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碼分多址通信系統(tǒng)中上行鏈路同步傳輸機制同步的裝置和方法

文檔序號:7644024閱讀:342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碼分多址通信系統(tǒng)中上行鏈路同步傳輸機制同步的裝置和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背景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CDMA通信系統(tǒng)中的信道通信裝置和方法,特別涉及CDMA通信系統(tǒng)中使用上行鏈路同步傳輸機制分配對同步及信道分離所必需的代碼的裝置和方法。
2、背景技術CDMA(碼分多址)系統(tǒng)可分為同步系統(tǒng)和異步系統(tǒng)。這樣的CDMA通信系統(tǒng)使用正交碼分離信道。這里將參照異步W-CDMA(寬帶-CDMA)通信系統(tǒng)對本發(fā)明進行描述,異步W-CDMA通信系統(tǒng)也稱為UTMS(通用移動電信系統(tǒng))通信系統(tǒng)。但本發(fā)明也可應用于不同的CDMA系統(tǒng),如CDMA-2000以及W-CDMA系統(tǒng)。


圖1所示為W-CDMA通信系統(tǒng)的結構。如圖所示,W-CDMA通信系統(tǒng)包括RNC(無線網絡控制器)101、與RNC 101相連接的多個節(jié)點B 103-1至103-3(以下稱之為“UTRAN”(UMTS地面無線訪問網);CDMA-2000系統(tǒng)中的基站收發(fā)信機子系統(tǒng)(BTS))、以及通過無線接口與UTRAN 103-1至103-3之一相連的用戶設備(UE;CDMA-2000系統(tǒng)中的移動臺)105。RNC 101控制UE 105的所有連接處理過程。此外,RNC 101管理對連接到UTRAN的UE的信道資源的分配。
當UE 105通過RNC 101分配的信道成功地與UTRAN連接時,使用所分配的下行或上行專用物理信道(DPCH)保持通信。W-CDMA通信系統(tǒng)使用相互間不同步的異步信道。在這種情況下,UTRAN 103為UE 105分配唯一的擾碼,以將各個UE 105區(qū)別開。
擾碼分為長擾碼和短擾碼。在以下描述中,“擾碼”指長擾碼。
擾碼的產生處理過程為(步驟1)接收24個初始值n0,n1,…,n23,(步驟2)創(chuàng)建序列x(i)和y(i),其中i=0,…,225-27,
x(0)=n0,x(1)=n1,x(2)=n2,…,x(23)=n23,x(24)=1x(i+25)=x(i+3)+x(i)模2,i=0,…,225-27y(0)=y(tǒng)(1)=y(tǒng)(2)=…=y(tǒng)(23)=y(tǒng)(24)=1y(i+25)=y(tǒng)(i+3)+y(i+2)+y(i+2)+y(i)模2,i=0,…,225-27(步驟3)創(chuàng)建序列z(i),其中i=0,…,225-2,z(i)=x(i)+y(i)模2,i=0,…,225-2,(步驟4)創(chuàng)建金(Gold)序列Z(i),其中i=0,…,225-2,Z(i)=1-2*z(i)(步驟5)創(chuàng)建兩個實擾碼c1(i)和c2(i),其中i=0,…,225-2,c1(i)=Z(i)c2(i)=Z((i+16777232)模(225-1)),(步驟6)創(chuàng)建擾碼C(i),其中i=0,…,225-2, 在上述公式中, 表示小于或等于x的最大整數(shù)。
UTRAN在分配DPCH期間,將用此方法產生的擾碼分配給UE,以區(qū)分開各個UE。
在W-CDMA通信系統(tǒng)中,幀由38400碼片組成。因此,擾碼以38400碼片為單位使用,這可由使用部分擾碼實現(xiàn)。即,對一個DPCH的擾碼為C(i),其中i=0,1,…,38399。
該DPCH在幀起點從C(0)開始使用擾碼。不同的DPCH有不同的初始值n0,n1,…,n23,這樣對DPCH就可以分配不同的擾碼。
