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池對(注本實用新型所指的電池對是指兩節(jié)相連接的一對可充電的單體電池,也就是其中一節(jié)可充電的單體電池的負極與另外一節(jié)可充電的單體電池的正極連接在一起,下文統(tǒng)一簡稱為電池對。)充電及充電控制電路,尤其是能在單回路單相交流電下利用單向可控硅的單向性和半波整流來提供兩路不共地的能獨立工作的充電及充電控制電路,并使用兩個二極管作為電路隔離的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
背景技術:
目前,對單體電池充電及充電控制的電路和產品很多,也很完善,但由于單體電池的電壓和電容量有限,在需要使用到高于單體電池電壓和高于單體電池電容量的領域內使用的是電池對或電池組(注本說明書中所指的電池組是由兩節(jié)以上的串連單體電池,以下統(tǒng)一簡稱為電池組),這樣便帶來了對電池對或電池組進行充電及充電控制的需要。
現(xiàn)在單節(jié)電池以上的電池對或電池組都采用串連方式充電,也就是指同一共地的充電電流流經電池對或電池組中間的每一節(jié)。但是,對單體電池進行充電與對電池對或電池組進行充電有區(qū)別,區(qū)別就在于電池對或電池組中的單體電池間存在著性能差異,也就是指組成電池對或電池組的每一單體電池的電壓、內阻、容量、自放電率的不一致,而且這些性能上的差異始終存在于單體電池的循環(huán)壽命之中。由于這些差異的存在,現(xiàn)有的串連充電方式就會造成充電的不均衡,這因為在串連充電的方式下只能以電池對、電池組的串連電壓或者其中一只的溫度變化信號來設定充電截止控制,這樣一來,無論怎樣取設定值都會對另外的電池造成過充或者欠充的問題。在電池對或電池組放電的時候,因為串連,相同的放電電流流過,電池對或電池組中欠充的電池又會最先放完。這樣一來,電池對或電池組中的單體電池最細小的不一致將會被放大。由于過充和過放都會對可充電電池造成損傷,因而這種串連充電及控制的缺點是非常明顯的,限制了電池對和電池組的廣泛應用。不均衡的充電將會造成電池對或電池組的使用壽命低于電池對或電池組中的單體電池的應有循環(huán)壽命。
在國家863計劃的重大專項----電動汽車專項課題的指南內容中的共性關鍵技術列有自動均衡充電技術的開發(fā)。
發(fā)明內容
為了解決目前電池組串連充電及充電控制所帶來的問題,本發(fā)明以電池組中的單體電池為基本充電和充電控制對象,以電池對為單元,在單回路單相交流電下利用兩個單向可控硅和兩個半波整流來提供兩路不共地的能獨立工作的充電及充電控制電路,并使用兩個二極管作為電路隔離來解決電池對的充電均衡,進而可在多回路下的多個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來解決電池組串連充電和充電控制所帶來的問題。
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如圖2所示)單相交流電端口的AC1端口與二級管D22的負極、二級管D11的正極和單向可控硅T1的輸入端相連接,單向可控硅T1的輸出端與可充電電池B1的正極相連接,B1的負極與電阻R18相連接,電阻R18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12的正極相連接,D11的負極與電容C11的正極、電阻R11、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1至IC14的正極、熱敏電阻NTC12相連接,D12的正極與C11的負極、電阻R12、NTC11、IC11至IC14的負極、電阻R16、電容C12、二級管D16的負極、電阻R18相連接,R11與R12相連接,并與IC11的反相端、IC12的同相端、IC13的同相端相連接,NTC11與D13的負極、電阻R15、IC11的同相端相連接,IC11的輸出端與二級管D13的正極、IC12的反相端相連接,IC12的輸出端與二級管D14的正極相接接,D14的負極與IC13的反相端、電阻R13相連接,IC13的輸出端與二級管D15的正極相連接,二級管D15的負極與電阻R14相連接,R13和R14相連接,并與電阻R16、IC14的同相端相連接,電阻R17與C12負極、二級管D16的正極、IC14的反相端相連接,R17與R18、B1的負極相連接,IC14的輸出端與單向可控硅T1的控制極相連接,NTC12與B1緊密接觸。
