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射頻賬費分離預(yù)付費熱量表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6666866閱讀:196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射頻賬費分離預(yù)付費熱量表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儀器儀表技術(shù)領(lǐng)域,涉及一種射頻賬費分離預(yù)付費熱量表。
背景技術(shù)
21世紀(jì)初,國家建設(shè)部等八部委提出了新的熱量計量方法,對供暖比較集中的城市使用單戶熱量計費的制度,但是直到今天,熱量表并沒有大面積普及開來,究其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熱量計量的測量精確低,第二是熱量表的核心一計算器電路功耗過大。熱量表的使用壽命不長?,F(xiàn)在國內(nèi)熱量表一般都采用美國MSP430CPU作計算器電路,而計算器電路是熱量表的核心,它在靜態(tài)時功耗需要10-20 μ A,一般工作狀態(tài)時功耗要達(dá)到40-50 μ A0且CJ-128-2007標(biāo)準(zhǔn)規(guī)定,采用一節(jié)一次性鋰電池壽命必須大于6年。很多熱量表廠家的精度只能達(dá)到國家2-3級標(biāo)準(zhǔn),部分廠家即使出廠時能達(dá)到2級標(biāo)準(zhǔn)精度,過了 幾年后,由于電池本身損耗和計算器功耗過高等原因,電子電路無法在欠壓下正常工作。從而導(dǎo)致計量精度無法保證準(zhǔn)確,另一方面現(xiàn)有的熱量表普遍采用人工讀表方式,智能化程度較低。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針對現(xiàn)有技術(shù)的不足,采用了國際上首次公布最新的、處理功能最強、速度最快、功耗最低的挪威“小壁虎” MCU—EFM32微處理器芯片,發(fā)明了射頻賬費分離預(yù)付費熱量表,適用于超聲波和預(yù)付費熱量表。本實用新型解決技術(shù)問題所采取的技術(shù)方案為射頻賬費分離預(yù)付費熱量表表包括電源模塊、按鍵控制模塊、存儲模塊、閥門控制模塊、讀寫卡模塊、紅外通信模塊、MCU處理控制模塊、韋根信號采集模塊、溫度測量模塊和液晶顯示模塊。韋根信號采集模塊采集管道中的流量信息,韋根信號采集模塊的輸出端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 口信號連接;溫度測量模塊采集分別采集進(jìn)水溫度和回水溫度;按鍵控制模塊的輸出端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 口信號連接;液晶顯示模塊的輸入端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 口信號連接;溫度測量模塊、存儲模塊、閥門控制模塊、讀寫卡模塊和紅外通信模塊分別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 口信號連接;電源模塊為按鍵控制模塊、閥門控制模塊、讀寫卡模塊、MCU處理控制模塊和韋根信號采集模塊提供電源。所述的MCU處理控制模塊包括MCU芯片Ul,MCU芯片Ul的型號為EFM32TG840F32。所述的讀寫卡模塊包括刷卡電源檢測模塊、分頻模塊、刷卡感應(yīng)模塊和信號放大模塊,刷卡電源檢測模塊為其它模塊供電,分頻模塊提供基準(zhǔn)頻率信號給刷卡感應(yīng)模塊,刷卡感應(yīng)模塊接信號放大模塊。