最新的W-CDMA通信系統(tǒng)將OVSF(正交可變擴展因子)碼用于信道分離。OVSF碼在UE的不同物理信道中保持正交的特性,由此標識分配給UE的信道。此外,在下行鏈路中,通過改變OVSF碼的長度,即擴展因子(SF),OVSF碼可以有不同的速率。在上行鏈路中,OVSF碼用于區(qū)分一個UE使用的信道。在UE使用相同擾碼的上行鏈路同步傳輸機制(USTS)中,OVSF碼用于區(qū)分各UE使用的信道。
最新的W-CDMA通信系統(tǒng)通過對DPCH給以不同的時間偏移,保持時間異步的特性。這是因為下行鏈路DPCH(DL DPCH)在其頭部有一個控制部分。即,下行鏈路DPCH的控制部分在不同的時間被傳輸,以解決同時傳輸控制部分可能帶來的功率問題。此外,上行鏈路DPCH(UL DPCH)還具有幀尾,幀尾在不同時間到達節(jié)點B,以使對UTRAN處理速度的任何影響達到最小。
圖2表示W-CDMA通信系統(tǒng)中下行鏈路DPCH和上行鏈路DPCH之間的時序關系。下面將參照圖2對下行鏈路DPCH和上行鏈路DPCH的異步傳輸機制加以描述。
如圖2所示,一個10-ms的幀由15個時隙組成,每個時隙由2560個碼片組成。在圖2中,參考標號201表示公共導頻信道(CPICH),參考標號203表示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參考標號205表示以時隙為單位的幀,參考標號207和209表示下行鏈路DPCH,參考標號208和210分別表示與下行鏈路DPCH 207和209相關的上行鏈路DPCH。CPICH 201及P-CCPCH203是幀同步的,并用作其他信道的參考信道。
如圖2所示,下行鏈路DPCH 207和209分別以相對P-CCPCH 203的時間偏移τDPCH,n和τDPCH,n+1傳輸。如上所述,對DPCH給以不同的時間偏移τDPCH。例如,對各DPCH分別給以0,256,2*256,…,148*256及149*256-碼片之一的偏移。
在接收以相對于P-CCPCH 203的時間偏移τDPCH,n和τDPCH,n+1傳輸?shù)南滦墟溌稤PCH 207和209經過時間間隔T0之后,UE傳輸相應的上行鏈路DPCH208和210。因此,上行鏈路DPCH 208和210也相互同步。由于UTRAN和各UE間的距離不同,UTRAN也不能正好在傳輸與上行鏈路DPCH相關的下行鏈路DPCH T0時間之后接收上行鏈路DPCH。因此,UTRAN在傳輸隨機訪問信道(RACH)處理過程中將測量至UE的傳播延遲時間,以測量與UE的距離,并用此值對進行初始同步。即,UTRAN用傳播延遲時間預測所期望的、在傳輸下行鏈路DPCH之后的上行鏈路DPCH接收時間。
上行鏈路同步傳輸機制(USTS)對數(shù)個UE分配單個擾碼。USTS設計用成UTRAN接收到UE傳來的上行鏈路DPCH時,同步上行鏈路DPCH。通過使用USTS,UTRAN可對同步的UE分配同樣的單個擾碼。因此,應用USTS的W-CDMA通信系統(tǒng)可以減少用于小區(qū)中的擾碼數(shù),這有益于減少UE信號間的干擾。當應用USTS的UE使用相同的擾碼時,UTRAN可以使用信道化碼,即RNC提供的OVSF正交碼來識別UE。在USTS中,UTRAN同步至少兩個UE的上行鏈路DPCH,然后對同步的UE分配相同的擾碼。此外,UTRAN對分配了相同擾碼的UE的上行鏈路DPCH分配不同的信道化碼(或OVSF碼),由此來識別所接收的、同步的上行鏈路DPCH。
USTS通過下述兩個處理過程控制信號的同步時間。
(1)初始同步處理過程當UTRAN經RACH接收到來自UE的信號時,測量預定參考時間與經RACH接收到的信號的接收時間之間的差,即,測量RACH信號的延遲時間。UTRAN通過前向訪問信道(FACH)將時間差傳輸給UE。UE在通過FACH接收該時間差時,利用接收到的時間差對準(或調整)傳輸時間。
(2)跟蹤處理過程UTRAN通過比較UE信號的接收時間與參考時間,周期性地向UE傳輸時間對準位。如果時間對準位為“1”,則UE將傳輸時間向前移1/8碼片;但如果時間對準位為“0”,則UE將傳輸時間向后移1/8碼片。時間對準位利用控制信道中的傳輸功率控制(TPC)位每兩幀傳輸一次。
在數(shù)個UE使用相同的單個擾碼的USTS中,使用相同擾碼的UE必須是相互同步的。也就是說,當UTRAN接收來自數(shù)個UE的DPCH時,所接收到的DPCH必須既是時隙同步的又是幀同步的。幀同步用于使使用相同擾碼的UE之間的互擾達到最小,而時隙同步則用于用OVSF碼區(qū)分使用相同擾碼的UE。初始同步處理過程是獲得幀同步和時隙同步的處理過程。