單相交流電端口的AC2端口與二級管D21的正極、二級管D12的負極和單向可控硅T2的輸入端相連接,單向可控硅T2的輸出端與可充電電池B2的正極相連接,B2的負極與電阻R28相連接,R28的另一端與二極管D22的正極相連接,二級管D21的負極與電容C21的正極、電容R21、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1至IC24的正極、熱敏電阻NTC22相連接,二級管D22的正極與電容C21的負極、電阻R22、熱敏電阻NTC21、IC21至IC24的負極、電阻R26、電容C22、二級管D26的負極、電阻R28相連接,R21與R22相連接,并與IC21的反相端、IC22的同相端、IC23的同相端相連接,NTC21與D23的負極、電阻R27、IC21的同相端相連接,IC21的輸出端與二級管D23的正極、IC22的反相端相連接,IC22的輸出端與二級管D24的正極相連接,D24的負極與IC23的反相端、電阻R23相連接,IC23的輸出端與D25的正極相連接,二級管D25的負極與電阻R24相連接,R23和R24相連接,并與電阻R26、IC24的同相端相連接,R27與電容C22、二級管D26的正極、IC24的反相端相連接,R27與R28、B2的負極相連接,IC24的輸出端與單向可控硅T2的控制極相連接,NTC22與B2緊密接觸。
下面以單相交流電端口AC1、AC2的電流之不同流向來具體說明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的工作原理。
當單相交流電端口AC1、AC2的電流由AC1流向AC2時,電流流向單向可控硅T1的輸入端、D22的負極和D11的正極,由于二級管的單向導電性,電流不能從D22的負極流向正極,可以從D11的正極流向負極,電流從D11的負極流出后加載在C11的正極之上,也加載在了由R11至R17、IC11至IC14、D13至D16、NTC11、NTC12和C12所組成的第一充電控制電路上(以下簡稱第一充電控制電路),并經由第一充電控制電路流向D12的正級,再經由D22的負級流向單相交流電端口AC2。D11為第一充電控制電路提供半波整流,C11為第一充電控制電路濾波,D22作為電路隔離,也就是可以阻隔電流經電池B2的負極流向B2的正極,還可以阻隔電池B2的正級和電池B2負極形成回路,R11和R12取相等阻值,為IC11的反相端、IC12的同相端和IC13的同相端提供此時第一充電控制電路工作電壓的二分之一電壓作為比較基準,NTC11和NTC12采用阻溫特性相同的負溫度系數(shù)之NTC,NTC11用來傳感充電時的外界溫度,NTC12用來傳感B1的溫度,R15為設定的溫升值ΔT,NTC12的阻值隨著B1的溫度上升而下降,在當NTC12加R15的阻值大于NTC11的阻值,也就是B1的溫升值小于ΔT時,IC11的反相端電壓高于同相端電壓,IC11的輸出端輸出低電平,IC11輸出的低電平與D13的正極和IC12的反相端相連接,由于二級管的單向導電性,低電平不能通過D13,此時IC12的同相端電壓大于反相端電壓,IC12的輸出端輸出高電平,IC12的高電平經由D14的正極流向負極,與IC13的反相端和R13相連接,由于IC13的反相端電壓高于同相端電壓,所以輸出端輸出低電平,D14的負極高電平經由R13流向R16,不能流向IC13的輸出端,R13與R16相連接處的電壓即為IC14的同相端電壓,在單向可控硅T1還未導通時,R17與R18接點處的電壓為零,即IC14的反相端電壓為零,IC14的輸出端輸出高電平,由于單向可控硅是電壓控制件,單向可控硅T1的控制極與IC14的輸出端相連接,單向可控硅T1導通,由單相交流電端口AC1的電流經單向可控硅T1的輸入端流向輸出端,再由B1的正極流向負極,經R18流向D12的正極,當電流流經R17與R18、B1的負極之接點處時,經由R17流向C12,C12充電,當IC14的反相端的電壓高于同相端時,IC14的輸出端反轉,輸出低電平,由于單向可控硅的單向性,電流不能由單向可控硅T2的輸出端流向控制極和輸入端,電流同樣不能從B2流過,這是因為二極管D22的負極此時的電壓高于正極,所以此時由單向可控硅T1流出的電流不會流過B2。
隨著單相交流電端口AC1、AC2的電流大小的轉變,當單向可控硅T1的輸入端電壓等于輸出端時,流過B1的電流為零,當單向可控硅T1的輸入端電壓小于輸出端時,單向可控硅T1關斷。