所述的刷卡電源檢測模塊包括第三十三電阻R33、第三十四電阻R34、第二十四電容C24和第六MOS管Ql3,第三十三電阻R33的一端、第三十四電阻R34的一端、第二十四電容C24的一端均與MCU芯片Ul的17腳連接,第二十四電容C24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三電阻R33的另一端和第六MOS管Q13的源極與3. OV電壓連接。所述的分頻模塊包括分頻芯片U6、第五三極管Q10、第二十三電阻R23、第二十四電阻R24、第二十五電阻R25、第十八電容C18、第十九電容C19和晶振Y2。分頻芯片U6的4腳與分頻芯片U6的12腳連接,分頻芯片U6的5腳分別與第五三極管QlO的發(fā)射極、第二十四電阻R24的一端連接,第五三極管QlO的基極與第二十三電阻R23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三電阻R23的另一端與MCU芯片Ul的14腳連接,第五三極管QlO的集電極接地;分頻芯片U6的10腳分別與晶振Y2的一端、第二十五電阻R25的一端、第十八電容C18的一端連接,分頻芯片U6的11腳分別與晶振Y2的另一端、第二十五電阻R25的一端、第十九電容C19的一端連接,第十八電容C18的另一端、第十九電容C19的另一端接地,分頻芯片U6的16腳與刷卡電源檢測模塊中的第六MOS管Q13的漏極連接,分頻芯片U6的其它腳懸空,所述的分頻芯片U6的型號為74HC4060。所述的刷卡感應(yīng)模塊包括第六三極管Q11、第七三極管Q12、電感LI、第二十電容 C20、第二^^一電容C21、第二十二電容C22、第二十七電容C27、第二十六電阻R26和第二二極管D3 ;第六三極管Qll的基極、第七三極管Q12的基極均與分頻模塊中的第二十四電阻R24的另一端連接,第六三極管Qll的集電極與刷卡電源檢測模塊中的第六MOS管Q13的漏極連接,第六三極管Qll的發(fā)射極、第七三極管Q12的發(fā)射極與電感LI的一端連接,第七三極管Q12的集電極、第二^ 電容C21的一端、第二十六電阻R26的一端、第二十七電容C27的一端接地,電感LI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十電容C20的一端、第二二極管D3的陽極連接,第二十電容C20的另一端與第二十一電容C21的另一端連接;第二二極管D3的陰極分別與第二十六電阻R26的另一端、第二十七電容C27的另一端、第二十二電容C22的一端連接。所述的信號放大模塊包括信號放大芯片U7、第二十七電阻R27、第二十八電阻R28、第二十九電阻R29、第三十電阻R30、第三i^一電阻R31、第三十二電阻R32和第二十三電容C23,信號放大芯片U7的I腳與第二十三電容C23的一端連接,信號放大芯片U7的2腳分別與第二十七電阻R27的一端、第二十八電阻R28的一端、第二十九電阻R29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七電阻R27的另一端、信號放大芯片U7的3腳與刷卡感應(yīng)模塊中的第二十二電容C22的另一端連接,信號放大芯片U7的4腳、第二十九電阻R29的另一端接地;信號放大芯片U7的5腳分別與第二十三電容C23的另一端、第三十電阻R30的一端連接,信號放大芯片U7的6腳分別與第三十電阻R30的另一端、第三i^一電阻R31的一端、第三十二電阻R32的一端連接,第三十二電阻R32的另一端接地;信號放大模塊的7腳與2腳連接并作為信號放大模塊的輸出端,第二十八電阻R28的另一端、信號放大模塊的8腳和第三十一電阻R31的另一端均與刷卡電源檢測模塊中的第六MOS管Q13的漏極連接,所述的信號放大芯片U7的型號為LM358。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充值方式改變,本實用新型在熱量表預(yù)付費卡上通過賬費分離方式,使用戶費用更加安全可靠,達(dá)到了保護(hù)消費者的利益。

