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的節(jié)能燈芯柱導線與線路板連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節(jié)能燈技術領域,特別是一種節(jié)能燈的芯柱導線與線路板連接結構。
技術背景
[0002]常見的節(jié)能燈的芯柱導線與線路板連接結構如圖1所示,線路板1為與燈座殼體2內徑對應的圓形線路板,線路板1上與燈管芯柱導絲3連接的四個接線柱4,接線柱4位于線路板1上面,沿周向分布在線路板1上,四個接線柱4處的線路板1外緣設有凹槽11,燈管芯柱導絲3從線路板1外緣與殼體2內壁之間的凹槽11中穿出,由于導線較長,彎曲后易相互搭接,發(fā)生短路,因此四根導絲外都必須加設套管5,避免相互間直接接觸,然后四根導絲3分別經(jīng)過繞絲連接在四個接線柱4上,線路板1平放在燈座殼體2中并與其內壁卡接。該線路板安裝結構存在以下缺陷:四根導絲分別纏繞在四個接線柱上,其工序復雜,效率低導絲從線路板外緣與殼體內壁之間的凹槽中穿出,殼體與線路板安裝容易受到干擾,安裝不方便。另外因為結構設計問題,造成生產(chǎn)過程中,容易造成導絲斷及連線柱松動造成虛焊,組裝作業(yè)難度高或無法達到自動化設備作業(yè)。同時也增加工裝夾具,設備等制作人員成本。
[0003]本申請人授權的專利號為ZL 201520099406.X的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節(jié)能燈芯柱導線與線路板冷壓連接結構,包括線路板、燈管的芯柱導絲和燈座殼體,線路板上焊接有接線柱,燈管導絲上套有金屬套管然后擠壓后的套管與接線經(jīng)過錫接線端焊連成一體,燈管的芯柱導絲與金屬套管經(jīng)過擠壓連接。本實用新型通過對現(xiàn)有技術進行改進,采用本技術方案的替代現(xiàn)有的繞絲連接方式,采用焊接工藝連接,省去了導絲纏繞工序,簡化生產(chǎn)工序,導絲與套管連接緊密,安裝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和提出的技術任務是克服現(xiàn)有的缺陷,提供一種節(jié)能燈的芯柱導線與線路板連接結構,結構簡單,不需要導絲纏繞工序,簡化了工藝,且連接牢固,且非常適合節(jié)能燈的自動化生產(chǎn)。
[0005]本實用新型所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新型的節(jié)能燈芯柱導線與線路板連接結構,包括線路板1、燈管的芯柱導絲3和燈座殼體2,其特征是導絲3末端連接有金屬導電片6,線路板1與導絲3連接處的接線端圓周上設有凹槽11,導絲3的末端位于凹槽11內,導絲3末端連接的金屬導電片6位于線路板1上面,金屬導電片6與線路板1上對應的接線端相互焊接。
[0006]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需要導絲纏繞工序,在使用時,把燈管插入燈座殼體2,導絲3位于線路板1的凹槽11開口處,整個工件位于生產(chǎn)線上,生產(chǎn)線的焊接裝置推壓在金屬導電片6上,把導絲3推入凹槽11內,金屬導電片6短路焊接,金屬導電片6的另外一側與線路板1上對應的接線端相互自動焊接,焊接完成,工件流轉到下個工序。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非常適合自動化生產(chǎn)線上的生產(chǎn),其生產(chǎn)效率大大提高,且由于采用自動化焊接,提升了焊接質量。
[0007]具體實施時,金屬導電片6是銅片。
[0008]具體實施時,金屬導電片6與導絲3末端采用冷壓連接。導絲3末端插入冷壓管,采用冷壓工具冷壓壓扁即可,冷壓管壓扁后形成金屬導電片6,以實現(xiàn)連接牢固,導絲與金屬導電片6連接緊密。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實用新型采用金屬導電片與導絲連接結構,對現(xiàn)有的線路板結構進行改進,省去了導絲纏繞工序,簡化生產(chǎn)工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非常適合節(jié)能燈的自動化生產(chǎn)。
[0010]下面結合【附圖說明】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的說明。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現(xiàn)有技術結構示意圖;
[0012]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結構示意圖;
[0013]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U形燈管導絲連接金屬導電片結構示意圖。
[0014]圖中:1、線路板2、殼體3、導絲4、接線柱5、套管6、金屬導電片7、燈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5]本實用新型如圖2和圖3所示,以U形節(jié)能燈為例子,一種新型的節(jié)能燈芯柱導線與線路板連接結構,包括線路板l、u形燈管7的芯柱導絲3和燈座殼體2,導絲3末端連接有金屬導電片6,金屬導電片6為銅材料,金屬導電片6與導絲3末端采用冷壓連接,導絲3末端插入冷壓管,采用冷壓工具冷壓壓扁即可,冷壓管壓扁后形成金屬導電片6,以實現(xiàn)連接牢固,導絲與金屬導電片6連接緊密,線路板1與導絲3連接處的接線端圓周上設有凹槽11,導絲3的末端位于凹槽11內,導絲3末端連接的金屬導電片6位于線路板1上面,金屬導電片6與線路板1上對應的接線端相互焊接。
[0016]本實用新型的結構,不需要導絲纏繞工序,在使用時,把U形燈管7插入燈座殼體2,導絲3位于線路板1的凹槽11開口處,整個工件位于生產(chǎn)線上,生產(chǎn)線的焊接裝置推壓在金屬導電片6上,把導絲3推入凹槽11內,金屬導電片6短路焊接,金屬導電片6的另外一側與線路板1上對應的接線端相互自動焊接,焊接完成,工件流轉到下個工序。本實用新型的結構非常適合自動化生產(chǎn)線上的生產(chǎn),其生產(chǎn)效率大大提高,且由于采用自動化焊接,提升了焊接質量。
[0017]最后,還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能從本實用新型的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lián)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認為是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新型的節(jié)能燈芯柱導線與線路板連接結構,包括線路板(1)、燈管的芯柱導絲(3)和燈座殼體(2),其特征是導絲(3)末端連接有金屬導電片(6),線路板(1)與導絲(3)連接處的接線端圓周上設有凹槽(11),導絲(3)的末端位于凹槽(11)內,導絲(3)末端連接的金屬導電片(6)位于線路板(1)上面,金屬導電片(6)與線路板(1)上對應的接線端相互焊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新型的節(jié)能燈芯柱導線與線路板連接結構,其特征是金屬導電片(6)是銅片。3.根據(jù)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新型的節(jié)能燈芯柱導線與線路板連接結構,其特征是金屬導電片(6)與導絲(3)末端采用冷壓連接。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的節(jié)能燈芯柱導線與線路板連接結構,包括線路板(1)、燈管的芯柱導絲(3)和燈座殼體(2),導絲(3)末端連接有金屬導電片(6),線路板(1)與導絲(3)連接處的接線端圓周上設有凹槽(11),導絲(3)的末端位于凹槽(11)內,導絲(3)末端連接的金屬導電片(6)位于線路板(1)上面,金屬導電片(6)與線路板(1)上對應的接線端相互焊接。本實用新型采用金屬導電片與導絲連接結構,對現(xiàn)有的線路板結構進行改進,省去了導絲纏繞工序,簡化生產(chǎn)工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非常適合節(jié)能燈的自動化生產(chǎn)。
【IPC分類】H01J61/36, H05K1/18
【公開號】CN205081092
【申請?zhí)枴緾N201520886843
【發(fā)明人】吳威
【申請人】浙江九陽光電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3月9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