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流條模塊及電源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對布設在配線部內的電線進行適當保護的匯流條模塊和電源裝置,該匯流條模塊(1)具有:將多個電池串聯(lián)的多個匯流條(3)、與各匯流條連接的電壓檢測用端子(4)、一對電源用端子(5)和收容上述部件的殼體(6)。該殼體(6)具有:收容上述匯流條和各電壓檢測用端子的多個收容部(7)、與多個收容部并行設置并布設有第一電線的槽狀的配線部(9)、覆蓋配線部開口中的預定范圍的一對外罩(9A、9B)、設于多個外罩中的互相隔開間隔而毗鄰的一對外罩之間的間隙并把持與電源用端子連接的第二電線的電線把持部(11)、和設置于上述間隙并覆蓋配線部的開口的保護罩(17),保護罩與電線把持部連續(xù)。
【專利說明】匯流條模塊及電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匯流條模塊以及電源裝置,特別涉及一種用于將多個電池串聯(lián)連接的匯流條模塊和具有該匯流條模塊的電源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例如使用電動馬達驅動的電動汽車或將發(fā)動機和電動馬達并用進行驅動的混合動力汽車等中,搭載有作為上述電動馬達的驅動源的上述電源裝置。該電源裝置采用專利文獻I所示的一對電池連接板。
[0003]圖6所示的電池連接板101安裝于一端具有正電極、另一端具有負電極的電池(方形電池)交錯反向疊合而形成的電池集合體(未圖示),是將疊合的電池彼此之間串聯(lián)連接的裝置。各電池連接板101具有:使用成型模具進行樹脂一體成型而得的樹脂板106 ;嵌入位于樹脂板106的一端的第一收容部107的電源用端子105 ;嵌入位于樹脂板106的另一端的多個第二收容部108,并將多個電池串聯(lián)連接的多個帶有雙孔的匯流條103 ;和疊置于這些匯流條103并與之連接,用于檢測電壓的電壓檢測用端子(未圖示)。第一收容部107和多個第二收容部108沿著多個電池的疊合方向(箭頭Y方向)連接。
[0004]樹脂板106具有:沿直線互相連接的第一收容部107以及多個第二收容部108 ;使得與多個電壓檢測用端子連接的多條信號線(未圖示)沿箭頭Y布設的槽狀配線槽109 ;覆蓋配線槽109的開口中的規(guī)定位置的多個槽外罩110 ;和將與電源用端子105連接的電源線(未圖示)沿箭頭Y布設,以把持電源線的鉤111,且上述構件形成為一體。槽外罩110以能夠借助鉸接部112自由旋轉180度的方式連接于配線槽109的開口端部。該槽外罩110能夠在露出配線槽109的開口的敞開位置和從敞開位置轉動180度而將配線槽109的開口封閉的封閉位置之間自由移位,且在樹脂板106成型時,該槽外罩110位于未覆蓋配線槽109的開口的敞開位置。
[0005]在先技術文獻
[0006]專利文獻
[0007]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4-98295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0008]發(fā)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09]但是,在上述現(xiàn)有的電池連接板101中,在樹脂板106成型時,多個槽外罩110位于敞開位置,在其俯視圖中,在與鉤111的形成位置重合的位置上不能形成槽外罩110。因此,不能形成覆蓋配線槽109的整個開口的槽外罩110,在未能形成槽外罩110的部分,就會出現(xiàn)無法對信號線進行適當保護的問題。
