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在FPGA中實現(xiàn)多流、超多流寬帶的精準控制的布線方式。
【背景技術】
[0002]在高速測試儀表如萬兆網測試儀、千兆網測試儀表中,多流的寬帶控制是邏輯設計中的關鍵,帶寬的精準程度決定整個儀表性能等級。而目前的多流寬帶控制往往存在多脈沖判斷延遲問題,影響了帶寬的控制精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3]為了克服現(xiàn)有技術下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同時也是一種超多流寬帶的精準控制的布線方式,能解決超多流多脈沖判斷延遲問題,從而能夠實現(xiàn)超多流寬帶的精準控制。
[0004]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
[0005]—種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設有若干級緩存器組,相鄰兩級緩存器組中下級緩存器組的每個緩存器的數(shù)據輸入端同時與上級緩存器組的N個緩存器的數(shù)據輸出端連接,不同緩存器所連接的上級緩存器互不相同,最下級緩存器組只有一個緩存器,其余級緩存器組中緩存器的個數(shù)分別為其相鄰下級緩存器組的緩存器個數(shù)的N倍,N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數(shù)。
[0006]N優(yōu)選為大于或等于4。
[0007]較優(yōu)地,緩存器組的級數(shù)為5,最下級緩存器組有一個緩存器,其余級緩存器組中緩存器的個數(shù)分別為其相鄰下級緩存器組的緩存器個數(shù)的4倍,最上級緩存器組的緩存器個數(shù)為256。
[0008]所述緩存器優(yōu)選采用FIFO。
[0009]最上級緩存器組中每個緩存器的數(shù)據輸入端對應連接一個脈沖源,即與超多流
——對應。
[0010]所述脈沖源可以是時間控制器。
[0011]所述若干級緩存器組全部集成在一塊電路板上,所述電路板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在電路板兩面上的孔口的周邊區(qū)域各固定覆蓋有一絕緣彈性層。
[0012]所述絕緣彈性層可以為橡膠層。
[0013]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為:
[0014]采用多級緩存、一個下級緩存同時控制上級多個緩存的布線方式,很好地解決了超多流多脈沖判斷在FPGA布線中產生的延遲問題,又完成了超多流寬帶的精準控制。
[0015]由于在所述若干級緩存器組所在的電路板上下兩面的安裝孔周圍設置彈性層,當用螺釘固定電路板時,螺釘與電路板之間以及電路板與電路板安裝面之間彈性接觸,能較好地起到減震作用,由此可以使本實用新型的組合電路能適應更多應用場合。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原理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FIFO模塊舉例。
【具體實施方式】
[0018]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下面以256個流為例進行說明。參見圖1,帶寬的產生源頭是256個流的時間控制器,256個時間控制器產生256個流發(fā)送脈沖,這256個發(fā)送脈沖的速率小于或等于100%的總帶寬。
[0019]256個發(fā)送脈沖分別用256個FIFO(引腳舉例參見圖2)來存儲,這256個FIFO構成的緩存器組作為第一級緩沖模塊。FIFO調整成First-Word Fall-Through模式(即dout線上顯示數(shù)據的模式),只要FIFO中有脈沖數(shù)據,empty信號就會被拉低,供下一級緩沖模式狀態(tài)機判斷。
[0020]第二級緩沖模塊為64個FIF0,每個FIFO負責存儲上一級的4個FIFO的發(fā)送脈沖,本級的每個FIFO均由獨立的狀態(tài)機控制。狀態(tài)機的操作是,每個周期依次檢查該4個FIFO的empty狀態(tài),若被拉低,則把該FIFO的發(fā)送脈沖存進本級FIFO中;
[0021 ] 第三級緩沖模塊為16個FIF0,操作過程與第二級一致;
[0022]第四級緩沖模塊為4個FIF0,操作過程與第二級、第三級一致。
[0023]第五級緩沖模塊也就是最下一級緩存器組為I個FIF0,當所有發(fā)送脈沖都被存入該FIFO中后,測試儀表后面的設計則可以方便的取出該FIFO中的發(fā)送脈沖信號,根據精確的帶寬指示組包、發(fā)包等。
[0024]本實用新型的設計資源主要利用到FPGA的邏輯資源和存儲資源RAM,因此主要針對在FPGA上或AISIC芯片上實現(xiàn)。
[0025]所述若干級緩存器組全部集成在一塊電路板上,所述電路板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在電路板兩面上的孔口的周邊區(qū)域各固定覆蓋有一絕緣彈性層。所述絕緣彈性層可以為橡膠層。利用該絕緣彈性層可以起到一定的減震作用。
[0026]所述電路板的頂面和/或底面優(yōu)選設置導熱銅片,所述導熱銅片可位于高功耗器件的周邊,并通過硅酮膠粘劑粘結在電路板上,通過銅線或熱通孔等連接到這些器件,形成散熱通路,提高熱性能,從而提高其所在設備的可靠性。
【主權項】
1.一種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其特征在于設有若干級緩存器組,相鄰兩級緩存器組中下級緩存器組的每個緩存器的數(shù)據輸入端同時與上級緩存器組的N個緩存器的數(shù)據輸出端連接,不同緩存器所連接的上級緩存器互不相同,最下級緩存器組只有一個緩存器,其余級緩存器組中緩存器的個數(shù)分別為其相鄰下級緩存器組的緩存器個數(shù)的N倍,N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數(shù)。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其特征在于N多4。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其特征在于緩存器組的級數(shù)為5,最下級緩存器組有一個緩存器,其余級緩存器組中緩存器的個數(shù)分別為其相鄰下級緩存器組的緩存器個數(shù)的4倍,最上級緩存器組的緩存器個數(shù)為256。4.如權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緩存器為FIFO。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其特征在于最上級緩存器組中每個緩存器的數(shù)據輸入端對應連接一個脈沖源。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脈沖源為時間控制器。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級緩存器組全部集成在一塊電路板上,所述電路板設有安裝孔,所述安裝孔在電路板兩面上的孔口的周邊區(qū)域各固定覆蓋有一絕緣彈性層。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絕緣彈性層為橡膠層。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路板的頂面和/或底面設置導熱銅片,所述導熱銅片通過硅酮膠粘劑粘結在電路板上,通過銅線或熱通孔連接到高功耗器件。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基于FPGA的超多流寬帶精準控制模塊,設有若干級緩存器組,相鄰兩級緩存器組中下級緩存器組的每個緩存器的數(shù)據輸入端同時與上級緩存器組的N個緩存器的數(shù)據輸出端連接,不同緩存器所連接的上級緩存器互不相同,最下級緩存器組只有一個緩存器,其余級緩存器組中緩存器的個數(shù)分別為其相鄰下級緩存器組的緩存器個數(shù)的N倍,N為大于或等于2的自然數(shù),所述緩存器采用FIFO,最上級緩存器組中每個緩存器的數(shù)據輸入端對應連接一個脈沖源。本實用新型能解決超多流多脈沖判斷在FPGA布線中產生的延遲問題,又實現(xiàn)了超多流寬帶的精準控制。
【IPC分類】G06F5/06
【公開號】CN204790972
【申請?zhí)枴緾N201520171542
【發(fā)明人】賴兆紅
【申請人】北京卓越訊通科技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3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