如上所述,不同的下行鏈路DPCH有唯一的時間偏移τDPCH,n。因此,上行鏈路DPCH相互間并不同步。在初始同步處理過程中,上行鏈路DPCH間的誤同步須被對準,以得到同步。因此,需要有具體的方法來解決初始同步處理過程中信道誤同步的問題。
發(fā)明概述因此,本發(fā)明的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應用USTS的CDMA通信系統(tǒng)中實施同步的裝置和方法。
本發(fā)明的另一個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在CDMA通信系統(tǒng)中獲得應用USTS的UE的上行鏈路DPCH的幀同步和時隙同步的裝置和方法。
為了實現(xiàn)上述及其他目的,提供了一種在包含UTRAN(UMTS地面無線訪問網)和多個用戶設備UE的CDMA通信系統(tǒng)中同步擾碼的方法,其中,使用正交碼識別UE,并使用單個擾碼由UE識別UTRAN,應用上行鏈路同步傳輸機制(USTS),其中UE使用單個擾碼同步上行鏈路專用物理信道(DPCH)的幀。UE接收UTRAN提供的、包含參考時間信息的參考信號,并基于該參考時間傳輸隨機訪問信道(RACH)信號。UTRAN接收來自UE的隨機訪問信道信號,以測量來自UE的每個隨機訪問信道信號的傳播延遲時間(PD),并傳輸用測得的傳播延遲時間和參考信號傳輸時間點與下行鏈路DPCH傳輸時間點之間的時間偏移τDPCH,n計算出的傳輸時間調整值。每個UE通過接收該傳輸時間調整值確定上行鏈路DPCH的傳輸時間,并用正交碼及在參考時間時生成的擾碼在為通過上行鏈路DPCH傳輸消息所確定的傳輸時間加擾消息。
附圖簡述通過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進行詳細描述,本發(fā)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性及優(yōu)點將變得更加清楚,其中圖1是W-CDMA通信系統(tǒng)結構的示意圖;圖2是W-CDMA通信系統(tǒng)中下行鏈路DPCH和上行鏈路DPCH之間的時序關系示意圖;圖3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當USTS實施同步時的時序關系的示意圖;以及圖4是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的用于UE的擾碼同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優(yōu)選實施例的詳細描述以下,參照附圖來詳細說明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對公知的功能或結構不再詳細描述,以免它們以不必要的細節(jié)干擾對本發(fā)明的描述。
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在應用USTS(上行鏈路同步傳輸機制)的CDMA通信系統(tǒng)中,對來自使用相同擾碼的UE的上行鏈路DPCH同步的方法。初始同步上行鏈路DPCH所需的處理過程可以分為兩個處理過程一個是以時隙單位或以256*m碼片單位同步的處理過程,另一個是擾碼同步處理過程。
首先,對以時隙單位或以256*m碼片單位同步的處理過程進行描述。
圖3所示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當USTS實施同步時的時序關系。
參照圖3,參考標號301表示共享給定的擾碼的UE中第n個UE的下行鏈路DPCH(DL DPCH)的傳輸時間。相對于CPICH或P-CCPCH的傳輸時間延遲一個時間偏移τDPCH,n之后傳輸?shù)趎個UE的下行鏈路DPCH 301。各DPCH有不同的傳輸時間。參考標號302表示第n個UE的上行鏈路DPCH(DLDPCH)的傳輸時間。UE在接收下行鏈路DPCH后的時間T0傳輸上行鏈路DPCH。因此,UE有不同的上行鏈路DPCH傳輸時間。USTS必須使上行鏈路DPCH相互同步。因此,當要用USTS實施通信時,需要一個同步上行鏈路DPCH的處理過程。本發(fā)明的實施例公開了一種在USTS中對使用相同擾碼的UE的上行鏈路DPCH同步的方法。