當單相交流電端口AC1、AC2的電流由AC2流向AC1時,電流流向單向可控硅T2的輸入端、D12的負極和D21的正極,由于二級管的單向導電性,電流不能從D12的負極流向正極,可以從D21的正極流向負極,電流從D21的負極流出后加載在C21的正極之上,也加載在了由R21至R27、IC21至IC24、D23至D26、NTC21、NTC22和C22所組成的第二充電控制電路上(以下統(tǒng)一簡稱第二充電控制電路),并經由第二充電控制電路流向D22的正級,再經由D22的負級流向單相交流電端口AC1。D21為第二充電控制電路提供半波整流,C21為第二充電控制電路濾波,D22作為電路隔離,也就是可以隔離不受控的電流與電池B2的正級相連接,R21和R22取相等阻值,為IC21的反相端、IC22的同相端和IC23的同相端提供此時第二充電控制電路工作電壓的二分之一電壓作為比較基準,NTC21和NTC22采用阻溫特性相同的負溫度系數(shù)之NTC,NTC21用來傳感充電時的外界溫度,NTC22用來傳感B2的溫度,R25為設定的溫升值ΔT,NTC22的阻值隨著B2的溫度上升而下降,在當NTC22加R25的阻值大于NTC21的阻值,也就是B2的溫升值小于ΔT時,IC21的反相端電壓高于同相端電壓,IC21的輸出端輸出低電平,IC21輸出的低電平與D23的正極和IC22的反相端相連接,由于二級管的單向導電性,低電平不能通過D23,此時IC22的同相端電壓大于反相端電壓,IC22的輸出端輸出高電平,IC22的高電平經由D24的正極流向負極,與IC23的反相端和R23相連接,由于IC23的反相端電壓高于同相端電壓,所以輸出端輸出低電平,D24的負極高電平經由R23流向R26,不能流向IC23的輸出端,R23與R26相連接處的電壓即為IC24的同相端電壓,在單向可控硅T2未導通時,R27與R28接點處的電壓為零,即IC24的反相端電壓為零,IC24的輸出端輸出高電平,由于單向可控硅是電壓控制件,單向可控硅T2的控制極與IC24的輸出端相連接,單向可控硅T2導通,由單相交流電端口AC2的電流經單向可控硅T2的輸入端流向輸出端,再由B2的正極流向負極,經R28流向D22的正極,再經由D22的負極流向AC1,當電流流經R27與R28、B2的負極之接點處時,經由R27流向C22,C22充電,當IC24的反相端的電壓高于同相端時,IC24的輸出端反轉,輸出低電平,由于單向可控硅的單向性,電流不能由單向可控硅T1的輸出端流向控制極和輸入端,所以此時由單向可控硅T2流出的電流不會流過B1,由單向可控硅T2流出的電流不會流過R18,這是因為D12的負極電壓此時高于正級,同樣也不能流經第一控制電路,這是因為D11的單向性所致,故不會形成回路。
隨著單相交流電端口AC1、AC2的電流大小的轉變,當單向可控硅T2的輸入端電壓等于輸出端時,流過B2的電流為零,當單向可控硅T2的輸入端電壓小于輸出端時,單向可控硅T2關斷。
在下一個由AC1流向AC2的半波來時C12通過二極管D16放電,放電至反相端電壓低于同相端電壓時,IC14輸出端的電平反轉,由低電平反轉為高電平,由歐姆定律可知流過B1的電流為(IC14反向端的電壓)/(R18的阻值),而IC14反向端的電壓可以通過設置R13與R16的比值來解決,也就是通過設置R13與R16就可以確定流過B1的電流大小。
同樣,在下一個由AC2流向AC1的半波來時C22通過二極管D26放電,放電至反相端電壓低于同相端電壓時,IC24輸出端的電平反轉,由低電平反轉為高電平,由歐姆定律可知流過B2的電流為(IC24反向端的電壓)/(R28的阻值),而IC24反向端的電壓可以通過設置R23與R26的比值來解決,也就是通過設置R23與R26就可以確定流過B2的電流大小。
當?shù)谝怀潆娍刂齐娐返腘TC12加R15的阻值小于NTC11的阻值時,IC11輸出端的電平反轉,由低電平變?yōu)楦唠娖?,并經由D13加載在IC11的同相端,形成自鎖,也就是當B1冷卻后,IC11的同相端不受影響,繼續(xù)維持高電平的狀態(tài),由IC11輸出端輸出的高電平還加載在了IC12的反相端,由于IC12反相端的電壓高于同相端的電壓,IC12的輸出端電平反轉,由高電平變?yōu)榈碗娖?,由于IC12的低電平不能通過D14,IC13反相端的電壓小于同相端,IC13的輸出端電平反轉,由低電平變?yōu)楦唠娖?,IC13輸出的高電平經由D15加載在R14和R16上,為IC14的同相端提供另一比較電壓。
當?shù)诙潆娍刂齐娐返腘TC22加R25的阻值小于NTC21的阻值時,IC21輸出端的電平反轉,由低電平變?yōu)楦唠娖?,并經由D23加載在IC21的同相端,形成自鎖,也就是當B2冷卻后,IC21的同相端不受影響,繼續(xù)維持高電平的狀態(tài),由IC21輸出端輸出的高電平還加載在了IC22的反相端,由于IC22反相端的電壓高于同相端的電壓,IC22的輸出端電平反轉,由高電平變?yōu)榈碗娖?,由于IC22的低電平不能通過D24,IC23反相端的電壓小于同相端,IC23的輸出端電平反轉,由低電平變?yōu)楦唠娖剑琁C23輸出的高電平經由D25加載在R24和R26上,為IC24的同相端提供另一比較電壓。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的利用了交流電的兩個半波來進行電池對充電及充電控制,并使用兩個二極管作為電路隔離,可有效的解決目前電池對串聯(lián)充電所帶來不均衡充電的問題,進而可在多回路下的多個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來解決電池組串連充電和充電控制所帶來的問題;利用現(xiàn)有的國產化程度高的成熟器件,尤其是單向可控硅,可通過的電流大,這一點在對大安時(動力電池)的可充電電池進行快速充電時尤為重要;結構簡單,便于集成為功率半導體器件。
