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一種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及其裝置的制造方法

文檔序號:9710442閱讀:364來源:國知局
一種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及其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自動登桿方法,特別是一種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本發(fā)明還涉及實現(xiàn)該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的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帶電作業(yè)作為輸變電工程帶電測試、檢修、改造的主要手段,在提高供電可靠性、減少停電損失、保證電網(wǎng)安全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進行帶電作業(yè)時,以往作業(yè)人員進入電場都是先爬到鐵塔橫擔處,再利用坐籃蕩入電場或者直接從絕緣子串進入電場。這種方式在作業(yè)人員進入電場前要消耗大量體力,特別是開展超高壓、特高壓帶電作業(yè)時,鐵塔特別高,進入等電位前作業(yè)人員要消耗大量體力來攀爬鐵塔,費時費力,作業(yè)效率不高。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避免登桿人員因攀爬而引起的大量體力消耗,保證作業(yè)人員的安全和作業(yè)效率的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
[0004]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實現(xiàn)該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的裝置。
[0005]為發(fā)解決上述第一個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的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0006]1)、在無人機底部連接一個掛鉤,掛鉤下連接一個掛環(huán),和掛環(huán)相連的是繩索固定裝置,繩索固定裝置下端連接絕緣起吊繩;操作人員操作無人機飛到地線附近,無人機將繩索固定裝置掛在導線上;
[0007]2)、在無人機腿部安裝有攝像頭,無人機底座上也安裝有攝像頭,攝像頭上有十字絲,操作人員通過十字絲觀察無人機是否已將繩索固定裝置掛在導線上;
[0008]3)、當繩索固定裝置掛在導線上后,地面人員拉動絕緣起吊繩,繩索固定裝置下部關節(jié)向上頂,使外部的活動關節(jié)將導線包裹?。?br>[0009]4)、繩索固定裝置成功掛在導線上,作業(yè)人員操作無人機,使無人機底部的掛鉤與繩索固定裝置脫離;
[0010]5)、等電位人員穿好安全帶,并將繩索與提升器連接好,安全帶與提升器連接好;
[0011]6)、在提升器的自動提升作用下等電位人員隨其緩緩上升直至進入等電位,完成自動登桿。
[0012]提升器采用電池驅動,輕松地將操作者提升到200米-400米高度,單手控制,能調節(jié)速度,隨時準確制動剎車;特殊環(huán)境下,選擇遙控升降;如果電池耗盡,使用者通過機械方式手動下降。
[0013]為了解決第二個技術問題,本發(fā)明提供的實現(xiàn)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的裝置,在無人機的腿部安裝有第一攝像頭,所述的無人機的底座上安裝有第二攝像頭,所述的第一攝像頭和所述的第二攝像頭的鏡頭上設有十字絲;在無人機的底部連接有一個掛鉤,所述的掛鉤下連接有一個掛環(huán),所述的掛環(huán)相連一個繩索固定裝置,所述的繩索固定裝置的下端連接有絕緣起吊繩;所述的絕緣起吊繩連接有一個提升器,所述的所述的提升器連接有安全帶。