[0010]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對布設在配線部內的電線進行適當保護的匯流條模塊和電源裝置。
[0011]解決課題的手段[0012]本申請第一方面的發(fā)明涉及一種匯流條模塊,其特征在于,具有:
[0013]多個匯流條,該多個匯流條通過將被排列成各電極沿直線并列的多個電池中的相鄰電池的電極彼此連接,從而將該多個電池串聯(lián)連接;
[0014]與上述各匯流條連接的電壓檢測用端子;
[0015]與上述多個電池中的位于端部的電池的電極連接,并與負載連接的電源用端子;和
[0016]收容上述多個匯流條、上述多個電壓檢測用端子和上述電源用端子的殼體,其中,
[0017]上述殼體具有:
[0018]沿上述電池的排列方向設置,用于收容上述各匯流條和各電壓檢測用端子的多個收容部;
[0019]與上述多個收容部并行設置,并將與上述電壓檢測用端子連接的第一電線沿上述排列方向布設的配線部;
[0020]覆蓋上述配線部的開口中的預定范圍的多個外罩;
[0021 ] 設置于上述多個外罩中的互相隔開間隔而毗鄰的一對外罩之間的間隙,且把持與上述電源用端子連接的第二電線的電線把持部;和
[0022]設置于上述間隙并覆蓋上述配線部的開口的保護罩,
[0023]上述保護罩與上述電線把持部連續(xù)。
[0024]本申請第二方面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方面所述的發(fā)明中,上述電線把持部具有:與上述配線部連續(xù),并把持第二電線的把持部主體;覆蓋被把持于該把持部主體的上述第二電線的覆蓋部;將上述覆蓋部以能夠相對于上述把持部主體自由轉動的方式連接于上述把持部主體的鉸接部,且上述各部件形成一體,上述保護罩與上述覆蓋部連續(xù),并向遠離上述鉸接部的方向延伸。
[0025]本申請第三方面的發(fā)明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方面所述的發(fā)明中,上述覆蓋部設有卡止部,上述把持部主體設有與上述卡止部卡止的卡止承接部,利用上述鉸接部使上述覆蓋部和上述保護罩轉動,將上述卡止部卡止于上述卡止承接部,并將上述覆蓋部定位于覆蓋被把持于上述把持部主體的上述第二電線的位置,將保護罩定位于覆蓋上述配線部的開口的位置。
[0026]本申請第四方面的發(fā)明涉及一種電源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由正極和負極交錯反向疊合的多個電池構成的電池集合體;和上述第一方面?第三方面任一方面所述的匯流條模塊。
[0027]發(fā)明的效果
[0028]根據(jù)上述第一、第四方面所述的本發(fā)明,在匯流條模塊中,殼體具有:沿排列方向設置,收容上述各匯流條和各電壓檢測用端子的多個收容部;與多個收容部并行設置且將與電壓檢測用端子連接的第一電線沿排列方向布設的配線部;覆蓋配線部的開口中的預定范圍的多個外罩;設置于多個外罩中的互相隔開間隔而毗鄰的一對外罩之間的間隙,并把持與電源用端子連接的第二電線的電線把持部;和設置于間隙并覆蓋配線部的開口的保護罩,保護罩與電線把持部連續(xù),通過樹脂一體成型將殼體成型,并使保護罩覆蓋配線部的開口且閉塞一對外罩間的間隙,因此能夠防止第一電線的損傷和/或短路。即,能夠對布設在配線部內的第一電線進行適當保護。[0029]根據(jù)第二方面所述的發(fā)明,由于上述電線把持部具有:與配線部連續(xù)并把持第二電線的把持部主體;覆蓋被把持于該把持部主體的第二電線的覆蓋部;將覆蓋部以能夠相對于把持部主體自由轉動的方式連接于把持部主體的鉸接部,且上述各部件形成一體,保護罩與覆蓋部連續(xù),并向遠離鉸接部的方向延伸,因此能夠在沿用以往的結構的狀態(tài)下,通過在殼體中增加覆蓋部和保護罩而形成,能夠以最小的限度改變殼體成型的模具,并能夠抑制成本的增加。