以下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第一個實施例的電路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第二個實施例的框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第三個實施例的框圖。
在圖1中,AC1和AC2為單相交流電端口,D11、D12、D21和D22為二級管,C11和C21為電解電容,K1為第一充電控制電路,K2為第二充電控制電路,T1和T2為單向可控硅,B1和B2為可充電電池,R18和R28為限流電阻。
在圖2中,AC1和AC2為單相交流電端口,D11至D16和D21至D26為二級管,IC11至IC14和IC21至IC24為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C11、C12、C21和C22為電解電容,R11至R18和R21至R28為電阻,NTC11、NTC12、NTC21和NTC22為熱敏電阻,T1和T2為單向可控硅,B1和B2為可充電電池。
在圖4中,C為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B1至B10為可充電電池。
在圖5中,C為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B1至B30為可充電電池。
具體實施方式
1在圖3中,D11采用IN4001,D12采用IN5401,單向可控硅T1采用BT151,IC11至IC14采用Lm324(內含4個運算放大器),D13至D16采用IN4148,NTC11和NTC12采用NTC202,C11采用10V470微法的電解電容,C12采用10v10微法的電解電容,R11和R12采用阻值51KΩ的電阻,R13采用阻值5.1KΩ的電阻,R14采用阻值100KΩ的電阻,R15采用阻值1KΩ的電阻,R16采用阻值為200Ω的電阻,R17采用阻值51KΩ的電阻,R18采用阻值0.1Ω的電阻,B1采用鎳氫可充電電池,1.2V,1500mAH;D21采用IN4001,D22采用IN5401,單向可控硅T2采用BT151,IC21至IC24采用Lm324(內含4個運算放大器),D23至D26采用IN4148,NTC21和NTC22采用NTC202,C21采用10V470微法的電解電容,C22采用10v10微法的電解電容,R21和R22采用阻值51KΩ的電阻,R23采用阻值5.1KΩ的電阻,R24采用阻值100KΩ的電阻,R25采用阻值1KΩ的電阻,R26采用阻值為200Ω的電阻,R27采用51KΩ的電阻,R28采用阻值0.1Ω的電阻,B2采用鎳氫可充電電池,1.2V,1500mAH。
單回路單相交流電220v經變壓器變壓后輸出4.2v單相交流電,在IC14的同相端設定電壓為100mV,由歐姆定律可知,對B1的充電電流為1000mA,為B1進行大電流快速充電,溫升值ΔT設定為10℃,也就是NTC202在溫度上升10℃后,阻值下降1KΩ,在B1的溫度達到設定值后,IC11輸出反轉,由低電平變高電平,IC12輸出反轉,由高電平變低電平,IC13輸出反轉,由低電平變高電平,IC13高電平經由IN4148后加載在R14和R16上,此時IC14同相端的電壓為6mV,因而對B1的充電電流為60mA,為B1進行小電流補充充電;在IC24的同相端設定電壓為100mV,由歐姆定律可知,對B2的電流為1000mA,為B2進行大電流快速充電,溫升值ΔT設定為10℃,也就是NTC202在溫度上升10℃后,阻值下降1KΩ,在B2的溫度達到設定值后,IC21輸出反轉,由低電平變高電平,IC22輸出反轉,由高電平變低電平,IC23輸出反轉,由低電平變高電平,IC23高電平經由IN4148后加載在R24和R26上,此時IC24同相端的電壓為6mV,因而對B2的充電電流為60mA,為B2進行小電流補充充電。
具體實施方式
