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包括用于寄存郵包的E郵柜體和控制臺,所述E郵柜體包括若干個郵包寄存箱,每個郵包寄存箱的壁面上均開設有郵包寄存箱門,所述控制臺控制郵包寄存箱門打開或關閉,所述E郵柜體還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寄存圖書的還書箱,所述還書箱的壁面上設有用于投放圖書的開口槽和用于取出圖書的還書箱口,所述還書箱口上安裝有還書箱門,所述控制臺控制還書箱門打開或關閉,所述還書箱內安裝有用于識別圖書信息的RFID識別設備。本發(fā)明主要基于E郵柜系統(tǒng),實現了自助還書、還書信息上傳、費用自動扣除等功能,可放置在政府機構、企事業(yè)單位、寫字樓以及廣大社區(qū)等地方,大大方便了廣大讀者還書。
【專利說明】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屬于圖書館管理【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大多數圖書館還是采用條碼加磁條的作業(yè)方式,借書流程仍然需要人工將圖書打開并找到條碼位置進行掃描。但隨著讀者人數的激增,這樣的操作流程就顯得較為繁瑣,借還書效率也較低,另外條碼容易破損,影響正常的借還書程序,降低了讀者的滿意度。自助借還書機以及還書箱的出現,特別是其一次可以做多本借還書服務和24小時還書服務等強大功能大大節(jié)省了館員的工作量和讀者等待的時間,為圖書館提高讀者滿意度提供更好選擇。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實現了自助還書、還書信息上傳、費用自動扣除等功能,可放置在政府機構、企事業(yè)單位、寫字樓以及廣大社區(qū)等地方,大大方便了廣大讀者還書。
[0004]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包括用于寄存郵包的E郵柜體和控制臺,所述E郵柜體包括若干個郵包寄存箱,每個郵包寄存箱的壁面上均開設有郵包寄存箱門,所述控制臺控制郵包寄存箱門打開或關閉,所述E郵柜體還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寄存圖書的還書箱,所述還書箱的壁面上設有用于投放圖書的開口槽和用于取出圖書的還書箱口,所述還書箱口上安裝有還書箱門,所述控制臺控制還書箱門打開或關閉,所述還書箱內安裝有用于識別圖書信息的RFID識別設備。
[0005]本發(fā)明中,投遞員通過控制臺操作打開郵包寄存箱門,將郵包寄存在郵包寄存箱內,控制臺將郵包寄存箱門鎖上后,自動生成開鎖密碼,投遞員將密碼發(fā)送給收件人,收件人憑密碼可打開郵包寄存箱取出郵包??刂婆_控制郵包寄存箱的工作原理與現有技術中超市寄存柜的控制面板類似。讀者還書時,將圖書投入開口槽內,安裝于還書箱內的RFID識別設備對圖書進行掃描識別,并將圖書的信息反饋給控制臺,讀者可以在控制臺進行操作,以實現自助還書、還書信息上傳、費用自動扣除等功能,郵遞員回收還書箱內的圖書,通過控制臺打開還書箱門,從還書箱口取出還書箱內的圖書,歸還相應圖書館。
[0006]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ad1 Frequency Identif icat1n,RFID),或稱射頻識別技術,簡稱為RFID。RFID技術同圖書管理系統(tǒng)有機地結合起來,有效地提高了圖書管理的效率、簡化了圖書管理的流程、降低了圖書管理人員的勞動強度并在為讀者提供更加便利快捷的圖書借還書、查詢等服務的同時做到對讀者信息和借閱圖書的雙重(數據庫和圖書標簽芯片)記錄,并實現了 EAS和記錄借閱信息流程的統(tǒng)一。
