于對承載于上蓋上的第二文件進行饋送式掃描。平臺式掃描裝置及饋送式掃描裝置均設(shè)置于并電連接至打印裝置上。打印裝置根據(jù)平臺式掃描裝置或饋送式掃描裝置的輸出執(zhí)行打印動作。打印裝置的輸出匣設(shè)置于饋送式掃描裝置的下方,用于承載打印過的媒體。
[0006]根據(jù)上述的事務機,可以提供一種具有相鄰的平臺式掃描裝置與饋送式掃描裝置的事務機,平臺式掃描裝置不再與饋送式掃描裝置設(shè)置在一起,讓用戶無需費力抬起饋送式掃描裝置的掃描模塊。此外,饋送式掃描裝置與打印裝置的配合可以進行硬式文件的雙面掃描及合并打印,為用戶提供一種便利的操作功能。更進一步,平臺式掃描裝置、饋送式掃描裝置與打印裝置的配合可以進行兩種文件的合并掃描及打印,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操作功能。此外,利用上蓋來承載第二文件,可以有效利用空間及各結(jié)構(gòu)的功能,實現(xiàn)便利使用的效果。
[0007]為使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內(nèi)容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并配合附圖,作詳細說明如下。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一種傳統(tǒng)的復印機的示意圖;
[0009]圖2A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事務機的立體圖;
[0010]圖2B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事務機的前視圖;
[0011]圖3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事務機的局部前視圖;
[0012]圖4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事務機的局部立體圖;
[0013]圖5與圖6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事務機的上蓋上的兩種配置狀態(tài)的立體圖;
[0014]圖1為顯不設(shè)備與殼體的相對關(guān)系的不意圖;
[0015]圖8為第一盤與滾輪的示意圖;
[0016]圖9與圖10為側(cè)翼、扣合組件與第一盤的兩種狀態(tài)的示意圖;
[0017]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事務機的局部前視圖。
[0018]元件標號說明
[0019]A1、A2:銳角
[0020]D:文件
[0021]Dl:第一文件
[0022]D2:第二文件
[0023]S:媒體
[0024]TR:三角形剖面
[0025]TR1、TR2:邊
[0026]10:平臺式掃描裝置
[0027]11:上蓋
[0028]IlA:第一側(cè)
[0029]IlB:第二側(cè)
[0030]IlC:第三側(cè)
[0031]IlD:第四側(cè)
[0032]12:掃描平臺
[0033]13:移動式掃描模塊
[0034]14:殼體
[0035]15:鉸鏈
[0036]20:饋送式掃描裝置
[0037]21:殼部
[0038]22:饋送機構(gòu)
[0039]22A.22B:傳送滾輪
[0040]23:固定式掃描模塊
[0041]24:輸出托盤
[0042]25:饋紙通道
[0043]26:進紙裝置
[0044]27:控制模塊
[0045]28:饋入口
[0046]30:多段式輸入托盤
[0047]31:第一盤
[0048]3IA:第一承載面
[0049]31C:凹部
[0050]3IF:正面
[0051]3IL:扣合孔
[0052]3IW:開口
[0053]32:第二盤
[0054]32A:第一側(cè)
[0055]32B:第二側(cè)
[0056]32C --第二承載面
[0057]33:第三盤
[0058]34:側(cè)翼
[0059]35:扣合組件
[0060]40:打印裝置
[0061]40’:輸出裝置
[0062]41:輸出匣
[0063]42:供應匣
[0064]43:容置空間
[0065]50:用戶接口
[0066]51:按鍵
[0067]52:顯示設(shè)備
[0068]60:文件寬度偵測器
[0069]70:文件長度偵測器
[0070]80:滾輪
[0071]90:儲存模塊
[0072]100:事務機
[0073]200:復印機
[0074]210:饋送式掃描單元
[0075]212:傳感器
[0076]220:平臺式掃描單元
[0077]222:上蓋
[0078]224:掃描模塊
[0079]230:掃描裝置