2以目前使用最為普遍的12V電源為例,在圖4中,B1至B10為可充電電池,電池組含5個電池對,采用5個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在變壓器的次級有5個相同的繞組,每一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使用一個次級繞組,并與電池組中的一個電池對相連接,電池對和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與具體實施方式
1相同。電池組中的每一單體電池均為單獨充電,互不影響,先達到溫升值ΔT的電池先進入補充充電,直到所有的單體電池都達到溫升值ΔT進入補充充電,這樣就可以有效地解決多單體電池組成的電池組由于串連充電所帶來的不均衡。
具體實施方式
3以目前電動自行車普遍使用的36V電源為例,在圖5中,B1至B30為可充電電池,電池組包含15個電池對,采用15個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在變壓器的次級有15個相同的繞組,每一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使用一個次級繞組,并與電池組中的一個電池對相連接,電池對和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與具體實施方式
1相同。電池組中的每一單體電池均為單獨充電,互不影響,先達到溫升值ΔT的電池先進入補充充電,直到所有的單體電池都達到溫升值ΔT進入補充充電,這樣就可以有效地解決多單體電池組成的電池組由于串連充電所帶來的不均衡。
權利要求1.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它在單相交流電下利用兩個單向可控硅和兩個半波整流來提供兩路不共地的能獨立工作的充電及充電控制電路,并使用兩個二極管作為電路隔離,其特征是單相交流電端口AC1與單向可控硅T1的輸入端、整流二級管之D11的正極和作為電路隔離的二級管D22的負極連接,整流二級管D11的負極與電容C11的正極和第一充電控制電路(K1)的正極連接,可控硅T1的輸出端與電池對中的電池B1的正極連接,可控硅T1的控制極與第一充電控制電路(K1)的輸出端連接,電池B1的負極與電阻R18的一端連接,電阻R18的另一端與電容C11的負極、第一充電控制電路(K1)的負極、二級管D12的正極連接,單相交流電端口AC2與單向可控硅T2的輸入端、整流二級管D21的正極和作為電路隔離的二級管D12的負極連接,整流二級管D21的負極與電容C21的正極和第二充電控制電路(K2)的正極連接,可控硅T2的輸出端與電池對另一電池B2的正極連接,可控硅T2的控制極與第二充電控制電路(K2)的輸出端連接,電池B2的負極與電阻R28的一端連接,電阻R28的另外一端與電容C21的負極、第二充電控制電路(K2)的負極和二級管D22的正極連接。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其特征是二級管D11的負極與電容C11的正極、電阻R11的一端、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1至IC14的正極、熱敏電阻NTC12的一端連接,二級管D12的正極與電容C11的負極、電阻R12的一端、熱敏電阻NTC11的一端、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1至IC14的負極、電阻R16的一端、電容C12負極、二級管D16的負極、電阻R18的一端連接,電阻R11的另一端與電阻R12的另一端連接,并與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1的反相端、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2的同相端、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3的同相端連接,熱敏電阻NTC11的另一端與二級管D13的負極、電阻R15的一端、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1的同相端連接,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1的輸出端與二級管D13的正極、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2的反相端連接,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2的輸出端與二級管D14的正極相接接,二級管D14的負極與