[0007]RFID系統(tǒng)有讀者可選擇的歸還功能,系統(tǒng)可以被館員設定為僅有借書功能,或僅有還書功能。系統(tǒng)支持多本借還書,支持讀者查詢,續(xù)借(多本續(xù)借,選擇續(xù)借)。借書時,可以設置讀者選擇一次借書數量。借書,用戶查詢,續(xù)借時可以設置為要求用戶輸入密碼。用戶可以使用指紋替代密碼??梢苑墙佑|式地快速識別粘貼在流通資料上的RFID標簽,同時加配充消磁設備和條碼識讀設備。
[0008]系統(tǒng)能夠兼容處理條形碼和RFID標簽,在同一交易中同時處理條碼借還和處理RFID標簽借還,系統(tǒng)可設置成在掃描不到RFID標簽時,要求掃描條形碼??梢宰R別圖書館使用的各種類型借書證,需支持:RFID卡、二代身份證等有效證件。設備設有圖書位置放置到位感應器,可以防止借閱過程中偷換、抽換書籍。系統(tǒng)提供按鍵輸入或觸摸屏的人機交流界面,至少提供簡體中文、英語兩種語言的視覺交互提示功能,保證輸入信號可靠性及使用壽命O
[0009]優(yōu)選的,所述還書箱內設有水平設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將還書箱劃分為上還書格和下還書格,所述開口槽與上還書格相對應,所述還書箱口與下還書格相對應,所述RFID識別設備設于上還書格頂壁,所述隔板由靜隔板和動隔板組成,所述靜隔板固定在還書箱內壁,所述靜隔板上設有供圖書通過的通道,所述動隔板設于所述通道下方,所述動隔板一側通過第一轉軸鉸接在靜隔板上并且所述動隔板只能向下翻轉,所述動隔板與靜隔板之間設有彈性復位裝置,通過彈性復位裝置使動隔板能自動復位至關閉所述通道的狀態(tài)。讀者還書時,將圖書從開口槽放入,圖書放置在隔板上,此時RFID識別設備對圖書進行掃描識另IJ,讀者在控制臺進行自助還書、還書信息上傳、費用自動扣除等操作,完成操作后,動隔板向下翻轉,圖書落入下還書格內。
[0010]優(yōu)選的,所述彈性復位裝置為扭簧,所述扭簧一端固定在靜隔板下表面,所述扭簧另一端固定在動隔板下表面。讀者還書時,圖書先放置在靜隔板上,此時RFID識別設備對圖書進行掃描識別,讀者在控制臺操作完成后,將圖書放置在動隔板上,由于圖書自身重力將動隔板往下壓,實現動隔板向下翻轉,圖書落入下還書格內,然后動隔板在扭簧的彈力作用下回轉至關閉所述通道的狀態(tài)。
[0011]或者優(yōu)選的,所述還書箱內設有水平設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將還書箱劃分為上還書格和下還書格,所述開口槽與上還書格相對應,所述還書箱口與下還書格相對應,所述RFID識別設備設于上還書格頂壁,所述隔板由靜隔板和動隔板組成,所述靜隔板固定在還書箱內壁,所述靜隔板上設有供圖書通過的通道,所述動隔板設于所述通道下方,所述動隔板一側通過第一轉軸鉸接在靜隔板上并且所述動隔板只能向下翻轉,所述控制臺通過動力機構控制第一轉軸轉動,所述第一轉軸的轉動帶動動隔板向下翻轉打開所述通道或回轉至關閉所述通道。讀者還書時,圖書先放置在動隔板上,此時RFID識別設備對圖書進行掃描識別,讀者在控制臺操作完成后,控制臺通過動力機構控制第一轉軸轉動,第一轉軸帶動動隔板向下翻轉,靜隔板上的通道打開,圖書落入下還書格內;然后控制臺通過動力機構控制第一轉軸反向轉動,第一轉軸帶動動隔板回轉至水平位置,關閉靜隔板上的通道。
[0012]優(yōu)選的,所述動力機構為液壓氣缸或電機。
[0013]優(yōu)選的,所述動隔板另一側通過隔板鎖止器與靜隔板進行鎖緊固定,所述隔板鎖止器由控制臺控制動作。還書時,控制臺通過動力機構依次控制隔板鎖止器打開和第一轉軸轉動,第一轉軸帶動動隔板向下翻轉,靜隔板上的通道打開,圖書落入下還書格內;當動隔板回轉至水平位置,關閉靜隔板上的通道后,隔板鎖止器將動隔板鎖住。
[0014]優(yōu)選的,所述靜隔板和動隔板均為金屬隔板或金屬鍍層隔板。隔板采用金屬材質制成,將隔板上方的待還圖書與下還書格內的已還圖書電磁隔離,可以增強RFID識別準確率。隔板還可以采用具有金屬鍍層的其他材質制成,同樣具有電磁隔離效果,比如采用塑料外壁具有金屬鍍層的隔板,機能保證良好的電磁隔離效果,同時可以減輕隔板的重量,而且降低材料成本。
