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充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包括底殼及蓋板,所述蓋板一側通過軟帶與所述底殼的一側連接;所述蓋板上表面設置有單晶硅太陽能板;所述底殼底部設置有鋰電池,所述鋰電池包括輸入端及輸出端,所述鋰電池的輸入端與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電性連接;所述底殼一端設置有充電頭,所述充電頭與所述鋰電池的輸出端電性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使用上述方案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體積小,便于充電及攜帶,使用太陽能蓄能,節(jié)省資源。
【專利說明】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
[0001]【【技術領域】】
[0002]本實用新型涉及太陽能充電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
[0003]【【背景技術】】
[0004]眾所周知,手機為通信用電子產品,為保障手機的正常運作必須有充足的電源提供動力。如何實現(xiàn)手機的便捷充電,保證正常的通信日益為人們所關注。目前市場上常見的充電器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手機廠家配送的直沖電源,一種是移動充電電源。然而不管是直沖電源還是移動充電電源,攜帶起來起來都不是十分方便;尤其是在人們外出出差或旅行時,這兩種充電器體積較大,額外占用旅行包空間,增加旅行包的負擔,給出行的人們帶來困擾。
[0005]綜上所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以下缺陷:現(xiàn)有技術中對手機充電的方式不方便攜帶和使用,不能滿足人們的需求,需要提供一種簡單合理、便于攜帶的手機充電設備。
[0006]【實用新型內容】
[0007]本實用新型為解決現(xiàn)有技術問題而提供一種新型的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
[0008]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包括底殼及蓋板,所述蓋板一側通過軟帶與所述底殼的一側連接;所述蓋板上表面設置有單晶硅太陽能板;所述底殼底部設置有鋰電池,所述鋰電池包括輸入端及輸出端,所述鋰電池的輸入端與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電性連接;所述底殼一端設置有充電頭,所述充電頭與所述鋰電池的輸出端電性連接;設置于所述蓋板上表面的單晶硅太陽能板將光能轉換電能輸入至所述鋰電池中,所述殼體用于裝置手機或平板電腦,手機或平板電腦適配安裝于所述底殼內,所述充電頭將電能輸入至手機或平板電腦內進行充電。
[0009]優(yōu)選方案,由于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材質較脆弱,曝露于蓋板外部易受磕碰,為了保護單晶硅太陽能板的安全,將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嵌設于所述蓋板內部,并且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頂面不超過所述蓋板頂面。
[0010]優(yōu)選方案,所述蓋板包括外層及內層,所述外層及內層之間設置有絕緣層,所述絕緣層能夠保護所述蓋板內部線路安全。
[0011]優(yōu)選方案,所述蓋板上表面嵌設有用于固定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的邊框,所述邊框的寬度小于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的寬度。
[0012]優(yōu)選方案,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與所述鋰電池的輸入端通過導線一連接,所述導線一設置于所述絕緣層內。
[0013]優(yōu)選方案,所述鋰電池輸出端為金屬端子一,通過金屬端子接觸導電代替導線連接能避免導線易斷和占用空間的問題。
[0014]優(yōu)選方案,所述充電頭設置于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輸出端的同側;所述充電頭包括插頭部及導電部,所述插頭部及導電部通過導線二連接;所述導電部包括與所述金屬端子一對應接觸連接的金屬端子二以及用于安裝所述金屬端子二的載板。
[0015]優(yōu)選方案,所述底殼側壁設置有用于放置所述載板的開口,所述開口頂部設置一橫桿,所述插頭部及載板的一端分別與所述橫桿旋轉連接;由此,所述插頭部及載板能夠以所述橫桿旋轉,所述插頭部在使用時可根據(jù)手機插孔的需要來旋轉使用,例如,所述底殼不適配需要充電的手機,將所述插頭部旋轉至所述底殼外部仍然可以進行充電。
[0016]優(yōu)選方案,所述導線二設置在橡膠保護套內;所述橡膠保護套能夠保護位于其內的導線免受侵蝕。
[0017]優(yōu)選方案,所述載板與所述橫桿連接處設置有扭轉彈簧,所述扭轉彈簧的扭力使所述載板上的金屬端子二緊貼于所述金屬端子一。
[001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使用上述方案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體積小,便于充電及攜帶,使用太陽能蓄能,節(jié)省資源。
[0019]【【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0]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21]【【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各實施例的說明是參考附加的圖式,用以例示本發(fā)明可用以實施的特定實施例。本發(fā)明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內」、「外」、「側面」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及理解本發(fā)明,而非用以限制本發(fā)明。在圖中,結構相似的單元是以相同標號表示。