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3的反相端、電阻R13的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3的輸出端與二級管D15的正極連接,二級管D15的負極與電阻R14的一端連接,電阻R13的另一端和電阻R14另一端連接,并與電阻R16的另一端、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4的同相端連接,電阻R17的一端與電容C12正極、二級管D16的正極、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4的反相端連接,電阻R17的另一端與電阻R18的另一端、電池B1的負極連接,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14的輸出端與單向可控硅T1的控制極連接,熱敏電阻NTC12的另一端與電阻R15的另一端連接,熱敏電阻NTC12與電池B1緊密接觸;二級管D21的負極與電容C21的正極、電阻R21的一端、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1至IC24的正極、熱敏電阻NTC22的一端連接,二級管D22的正極與電容C21的負極、電阻R22的一端、熱敏電阻NTC21的一端、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1至IC24的負極、電阻R26的一端、電容C22負極、二級管D26的負極、電阻R28的一端連接,電阻R21的另一端與電阻R22的另一端連接,并與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1的反相端、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2的同相端、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3的同相端連接,熱敏電阻NTC21的另一端與二級管D23的負極、電阻R25的一端、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1的同相端連接,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1的輸出端與二級管D23的正極、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2的反相端連接,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2的輸出端與二級管D24的正極相接接,二級管D24的負極與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3的反相端、電阻R23的一端連接,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3的輸出端與二級管D25的正極連接,二級管D25的負極與電阻R24的一端連接,電阻R23的另一端和電阻R24另一端連接,并與電阻R26的另一端、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4的同相端連接,電阻R27的一端與電容C22正極、二級管D26的正極、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4的反相端連接,電阻R27的另一端與電阻R28的另一端、電池B2的負極連接,運算放大器或電壓比較器IC24的輸出端與單向可控硅T2的控制極連接,熱敏電阻NTC22的另一端與電阻R25的另一端連接,熱敏電阻NTC22與電池B2緊密接觸。
專利摘要電池對均衡充電電路,解決了目前電池對串聯(lián)充電所帶來的不均衡,它在單回路單相交流電下利用兩個單向可控硅和兩個半波整流來提供兩路不共地的能獨立工作的充電及充電控制電路,并使用兩個二極管作為電路隔離,可進行大電流快速充電和快速充電后的補充充電,進而可在多回路下來解決電池組的均衡充電,主要使用在需要使用可充電電池對或電池組的領域。
文檔編號H02J7/10GK2865110SQ20052014412
公開日2007年1月31日 申請日期2005年12月17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12月17日
發(fā)明者黎山 申請人:黎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