圖I為本實用新型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為本實用新型中電源模塊電路圖;圖3為本實用新型中閥門控制模塊電路圖;[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中韋根信號采集模塊電路圖;圖5為本實用新型中溫度測量模塊電路圖;圖6為本實用新型中按鍵控制模塊電路圖;圖7為本實用新型中存儲模塊電路圖;圖8為本實用新型中液晶顯示模塊電路圖;圖9為本實用新型中MCU處理控制模塊電路圖;圖10為本實用新型中紅外通信模塊電路圖;圖11為本實用新型中讀寫卡模塊模塊電路圖?!?b>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jìn)一步說明。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包括電源模塊I、按鍵控制模塊2、存儲模塊3、閥門控制模塊4、讀寫卡模塊5、紅外通信模塊6、MCU處理控制模塊7、韋根信號采集模塊8、溫度測量模塊9和液晶顯不模塊10。韋根信號采集模塊采集管道中的流量信息,韋根信號采集模塊的輸出端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 口信號連接;溫度測量模塊采集分別采集進(jìn)水溫度和回水溫度;按鍵控制模塊的輸出端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 口信號連接;液晶顯示模塊的輸入端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 口信號連接;溫度測量模塊、存儲模塊、閥門控制模塊、讀寫卡模塊和紅外通信模塊分別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 口信號連接;電源模塊為按鍵控制模塊、閥門控制模塊、讀寫卡模塊、MCU處理控制模塊和韋根信號采集模塊提供電源。如圖2所示,電源模塊包括穩(wěn)壓模塊和掉電檢測模塊,外部輸入的電壓經(jīng)穩(wěn)壓模塊后輸出3. OV電壓,當(dāng)外部輸入的電壓低于2. OV時,掉電檢測模塊發(fā)送信號給MCU處理控制豐吳塊。所述的穩(wěn)壓模塊包括第一接插件J1、第一二極管D1、法拉電容E1、第一電解電容E2、第一電容Cl、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第六電容C6、穩(wěn)壓芯片U2。第一接插件Jl的I腳接地、第一二極管Dl的陽極通過第一接插件Jl的2腳接外部輸入電壓;第一二極管Dl的陰極分別與法拉電容El的正極、穩(wěn)壓芯片U2的3腳連接,穩(wěn)壓芯片U2的2腳接第一電解電容E2的正極,該腳輸出3. OV電壓;法拉電容El的負(fù)極、穩(wěn)壓芯片U2的I腳、第一電解電容E2的負(fù)極均接地。第一電容Cl、第二電容C2、第三電容C3、第四電容C4、第五電容C5和第六電容C6并聯(lián)在第二穩(wěn)壓芯片U2的2腳和地之間;所述的穩(wěn)壓芯片U2型號為BL8064-3. O。所述的掉電檢測模塊包括掉電檢測芯片U3,掉電檢測芯片U3的2腳接外部輸入的電壓,掉電檢測芯片U3的3腳接地,掉電檢測芯片U3的I腳接MCU芯片Ul的13腳;所述的掉電檢測芯片U3的型號為BL8506-2. O。如圖3所示,閥門控制模塊包括第二接插件J2、第一電阻R1、第二電阻R2、第三電阻R3、第四電阻R4、第五電阻R5、第六電阻R6、第一 MOS管Q1、第二 MOS管Q2、第三MOS管Q3、第四MOS管Q4、第五MOS管Q5、第七電容C7和第八電容C8。第一電阻Rl的一端與MCU芯片Ul的19腳連接,第一電阻Rl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一MOS管Ql的柵極、第三MOS管Q3的柵極連接。第二電阻R2的一端與MCU芯片Ul的32腳連接,第二電阻R2的另一端分別與第