[0030]根據(jù)第三方面所述的發(fā)明,由于覆蓋部設有卡止部,把持部主體設有與卡止部卡止的卡止承接部,利用鉸接部使覆蓋部和保護罩轉動,以將卡止部卡止于卡止承接部,并將覆蓋部定位于覆蓋被把持于把持部主體的第二電線的位置,將保護罩定位于覆蓋配線部的開口的位置,因此能夠實現(xiàn)組裝作業(yè)的高效化。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1]圖1為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電源裝置的分解立體圖。
[0032]圖2為構成上述電源裝置的匯流條模塊的俯視示意圖。
[0033]圖3為上述匯流條模塊的組裝操作的俯視示意圖。
[0034]圖4為構成上述匯流條模塊的外罩轉動至配線部的狀態(tài)的俯視示意圖。
[0035]圖5 (A)為從另一角度觀察圖3所示的匯流條模塊的一部分的放大圖,圖5 (B)為保護罩封閉狀態(tài)的示意圖。
[0036]圖6為現(xiàn)有匯流條模塊的俯視示意圖。
[0037]符號說明
[0038]I匯流條模塊
[0039]10 電源裝置
[0040]2電池集合體
[0041]3匯流條
[0042]4電壓檢測用端子
[0043]5電源用端子
[0044]6殼體
[0045]7 匯流條收容部(收容部)
[0046]9配線部
[0047]9A、9B 外罩
[0048]11 電線把持部
[0049]17 保護罩
【具體實施方式】
[0050]以下,參照圖1~圖5說明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個實施方式的匯流條模塊和電源裝置。
[0051]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 的匯流條模塊I安裝于該圖1所示的電池集合體2的側面,是電源裝置10的組成部件。即,上述電源裝置10包括電池集合體2和安裝于該電池集合體2的兩個側面的一對匯流條模塊I。此外,該電源裝置10搭載于使用電動馬達驅動的電動汽車或并用發(fā)動機和電動馬達進行驅動的混合動力汽車等,是向上述電動馬達提供電力的裝置。
[0052]如圖1所示,電池集合體2具有多個電池20和用于將上述多個電池20互相疊合并固定的固定構件(未圖示)。此外,各電池20具有在箱型的框體內填充有電解液的電池主體21和分別從該電池主體21的一個側面以及另一側面突出的正極22(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電極”)及負極23 (相當于本發(fā)明中的“電極”)。上述正極22以及負極23分別由導電金屬形成為圓柱狀,它們的外周面形成有與螺母2Α螺合的螺栓槽。
[0053]進而,在該多個電池20中,正極22和負極23以沿著該多個電池20的疊合方向沿直線交錯排列的方式配置。此外,圖1中的箭頭Y表示多個電池20的排列方向和匯流條模塊I的長度方向;箭頭X表示各電池20的寬度方向,即匯流條模塊I的寬度方向;箭頭Z表示各電池20的高度方向,即匯流條模塊I的高度方向。
[0054]一對匯流條模塊I是將上述多個電池20串聯(lián)連接的部件,如圖1、圖2所示,該匯流條模塊I具有:將相互毗鄰的電池20的正極22和負極23連接,以將多個電池20串聯(lián)連接的多個匯流條3 ;與各匯流條3電連接,用于檢測各電池20的電壓的多個電壓檢測用端子4 ;連接于各電壓檢測用端子4的多條電壓檢測線40 (第一電線);位于多個電池20的兩端,并連接于極性互不相同的電極的一對電源用端子5 ;與一對電源用端子5連接的一對電源線50 (第二電線);和用于收容上述多個匯流條3、多個電壓檢測用端子4、一對電源用端子5、多條電壓檢測線40和一對電源線50的一對殼體6。需要說明的是,圖1中省略了電源用端子5和電壓檢測線40。