[0014]所述的繩索固定裝置的結構是:第一活動關節(jié)和第二活動關節(jié)的上端通過第一球形鉸接機構鉸接,所述的第一活動關節(jié)的下端與第一下部關節(jié)的一端鉸接,所述的第二活動關節(jié)的下端與第二下部關節(jié)的一端鉸接,所述的第一下部關節(jié)的另一端和第二下部關節(jié)的另一端與第二球形鉸接機構鉸接,所述的第一球形鉸接機構與所述的第二球形鉸接機構之間連接有第一彈簧機構,所述的第一活動關節(jié)和第二活動關節(jié)之間連接有第二彈簧機構。
[001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的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及其裝置,整套設備可以隨身攜帶,在狹小的空間也可以順利工作,不受場、環(huán)境限制。很多通過傳統(tǒng)升降方法難以完成的空中任務,自動升降器都可以輕松解。采用無人機將繩索固定器及繩索掛在地線上,等電位人員將提升器與自身安全帶連接,在提升器的自動提升作用下等電位人員隨其緩緩上升直至進入等電位,避免登桿人員因攀爬而引起的大量體力消耗,保證作業(yè)人員的安全和作業(yè)效率。
[0016]綜上所述,本發(fā)明是一種避免登桿人員因攀爬而引起的大量體力消耗,保證作業(yè)人員的安全和作業(yè)效率的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及其裝置。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本發(fā)明的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本發(fā)明的繩索固定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本發(fā)明的使用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1 ]參見圖1,在無人機1的腿部安裝有第一攝像頭3,無人機1的底座上安裝有第二攝像頭2,第一攝像頭3和所述的第二攝像頭2的鏡頭上設有十字絲;在無人機1的底部連接有一個掛鉤4,掛鉤4下連接有一個掛環(huán)5,掛環(huán)5相連一個繩索固定裝置6,繩索固定裝置6的下端連接有絕緣起吊繩7;絕緣起吊繩7連接有一個提升器8,提升器8連接有安全帶9。
[0022]具體地,參見圖2,繩索固定裝置6的結構是:第一活動關節(jié)62和第二活動關節(jié)65的上端通過第一球形鉸接機構61鉸接,第一活動關節(jié)62的下端與第一下部關節(jié)63的一端鉸接,第二活動關節(jié)65的下端與第二下部關節(jié)64的一端鉸接,第一下部關節(jié)63的另一端和第二下部關節(jié)64的另一端與第二球形鉸接機構68鉸接,第一球形鉸接機構61與第二球形鉸接機構68之間連接有第一彈簧機構66,第一活動關節(jié)62和第二活動關節(jié)65之間連接有第二彈簧機構67。
[0023]參見圖1、圖2和圖3,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0024]1 )、在無人機1的底部連接一個掛鉤4,掛鉤4下連接一個掛環(huán)5,和掛環(huán)5相連的是繩索固定裝置6,繩索固定裝置6下端連接絕緣起吊繩7。操作人員操作無人機1飛到地線附近,無人機1將繩索固定裝置6掛在導線10上;
[0025]2)、在無人機1腿部安裝有第一攝像頭3,無人機1的底座上安裝有第二攝像頭2,第一攝像頭3和所述的第二攝像頭2的鏡頭上設有十字絲,操作人員通過十字絲觀察無人機1是否已將繩索固定裝置掛6在導線10上;
[0026]3)、當繩索固定裝置6掛在導線10上后,地面人員拉動絕緣起吊繩7,繩索固定裝置6的下部的第一下部關節(jié)63和第二下部關節(jié)64向上頂,使外部的第一活動關節(jié)62和第二活動關節(jié)65將導線10包裹??;
[0027]4)、繩索固定裝置6已成功掛在導線10上,作業(yè)人員操作無人機1,使無人機1的底部的掛鉤4與繩索固定裝置6脫離;
[0028]5)、等電位人員穿好安全帶9,并將絕緣起吊繩7與提升器8連接好,安全帶9與提升器8連接好;
[0029]6)、在提升器8的自動提升作用下等電位人員隨其緩緩上升直至進入等電位,完成自動登桿。
[0030]7)、提升器8介紹:采用電池驅動技術,可以輕松地將操作者提升到200米-400米高度,單手控制,可調節(jié)速度,隨時準確制動剎車。特殊環(huán)境下,也可以選擇遙控升降。如果電池耗盡,使用者可以通過機械方式手動下降。
[0031]整套設備可以隨身攜帶,在狹小的空間也可以順利工作,不受場、環(huán)境限制。很多通過傳統(tǒng)升降方法難以完成的空中任務,自動升降器都可以輕松解。