(步驟1)測量傳播延遲(PD)UTRAN在接收從UE發(fā)出的RACH時,測量RACH信號的傳播延遲(PD)值。當UTRAN分配DPCH時使用測得的PD值。
(步驟2)計算K=(τDPCH,n+T0+2*PD)模2560UTRAN計算給定的下行鏈路DPCH的時間偏移τDPCH,n、常數(shù)T0、及由在步驟1中測得的PD值乘2所確定的值之和K。這里,時間偏移τDPCH,n表示P-CCPCH和下行鏈路DPCH之間的延遲時間;常數(shù)T0表示UE的下行鏈路DPCH和上行鏈路DPCH之間的延遲時間。此外,PD值表示傳播延遲值,而‘2560’表示構成一個時隙的碼片數(shù)。將PD值乘2的原因是傳播延遲不僅出現(xiàn)在上行鏈路中,而且也出現(xiàn)在下行鏈路中。此外,實施模2560運算是以時隙為單位表示K值。
(步驟3)傳輸L=2560-K到UEUTRAN使用基于PD值計算出的K值計算L值,然后將計算所得的L值傳輸給UE。UE在接收到該L值時,在從下行鏈路DPCH接收時間的延遲時間T0之后及時間L之后傳輸上行鏈路DPCH。這里,請注意以上將L定義為L=2560-K。
在以上描述中,UTRAN計算L的值并將計算所得的值傳輸給UE。但作為另一種選擇,UTRAN還可以傳輸K值給UE。在UTRAN傳輸K值給UE的情況下,UE在接收下行鏈路DPCH后的T0-K時間傳輸上行鏈路DPCH。但在UTRAN傳輸L值給UE的情況下,UE在接收下行鏈路DPCH后的T0+K時間傳輸上行鏈路DPCH。在步驟2和步驟3中,UE以時隙(=2560碼片)為單位同步。盡管這里以2560-碼片時隙為單位實施同步,但還可以根據(jù)OVSF碼的特性以256碼片的倍數(shù)為單位實施同步。亦即以256*m碼片為單位實施同步。以2560-碼片時隙為單位實施同步是當m=10時,以256*m碼片為單位實施同步的例子。
這里,值‘m’可以是來自上層的信號消息提供的,或是預先設定的。以256*m碼片為單位實施同步的處理過程將在下面加以描述。
(步驟1)測量傳播延遲(PD)UTRAN在接收從UE發(fā)出的RACH時,測量RACH的傳播延遲(PD)值。已知在UTRAN分配DPCH時使用該測得的PD值。PD值可以碼片為單位計算。在這種情況下,PD值表示UTRAN和UE之間的單向傳播延遲。
(步驟2)計算K=(τDPCH,n+T0+2*PD)模256*mUTRAN計算給定的下行鏈路DPCH的時間偏移τDPCH,n-常數(shù)T0、及由在步驟1中測得的PD值乘2所確定的值之和K。
(步驟3)傳輸L=256*m-K到UEUTRAN使用基于PD值計算出的K值計算L值,然后將計算所得的L值傳輸給UE。UE在接收到該L值時,在距下行鏈路DPCH接收時間的延遲時間T0之后及時間L之后傳輸上行鏈路DPCH。
在步驟2中,時間偏移τDPCH,n定義為256*K,T0值定義為256*4。因此,對于m=1,K值等于2*PD被256除(即2*PD模256)所得的余數(shù)。在步驟3中,UTRAN可以傳輸K值而不是L值給UE。在這種情況下,UE可以由K值計算L值,或直接使用K值。
UE在接收UTRAN傳來的K值或L值時,還可以在使用K值的下行鏈路DPCH的接收時間之后的T0-K時間傳輸上行鏈路DPCH,而不是在距下行鏈路DPCH接收時間的延遲時間T0之后及時間L之后傳輸上行鏈路DPCH。因此,UE在接收L值或K值時,在以上述方法計算K值或L值之后傳輸上行鏈路DPCH。
UTRAN還可以傳輸PD值給UE,而不是傳輸L值或K值。在這種情況下,UE在接收從UTRAN發(fā)出的PD值時,考慮到時間偏移τDPCH,n及T0值,可以使用接收到的PD值。例如,UE在接收PD值時,可以在接收下行鏈路DPCH后,使用從T0值減去PD值所得的值(Toff)傳輸上行鏈路DPCH。即,UE可以在下行鏈路DPCH的幀起點Toff時間后傳輸上行鏈路DPCH。作為另一種選擇,UE還可以在由將系統(tǒng)中給定的公共延遲時間加到時間Toff上所確定的進一步的延遲時間時傳輸上行鏈路DPCH。此外,UE可以用從UTRAN發(fā)出的PD值計算K值和L值,并在距下行鏈路DPCH的幀起點Toff1時間后傳輸上行鏈路DPCH,Toff1值是從T0值中減去計算出的L值所得的值。