[0023]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包括底殼I及蓋板2,所述底殼I四周設置有側壁101,所述側壁101上設置有按鍵開口 102,所述蓋板2的長度與寬度與所述底殼I上表面相同;所述蓋板2 —側通過軟帶與所述底殼I的一側連接;優(yōu)選的,所述軟帶的一端設置于所述蓋板2上表面,另一端設置于所述底殼I底面,進一步,所述軟帶粘接于所述蓋板2上表面及所述底殼I底面;又如所述軟帶鉚接于所述蓋板2上表面及所述底殼I底面;所述蓋板2上表面設置有單晶硅太陽能板4 ;優(yōu)選的,將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4嵌設于所述蓋板2內部,并且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4頂面不超過所述蓋板2頂面;優(yōu)選的,所述蓋板2上表面嵌設有用于固定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4的邊框,所述邊框的寬度小于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4的寬度;所述底殼I底部設置有鋰電池6,所述鋰電池6包括輸入端及輸出端,所述鋰電池6的輸入端與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4電性連接;所述底殼I 一端設置有充電頭5,所述充電頭5與所述鋰電池6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0024]所述充電頭5設置于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4輸出端的同側;所述充電頭5包括插頭部及導電部,所述插頭部在充電時直接插入手機充電接口內,所述插頭部及導電部通過導線二連接;所述導電部包括與所述金屬端子一對應接觸連接的金屬端子二以及用于安裝所述金屬端子二的載板;所述底殼I側壁101設置有用于放置所述載板的開口 ;所述開口頂部設置一橫桿,所述插頭部及載板的一端分別與所述橫桿旋轉連接;由此,所述插頭部及載板能夠以所述橫桿旋轉,所述插頭部在使用時可根據(jù)手機插孔的需要來旋轉使用,例如,所述底殼I不適配需要充電的手機,將所述插頭部旋轉至所述底殼I外部仍然可以進行充電。
[0025]所述載板與所述橫桿連接處設置有扭轉彈簧,所述扭轉彈簧的扭力使所述載板趨向所述底殼I內部以致所述載板上的金屬端子二緊貼于所述金屬端子一。
[0026]采用上述方案,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設置于所述蓋板2上表面的單晶硅太陽能板4將光能轉換電能輸入至所述鋰電池6中,所述殼體用于裝置手機或平板電腦,手機或平板電腦適配安裝于所述底殼I內,所述充電頭5將電能輸入至手機或平板電腦內進行充電;使用上述方案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體積小,便于充電及攜帶,并且使用太陽能蓄能,節(jié)省資源。
【權利要求】
1.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所述殼體包括底殼及蓋板,所述蓋板一側通過軟帶與所述底殼的一側連接;所述蓋板上表面設置有單晶硅太陽能板;所述底殼底部設置有鋰電池,所述鋰電池包括輸入端及輸出端,所述鋰電池的輸入端與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電性連接;所述底殼一端設置有充電頭,所述充電頭與所述鋰電池的輸出端電性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嵌設于所述蓋板內部,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頂面不超過所述蓋板頂面。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包括外層及內層,所述外層及內層之間設置有絕緣層。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上表面嵌設有用于固定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的邊框,所述邊框的寬度小于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的寬度。
5.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與所述鋰電池的輸入端通過導線一連接,所述導線一設置于所述絕緣層內。
6.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鋰電池輸出端為金屬端子一。
7.根據(jù)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充電頭設置于所述單晶硅太陽能板輸出端的同側;所述充電頭包括插頭部及導電部,所述插頭部及導電部通過導線二連接;所述導電部包括與所述金屬端子一對應接觸連接的金屬端子二以及用于安裝所述金屬端子二的載板。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殼側壁設置有用于放置所述載板的開口,所述開口頂部設置一橫桿,所述插頭部及載板的一端分別與所述橫桿旋轉連接。
9.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導線二設置在橡膠保護套內。
10.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背夾式太陽能充電電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載板與所述橫桿連接處設置有扭轉彈簧。
【文檔編號】H02S40/38GK204231291SQ201420779739
【公開日】2015年3月25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12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2月12日
【發(fā)明者】鐘成 申請人:深圳市比利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