[0080]240:打印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81]圖2A至圖4分別為依據(jù)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事務機100的立體圖、前視圖、局部前視圖以及局部立體圖。由圖可知,圖2A與圖2B的事務機100的左側(cè)板均被移除,圖3與圖4并未顯示出事務機100的打印裝置40,且圖4的上蓋11是處于開啟狀態(tài)。
[0082]如圖2A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事務機100可以是一臺復印機,可以當作掃描儀使用,也可以當作打印機使用,可以是一臺獨立的機器,也可以是連接到網(wǎng)絡(luò)或電子設(shè)備的機器。事務機100包含平臺式掃描裝置10、饋送式掃描裝置20及多段式輸入托盤30。
[0083]平臺式掃描裝置10包含可轉(zhuǎn)動的上蓋11,用于蓋壓第一文件Dl以讓第一文件Dl受到平臺式掃描,也就是利用移動的掃描模塊來掃描靜止的文件。用戶可以將上蓋11掀起,然后放置第一文件D1,接著蓋上上蓋11。第一文件Dl可以是一般文件、書本、身份證、
下/I寸O
[0084]饋送式掃描裝置20與上蓋11相鄰地設(shè)置,用于對第二文件D2進行饋送式掃描,也就是利用靜止的掃描模塊來掃描移動中的文件。具體來說,是利用饋送式掃描裝置20內(nèi)的饋送機構(gòu)22(如圖3所示,包含傳送滾輪22A與22B)饋送、移動文件。就圖2A與圖2B所示的直立擺設(shè)的事務機100而言,饋送式掃描裝置20與上蓋11在水平方向呈現(xiàn)相鄰的關(guān)系,饋送式掃描裝置20不再安裝于上蓋11上,因此,用戶在掀起上蓋11的時候不需施加其他力來抬起饋送式掃描裝置20。
[0085]多段式輸入托盤30至少包含第一盤31及第二盤32。第一盤31設(shè)置于上蓋11上,并具有用于承載第二文件D2的第一承載面31A。第二盤32與第一盤31樞接。
[0086]在圖3所示的第一模式下,上蓋11相對于平臺式掃描裝置10的掃描平臺12關(guān)閉,且多段式輸入托盤30導引第二文件D2進入饋送式掃描裝置20的饋入口 28。隨后,蓋合上蓋11后,即可讓上蓋11變成多段式輸入托盤30的一部分。進一步地,多段式輸入托盤30可以包含第三盤33,與第二盤32相連接,用于在使用狀態(tài)下輔助承載第二文件D2。第三盤33也可以收合于第二盤32上,特別是收合于第二盤32的凹部中。
[0087]在圖4所示的第二模式下,上蓋11相對于掃描平臺12開啟,且多段式輸入托盤30無法導引第二文件D2進入饋入口 28。此時,用戶可置放第一文件Dl以進行平臺式掃描。
[0088]此外,如圖2A和圖2B所示,事務機100還可以包含打印裝置40。平臺式掃描裝置10及饋送式掃描裝置20設(shè)置于并電連接至打印裝置40上,打印裝置40依據(jù)平臺式掃描裝置10或饋送式掃描裝置20的輸出執(zhí)行打印動作。打印裝置40具有多個供應匣42,可以供應多種格式的媒體,例如紙張、卡片、投影片等。
[0089]在本實施例中,打印裝置40的輸出匣41設(shè)置于饋送式掃描裝置20的下方的容置空間43中,用于承載打印過的媒體S。因此,在圖2A與圖2B所示的情況下,用戶可以統(tǒng)一利用右手拿取或放置待掃描的文件,利用左手拿取掃描完畢或打印完畢的文件或媒體,提供一種有序的操作方式。此外,容置空間43還可作為平臺式掃描裝置10、饋送式掃描裝置20及打印裝置40的散熱空間,因此平臺式掃描裝置10、饋送式掃描裝置20及打印裝置40在面對容置空間43之處可以開設(shè)有通風槽或設(shè)置有散熱風扇,同時也可以對打印過的媒體S進行散熱。
[0090]如圖3與圖4所示,饋送式掃描裝置20包含殼部21、饋送機構(gòu)22、固定式掃描模塊23及輸出托盤24。殼部21與上蓋11相鄰地設(shè)置。饋送機構(gòu)22設(shè)置于殼部21中。固定式掃描模塊23設(shè)置于殼部21中,用于掃描被饋送機構(gòu)22饋送通過固定式掃描模塊23的第二文件D2。固定式掃描模塊23的數(shù)量可以是一個或兩個。輸出托盤24連接至殼部21,用于承載被掃描過的第二文件D2。
[0091]如圖3所不,平臺式掃描裝置10包含移動式掃描模塊13,用于掃描第一文件Dl的單面的圖像,饋送式掃描裝置20包含兩固定式掃描模塊23,用于掃描第二文件D2的正面與反面的圖像。移動式掃描模塊13的移動方向與第二文件D2的行進方向大致平行。由于本實施例的饋送式掃描裝置20具有直進式(Straightforward type)的饋紙路徑,所以可以用來掃描硬式文件,譬如是證件、卡片,且可以進行雙面掃描,并將雙面掃描結(jié)果打印在媒體的同一面上。用戶不需執(zhí)行現(xiàn)有技術(shù)中的復雜操作即可實現(xiàn)此效果。另外,由于事務機100具有三個掃描模塊,所以可以同時利用平臺式掃描裝置10與饋送式掃描裝置20進行掃描,并將掃描結(jié)果打印于媒體的兩面上。舉例來說,平臺式掃描裝置10掃描一張申請表格,而饋送式掃描裝置20掃描身份證的正反面,打印裝置40可以執(zhí)行雙面打印,將申請表格的內(nèi)容復印在媒體的第一面上,將身份證的正反面內(nèi)容復印在媒體的第二面上。用戶可以快速得到一張復印的表格,其背面印有身份證的正反面內(nèi)容,使用上相當便利。