下面將描述擾碼同步處理過程。
圖3中參考標號303表示同步的UE中的第n個UE傳輸上行鏈路DPCH的傳輸時間。因此,當UTRAN接收到第n個UE的上行鏈路DPCH時,第n個UE的上行鏈路DPCH是時隙同步的。由于UE在RACH信號傳輸和DPCH傳輸之間的時間內的移動所引起的同步誤差可用其他方法加以修正。例如,這樣的同步誤差可通過上述跟蹤處理過程加以校正。
圖3中參考標號304,305,306表示具有不同時間偏移τDPCH,n+1的第n+1個UE的傳輸時間。第n+1個UE也用與第n個UE所使用的相同方法實現(xiàn)時隙同步。
本方法中,可以在共享一個擾碼的UE間保持時隙同步。盡管獲得了時隙同步,卻有可能由于時間偏移τDPCH,n而未得到幀同步。為了使一個USTS組中的UE使用一個擾碼,有必要將UE所用的擾碼進行時間對準(同步),而為了使擾碼同步,就有必要獲得幀同步。
圖3中參考標號307表示為了將擾碼同步而獲得幀同步的方法。為了使屬于USTS組的、使用一個擾碼的UE在UTRAN的接收時間內獲得擾碼同步,需要擾碼同步操作。這里“擾碼同步”意味著擾碼同時開始。即,擾碼同步意味著擾碼C(i),其中i=0,1,…,38399,的開始點C(0),是時間對準的。
只由以時隙為單位或以256*m碼片為單位進行同步處理過程來獲得擾碼的同步是不可能的。因此,對擾碼同步來說,有必要將擾碼相對于公共(或參考)時間對準。圖3所示為對于擾碼同步,將CPICH或P-CCPCH的幀起點作為公共時間,如參考標號307所示。
當以CPICH或P-CCPCH的幀起點作為公共時間時,USTS組中的UE與CPICH或P-CCPCH的幀起點同步地開始生成擾碼。例如,第n個UE在第4時隙Slot(時隙)#3開始上行鏈路DPCH 303的幀同步。在這種情況下,盡管第n個UE的幀起點是第四時隙(即Slot#3,參考標號313),擾碼起點卻時間對準到第一時隙(Slot#0)(參考標號311)。即,擾碼起點不與上行鏈路DPCH的幀起點時間對準。在常規(guī)方法中,擾碼起點是與上行鏈路DPCH的幀起點時間對準的。但本發(fā)明的實施例通過將上行鏈路DPCH的幀起點與擾碼起點分開將USTS的擾碼起點時間對準。
下面將參考第n個UE對擾碼同步處理過程進行描述。
根據(jù)現(xiàn)有技術,由于上行鏈路DPCH的幀起點與擾碼起點時間對準,第n個UE使用在上行鏈路DPCH 303第4時隙(Slot#3)從C(0)開始的擾碼。但在本發(fā)明的實施例中,將P-CCPCH的幀起點用作公共時間。因此,為了使用在第一時隙(Slot#0)311處從C(0)開始的擾碼,第n個UE必須知道在第四時隙(Slot#3)313開始的上行鏈路DPCH的幀起點處產生的擾碼。由于擾碼是由每時隙2560碼片組成的,其上行鏈路DPCH幀從(Slot#3)313開始的UE使用從C(3*2560)開始的擾碼,并使用在(Slot#0)311處從C(0)重新開始的擾碼。即,UE將擾碼C(i)(其中i=0,1,…,38399)改變?yōu)镈(i)=C((i+3*2560)模38400)(其中i=0,1,…,38399),并從在幀起點(Slot#3)313開始的D(0)開始擾碼D(i)。
因此,每個UE基于時間偏移τDPCH,n和L值計算上行鏈路DPCH的幀起點,并對相應于時隙#m的幀起點將擾碼改變?yōu)镈(i)=C((i+m*2560)模38400)(其中i=0,1,…,38399),并使用從在幀起點開始的D(0)開始的擾碼。
在以上描述中,公共時間定義為P-CCPCH的幀起點。但公共時間還可以由UTRAN確定并傳輸給應用USTS的UE。
確定公共時間的另一個例子是,將對首先分配給USTS的、使用給定擾碼的UE的上行鏈路DPCH的幀起點定義為公共時間。如圖3所示,只有第n個UE和第n+1個UE使用給定的擾碼。當?shù)趎個UE首先被分配了信道時,公共時間可以被定義為第n個UE的幀起點,即定義為擾碼起點的Slot#3313。因此,UTRAN將此表示Slot#3是公共開始時間的信息傳遞給第n+1個UE,以使第n+1個UE獲得同步。
下面的實施例公開了基于時隙同步的加擾同步方法。