二MOS管Q2的柵極、第四MOS管Q4的柵極連接。第三MOS管Q3的源極、第四MOS管Q4的源極接地,第三MOS管Q3的漏極與第一MOS管Ql的漏極連接,第四MOS管Q4的漏極與第二 MOS管Q2的漏極連接;第一 MOS管Ql的源極分別與第二 MOS管Q2的源極、第五MOS管Q5的源極、第五電阻R5的一端、第六電阻R6的一端連接,第五電阻R5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接插件J2的3腳與MCU芯片Ul的28腳連接,第六電阻R6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接插件J2的2腳與MCU芯片Ul的29腳連接。第五MOS管Q5的柵極與第四電阻R4的一端連接,第五MOS管Q5的漏極、第三電阻R3的一端均接3. OV電壓,第四電阻R4的另一端、第三電阻R3的另一端、第七電容C7的一端均與MCU芯片Ul的18腳連接,第七電容C7的另一端接地。第八電容C8的一端與第三MOS管Q3的漏極、第一 MOS管Ql的漏極連接,第八電容C8的另一端與第四MOS管Q4的漏極、第二 MOS管Q2的漏極連接;第三MOS管Q3的漏極、第一 MOS管Ql的漏極通過第二接插件J2的5腳還與直流電機的一個輸入端連接,第四MOS管Q4的漏極、第二 MOS管Q2的漏極通過第二接插件J2的4腳還與直流電機的另一個輸入端連接,第二接插件J2的I腳接地,所述的直流電機用于驅(qū)動閥門的開關(guān),其型號為RF-300。如圖4所示,韋根信號采集模塊包括第三接插件J3、第九電容C9、第十電容C10、第i^一電容C11、第十二電容C12、第七電阻R7、第八電阻R8、第九電阻R9、第十電阻R10、第i 電阻RlI、第一三極管Q6和第二三極管Q7。第三接插件J3的I腳接地,第九電容C9的一端、第八電阻R8的一端、第i^一電容Cll的一端通過第三接插件J3的2腳與韋根傳感器的一個輸出端連接。第八電阻R8的另一端接地,第九電容C9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七電阻R7的一端,第一三極管Q6的基極連接,第七電阻R7的另一端、第一三極管Q6的發(fā)射極接3. OV電壓;第一三極管Q6的集電極分別與第九電阻R9的一端、第十電容ClO的一端、MCU芯片Ul的38腳連接,第九電阻R9的另一端、第十電容ClO的另一端接地。第十一電容Cll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三極管Q7的基極、第十一電阻Rll的一端連接,第二三極管Q7的發(fā)射極、第十一電阻Rll的另一端均接地,第二三極管Q7的集電極、第十電阻RlO的一端、第十二電容C12的一端與MCU芯片Ul的37腳連接,第十電阻RlO的另一端接3. OV電壓,第十二電容C12的另一端接地。如圖5所示,溫度測量模塊包括第四接插件J4、第五接插件J5、第十二電阻R12、第十三電阻R13和第二電解電容E3。第四接插件J4的I腳和2腳分別與進(jìn)水口處的鉬電阻PT1000的輸出端連接,第五接插件J5的I腳和2腳分別與回水口處的鉬電阻PT1000的輸出端連接;第四接插件J4的2腳還與MCU芯片Ul的46腳連接,第五接插件J5的I腳還與MCU芯片Ul的47腳連接,第四接插件J4的I腳還分別與第五接插件J5的2腳、第十二電阻R12的一端、第十三電阻R13的一端、第二電解電容E3的正極連接,第十二電阻R12的另一端接MCU芯片Ul的22腳,第十三電阻Rl3的另一端接MCU芯片Ul的36腳,第二電解電容E3的負(fù)極接地。如圖6所示,按鍵控制模塊包括按鍵Kl和第十四電阻R14,按鍵Kl的一端、第十四電阻R14的一端與MCU芯片Ul的21腳連接,按鍵Kl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四電阻R14的另一端接3. OV電壓。如圖7和圖8所示,存儲模塊包括存儲芯片U4、第十五電阻R15、第十六電阻R16和第十三電容C13。