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

文檔序號:7983969閱讀:272來源:國知局
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包含數據采集模塊,數據同步模塊,管理和配置模塊等。系統為注冊用戶在系統提供數據存儲和轉發(fā)功能,終端側采集用戶終端的定位數據,并將采集和處理的定位數據實時同步到系統用戶數據空間,接收端設備同時從用戶的系統數據空間同步數據,根據時間過濾和選擇對應的定位數據,將數據同步到接收設備,接收設備將數據還原成定位數據格式,提供給接收設備端的對應的接收程序。通過實時采集和同步各種異構設備上的數據,為用戶提供了一種方便的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業(yè)務體驗。
【專利說明】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互聯網和終端【技術領域】,特別是指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互聯網技術和終端軟件技術的發(fā)展,特別是互聯網和云計算技術的發(fā)展,為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提供了可行性。
[0003]目前,用戶同時擁有不同的設備,包含智能終端,PC機,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各個設備擁有不同的設備能力,在很多時候,各個設備之間的能力存在各種差異,各自擁有一些與設備特征相匹配的特征能力,如智能手機上的GPS,但是在很多情況下,用戶其他設備,如平板電腦,筆記本等設備,不一定具備定位能力,限制了其他設備的能力,或者,用戶無法在其他設備上使用手機的定位數據,手機上的定位數據不能共享,如此一來,對設備的要求以及成本提高,浪費了原有設備上的能力,對于節(jié)約資源和提高設備使用率來說,都是對現有設備的浪費。
[0004]而隨著終端技術,互聯網技術和云計算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寬帶無線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無線互聯網的帶寬以及速度得到極大地提高,網絡的覆蓋和穩(wěn)定性和網絡速度對需要穩(wěn)定連接的應用來說,已經不再是瓶頸問題。
[0005]同時,云計算技術的發(fā)展,包含云存儲技術,云數據存取和訪問技術的發(fā)展,數據在云端的存儲以及向外部開放的數據訪問技術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數據存儲和訪問協議得到了極大的進展和統一,用戶作為不同設備構成的異構系統,也能很好地與云端的數據存儲進行快速交互,解決了以往不同設備,不同操作系統數據交互的難題。
[0006]通過云存儲數據和云數據訪問接口,能實現用戶不同設備之間的數據快速訪問,并在不同設備上通過獲取對應能力的數據源后,在其他設備上體現為一個虛擬的能力,而用戶并未察覺到這是異構設備上的能力,用戶感覺與本地設備上的能力使用方式完全一致。
[0007]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簡單易行,結合云存儲和分布式數據訪問技術的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

【發(fā)明內容】

[0008]從上面所述可以看出,系統為注冊用戶在系統提供數據存儲和轉發(fā)功能,接收設備接入到系統請求獲取手機定位數據,系統查詢系統端的手機端的定位數據,啟動與手機端和接收設備端的定位數據同步并進行同步控制,接收端設備從系統同步手機定位數據,虛擬成為本地的定位能力,并提供給接收設備端的對應的各個請求位置數據的接收程序。
[0009]進一步的,通過所提供的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為一種融合異構設備能力的系統業(yè)務的發(fā)展提供有力保障,滿足用戶各方要求,提升用戶友好體驗。
[001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fā)明的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該方法包括: 用戶在系統注冊,系統分配用戶訪問權限和數據存儲空間,系統提供先進先出方式的數據存儲池和數據轉發(fā)功能,包含數據接收和數據發(fā)送功能,同時,用戶配置數據的來源和目的地設備。