[0055]多個匯流條3分別通過對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等而得到,如圖3所示,呈在板狀的金屬板上形成有用于插入互相毗鄰的電極的正極22和負極23的一對貫通孔3a的結構。該匯流條3通過將螺母2A與插入一對貫通孔3a中的正極22和負極23螺合,而將該匯流條3固定于上述正極22和負極23并進行電連接。
[0056]多個電壓檢測用端子4是分別通過對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等而得到的部件,如圖2所示,其具有:矩形板狀的端子主體41 ;與該端子主體41的外緣連續(xù),且長度方向沿箭頭Z方向延伸的長方形板狀的底板42 ;和從該底板42的寬度方向(箭頭X方向)的兩端豎立,將電壓檢測線40的芯線緊固的一對緊固片43。端子主體41的中央形成有貫通孔4a。各電壓檢測用端子4的貫通孔4a內插入有電池20的正極22或負極23中的任一極,疊合于各匯流條3并與各匯流條3電連接,且以該緊固片43將電壓檢測線40的芯線緊固并與電壓檢測線40電連接。
[0057]一對電源用端子5與多個電池20中位于兩端且極性互不相同的電極連接,且是與負載連接的部件。各電源用端子5是對金屬板進行沖壓加工等而得到的部件,如圖1、圖2所示,其呈長方形板狀。各電源用端子5的長度方向(箭頭Z方向)的一端形成有貫通孔5a,另一端則設有緊固片51。電源用端子5的貫通孔5a內插入有多個電池20中位于端部的電極,與極性互不相同的電極電連接,且由該緊固片51將電源線50的芯線緊固并與電源線50電連接。
[0058]如圖3所示,殼體6呈與電池集合體2的上表面大致相等的大致長方形,并疊合于電池集合體2的上表面。殼體6具有:分別收容各匯流條3和與該匯流條3疊合的各電壓檢測用端子4,且沿箭頭Y的方向呈直線連接的多個匯流條收容部7 (收容部);收容各電壓檢測用端子4和電源用端子5,并與多個匯流條收容部7的箭頭Y方向的端部鄰接設置的一個端子收容部8 ;與多個匯流條收容部7的排列方向(箭頭Y方向)并行設置,將與電壓檢測用端子4連接的電壓檢測線40沿箭頭Y方向布設的槽狀的配線部9 ;覆蓋配線部9的開口中的預定范圍的一對外罩9A、9B ;設置于一對外罩9A、9B之間的間隙,將與電源用端子5連接的電源線50沿箭頭Y方向布設的電線把持部11 ;和設置于一對外罩9A、9B之間的間隙,并覆蓋配線部9的開口的保護罩17 (示于圖1)。即,配線部9的開口整體由一對外罩9A、9B和保護罩17覆蓋。
[0059]如圖3所示,殼體6設有將多個匯流條收容部7和配線部9之間連接,并使各匯流條收容部7和配線部9之間連通的多個連通部18。各連通部18呈槽狀,將來自各匯流條收容部7的電壓檢測線40導出至配線部9。該殼體6在配線部9的箭頭Z方向的上方側(圖3中的上方側)設有多個匯流條收容部7和端子收容部8,在配線部9的箭頭Z方向的下方偵儀圖3中的下方側)設有電線把持部11,在多個匯流條收容部7及端子收容部8與電線把持部11之間設置有配線部9。此外,構成殼體6的多個匯流條收容部7、一個端子收容部8、配線部9、一對外罩9A、9B、電線把持部11、保護罩17以及多個連通部18由合成樹脂一體成型而得。
[0060]如圖1所示,多個匯流條收容部7分別呈具有長方形板狀的底壁71的箱型,匯流條3定位于底壁的表面之上。底壁71形成有用于插入電池20的正極22和負極23的一對貫通孔7a。