當以256*m碼片為單位實施同步時,加擾同步方法如下所述。在256*m碼片單位同步處理過程中,UE使用L值、K值或PD值確定上行鏈路DPCH的傳輸時間。由于UE和UTRAN共享時間偏移τDPCH,n和T0值,它們可知如何以256*m碼片單位根據(jù)L值、K值或PD值實施同步。因此有可能基于PD值或L值搜索加擾開始點。
例如,如果(1)τDPCH,n=256*25碼片,(2)T0=256*4碼片,(3)PD=1000碼片以及(4)m=1,則L值由L=256-[(τDPCH,n+T0+2PD)模256]=48算出,假設256*m碼片單位同步方法使用L值。即便在使用K值或PD值時,加擾同步也可以按如下所述通過修改本方法實現(xiàn)。
UE將L值用于256*m碼片單位同步。即,UE在從接收到的下行鏈路DPCH的幀起點延遲T0+L之后開始傳輸上行鏈路DPCH幀。此外,UE使用用于擾碼同步的接收到的P-CCPCH的幀起點以及從UTRAN接收到的PD值確定擾碼偏移。即,UE將擾碼改變?yōu)镈(i)=C((i+偏移)模38400)(其中i=0,1,…,38399),并使用從在幀起點開始的D(0)開始的擾碼。偏移值由以下計算得出偏移=τDPCH,n+T0+2*PD+LUE可以通過計算確定偏移,也可以由UTRAN提供偏移值。當使用擾碼同步方法時,使用USTS的UE的擾碼可以在同一位置到達UTRAN。這種方法對應于將P-CCPCH設為公共時間的情況。
還可以將擾碼相對于首先分配的UE時間對準。此時,需要有額外的上層信息信號用于擾碼對準。UTRAN可以為了同步的目的直接傳輸?shù)礁鱾€UE。即,UTRAN可以傳輸L值用于256*m同步,以及傳輸參考UE的同步信息用于擾碼同步。作為一個例子,UTRAN也可發(fā)送偏移值。
圖4所示為根據(jù)本發(fā)明的實施例用于UE的擾碼同步裝置的結構。參見圖4,擾碼生成器410與給定的公共時間同步地產生擾碼。即,當幀開始時間被定義為公共時間時,擾碼生成器410創(chuàng)建從C(0)開始的擾碼或在P-CCPCH的第一時隙Slot#0開始的擾碼偏移。作為另一種選擇,當?shù)谝粋€UE的幀起點被設為公共時間時,擾碼生成器410創(chuàng)建從成為第一個UE的幀起點的時隙開始的C(0)開始的擾碼。
控制器411從上層接收關于幀起點的時間信息。幀起點基于時間偏移τDPCH,n和PD值計算得出。例如,在圖3中,傳輸?shù)趎個DPCH的UE的幀起點變?yōu)镾lot#3,而傳輸?shù)趎+1個DPCH的UE的幀起點變?yōu)镾lot#4。控制器411基于所述時間信息向幀生成器412和開關413傳輸幀起點信息,以控制UE開始傳輸上行鏈路DPCH。幀生成器412在從控制器411接收幀起點信息時,開始在給定的時間創(chuàng)建幀,并將所創(chuàng)建的幀傳輸給擾頻器414。開關413在從控制器411接收幀起點信息時,將擾碼生成器410產生的擾碼傳輸給擾頻器414。擾頻器414使用從擾碼生成器410接收的擾碼擴展從幀生成器412接收到的幀。
在擾碼同步裝置的操作中,控制器411在幀起點驅動幀生成器412以產生要通過DPCH傳輸?shù)臄?shù)據(jù)幀。此外,控制器411在幀起點將開關413接通,以將擾碼生成器410產生的擾碼提供給擾頻器414。擾碼生成器410可與CPICH或P-CCPCH的幀起點同步地產生擾碼。在這種情況下,由于從DPCH的幀起點開始將擾碼提供給擾頻器414,在DPCH幀起點創(chuàng)建的擾碼有可能不同于C(0)。即,當DPCH的幀起點從第三時隙開始時,DPCH數(shù)據(jù)幀用在第三時隙創(chuàng)建的擾碼進行擴展。
此外,如果擾碼生成器410與被分配了DPCH的USTS組中的第一個UE的幀起點同步產生擾碼,而不是與CPICH或P-CCPCH的幀起點同步產生擾碼,則控制器411控制產生擾碼的時間點。隨后的操作與前面所述相同。
在使用擾碼同步裝置時,可以在傳輸USTS的上行鏈路DPCH期間,通過使用與公共時間時間對準的擾碼與給定的時間偏移同步傳輸幀。
根據(jù)本發(fā)明的擾碼同步方法獲得USTS組中UE的時隙同步,并將擾碼開始點對準。因此,由于擾碼的時間對準可以減少互擾,并且采用時隙同步通過信道化碼(例如,OVSF碼)標識來自UE的信息,。
如上所述,當CDMA通信系統(tǒng)應用數(shù)個UE使用單一擾碼的USTS時,有可能在使用同樣單一擾碼的UE間實現(xiàn)時隙同步和幀同步。由于下行鏈路DPCH有不同的延遲時間,所以不能得到上行鏈路DPCH間的同步。因此,在初始同步處理過程中,對上行鏈路DPCH間的誤同步進行調整以獲得同步。