[0092]如圖4所示,上蓋11的第一側(cè)IlA樞接于平臺式掃描裝置10的殼體14,而饋送式掃描裝置20與上蓋11的第二側(cè)IIB相鄰,上蓋11的第二側(cè)IlB實質(zhì)上垂直連接于上蓋11的第一側(cè)11A。在本實施例中,上蓋11通過兩個鉸鏈15安裝于殼體14上,上蓋11在蓋合時可以相對于殼體14作鉛直方向的移動,以適應于具有相當厚度的第一文件Dl的掃描動作。
[0093]此外,如圖2A至圖4所示,本實施例的事務機100還包含用戶接口 50,設(shè)置于平臺式掃描裝置10的殼體14上,與上蓋11的第三側(cè)IlC相鄰,并電連接至平臺式掃描裝置10、饋送式掃描裝置20及打印裝置40,供用戶進行控制及監(jiān)控動作。上述的復印動作都可以通過用戶接口 50來進行。上蓋11的第三側(cè)IlC實質(zhì)上垂直連接于上蓋11的第二側(cè)11B。在本實施例中,用戶接口 50包含一組按鍵51以及顯示設(shè)備52。這組按鍵51設(shè)置于殼體14上并與上蓋11的第三側(cè)IlC相鄰,顯示設(shè)備52可轉(zhuǎn)動地設(shè)置,并與這組按鍵51及饋送式掃描裝置20相鄰。用戶可以通過顯示設(shè)備52進行預覽動作,通過這組按鍵進行調(diào)整或確認動作。顯示設(shè)備52除了用以顯示信息以外,還可以是一個觸摸屏,供用戶輸入指令,而按鍵51則作為快速功能鍵。更進一步,如圖4所示,雖然本實施例的樞接處是位于上蓋11的第一側(cè)11A,但是在其他例子中,樞接處也可以位于上蓋11的第四側(cè)IlD或第三側(cè)11C。
[0094]更進一步,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盤31可以被視為是上蓋11的部分,因此,饋送式掃描裝置20可用于對承載于上蓋11上的第二文件D2進行饋送式掃描。
[0095]圖5與圖6為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的事務機100的上蓋11上的兩種配置狀態(tài)的立體圖。如圖5與圖6所示,第二盤32在展開模式下輔助支撐第二文件D2,且第二盤32在收合模式下與第一承載面31A形成倒V形結(jié)構(gòu),也就是第三盤33在收合模式下也與第一承載面31A形成倒V形結(jié)構(gòu)。此外,第二盤32具有相對的第一側(cè)32A與第二側(cè)32B,以及用于承載第二文件D2的第二承載面32C。第二盤32的第一側(cè)32A與第一盤31樞接。第二盤32的第二側(cè)32B于展開模式下(圖5)遠離上蓋11,并在收合模式下(圖6)靠近或直接接觸上蓋11。第一承載面31A、第二承載面32C與上蓋11于收合模式下形成一個三角柱。
[0096]更進一步,第二盤32在收合模式下收合進入第一盤31的凹部31C中,凹部31C可以設(shè)有卡扣結(jié)構(gòu)(未顯示)來卡住第二盤32,以便于使事務機100的搬運能順利進行。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盤31具有一種三角形剖面TR,三角形剖面TR與上蓋11夾成銳角Al、A2的兩個邊TRl、TR2的長度總和大于210厘米。第一盤31與上蓋11之間的銳角Al的角度介于10度與40度之間。更進一步,事務機100包含文件寬度偵測器60,設(shè)置于第一盤31,并偵測第二文件D2的寬度。圖中所示的文件寬度偵測器60雖然只有包含兩個導紙板,但是導紙板可以連接至偵測單元來進行寬度的偵測。此外,事務機100可以包含文件長度偵測器70,設(shè)置于第二盤32,并偵測第二文件D2的長度。由于第二盤32在展開模式與收合模式下,下方仍具有相當?shù)目臻g,所以可以裝設(shè)一個或多個文件長度偵測器70,使文件長度偵測器70位于第二盤32與第一盤31之間的空間中,因而可以在不增加事務機100的體積的情況下,增進事務機100的功能。
[0097]圖7為顯示設(shè)備52與殼體14的相對關(guān)系的示意圖。如圖7所示,顯示設(shè)備52與殼體14的相對角度是可以調(diào)整的,方便用戶調(diào)整其視角。
[0098]圖8為第一盤31與滾輪80的示意圖。如圖8所示,事務機100更可以包含滾輪80,設(shè)置于第一盤31中,且局部通過第一盤31的開口 31W露出,以接觸位于第一盤31的正面3IF上的第二文件D2。隨著滾輪80的轉(zhuǎn)動動作,可以將第二文件D2往下帶動,使其易于接觸到饋送式掃描裝置20的進紙或分紙機構(gòu),避免太少數(shù)量的第二文件D2無法順利碰觸到饋送式掃描裝置20的進紙或分紙機構(gòu)的問題。