存儲芯片U4的I腳、2腳、3腳和4腳接地,存儲芯片U4的5腳、第十六電阻R16的一端與MCU芯片Ul的34腳連接,存儲芯片U4的6腳、第十五電阻R15的一端與MCU芯片Ul的35腳連接,存儲芯片U4的7腳、 第十三電容C13的一端接地,存儲芯片U4的8腳、第十三電容C13的另一端、第十五電阻R15的另一端、第十六電阻R16的另一端均與MCU芯片Ul的31腳連接;所述的存儲芯片U4的型號為24C16。所述的液晶顯示模塊選用4X23共92段的IXD。如圖9所示,MCU處理控制模塊包括MCU芯片U1、第十四電容C14、第十五電容C15、第十六電容C16、晶振Yl和JTAG接口 J7。第十五電容C15的一端、晶振Yl的一端與MCU芯片Ul的15腳連接,第十六電容C16的一端、晶振Yl的另一端與MCU芯片Ul的16腳連接,第十五電容C15的另一端、第十六電容C16的另一端接地,第十四電容C14的一端與MCU芯片Ul的40腳連接,第十四電容C14的另一端接地,JTAG接口 J7的I腳接3. OV電壓,4腳接MCU芯片Ul的48腳,6腳接MCU芯片Ul的20腳,7腳接MCU芯片Ul的49腳,9腳接MCU芯片Ul的50腳,8腳和10腳接地,其它腳懸空;MCU芯片Ul的型號為EFM32TG840F32,參見圖8。如圖10所示,紅外通信模塊包括紅外接收頭U5、第十七電阻R17、第十八電阻R18、第十九電阻R19、第二十電阻R20、第二 i^一電阻R21、第二十二電阻R22、第十七電容C16、第三三極管Q8、第四三極管Q9和紅外發(fā)送管D2,紅外接收頭U5的I腳接第二十二電阻R22的一端,紅外接收頭U5的3腳、第二十二電阻R22的另一端和第十七電容C16的一端均與MCU芯片Ul的33腳連接,第十七電容C16的另一端接地,紅外接收頭U5的2腳接地;所述的紅外接收頭U5的型號為HS-0038。第十七電阻R17的一端、第十八電阻R18的一端均與MCU芯片Ul的24腳連接,第十七電阻R17的另一端、第三三極管Q8的發(fā)射極均與MCU芯片Ul的33腳連接,第十八電阻R18的另一端與第三三極管Q8的基極連接。第十九電阻R19的一端、第二十電阻R20的一端均與MCU芯片Ul的30腳連接,第十九電阻R19的另一端與第四三極管Q9的基極連接,第二十電阻R20的另一端與MCU芯片Ul的33腳連接,第四三極管Q9的發(fā)射極連接與第三三極管Q8的集電極連接,第四三極管Q9的集電極與第二i^一電阻R21的一端連接,第二i^一電阻R21的另一端與紅外發(fā)送管D2的陽極連接,紅外發(fā)送管D2的陰極接地。如圖11所示,讀寫卡模塊包括刷卡電源檢測模塊、分頻模塊、刷卡感應(yīng)模塊和信號放大模塊,刷卡電源檢測模塊為其它模塊供電,分頻模塊提供基準(zhǔn)頻率信號給刷卡感應(yīng)模塊,刷卡感應(yīng)模塊接信號放大模塊。所述的刷卡電源檢測模塊包括第三十三電阻R33、第三十四電阻R34、第二十四電容C24和第六MOS管Ql3,第三十三電阻R33的一端、第三十四電阻R34的一端、第二十四電容C24的一端均與MCU芯片Ul的17腳連接,第二十四電容C24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三電阻R33的另一端和第六MOS管Q13的源極與3. OV電壓連接。[0056]所述的分頻模塊包括分頻芯片U6、第五三極管Q10、第二十三電阻R23、第二十四電阻R24、第二十五電阻R25、第十八電容C18、第十九電容C19和晶振Y2。分頻芯片U6的4腳與分頻芯片U6的12腳連接,分頻芯片U6的5腳分別與第五三極管QlO的發(fā)射極、第二十四電阻R24的一端連接,第五三極管QlO的基極與第二十三電阻R23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三電阻R23的另一端與MCU芯片Ul的14腳連接,第五三極管QlO的集電極接地;分頻芯片U6的10腳分別與晶振Y2的一端、第二十五電阻R25的一端、第十八電容C18的一端連接,分頻芯片U6的11腳分別與晶振Y2的另一端、第二十五電阻R25的一端、第十九電容C19的一端連接,第十八電容C18的另一端、第十九電容C19的另一端接地,分頻芯片U6的16腳與刷卡電源檢測模塊中的第六MOS管Q13的漏極連接,分頻芯片U6的其它腳懸空,所述的分頻芯片U6的型號為74HC4060。