盡管本發(fā)明是參照其特定的優(yōu)選實施例來描述的,但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應該理解,在不脫離由所附權利要求限定的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可以對其進行形式和細節(jié)的各種修改。
權利要求
1.一種在包括UTRAN(UMTS(通用移動電信系統(tǒng))地面無線訪問網)及多個用戶設備(UE)的CDMA(碼分多址)通信系統(tǒng)中同步擾碼的方法,其中,使用正交碼標識UE并使用單個上行鏈路擾碼使UE標識UTRAN,并采用UE用單個擾碼同步上行鏈路專用物理信道(DPCH)幀的上行鏈路同步傳輸機制(USTS),其中UE接收從UTRAN發(fā)出的提供系統(tǒng)時序的信號,并基于系統(tǒng)時序傳輸隨機訪問信道(RACH)信號,所述方法包括步驟在UTRAN中接收來自UE的隨機訪問信道信號,以測量來自UE的隨機訪問信道信號的傳播延遲(PD),并從UTRAN傳輸使用測得的傳播延遲時間及信號的傳輸時間點與下行鏈路DPCH的傳輸時間點之間的時間偏移τDPCH,n計算出的傳輸時間調整值;以及在UE中通過接收傳輸時間調整值確定上行鏈路DPCH信號的傳輸時間,并且采用正交碼以及在不同于幀數(shù)據(jù)開始時間的時間以在被確定為在上行鏈路DPCH中傳輸消息的傳輸時間處由傳輸時間調整值和τDPCH,n計算出的擾碼偏移產生的擾碼,對幀數(shù)據(jù)加擾。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系統(tǒng)時序是公共導頻信道(CPICH)信號的開始時間。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系統(tǒng)時序是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信號的開始時間。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傳輸時間調整值由下式計算傳輸時間調整值=(τDPCH,n+T0+2*PD)模2560其中T0為常數(shù)。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傳輸時間調整值由下式計算傳輸時間調整值=2560-[(τDPCH,n+T0+2*PD)模2560]其中T0為常數(shù)。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傳輸時間調整值由下式計算傳輸時間調整值=(τDPCH,n+T0+2*PD)模256*m其中T0為常數(shù),m=1,2,3,…,10。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傳輸時間調整值由下式計算傳輸時間調整值=(256*m)-[(τDPCH,n+T0+2*PD)模256*m]其中T0為常數(shù),m=1,2,3,…,10。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傳輸時間調整值通過從常數(shù)T0中減去傳播延遲時間計算得到。
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擾碼偏移通過下式計算偏移=τDPCH,n+T0+2PD+L其中L表示傳輸時間調整值。
10.一種在包括UTRAN及多個用戶設備(UE)的CDMA通信系統(tǒng)中的UE中同步擾碼的方法,其中,使用正交碼標識UE并使用單個上行鏈路擾碼使UE標識UTRAN,并采用UE用單個擾碼同步上行鏈路專用物理信道(DPCH)幀的上行鏈路同步傳輸機制(USTS),其中UE接收從UTRAN發(fā)出的提供系統(tǒng)時序的信號,并基于系統(tǒng)時間傳輸隨機訪問信道(RACH)信號,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響應于傳輸?shù)腞ACH信號,在接收來自UTRAN的用于時隙同步的傳輸時間調整值時確定傳輸時間;在系統(tǒng)時間生成擾碼;在確定的傳輸時間生成數(shù)據(jù)幀;以及在確定的傳輸時間,使用在不同于幀數(shù)據(jù)開始時間的時間、以在被確定為經上行鏈路DPCH傳輸消息的傳輸時間由傳輸時間調整值及τDPCH,n計算出的擾碼偏移生成的擾碼,對數(shù)據(jù)幀加擾。