[0015]優(yōu)選的,所述開口槽上安裝有開口擋板,所述開口擋板一側通過第二轉軸鉸接在上還書格的壁面上。開口擋板可以對還書箱內的圖書起到保護作用,開口擋板可以根據需要設計成向外翻轉、向內翻轉或者雙向翻轉。
[0016]優(yōu)選的,所述開口擋板另一側通過開口擋板鎖止器與上還書格的壁面進行鎖緊固定,所述開口擋板鎖止器由控制臺控制動作。由于需要通過控制臺的操作,控制開口擋板鎖止器的開啟才能打開開口擋板,可以有效防止閑雜人隨意投放無關物品甚至廢物垃圾到還書箱內。
[0017]優(yōu)選的,所述郵包寄存箱分別設于控制臺的左右兩側和頂部,所述還書箱有三個,分別設于郵包寄存箱和控制臺的底部。由于圖書一般比較重,還書箱設于下方,方便讀者投放圖書以及郵遞員取出圖書,尤其對于身材矮小的青少年讀者,這樣的設計更加人性化。
[0018]優(yōu)選的,所述控制臺包括控制面板和主控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裝有控制面板鎖、喇叭、液晶顯示屏、鍵盤、TM卡觸點、存按鍵和取按鍵,所述主控板包括主控處理器以及集成于主控板上的液晶顯示器模塊、語音模塊、記錄存儲模塊、時鐘模塊、以太網通訊模塊、Zigbee無線模塊和電源模塊。
[0019]開箱方式分為電子和機械兩部分,電子開箱方式又分為密碼開箱和TM卡開箱,收件人通過密碼實現開箱取出郵包。在郵包寄存箱被鎖死的情況下,需要找到管理人員,由管理人員核對收件人信息后使用TM卡開啟相應的箱門。TM卡分為管理卡和操作卡,管理卡除了可以進行應急開門,還具有系統(tǒng)設置、信息瀏覽和查詢以及權限分配的功能,而操作卡只能作為應急開門的一種方式。在柜子管理設置上采用TM卡操作而非密碼操作,能有效保持管理者身份的傳遞性,并能根據權限區(qū)分責任,確保存物柜管理上的安全。基于Zigbee技術基礎上可實現無線聯網,對柜子實行遠程管理,實行總控布線方式,柜子實現無線聯網,柜子數量可根據需要增減。
[0020]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主要基于E郵柜系統(tǒng),對部分郵包寄存箱進行改造,增加還書箱、開口槽、開口槽擋板、RFID識別設備、可翻轉的隔板和控制臺內相應的控制機構等,實現了自助還書、還書信息上傳、費用自動扣除等功能,可放置在政府機構、企事業(yè)單位、寫字樓以及廣大社區(qū)等地方,大大方便了廣大讀者還書。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1]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描述:
[0022]圖1為本發(fā)明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2為本發(fā)明實施例1中還書箱的側視圖;
[0024]圖3為本發(fā)明實施例2中還書箱的側視圖;
[0025]圖4為本發(fā)明實施例3中還書箱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如圖1、2所示,為本發(fā)明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的優(yōu)選實施例1,包括用于寄存郵包的E郵柜體和控制臺1,所述E郵柜體包括若干個郵包寄存箱2,每個郵包寄存箱2的壁面上均開設有郵包寄存箱門21,所述控制臺I控制郵包寄存箱門21打開或關閉,所述E郵柜體還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寄存圖書的還書箱3,所述還書箱3的壁面上設有用于投放圖書的開口槽31和用于取出圖書的還書箱口,所述還書箱口上安裝有還書箱門32,所述控制臺I控制還書箱門32打開或關閉,所述還書箱3內安裝有用于識別圖書信息的RFID識別設備4。