[0099]圖9與圖10為側(cè)翼、扣合組件與第一盤的兩種狀態(tài)的示意圖。如圖5、圖9與圖10所示,多段式輸入托盤30更包含側(cè)翼34及扣合組件35。側(cè)翼34連接至第二盤32,而扣合組件35連接至側(cè)翼34及第一盤31,并在展開模式下與第一盤31扣合(譬如與扣合孔31L)以支撐第二盤32,并在收合模式下與第一盤31解除扣合。由于第二盤32與第一盤31樞接的關(guān)系,所以扣合組件35在第一盤31劃過的路徑為圓弧。側(cè)翼34的彈性提供了這種扣合與解除扣合的功能。
[0100]圖11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事務機的局部前視圖。如圖11所示,本實施例類似于第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移動式掃描模塊13的移動方向與第二文件D2的行進方向大致垂直,其優(yōu)點是可以在配合第一文件Dl的尺寸下,縮短移動式掃描模塊13的長度。
[0101]根據(jù)本實用新型的上述實施例,可以提供一種具有相鄰的平臺式掃描裝置與饋送式掃描裝置的事務機,平臺式掃描裝置不再與饋送式掃描裝置設(shè)置在一起,用戶無需費力抬起饋送式掃描裝置的掃描模塊。此外,饋送式掃描裝置與打印裝置的配合可以進行硬式文件的雙面掃描及合并打印,為用戶提供一種便利的操作功能。更進一步,平臺式掃描裝置、饋送式掃描裝置與打印裝置的配合可以進行兩種文件的合并掃描及打印,為用戶提供多樣化的操作功能。此外,利用上蓋來承載第二文件,可以有效利用空間及各結(jié)構(gòu)的功能,實現(xiàn)便利使用的效果。
[0102]在上述優(yōu)選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所提出的具體實施例僅用以方便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shù)內(nèi)容,而非將本實用新型狹義地限制于上述實施例,在不超出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及權(quán)利要求書所涵蓋的權(quán)利范圍的情況下,所做的種種變化實施,皆屬于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權(quán)利要求】
1.一種事務機,其特征在于,包含: 平臺式掃描裝置,包含可轉(zhuǎn)動的上蓋,用于蓋壓第一文件以讓所述第一文件受到平臺式掃描; 饋送式掃描裝置,與所述上蓋相鄰地設(shè)置,用于對第二文件進行饋送式掃描;以及 多段式輸入托盤,包含: 第一盤,設(shè)置于所述上蓋上,并具有用于承載所述第二文件的第一承載面;及 第二盤,與所述第一盤樞接,所述第二盤于展開模式下輔助支撐所述第二文件,并于收合模式下與所述第一承載面形成倒V形結(jié)構(gòu)。
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其中: 在第一模式下,所述上蓋相對于所述平臺式掃描裝置的掃描平臺關(guān)閉,且所述多段式輸入托盤導引所述第二文件進入所述饋送式掃描裝置的饋入口 ;以及 在第二模式下,所述上蓋相對于所述掃描平臺開啟,且所述多段式輸入托盤無法導引所述第二文件進入所述饋入口。
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打印裝置,所述平臺式掃描裝置及所述饋送式掃描裝置均設(shè)置于并電連接至所述打印裝置上,所述打印裝置根據(jù)所述平臺式掃描裝置或所述饋送式掃描裝置的輸出執(zhí)行打印動作。
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裝置的輸出匣設(shè)置于所述饋送式掃描裝置的下方,用于承載打印過的媒體。
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3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蓋的第一側(cè)樞接于所述平臺式掃描裝置的殼體,而所述饋送式掃描裝置與所述上蓋的第二側(cè)相鄰,所述上蓋的所述第二側(cè)垂直連接于所述上蓋的所述第一側(cè)。
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5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還包含: 用戶接口,設(shè)置于所述平臺式掃描裝置的所述殼體上,與所述上蓋的第三側(cè)相鄰,并電連接至所述平臺式掃描裝置、所述饋送式掃描裝置及所述打印裝置,用于供用戶進行控制及監(jiān)控動作,所述上蓋的所述第三側(cè)垂直連接于所述上蓋的所述第二側(cè)。
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6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戶接口包含按鍵以及顯示設(shè)備,所述按鍵設(shè)置于所述殼體上并與所述上蓋的所述第三側(cè)相鄰,所述顯示設(shè)備可轉(zhuǎn)動地設(shè)置,并與所述按鍵及所述饋送式掃描裝置相鄰。