[0011]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還包括: 接收設備接入到系統請求獲取定位數據,系統對其進行鑒權和認證后,系統查詢用戶
對應的數據存儲空間,啟動與手機和接收設備端的數據同步,手機端啟動定位并采集數據,將采集的數據根據與系統協商的協議和格式進行處理,實時向系統端的數據存儲空間進行上行同步,同時,接收設備端與系統進行下行方向的數據同步,系統對手機和接收設備端的同步進行控制。
[0012]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還包括: 手機端采集定位數據,通過手機端定位能力獲取定位信息,包含經緯度,速度,高度等
定位數據,并將定位數據按照與系統協商的協議和格式對數據進行壓縮和編碼,將處理后的數據上行同步到系統用戶數據存儲空間。
[0013]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還包括:
接收端設備接入到系統,請求獲取手機定位數據,系統對接收端設備進行鑒權和認證,成功通過后,系統以先進先出的方式向接收設備端發(fā)送用戶對應的數據存儲區(qū)的定位數據并控制與接收設備端的數據同步。
[0014]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還包括: 接收端接收系統發(fā)送的手機定位數據,根據約定的還原方式,包含數據解壓縮,解密等
處理方式,將數據還原為原始的定位數據格式,并在設備本地虛擬成為一個本地定位能力數據源,對應的需要使用定位數據的程序接入數據源后即可使用對應的定位數據。
[0015]本發(fā)明提供的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的一個實施例中,該方法還包括:
系統數據存儲空間作為數據保存和路由中轉的樞紐,手機源設備在采集數據后,按照與系統約定的數據傳輸和壓縮協議,將數據進行壓縮或加密并將數據上行同步到系統數據存儲區(qū),系統獲取數據后,以先進先出的方式處理接收的定位數據,并根據數據存儲池大小進行數據緩存大小和同步過程控制,保持數據生產和消費的數據同步,防止數據的溢出或不足。
[0016]具體來說具有以下優(yōu)點:
共享定位能力:
通過云計算技術,在異構設備間能無縫共享各個設備的能力數據,有效地擴大了數據利用范圍,充分利用各個設備的優(yōu)勢能力。
[0017]節(jié)省資源,充分利用設備能力:
通過共享不同設備上的能力,節(jié)省了設備資源,避免了各個設備都成為大而全的設備,降低了成本,融合了各個設備,使得用戶使用設備體驗猶如一個虛擬的統一設備,充分利用了設備能力。
[0018]【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此處所說明的附圖用來提供對本發(fā)明的進一步理解,構成本申請的一部分,本發(fā)明的示意性實施例及其說明用于解釋本發(fā)明,并不構成對本發(fā)明的不當限定。在附圖中: 圖1為本發(fā)明系統網絡拓撲示意圖。
[0020]圖2為本發(fā)明系統模塊結構示意圖。
[0021]圖3為本發(fā)明數據存儲池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本發(fā)明業(yè)務流程示意圖。
[0023]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參照附圖對本發(fā)明進行更全面的描述,其中說明本發(fā)明的示例性實施例。
[0025]為實現上述目的,提出了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
[0026]以下通過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實施方式進行描述。
[0027]實現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的關鍵點如下:
數據采集和存儲:
用戶在系統注冊獲取系統訪問權限和數據存儲空間,系統為用戶提供先進先出方式的數據存儲池和數據轉發(fā)功能,包含數據接收和數據發(fā)送功能。
[0028]系統通過手機端的數據采集功能模塊連續(xù)采集用戶終端如手機的定位數據,并將采集的數據打上時間戳標記,發(fā)送到設定的系統端的數據存儲區(qū)。
[0029]手機源設備在采集數據后,按照與系統約定的數據傳輸和壓縮協議,將數據進行壓縮或加密并將數據同步到系統數據存儲區(qū)。
[0030]數據轉發(fā):
接收端設備啟動數據同步請求,系統接收到用戶接收設備的數據請求,通知用戶關聯設置的具備定位能力的手機啟動定位和定位數據采集,通過系統數據存儲區(qū)將數據進行中轉和轉發(fā)。
[0031]數據同步:
數據存儲空間作為數據存儲和路由中轉的樞紐,系統獲取數據后,以先進先出的方式處理接收的定位數據和發(fā)送到接收設備端的數據,并根據數據存儲池大小進行數據緩存和同步控制,保持數據生產和消費的數據同步,保證數據存儲空間數據的時效性以及防止數據的溢出或不足。
[0032]保存在系統端的云儲存的數據包含時間戳與數據類型,系統與發(fā)送端與接收端的設備保持流量控制和數據同步,保證數據有序的發(fā)送和接收,并分配和調節(jié)系統端數據緩沖區(qū),在發(fā)送數據和接收數據的速率不同步時防止數據溢出或不足,調節(jié)數據的發(fā)送和接收的速度。
[0033]數據適配:
數據在與接收設備進行同步后,接收數據的設備對數據進行還原和適配,還原定位數據,將接收的數據流轉換和適配為定位數據源,在目標設備上模擬出原始能力的虛擬設備,如將接收到的異構設備的GPS數據還原和模擬為接收設備上的虛擬GPS定位設備獲取的定位數據。
[0034]主要功能模塊
如圖1所示,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的拓撲主要包括: 定位設備100:
用戶的各種具備互聯網能力的終端設備,包含智能手機,平板等設備,具備定位能力,如GPS定位,同時,承載能力數據的采集和數據的同步。
[0035]接收設備101:
用戶的接收定位數據的設備,通過與系統的數據同步獲取定位數據和定位能力。
[0036]互聯網絡102:
包含固定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提供數據訪問和接入的通道,如寬帶網絡,WIFI數據通道、移動通信無線數據通道。
[0037]系統數據存儲池103:
系統端存儲用戶定位數據,并對數據接收設備進行轉發(fā),并對兩端的數據同步進行同步控制。
[0038]圖2示為本發(fā)明系統模塊結構示意圖。
[0039]用戶源設備端:
數據采集模塊200:
用戶設備上的定位能力數據采集模塊,采集設備上定位能力數據。
[0040]定位模塊201:
源設備端,如手機的定位能力功能模塊,通過各種定位方式,如GPS,進行定位并提供定位數據。
[0041]數據同步模塊202:
用戶源設備端的數據同步功能模塊,將采集的定位數據上行同步到系統端。
[0042]注冊模塊203:
用戶源設備端的注冊功能模塊,在系統進行注冊,獲取系統訪問權限以及系統數據存儲空間。
[0043]數據接收設備端:
設備注冊t吳塊204:
用戶接收數據的設備注冊功能模塊,在系統進行注冊,獲取系統訪問權限以及系統數據存儲空間。
[0044]虛擬定位模塊205:
將獲取的定位數據虛擬成設備端的一個定位能力和數據源,提供給設備端的應用。
[0045]數據同步模塊206:
接收數據設備端的數據同步功能模塊,與系統進行數據下行方向的同步獲取系統存儲的定位數據。
[0046]數據適配模塊207:
用戶設備上的數據適配功能模塊,對獲取的系統端的定位能力數據進行數據解壓,解密等處理和數據格式轉換,還原定位數據。
[0047]數據傳輸通道208:
包含固定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提供數據訪問和接入的通道。
[0048]系統訪問接口 209:
系統服務向外界開放的接口,訪問終端通過系統服務接口訪問系統并與其進行交互。[0049]數據庫210:
系統端的數據庫,保存各種業(yè)務數據并提供數據訪問接口和數據操作各種功能。
[0050]系統注冊模塊211:
系統端的注冊功能模塊,為用戶提供注冊和用戶信息管理功能。
[0051]數據存儲服務212:
面向用戶以及用戶設備的數據存儲服務,以服務的方式為設備和用戶提供數據訪問和存儲功能,將獲取的用戶和設備數據保存到數據庫中。
[0052]管理配置模塊213:
系統端的管理和配置功能模塊,管理和配置各種業(yè)務參數。
[0053]數據同步服務214:
與用戶端的數據同步模塊相對應,系統端與用戶設備進行數據同步的功能模塊,接收用戶采集的各種數據和下發(fā)系統端的數據到用戶設備端。
[0054]系統門戶215:
系統的門戶界面,承載用戶以及系統的業(yè)務邏輯和訪問的通道。
[0055]
圖3示為本發(fā)明數據存儲池結構示意圖。
[0056]如圖所示,數據存儲池結構包含以時間序列Tl,T2等時間戳的數據儲存空間以及數據同步控制和數據同步模塊構成。
[0057]帶有時間戳的數據序列按照時間序列先后次序,Tl,T2 一直到TN,以FIFO (先進先出)的方式進行存儲和入列和出列。
[0058]通過數據同步控制,對用戶定位數據進行緩存,控制源數據入列的速度以及接收設備端的數據接收速度的匹配,保證數據生產和消費的數據同步,并根據數據的時間戳丟棄過期數據,并防止數據存儲池的數據溢出或不足。
[0059]下面舉一個例子來說明本發(fā)明用戶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的使用流程,如圖4所示,該實施例中,業(yè)務流程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用戶數據接收設備登錄到系統,系統通過用戶設備的登錄請求后,設備請求獲取定位數據;