【主權項】
1.一種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以下步驟: 1)、在無人機底部連接一個掛鉤,掛鉤下連接一個掛環(huán),和掛環(huán)相連的是繩索固定裝置,繩索固定裝置下端連接絕緣起吊繩;操作人員操作無人機飛到地線附近,無人機將繩索固定裝置掛在導線上; 2)、在無人機腿部安裝有攝像頭,無人機底座上也安裝有攝像頭,攝像頭上有十字絲,操作人員通過十字絲觀察無人機是否已將繩索固定裝置掛在導線上; 3)、當繩索固定裝置掛在地線上后,地面人員拉動絕緣起吊繩,繩索固定裝置下部關節(jié)向上頂,使外部的活動關節(jié)將導線包裹?。?4)、繩索固定裝置成功掛在導線上,作業(yè)人員操作無人機,使無人機底部的掛鉤與繩索固定裝置脫離; 5)、等電位人員穿好安全帶,并將繩索與提升器連接好,安全帶與提升器連接好; 6)、在提升器的自動提升作用下等電位人員隨其緩緩上升直至進入等電位,完成自動登桿。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其特征是:提升器采用電池驅動,輕松地將操作者提升到200米-400米高度,單手控制,能調節(jié)速度,隨時準確制動剎車;特殊環(huán)境下,選擇遙控升降;如果電池耗盡,使用者通過機械方式手動下降。3.實現(xiàn)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的裝置,其特征是:在無人機(1)的腿部安裝有第一攝像頭(3),所述的無人機(1)的底座上安裝有第二攝像頭(2),所述的第一攝像頭(3)和所述的第二攝像頭(2)的鏡頭上設有十字絲;在無人機(1)的底部連接有一個掛鉤(4),所述的掛鉤(4)下連接有一個掛環(huán)(5),所述的掛環(huán)(5)相連一個繩索固定裝置(6),所述的繩索固定裝置6的下端連接有絕緣起吊繩(7);所述的絕緣起吊繩(7)連接有一個提升器(8),所述的所述的提升器8連接有安全帶(9)。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現(xiàn)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的裝置,其特征是:所述的繩索固定裝置(6)的結構是:第一活動關節(jié)(62)和第二活動關節(jié)(65)的上端通過第一球形鉸接機構(61)鉸接,所述的第一活動關節(jié)(62)的下端與第一下部關節(jié)(63)的一端鉸接,所述的第二活動關節(jié)(65)的下端與第二下部關節(jié)(64)的一端鉸接,所述的第一下部關節(jié)(63)的另一端和第二下部關節(jié)(64)的另一端與第二球形鉸接機構(68)鉸接,所述的第一球形鉸接機構(61)與所述的第二球形鉸接機構(68)之間連接有第一彈簧機構(66),所述的第一活動關節(jié)(62)和第二活動關節(jié)(65)之間連接有第二彈簧機構(67)。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及其裝置,在無人機(1)的腿部安裝有第一攝像頭(3),所述的無人機(1)的底座上安裝有第二攝像頭(2),所述的第一攝像頭(3)和所述的第二攝像頭(2)的鏡頭上設有十字絲;在無人機(1)的底部連接有一個掛鉤(4),所述的掛鉤(4)下連接有一個掛環(huán)(5),所述的掛環(huán)(5)相連一個繩索固定裝置(6),所述的繩索固定裝置6的下端連接有絕緣起吊繩(7);所述的絕緣起吊繩(7)連接有一個提升器(8),所述的提升器8連接有安全帶(9)。本發(fā)明是一種避免登桿人員因攀爬而引起的大量體力消耗,保證作業(yè)人員的安全和作業(yè)效率的基于無人機的自動登桿方法及其裝置。
【IPC分類】H02G1/02
【公開號】CN105470867
【申請?zhí)枴緾N201610004602
【發(fā)明人】嚴宇, 徐溧, 郭昊, 鄒德華, 雷冬云, 曾文遠, 汪志剛, 吳榴心
【申請人】國網(wǎng)湖南省電力公司帶電作業(yè)中心, 國網(wǎng)湖南省電力公司, 國家電網(wǎng)公司, 湖南太平昌盛電器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4月6日
【申請日】2016年1月5日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