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感溫火災探測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感溫火災探測器。
背景技術:
感溫火災探測器一般包括相互連接的上、下兩部分,上部包括上殼、感溫盤、導光 柱、中扣和彈片,下部包括底座、端子和端子密封蓋?,F(xiàn)有的感溫火災探測器,上述電路的元 器件之間采用焊接或螺接,這兩種方式都需要工作人員手動單件完成,通常探測器是大批 量生產(chǎn),所以,產(chǎn)量比較大,這樣,造成生產(chǎn)周期長,效率低。
實用新型內容有鑒于此,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感溫火災探測器,其內部 各部件之間采用卡扣連接方式,節(jié)省工序,提高工作效率。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xiàn)的一種感溫火災探測 器上,包括上殼、感溫盤、中扣、彈片、底座、線路板、端子和端子密封座,所述的中扣上扣接 有感溫盤、線路板及上殼;所述彈片固定在中扣上開設的彈片槽內;所述端子通過端子密 封座卡接在底盤上;所述底盤和上殼之間卡接。所述感溫盤上卡接有導光柱,該導光柱穿過感溫盤和上殼,且露出上殼0. 5mm。所述感溫探測器上設有泄水裝置。所述泄水裝置包括感溫盤和卡扣銜接處的邊緣開設有泄水槽,以及該泄水槽與所 述上殼的泄水孔相通。所述彈片通過彈壓的方式與端子和線路板相連。本實用新型達到的技術效果如下本實用新型的感溫火災探測器,上殼、感溫盤、 導光柱、中扣、底座之間通過卡扣的形式卡接,端子通過端子密封蓋固定在底座上,彈片以 彈壓的方式連接端子和線路板實現(xiàn)電路的導通,所以,上述的元器件之間不需要通過焊接 的方式固定,從而減少了繁瑣的工序,節(jié)省裝配,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導光柱將線路板上的 指示燈光導向上殼外且,露出上殼一定距離,從而使用戶從360度各個角度可以觀察到線 路板上的指示燈狀況。再有,本實用新型探測器上還有泄水裝置,排出進入探測器內部的水 分,使探測器在外界有水的情況下仍能正常工作。
圖1為本實用新型感溫探測器的結構圖;圖2為圖1的立體分解圖;圖3為上殼的立體圖;圖4為圖3的俯視圖;圖5為感溫盤的立體圖;圖6為圖5的俯視圖;;[0016]圖7為導光柱的立體圖;圖8為圖7的另一個角度示意圖;圖9為中扣的立體圖;圖10為圖9的仰視圖;圖11為彈片的立體圖;圖12為底座的立體圖;圖13為圖12的另一角度示意圖;圖14為圖12的仰視圖;圖15為圖14的A-A結構示意圖;圖16為端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圖16所示,為本實用新型感溫探測器。包括上殼1、感溫盤2、中扣4、彈片 5、底座6、線路板10、端子7和端子密封座8,中扣4上扣接有感溫盤5、線路板10及上殼1 ; 彈片5固定在中扣4上開設的彈片槽內;端子7通過端子密封座8卡接在底盤6上;底盤6 和上殼1之間卡接。上殼1上開設有泄水孔11、導光柱通過孔12、氣流導向扇刺13、預留開鎖孔14(無 鑰匙時可從此孔用一字螺絲刀插入開鎖)以及卡扣15,卡槽15用于卡住中扣4的卡扣41, 使上殼1和中扣4固為一體。感溫盤2上開設泄水槽21、導光柱固定槽22、熱敏電阻穿過孔23、卡槽24,卡槽24 與中扣4的卡扣43對應設置且固定連接,使感溫盤2固定在中扣4上。泄水裝置包括泄水 槽21對應中扣4上開設的泄水槽47形成的泄水槽通道,該泄水槽通道與上殼1上開設泄 水孔11相通形成的通路。由于本實用新型探測器一般將底座安裝在屋頂朝下放置,當屋頂 等外界環(huán)境有水時,水通過底盤6進入中扣4時,水進入泄水槽通道,水就沿著殼體內壁留 下,最后經(jīng)過上殼1的泄水孔11排出,從而避免了線路板等電路系統(tǒng)遇到水發(fā)成故障。導光柱3上開設有對位結構31,安裝前31對準感溫盤2的固定槽22插入,從而 使導光柱2固定在感溫盤2上。導光柱3上開設有限位結構32,當導光柱3插入固定槽22 后,導光柱3按順時針方向旋轉45°,此時,固定槽22的卡片221正好卡導光柱上的限位裝 置32處,使導光柱3不能上下移動,被固定在感溫盤上,如果拆卸導光柱3,只需要逆時針旋 轉45°即可。導光柱的底面34與線路板10上的指示燈位置對齊并焊在指示燈處,使燈光 從導光柱的底面34導向散光面33,散光面33從上殼1露出0. 5mm,從而使用戶從360度全 方位觀察到指示燈燈光,清楚地判斷探測器是否處于工作狀態(tài)。中扣4上是有與底座6卡接的卡扣42,與上殼1對位連接的限位結構44,與線路 板10對位卡接的對位結構45、固定線路板10的卡扣46、49,還設有排出多余水分的泄水槽 47,固定彈片5的彈片固定槽48,彈片5固定在中扣4上的固定槽48內,彈片5通過彈壓的 方式連接線路板10以及接電源線的端子7。