所述的刷卡感應(yīng)模塊包括第六三極管Q11、第七三極管Q12、電感LI、第二十電容C20、第二^^一電容C21、第二十二電容C22、第二十七電容C27、第二十六電阻R26和第二二極管D3 ;第六三極管Qll的基極、第七三極管Q12的基極均與分頻模塊中的第二十四電阻 R24的另一端連接,第六三極管Qll的集電極與刷卡電源檢測模塊中的第六MOS管Q13的漏極連接,第六三極管Qll的發(fā)射極、第七三極管Q12的發(fā)射極與電感LI的一端連接,第七三極管Q12的集電極、第二^ 電容C21的一端、第二十六電阻R26的一端、第二十七電容C27的一端接地,電感LI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十電容C20的一端、第二二極管D3的陽極連接,第二十電容C20的另一端與第二十一電容C21的另一端連接;第二二極管D3的陰極分別與第二十六電阻R26的另一端、第二十七電容C27的另一端、第二十二電容C22的一端連接,電感LI用來與預(yù)付費卡產(chǎn)生感應(yīng)。所述的信號放大模塊包括信號放大芯片U7、第二十七電阻R27、第二十八電阻R28、第二十九電阻R29、第三十電阻R30、第三i^一電阻R31、第三十二電阻R32和第二十三電容C23,信號放大芯片U7的I腳與第二十三電容C23的一端連接,信號放大芯片U7的2腳分別與第二十七電阻R27的一端、第二十八電阻R28的一端、第二十九電阻R29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七電阻R27的另一端、信號放大芯片U7的3腳與刷卡感應(yīng)模塊中的第二十二電容C22的另一端連接,信號放大芯片U7的4腳、第二十九電阻R29的另一端接地;信號放大芯片U7的5腳分別與第二十三電容C23的另一端、第三十電阻R30的一端連接,信號放大芯片U7的6腳分別與第三十電阻R30的另一端、第三i^一電阻R31的一端、第三十二電阻R32的一端連接,第三十二電阻R32的另一端接地;信號放大模塊的7腳與2腳連接并作為信號放大模塊的輸出端,第二十八電阻R28的另一端、信號放大模塊的8腳和第三十一電阻R31的另一端均與刷卡電源檢測模塊中的第六MOS管Q13的漏極連接,所述的信號放大芯片U7的型號為LM358。本實用新型的工作過程為系統(tǒng)上電后先通過穩(wěn)壓模塊后輸出3. OV電壓,當(dāng)外部輸入的電壓低于2. OV時,掉電檢測模塊發(fā)送信號給MCU處理控制模塊,MCU處理控制模塊通過液晶顯示模塊發(fā)出低電壓警告。在電壓正常情況下,系統(tǒng)進(jìn)行初始化,讀取表內(nèi)預(yù)付費信息,存儲模塊中的表具信息并進(jìn)行顯示。完成上述工作后,該表進(jìn)入計量狀態(tài),通過韋根信號采集模塊、溫度測量模塊分別讀取流量信號和兩個溫度信號,根據(jù)上述三個信號計量熱量如下_ f f
Q - qm X Ah X dt = px qv x ΔΑ x dt
Jri3Jfit其中0表示系統(tǒng)釋放或吸收的熱量,單位為J -,Qa表示流經(jīng)熱能表的水的質(zhì)量流量,單位為kg/h ;gr表示流經(jīng)熱能表的水的體積流量,單位為m3/h ;β表示流經(jīng)熱能表的水的密度,單位為kg/m3 ; Α 表示在熱交換系統(tǒng)進(jìn)口和出口溫度下水的焓值差,單位為J/kg ; τ表示時間,單位為h。根據(jù)累積得到的熱量,自動扣除賬戶上的費用,當(dāng)賬戶上的費用為零時,通過閥門控制模塊驅(qū)動直流電機關(guān)閉管道。該表還設(shè)置按鍵控制模塊,用來實現(xiàn)表功能的切換,主要有啟動讀寫卡程序、紅外通信程序,分別由讀寫卡模塊和紅外通信模塊來實現(xiàn)。