[0027]本發(fā)明中,投遞員通過控制臺I操作打開郵包寄存箱門21,將郵包寄存在郵包寄存箱2內,控制臺I將郵包寄存箱門21鎖上后,自動生成開鎖密碼,投遞員將密碼發(fā)送給收件人,收件人憑密碼可打開郵包寄存箱2取出郵包??刂婆_I控制郵包寄存箱2的工作原理與現有技術中超市寄存柜的控制面板類似。開口槽31為橫向條狀開口,開口槽31的長度為15cm,高度為4cm,能夠投入大部分A4及以下開本的圖書。讀者還書時,將圖書投入開口槽31內,安裝于還書箱3內的RFID識別設備4對圖書進行掃描識別,并將圖書的信息反饋給控制臺1,讀者可以在控制臺I進行操作,以實現自助還書、還書信息上傳、費用自動扣除等功能,郵遞員回收還書箱3內的圖書,通過控制臺I打開還書箱門32,從還書箱口取出還書箱3內的圖書,歸還相應圖書館。
[0028]所述郵包寄存箱2分別設于控制臺I的左右兩側和頂部,所述還書箱3有三個,分別設于郵包寄存箱2和控制臺I的底部。由于圖書一般比較重,還書箱3設于下方,方便讀者投放圖書以及郵遞員取出圖書,尤其對于身材矮小的青少年讀者,這樣的設計更加人性化。當然,還書箱3和郵包寄存箱2的數量和位置均可以根據不同的設計進行變化。
[0029]所述控制臺I包括控制面板和主控板,所述控制面板上安裝有控制面板鎖、喇叭、液晶顯示屏、鍵盤、TM卡觸點、存按鍵和取按鍵,所述主控板包括主控處理器以及集成于主控板上的液晶顯示器模塊、語音模塊、記錄存儲模塊、時鐘模塊、以太網通訊模塊、Zigbee無線模塊和電源模塊。
[0030]如圖1、3所示,為本發(fā)明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的優(yōu)選實施例2,結構與實施例I基本相似,區(qū)別在于:
[0031]所述還書箱3內設有水平設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將還書箱3劃分為上還書格和下還書格,所述開口槽31與上還書格相對應,所述還書箱口與下還書格相對應,所述RFID識別設備4設于上還書格頂壁,所述隔板由靜隔板33和動隔板34組成,所述靜隔板33固定在還書箱3內壁,所述靜隔板33上設有供圖書通過的通道,所述動隔板34設于所述通道下方,所述動隔板34 —側通過第一轉軸331鉸接在靜隔板33上并且所述動隔板34只能向下翻轉,所述動隔板34與靜隔板34之間設有彈性復位裝置,通過彈性復位裝置使動隔板34能自動復位至關閉所述通道的狀態(tài)。讀者還書時,將圖書從開口槽31放入,圖書放置在隔板33上,此時RFID識別設備4對圖書進行掃描識別,讀者在控制臺I進行自助還書、還書信息上傳、費用自動扣除等操作,完成操作后,動隔板34向下翻轉,圖書落入下還書格內。
[0032]所述彈性復位裝置為扭簧,所述扭簧一端固定在靜隔板33下表面,所述扭簧另一端固定在動隔板34下表面。讀者還書時,圖書先放置在靜隔板33上,此時RFID識別設備4對圖書進行掃描識別,讀者在控制臺I操作完成后,將圖書放置在動隔板34上,由于圖書自身重力將動隔板34往下壓,實現動隔板34向下翻轉,圖書落入下還書格內,然后動隔板34在扭簧的彈力作用下回轉至關閉所述通道的狀態(tài)。
[0033]如圖1、4所示,為本發(fā)明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的優(yōu)選實施例3,結構與實施例I基本相似,區(qū)別在于:
[0034]所述還書箱3內設有水平設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將還書箱3劃分為上還書格和下還書格,所述開口槽31與上還書格相對應,所述還書箱口與下還書格相對應,所述RFID識別設備4設于上還書格頂壁,所述隔板由靜隔板33和動隔板34組成,所述靜隔板33固定在還書箱3內壁,所述靜隔板33上設有供圖書通過的通道,所述動隔板34設于所述通道下方,所述動隔板34 —側通過第一轉軸331鉸接在靜隔板33上并且所述動隔板34只能向下翻轉。