彈片5設有第一連接部51、第二連接部52以 及第三連接部53,第一連接部51卡在中扣4的卡槽481內,以便將彈片5固定在中扣4上, 第二連接部52與端子的連接端71接觸,形成通路。第三連接部53與 路板10上的供電 觸點接觸,安裝時,只需要將第三連接部53扎進供電觸電處的涂錫層,就可以實現(xiàn)對電路板的供電。底座6包括卡扣61、端子槽62、防盜鎖的鑰匙63、防盜鎖64,還設有對接中扣4的 對位結構4111、4112,安裝時,對位結構4111對準底座6的對位結構661、對位結構4112對 準底座6的對位結構662。底座6上還設有對接端子密封蓋8的對位裝置67。底盤6與中 扣4連接時,卡扣42的凸起421與凹槽611吻合,被凹槽612卡住,使其不可輪動,起到防 滑托作用。底座6上的防盜鎖結構64,可以根據(jù)客戶的需要設計,如果預使產(chǎn)品具有防盜功 能則將擋片64去除形成擋槽641,此時安裝產(chǎn)品后,中扣4的防盜鎖彈片410恰好進入擋槽 641所在區(qū)域,拆卸產(chǎn)品時,逆時針旋轉產(chǎn)品,防盜鎖彈片610被擋槽641阻擋,產(chǎn)品無法拆 卸。如果打開產(chǎn)品則在未安裝產(chǎn)品前就需將鑰匙63取下,用末端631對準鑰匙孔651、652 插入,產(chǎn)品才能被打開,防止產(chǎn)品被陌生人打開或被盜。端子密封蓋8包括固定卡扣81,安裝時81插進底座端子槽62的插槽625內,端 子密封蓋8的鉤端811卡在底座6的插槽621內。端子密封蓋8的限位結構82在安裝時, 通過定位結構83對準底座的對位結構67進行定位準確后,限位結構82插進底座6的插槽 624內,同時將端子7的導電端71固定住,使其不可滑動。端子7包括導電部71、對位裝置72,導電部71與彈片5的第三連接部53接觸,形 成通路。安裝端子7時,先端子7從底座6背面對準底座6的插槽622放入端子槽72中, 然后端子7向底座6中心方向移動1mm,此時限位端73、74分別被底座的插槽622、623阻 擋,被固定在端子槽62內。然后導電部71在被端子密封蓋8的限位結構82擠住,不可滑 動。端子上開設攻絲螺孔75,向底座6上安裝端子7前,要在螺孔出擰一個帶壓墊螺絲,擰 上后將螺絲的末端破壞,使其不可擰下來,實現(xiàn)螺絲防脫落。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的保護 范圍。
權利要求一種感溫火災探測器上,包括上殼、感溫盤、中扣、彈片、底座、線路板、端子和端子密封座,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扣上扣接有感溫盤、線路板及上殼;所述彈片固定在中扣上開設的彈片槽內;所述端子通過端子密封座卡接在底盤上;所述底盤和上殼之間卡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感溫火災探測器,其特征是,所述感溫盤上卡接有導光柱,該導 光柱穿過感溫盤和上殼,且露出上殼0. 5mm。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感溫火災探測器,其特征是,所述感溫探測器上設有泄水裝置。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感溫火災探測器,其特征是,所述泄水裝置包括感溫盤和卡扣 銜接處的邊緣開設有泄水槽,以及該泄水槽與所述上殼的泄水孔相通。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感溫火災探測器,其特征是,所述彈片通過彈壓的方式與端子 和線路板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感溫火災探測器上,包括上殼、感溫盤、中扣、彈片、底座、線路板、端子和端子密封座,其特征是,所述的中扣上扣接有感溫盤、線路板及上殼;所述彈片固定在中扣上開設的彈片槽內;所述端子通過端子密封座卡接在底盤上;所述底盤和上殼之間卡接。本實用新型的感溫火災探測器,上殼、感溫盤、導光柱、中扣、底座之間通過卡扣的形式卡接,端子通過端子密封蓋固定在底座上,彈片以彈壓的方式連接端子和線路板實現(xiàn)電路的導通,所以,上述的元器件之間不需要通過焊接的方式固定,從而減少了繁瑣的工序,節(jié)省裝配,提高工作效率。
文檔編號G08B17/06GK201638337SQ20102011816
公開日2010年11月17日 申請日期2010年2月11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2月11日
發(fā)明者劉超平, 勾利金 申請人:河北北大青鳥環(huán)宇消防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