在平時這兩個模塊分別處于休眠狀態(tài),經(jīng)權(quán)威機構(gòu)檢測,靜態(tài)功耗達(dá)到3-4微安,一般工作狀態(tài)下功耗10-12微安,比美國430芯片不論在靜態(tài)或工作狀態(tài)下功耗都低3/4。這樣一節(jié)2. 5Ah 一次性鋰電池正常工作壽命 可大于十年以上,有效地保證了表具的低功耗。當(dāng)按鍵控制模塊檢測到有按鍵信號時,啟動相應(yīng)的讀寫卡模塊和紅外通信模塊,讀寫卡模塊感知外界的預(yù)付費卡,然后將預(yù)付費卡的信息讀入,經(jīng)MCU處理控制模塊處理后,再將卡內(nèi)信息的狀態(tài)要寫回卡里面,用戶的預(yù)付費卡只存儲用戶的信息,不存儲用戶的交易金額,當(dāng)用戶需要充值時由熱能公司通過Mbus方式直接充值,通過這種賬費分離方式,避免了當(dāng)用戶卡丟失時,熱量表的余額不會丟失,只需要補辦一張卡即可,達(dá)到了保護(hù)消費者的利益。而紅外通信模塊主要是實現(xiàn)表具的遙控功能。上述具體實施方式
用來解釋本實用新型,而不是對實用新型進(jìn)行限制,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權(quán)利要求的保護(hù)范圍內(nèi),對本實用新型作出的任何修改和改變,都落入本實用新型的保護(hù)范圍。
權(quán)利要求1.射頻賬費分離預(yù)付費熱量表,包括電源模塊、按鍵控制模塊、存儲模塊、閥門控制模塊、讀寫卡模塊、紅外通信模塊、MCU處理控制模塊、韋根信號采集模塊、溫度測量模塊和液晶顯示模塊,其特征在于韋根信號采集模塊采集管道中的流量信息,韋根信號采集模塊的輸出端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 口信號連接;溫度測量模塊采集分別采集進(jìn)水溫度和回水溫度;按鍵控制模塊的輸出端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 口信號連接;液晶顯示模塊的輸入端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 口信號連接;溫度測量模塊、存儲模塊、閥門控制模塊、讀寫卡模塊和紅外通信模塊分別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 口信號連接;電源模塊為按鍵控制模塊、閥門控制模塊、讀寫卡模塊、MCU處理控制模塊和韋根信號采集模塊提供電源;所述的MCU處理控制模塊包括MCU芯片Ul,MCU芯片Ul的型號為EFM32TG840F32 ;所述的讀寫卡模塊包括刷卡電源檢測模塊、分頻模塊、刷卡感應(yīng)模塊和信號放大模塊,刷卡電源檢測模塊為其它模塊供電,分頻模塊提供基準(zhǔn)頻率信號給刷卡感應(yīng)模塊,刷卡感應(yīng)模塊接信號放大模塊; 所述的刷卡電源檢測模塊包括第三十三電阻R33、第三十四電阻R34、第二十四電容C24和第六MOS管Q13,第三十三電阻R33的一端、第三十四電阻R34的一端、第二十四電容C24的一端均與MCU芯片Ul的17腳連接,第二十四電容C24的另一端接地,第三十三電阻R33的另一端和第六MOS管Q13的源極與3. OV電壓連接; 所述的分頻模塊包括分頻芯片U6、第五三極管Q10、第二十三電阻R23、第二十四電阻R24、第二十五電阻R25、第十八電容C18、第十九電容C19和晶振Y2 ; 分頻芯片U6的4腳與分頻芯片U6的12腳連接,分頻芯片U6的5腳分別與第五三極管QlO的發(fā)射極、第二十四電阻R24的一端連接,第五三極管QlO的基極與第二十三電阻R23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三電阻R23的另一端與MCU芯片Ul的14腳連接,第五三極管QlO的集電極接地;分頻芯片U6的10腳分別與晶振Y2的一端、第二十五電阻R25的一端、第十八電容C18的一端連接,分頻芯片U6的11腳分別與晶振Y2的另一端、第二十五電阻R25的一端、第十九電容C19的一端連接,第十八電容C18的另一端、第十九電容C19的另一端接地,分頻芯片U6的16腳與刷卡電源檢測模塊中的第六MOS管Q13的漏極連接,分頻芯片U6的其它腳懸空,所述的分頻芯片U6的型號為74HC4060 ; 所述的刷卡感應(yīng)模塊包括第六三極管QlI、第七三極管Q12、電感LI、第二十電容C20、第二H^一電容C21、第二十二電容C22、第二十七電容C27、第二十六電阻R26和第二二極管D3 ;第六三極管Qll的基極、第七三極管Q12的基極均與分頻模塊中的第二十四電阻R24的另一端連接,第六三極管Qll的集電極與刷卡電源檢測模塊中的第六MOS管Q13的漏極連接,第六三極管QlI的發(fā)射極、第七三極管Q12的發(fā)射極與電感LI的一端連接,第七三極管Q12的集電極、第二i^一電容C21的一端、第二十六電阻R26的一端、第二十七電容C27的一端接地,電感LI的另一端分別與第二十電容C20的一端、第二二極管D3的陽極連接,第二十電容C20的另一端與第二十一電容C21的另一端連接;第二二極管D3的陰極分別與第二十六電阻R26的另一端、第二十七電容C27的另一端、第二十二電容C22的一端連接;所述的信號放大模塊包括信號放大芯片U7、第二十七電阻R27、第二十八電阻R28、第二十九電阻R29、第三十電阻R30、第三i^一電阻R31、第三十二電阻R32和第二十三電容C23,信號放大芯片U7的I腳與第二十三電容C23的一端連接,信號放大芯片U7的2腳分別與第二十七電阻R27的一端、第二十八電阻R28的一端、第二十九電阻R29的一端連接,第二十七電阻R27的另一端、信號放大芯片U7的3腳與刷卡感應(yīng)模塊中的第二十二電容C22的另一端連 接,信號放大芯片U7的4腳、第二十九電阻R29的另一端接地;信號放大芯片U7的5腳分別與第二十三電容C23的另一端、第三十電阻R30的一端連接,信號放大芯片U7的6腳分別與第三十電阻R30的另一端、第三i^一電阻R31的一端、第三十二電阻R32的一端連接,第三十二電阻R32的另一端接地;信號放大模塊的7腳與2腳連接并作為信號放大模塊的輸出端,第二十八電阻R28的另一端、信號放大模塊的8腳和第三十一電阻R31的另一端均與刷卡電源檢測模塊中的第六MOS管Q13的漏極連接,所述的信號放大芯片U7的型號為LM358。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射頻賬費分離預(yù)付費熱量表?,F(xiàn)有的熱量表一般都采用人工計費方式。本實用新型中的韋根信號采集模塊采集管道中的流量信息,輸出端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口信號連接;溫度測量模塊采集分別采集進(jìn)水溫度和回水溫度,輸出端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口信號連接;按鍵控制模塊的輸出端、液晶顯示模塊的輸入端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口信號連接。存儲模塊、閥門控制模塊、讀寫卡模塊和紅外通信模塊分別與MCU處理控制模塊的I/O口信號連接。讀寫卡模塊包括刷卡電源檢測模塊、分頻模塊、刷卡感應(yīng)模塊和信號放大模塊。本實用新型改變了熱量表的充值方式,使預(yù)付費卡上費用更加安全可靠。
文檔編號G07F15/06GK202677522SQ20122036330
公開日2013年1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5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2年7月25日
發(fā)明者鄭圣良, 王浩, 黃迎勝, 陳陽權(quán), 鄭耀, 孫強強, 吉建平 申請人:杭州富陽儀表總廠, 杭州中導(dǎo)科技開發(fā)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