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盤于所述收合模式下收合進入所述第一盤的凹部中。
9.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盤具有三角形剖面,所述三角形剖面與所述上蓋夾成銳角的兩個邊的長度總和大于210厘米。
1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盤與所述上蓋之間的角度介于10度與40度之間。
11.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文件寬度偵測器,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盤,并監(jiān)測所述第二文件的寬度。
12.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文件長度偵測器,設(shè)置于所述第二盤,并監(jiān)測所述第二文件的長度。
13.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還包含滾輪,設(shè)置于所述第一盤中,且局部通過所述第一盤的開口露出,以接觸位于所述第一盤的正面上的所述第二文件。
14.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式輸入托盤還包含第三盤,連接于所述第二盤,用于在使用狀態(tài)下輔助承載所述第二文件。
15.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段式輸入托盤還包含側(cè)翼及扣合組件,所述側(cè)翼連接至所述第二盤,所述扣合組件連接至所述側(cè)翼及所述第一盤,并于所述展開模式下與所述第一盤扣合以支撐所述第二盤,且于所述收合模式下與所述第一盤解除扣合。
16.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饋送式掃描裝置包含: 殼部,與所述上蓋相鄰地設(shè)置; 饋送機構(gòu),設(shè)置于所述殼部中 '及 固定式掃描模塊,設(shè)置于所述殼部中,用于掃描被所述饋送機構(gòu)饋送通過所述固定式掃描模塊的所述第二文件。
17.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6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饋送式掃描裝置還包含: 輸出托盤,連接至所述殼部,用于承載被掃描過的所述第二文件。
18.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盤具有相對的第一側(cè)與第二側(cè)以及用于承載所述第二文件的第二承載面,所述第二盤的所述第一側(cè)與所述第一盤樞接,所述第二盤的所述第二側(cè)于所述展開模式下遠離所述上蓋,并于所述收合模式下靠近或直接接觸所述上蓋,其中所述第一承載面、所述第二承載面與所述上蓋于所述收合模式下形成三角柱。
19.一種事務機,其特征在于,包含: 平臺式掃描裝置,包含可轉(zhuǎn)動的上蓋,用于蓋壓第一文件以讓所述第一文件受到平臺式掃描; 饋送式掃描裝置,與所述上蓋相鄰地設(shè)置,用于對承載于所述上蓋上的第二文件進行饋送式掃描;以及 打印裝置,所述平臺式掃描裝置及所述饋送式掃描裝置均設(shè)置于并電連接至所述打印裝置上,打印裝置依據(jù)所述平臺式掃描裝置或所述饋送式掃描裝置的輸出執(zhí)行打印動作,所述打印裝置的輸出匣設(shè)置于所述饋送式掃描裝置的下方,用于承載打印過的媒體。
20.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9所述的事務機,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平臺式掃描裝置包含移動式掃描模塊,用于掃描所述第一文件的單面的圖像;以及 所述饋送式掃描裝置包含兩個固定式掃描模塊,用于掃描所述第二文件的正面與反面的圖像。
【文檔編號】H04N1/04GK204031262SQ201420490472
【公開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請日期:2014年8月28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4年4月16日
【發(fā)明者】杜金榮, 劉德燻, 翁崇博 申請人:虹光精密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