11.一種用于在包括UTRAN及多個用戶設備(UE)的CDMA通信系統(tǒng)中的UE中同步擾碼的裝置,其中,使用正交碼標識UE并使用單個上行鏈路擾碼使UE標識UTRAN,并采用UE用單個擾碼同步上行鏈路專用物理信道(DPCH)幀的上行鏈路同步傳輸機制(USTS),其中UE接收來自UTRAN的提供系統(tǒng)時序的信號,并基于系統(tǒng)時間傳輸隨機訪問信道(RACH)信號,所述裝置包括控制器,用于響應于傳輸?shù)腞ACH信號,在接收來自UTRAN的用于時隙同步的傳輸時間調整值時確定傳輸時間;擾碼生成器,用于在系統(tǒng)時間生成擾碼;幀生成器,用于以確定的傳輸時間生成數(shù)據(jù)幀;以及擾頻器,用于在控制器確定的傳輸時間,采用在不同于幀數(shù)據(jù)開始時間的時間、以在系統(tǒng)時間由傳輸時間調整值計算出的擾碼偏移生成的擾碼,對數(shù)據(jù)幀加擾
12.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系統(tǒng)時間是公共引頻信道(CPICH)信號的開始時間。
13 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系統(tǒng)時間是主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CPCH)信號的開始時間。
14.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傳輸時間調整值由下式計算傳輸時間調整值=(τDPCH,n+T0+2*PD)模2560其中T0為常數(shù)。
15.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傳輸時間調整值由下式計算傳輸時間調整值=2560-[(τDPCH,n+T0+2*PD)模2560]其中T0為常數(shù)。
16.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傳輸時間調整值由下式計算傳輸時間調整值=(τDPCH,n+T0+2*PD)模256*m其中T0為常數(shù),m=1,2,3,…,10。
17.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傳輸時間調整值由下式計算傳輸時間調整值=(256*m)-[(τDPCH,n+T0+2*PD)模256*m]其中T0為常數(shù),m=1,2,3,…,10。
18.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來自常數(shù)T0的傳輸時間調整值通過從常數(shù)T0中減去傳播延遲時間計算得到。
19.如權利要求11所述的裝置,其中用于加擾消息的擾碼從在系統(tǒng)時間產生的擾碼延遲給定的擾碼偏移。
20.如權利要求19所述的裝置,其中所述偏移由下式計算偏移=τDPCH,n+T0+2PD+L其中L表示傳輸時間調整值。
全文摘要
公開一種在包括UTRAN(UMTS地面無線訪問網)及多個用戶設備(UE)的CDMA通信系統(tǒng)中同步擾碼的方法,其中,使用正交碼標識UE并使用單個擾碼使UE標識UTRAN,并采用UE用單個擾碼同步上行鏈路專用物理信道(DPCH)幀的上行鏈路同步傳輸機制(USTS)。
文檔編號H04Q7/22GK1383623SQ01801771
公開日2002年12月4日 申請日期2001年6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00年6月24日
發(fā)明者崔成豪, 郭龍準, 李國熙, 李炫又, 樸圣日, 崔虎圭 申請人:三星電子株式會社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