[0035]所述控制臺I通過動力機構控制第一轉軸331轉動,所述第一轉軸331的轉動帶動動隔板34向下翻轉打開所述通道或回轉至關閉所述通道。所述動力機構為液壓氣缸或電機。所述動隔板34另一側通過隔板鎖止器332與靜隔板33進行鎖緊固定,所述隔板鎖止器332由控制臺控制動作。讀者還書時,圖書先放置在動隔板34上,此時RFID識別設備4對圖書進行掃描識別,讀者在控制臺I操作完成后,控制臺I通過液壓氣缸或電機依次控制隔板鎖止器332打開和第一轉軸331轉動,第一轉軸331帶動動隔板34向下翻轉,靜隔板33上的通道打開,圖書落入下還書格內,然后控制臺I通過液壓氣缸或電機控制第一轉軸331反向轉動,第一轉軸331帶動動隔板34回轉至水平位置,關閉靜隔板33上的通道,隔板鎖止器332將動隔板34鎖住。
[0036]所述靜隔板33和動隔板34均為金屬隔板或金屬鍍層隔板。隔板采用金屬材質制成,將隔板上方的待還圖書與下還書格內的已還圖書電磁隔離,可以增強RFID識別準確率。隔板還可以采用具有金屬鍍層的其他材質制成,同樣具有電磁隔離效果,比如采用塑料外壁具有金屬鍍層的隔板,機能保證良好的電磁隔離效果,同時可以減輕隔板的重量,而且降低材料成本。
[0037]所述開口槽31上安裝有開口擋板311,所述開口擋板311 —側通過第二轉軸313鉸接在上還書格的壁面上。所述開口擋板311另一側通過開口擋板鎖止器312與上還書格的壁面進行鎖緊固定,所述開口擋板鎖止器312由控制臺控制動作。開口擋板311可以根據需要設計成向外翻轉、向內翻轉或者雙向翻轉。開口擋板311可以對還書箱3內的圖書起到保護作用,由于需要通過控制臺I的操作,控制開口擋板鎖止器312的開啟才能打開開口擋板311,可以有效防止閑雜人隨意投放無關物品甚至廢物垃圾到還書箱3內。開口擋板311可以是透明材質制成,方便讀者看到內部圖書狀態(tài);開口擋板311平時關閉,以防廣告等異物塞入,讀者還書時打開以供圖書塞入,并在圖書信息識別過程中鎖死,以防讀者中途將書強行取出。
[0038]具體地,還書箱3所在的E郵柜能夠跟E郵柜管理系統(tǒng)聯網,進行E郵柜用戶身份認證和賬戶計費扣款;E郵柜管理系統(tǒng)能夠跟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對接,進行讀者信息認證和借閱信息查詢。用戶為E郵柜注冊用戶,具有計費賬戶,且與讀者信息綁定。所借還圖書館圖書均貼有RFID標簽用戶圖書信息識別。使用時,用戶在E郵柜操作屏幕上輸入用戶信息完成認證,并進入還書操作界面。用戶選擇要還圖書,點擊還書按鈕。開口擋板311打開,提示用戶投入圖書。用戶投入圖書后,所述開口擋板311自動閉合,同時開啟RFID識別設備4對圖書信息進行識別。確認投入的圖書信息正確,提示用戶是否歸還;如果圖書無法識別或信息不符,所述開口擋板311重新打開,退出圖書。用戶確認歸還,所述可向下翻轉的動隔板34翻轉,將圖書投入下還書格內;否則所述開口擋板311重新打開,退出圖書。圖書成功歸還后,提示客戶是繼續(xù)還書還是完成。上述過程結束后通知圖書館還書完成,并通過E郵柜計費系統(tǒng)對用戶賬戶進行扣費,包括但不限于圖書可能的逾期費、E郵柜使用費。由P遞員到E郵柜,打開還書箱門32,清點圖書,歸還相應圖書館。
[0039]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例,但本發(fā)明的技術特征并不局限于此,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fā)明的領域內,所作的變化或修飾皆涵蓋在本發(fā)明的專利范圍之中。
【權利要求】