[0061]如圖3所示,端子收容部8呈具有長方形板狀的底壁81的槽狀,互相疊合的電壓檢測用端子4和電源用端子5定位于底壁表面之上。底壁81形成有用于插入電池20的正極22或負極23的一個貫通孔(未圖示)。該端子收容部8的箭頭Z方向的下方側端部與配線部9連通,從而將與收容于端子收容部8中的電壓檢測用端子4連接的電壓檢測線40導出至配線部9,在其箭頭Z方向的下端部,與電源用端子5連接的電源線50以沿著箭頭Y方向布設的方式被導出。
[0062]如圖3、圖4所示,配線部9呈具有長方形板狀的底壁91和從該底壁91的寬度方向(箭頭Z方向)的兩端豎立的兩側壁92A、92B的槽狀,與電壓檢測用端子4連接的電壓檢測線40位于底壁的表面之上。底壁91的多處設有凹壁部(未圖示)。在兩側壁92A、92B中的上方側(連通部18側)的第一側壁92A,設有與分別設于各外罩9A、9B的第一鎖固部95卡止的第一鎖定承接部96。第一鎖定承接部96設于多個連通部18之間(即未設置連通部18的位置),并且設置在第一側壁92A的前端部。
[0063]如圖3、圖4所示,一對外罩9A、9B沿箭頭Y方向隔開間隔并列,以覆蓋配線部9的開口中的預定范圍。各外罩9A、9B呈其寬度尺寸與配線部9的兩側壁92A、92B之間(箭頭Z方向)的尺寸大致相等的板狀,且借助第一鉸接部90連接于配線部9并能夠自由旋轉180度。在各外罩9A、9B的配線部9 一側(即箭頭Z方向側)的一個邊緣,與之連續(xù)地設有第一鉸接部90,在另一邊緣設有與設于配線部9的第一鎖定承接部96卡止的第一鎖固部95。
[0064]如圖3所示,第一鉸接部90在與第一鎖固部95及第一鎖定承接部96相對應的位置設有多個,并與配線部9的第二側壁92B的前端部連續(xù)。各第一鉸接部90與能夠以箭頭Y方向為旋轉中心軸自由旋轉180度的一對外罩9A、9B連接,使各外罩9A、9B在覆蓋配線部9的開口的封閉位置和露出配線部9的開口的敞開位置之間移位。此外,殼體6通過樹脂一體成型方式成型之后(即,成型之后即刻),一對外罩9A、9B位于圖3、圖4所示的敞開位置。[0065]如圖3所示,電線把持部11具有:表面載置沿箭頭Y方向布設的電源線50的板狀的把持部主體12 ;覆蓋載置于該把持部主體12的電源線50的U形覆蓋部13 ;和將該覆蓋部13連接于把持部主體12使之能夠自由轉動的第二鉸接部14。該把持部主體12的箭頭Z方向的一側與配線部9的底壁91連續(xù),另一側與第二鉸接部14連續(xù)。
[0066]如圖5 (A)所示,在把持部主體12的箭頭Z方向的配線部9 一側的端部,設有與設于覆蓋部13的卡止爪30 (卡止部)卡止的卡止承接部19??ㄖ钩薪硬?9具備:從把持部主體12突出,并與配線部9的第二側壁92B對置的主體部24 ;將卡止爪30卡止的卡止爪承接部25 ;和將卡止爪30引導至該卡止爪承接部25的引導部26。在主體部24的配線部9 一側表面的把持部主體12 —側(箭頭Y方向)的端部,設置卡止爪承接部25,在卡止爪承接部25的遠離把持部主體12的一側設置引導部26。該卡止爪承接部25通過切除主體部24的一部分而形成,以使卡止爪30能夠與該卡止爪承接部25卡止。因此,主體部24的設有卡止爪承接部25的部分形成薄壁部,并能夠沿箭頭Z方向發(fā)生彈性變形。
[0067]如圖5 (A)、(B)所示,覆蓋部13呈U形,具有:頂板27、從該頂板27的箭頭Z方向的一側邊緣豎立的第一豎立部28、以及從該頂板27的另一側邊緣豎立的第二豎立部29。在第一豎立部28的遠離頂板27的端部,設有與之連續(xù)的第二鉸接部14(本發(fā)明的鉸接部)。
[0068]如圖5 (A)所示,第二豎立部29設有與上述把持部主體12的卡止承接部19卡止的卡止爪30、和設于一對外罩9A、9B之間的間隙并覆蓋配線部9的開口的保護罩17??ㄖ棺?0從第二豎立部29的前端部向第一豎立部28突出。該卡止爪30設于比第一豎立部28的遠離頂板27的端部離頂板27還遠的位置。