步驟2.系統獲取用戶設備的數據請求,判斷用戶設備的數據獲取權限,通過鑒權后,觸發(fā)用戶定位源數據端設備數據采集和同步;
步驟3.源設備,如手機獲取系統的定位數據同步通知;
步驟4.用戶源設備啟動定位,對采集的定位數據進行處理后數據同步;
步驟5.系統接收源設備的上行同步的定位數據,根據先進先出的方式將數據進行下行方向的與接收設備的數據同步,并控制同步進程;
步驟6.接收端設備接收系統推送的定位數據,對數據進行還原,如解壓或格式化,模擬為本地的定位數據源,進一步,用戶接收端應用即可使用和訪問到對應的定位數據;
本發(fā)明的描述是為了示例和說明起見而給出的,而并不是無遺漏的或者將本發(fā)明限于所公開的形式。很多修改和變化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是顯然的。選擇和描述實施例是為了更好說明本發(fā)明的原理和實際應用,并且使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夠理解本發(fā)明從而設計適于特定用途的帶有各種修改的各種實施例。
【權利要求】
1.一種共享手機定位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系統為注冊用戶在系統提供數據存儲和轉發(fā)功能,接收設備接入到系統請求獲取手機定位數據,系統查詢系統端的手機端的定位數據,啟動與手機端和接收設備端的定位數據同步并進行同步控制,接收端設備從系統同步手機定位數據,虛擬成為本地的定位能力,并提供給接收設備端的對應的各個請求位置數據的接收程序。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系統為注冊用戶在系統提供數據存儲和轉發(fā)功能,其特征在于,用戶在系統注冊,系統分配用戶訪問權限和數據存儲空間,系統提供先進先出方式的數據存儲池和數據轉發(fā)功能,包含數據接收和數據發(fā)送功能,同時,用戶配置數據的來源和目的地設備。
3.如權利要求1所述,接收設備接入到系統,請求獲取手機定位數據,觸發(fā)啟動與手機端和接收設備端的定位數據同步并進行同步控制,其特征在于,接收設備接入到系統請求獲取定位數據,系統對其進行鑒權和認證后,系統查詢用戶對應的數據存儲空間,啟動與手機和接收設備端的數據同步,手機端啟動定位并采集數據,將采集的數據根據與系統協商的協議和格式進行處理,實時向系統端的數據存儲空間進行上行同步,同時,接收設備端與系統進行下行方向的數據同步,系統對手機和接收設備端的同步進行控制。
4.如權利要求3所述,手機端采集定位數據,將采集和處理后的定位數據實時上行同步到系統用戶數據空間,其特征在于,手機端采集定位數據,通過手機端定位能力獲取定位信息,包含經緯度,速度,高度等定位數據,并將定位數據按照與系統協商的協議和格式對數據進行壓縮和編碼,將處理后的數據上行同步到系統用戶數據存儲空間。
5.如權利要求3所述,接收端設備與系統進行下行方向的數據同步,其特征在于,接收端設備接入到系統,請求獲取手機定位數據,系統對接收端設備進行鑒權和認證,成功通過后,系統以先進先出的方式向接收設備端發(fā)送用戶對應的數據存儲區(qū)的定位數據并控制與接收設備端的數據同步。
6.如權利要求1所述,接收設備將數據還原成定位數據格式,虛擬成為本地的定位能力,提供給接收設備端的對應的接收程序,其特征在于,接收端接收系統發(fā)送的手機定位數據,根據約定的還原方式,包含數據解壓縮,解密等處理方式,將數據還原為原始的定位數據格式,并在設備本地虛擬成為一個本地定位能力數據源,對應的需要使用定位數據的程序接入數據源后即可使用對應的定位數據。
7.如權利要求2所述,系統為用戶提供先進先出方式的數據存儲池和數據轉發(fā)功能,其特征在于,系統數據存儲空間作為數據保存和路由中轉的樞紐,手機源設備在采集數據后,按照與系統約定的數據傳輸和壓縮協議,將數據進行壓縮或加密并將數據上行同步到系統數據存儲區(qū),系統獲取數據后,以先進先出的方式處理接收的定位數據,并根據數據存儲池大小進行數據緩存大小和同步過程控制,保持數據生產和消費的數據同步,防止數據的溢出或不足。
【文檔編號】H04W56/00GK103716836SQ201210377329
【公開日】2014年4月9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9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0月9日
【發(fā)明者】顧健 申請人:上海博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