1.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包括用于寄存郵包的E郵柜體和控制臺(I),所述E郵柜體包括若干個郵包寄存箱(2),每個郵包寄存箱(2)的壁面上均開設有郵包寄存箱門(21),所述控制臺(I)控制郵包寄存箱門(21)打開或關閉,其特征在于:所述E郵柜體還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寄存圖書的還書箱(3),所述還書箱(3)的壁面上設有用于投放圖書的開口槽(31)和用于取出圖書的還書箱口,所述還書箱口上安裝有還書箱門(32),所述控制臺(I)控制還書箱門(32)打開或關閉,所述還書箱(3)內安裝有用于識別圖書信息的RFID識別設備⑷。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還書箱(3)內設有水平設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將還書箱(3)劃分為上還書格和下還書格,所述開口槽(31)與上還書格相對應,所述還書箱口與下還書格相對應,所述RFID識別設備(4)設于上還書格頂壁,所述隔板由靜隔板(33)和動隔板(34)組成,所述靜隔板(33)固定在還書箱(3)內壁,所述靜隔板(33)上設有供圖書通過的通道,所述動隔板(34)設于所述通道下方,所述動隔板(34) —側通過第一轉軸(331)鉸接在靜隔板(33)上并且所述動隔板(34)只能向下翻轉,所述動隔板(34)與靜隔板(34)之間設有彈性復位裝置,通過彈性復位裝置使動隔板(34)能自動復位至關閉所述通道的狀態(tài)。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復位裝置為扭簧,所述扭簧一端固定在靜隔板(33)下表面,所述扭簧另一端固定在動隔板(34)下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還書箱(3)內設有水平設置的隔板,所述隔板將還書箱(3)劃分為上還書格和下還書格,所述開口槽(31)與上還書格相對應,所述還書箱口與下還書格相對應,所述RFID識別設備(4)設于上還書格頂壁,所述隔板由靜隔板(33)和動隔板(34)組成,所述靜隔板(33)固定在還書箱(3)內壁,所述靜隔板(33)上設有供圖書通過的通道,所述動隔板(34)設于所述通道下方,所述動隔板(34) —側通過第一轉軸(331)鉸接在靜隔板(33)上并且所述動隔板(34)只能向下翻轉,所述控制臺(I)通過動力機構控制第一轉軸(331)轉動,所述第一轉軸(331)的轉動帶動動隔板(34)向下翻轉打開所述通道或回轉至關閉所述通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機構為液壓氣缸或電機。
6.根據權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動隔板(34)另一側通過隔板鎖止器(332)與靜隔板(33)進行鎖緊固定,所述隔板鎖止器(332)由控制臺控制動作。
7.根據權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靜隔板(33)和動隔板(34)均為金屬隔板或金屬鍍層隔板。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槽(31)上安裝有開口擋板(311),所述開口擋板(311) —側通過第二轉軸(313)鉸接在上還書格的壁面上。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一種基于E郵柜的自助還書機,其特征在于:所述開口擋板(311)另一側通過開口擋板鎖止器(312)與上還書格的壁面進行鎖緊固定,所述開口擋板鎖止器(312)由控制臺控制動作。
【文檔編號】G07G1/00GK104504821SQ201410739740
【公開日】2015年4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12月8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12月8日
【發(fā)明者】萬鵬, 連迎春 申請人:浙江省郵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