[0069]如圖5 (A)所示,保護罩17具有:與第二豎立部29的外表面的頂板27側的端部連續(xù),且沿著箭頭Z方向的遠離第二鉸接部14的方向延伸的保護罩主體17A ;和從保護罩主體17A的邊緣部突出,并與配線部9的第一側壁92A的外表面疊合的疊合部17B。保護罩主體17A的長邊尺寸(箭頭Y方向)比相鄰的外罩9A、9B之間的間隙的尺寸稍小,且其寬度尺寸(箭頭Z方向)與外罩9A、9B的寬度尺寸大致相等。
[0070]如圖5 (A)、圖5 (B)所示,為了易于撓曲而將第二鉸接部14形成為薄壁狀,并且,其一端設置為與把持部主體12連續(xù),另一端設置為與覆蓋部13的第一豎立部28連續(xù)。該第二鉸接部14將覆蓋部13及保護罩17連接,使得覆蓋部和保護罩能夠以箭頭Y方向為旋轉中心軸自由旋轉180度,從而在覆蓋部13覆蓋把持部主體12、保護罩17設于一對外罩9A、9B之間的間隙并覆蓋配線部9的開口的覆蓋位置和露出把持部主體12、并露出一對外罩9A、9B之間的間隙和配線部9的開口的露出位置之間移位。如圖3、圖4所示,覆蓋部13和保護罩17在殼體6通過樹脂一體成型方式成型之后(即,成型后即刻)被配置于露出位置。
[0071]接著說明上述結構的電源裝置10的組裝步驟。首先分別制備匯流條3、電壓檢測用端子4、電源用端子5、殼體6等。然后將各匯流條3嵌入殼體6的各匯流條收容部7,將電壓檢測用端子4疊合于匯流條3。使設于匯流條收容部7的一對貫通孔與設于匯流條3的一對貫通孔3a重合,并使設于電壓檢測用端子4的貫通孔4a與匯流條收容部7以及匯流條3的一對貫通孔3a中的其中一孔重合。然后將各電壓檢測線40布設于配線部9以及連通部18內,將該電壓檢測線40與電壓檢測用端子4之間電連接。然后將一對外罩9A、9B旋轉180度定位于封閉位置,以覆蓋配線部9的開口,用第一鎖固部95將第一鎖定承接部96卡止。
[0072]將電壓檢測用端子4嵌入端子收容部8,使電源用端子5疊合于電壓檢測用端子
4。設置于端子收容部8的貫通孔與電壓檢測用端子4的貫通孔4a重合,并且與設于電源用端子5的貫通孔5a重合。然后將電壓檢測線40布設于配線部9內,將該電壓檢測線40與電壓檢測用端子4之間電連接。
[0073]將電源線50收容于電線把持部11的把持部主體12內并沿箭頭Y方向布設,使該電源線50與電源用端子5之間電連接。然后使覆蓋部13和保護罩17從露出位置開始轉動,使卡止爪30與主體部24的引導部26抵接。再將卡止爪30壓接于引導部26,使引導部26向著箭頭Z方向的遠離配線部9的一側發(fā)生彈性變形,使卡止爪30進入卡止爪承接部25內。使引導部26彈性復位,從而將卡止爪30卡止于卡止爪承接部25。這樣,覆蓋部13和保護罩17就以位于覆蓋位置的狀態(tài)被固定(維持),至此完成匯流條模塊I的組裝。
[0074]以上述操作步驟組裝的一對匯流條模塊I疊合于電池集合體2的兩側表面,將螺母2A螺合于插入殼體6的貫通孔7a、匯流條3的貫通孔3a、電壓檢測用端子4的貫通孔4a的正極22和負極23,從而將電池20的電極和電源線50之間以及電池20的電極和電壓檢測線40之間電連接,由此完成電源裝置10的組裝。
[0075]根據(jù)這樣的匯流條模塊I以及電源裝置10,由于殼體6具有:沿排列方向Y設置,用于收容上述各匯流條3和各電壓檢測用端子4的多個匯流條收容部7 (收容部);與多個匯流條收容部7并行設置,將連接于電壓檢測用端子4的電壓檢測線40 (第一電線)沿排列方向Y布設的配線部9 ;覆蓋配線部9的開口中的預定范圍的多個外罩9A、9B ;設于多個外罩9A、9B中互相隔開間隔而相互毗鄰的一對外罩9A、9B之間的間隙,并把持與多個匯流條收容部7并行且與電源用端子5連接的電源線50 (第二電線)的電線把持部11 ;和設于(一對外罩9A、9B之間的)間隙,并覆蓋配線部9的開口的保護罩17,且保護罩17與電線把持部11連續(xù),能夠以樹脂一體成型的方式使殼體6成型,且保護罩17覆蓋配線部9的開口并封閉一對外罩9A、9B之間的間隙,因此能夠防止電壓檢測線40的損傷和短路。S卩,能夠適當保護布設于配線部9內的電壓檢測線40。
[0076]需要說明的是,盡管在上述實施方式中,卡止爪30設于覆蓋部,與卡止爪30卡止的卡止承接部19設于把持部主體12,但也可將卡止爪30設于保護罩17,將與卡止爪30卡止的卡止承接部19設于配線部9。
[0077]另外,上述實施方式只不過是說明了本發(fā)明的代表性實施方式,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實施方式。即,在不脫離本發(fā)明主旨的范圍內,能夠采用各種變形進行實施。
【權利要求】
1.一種匯流條模塊,其特征在于,具有: 多個匯流條,多個所述匯流條通過將被排列成各電極沿直線并列的多個電池中的相鄰電池的電極彼此連接,從而將多個所述電池串聯(lián)連接; 與各所述匯流條連接的多個電壓檢測用端子; 與所述多個電池中的位于端部的電池的電極連接,并與負載連接的電源用端子;和收容所述多個匯流條、所述多個電壓檢測用端子和所述電源用端子的殼體,其中,所述殼體具有: 沿所述多個電池的排列方向設置,用于收容各所述匯流條和各所述電壓檢測用端子的多個收容部; 與所述多個收容部并行設置,并將與所述電壓檢測用端子連接的第一電線沿所述排列方向布設的配線部; 覆蓋所述配線部的開口中的預定范圍的多個外罩; 設置于所述多個外罩中的互相隔開間隔而毗鄰的一對外罩之間的間隙,且把持與所述電源用端子連接的第二電線的電線把持部;和 設置于所述間隙并覆蓋所述配線部的開口的保護罩, 所述保護罩與所述電線把持部連續(xù)。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匯流條模塊,其特征在于, 所述電線把持部具有: 與所述配線部連續(xù),并把持第二電線的把持部主體; 覆蓋被把持于所述把持部主體的所述第二電線的覆蓋部;和 將所述覆蓋部以能夠相對于所述把持部主體自由轉動的方式連接于所述把持部主體的鉸接部,且所述把持部主體、所述覆蓋部和所述鉸接部形成一體, 所述保護罩與所述覆蓋部連續(xù),并向遠離所述鉸接部的方向延伸。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匯流條模塊,其特征在于, 所述覆蓋部設有卡止部,所述把持部主體設有與所述卡止部卡止的卡止承接部, 利用所述鉸接部使所述覆蓋部和所述保護罩轉動,由此將所述卡止部卡止于所述卡止承接部,并將所述覆蓋部定位于覆蓋被把持于所述把持部主體的所述第二電線的位置,將所述保護罩定位于覆蓋所述配線部的開口的位置。
4.一種電源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由正極和負極交錯反向疊合的多個電池構成的電池集合體;和 所述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匯流條模塊。
【文檔編號】H01M2/10GK103811706SQ201310528998
【公開日】2014年5月21日 申請日期:2013年10月30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11月5日
【發(fā)明者】小笠原茂之, 井上秀樹 申請人:矢崎總業(yè)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