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把結構及電子裝置的制造方法【專利摘要】提把結構與電子裝置。電子裝置包括具有容置槽的殼體,容置槽包括鄰接于殼體的側邊的第一端及與之相對的第二端,提把結構包括:第一蓋體,包括結合部與定位部,并連接于容置槽的第二端;第二蓋體,可與第一蓋體結合而形成容置空間,并包括定位孔,當兩蓋體結合時,定位部裸露于定位孔,且可活動于釋放與結合位置;提把件;及滑動件,具有第一與第二端,第一端連接提把件,滑動件收容于容置空間而可滑動于伸長位置與收納位置,當滑動件位于收納位置時,第二端可結合于處于結合位置的定位部,當定位部處于釋放位置時,第二端可脫離于定位部而滑動至伸長位置,使提把件露出于容置槽的第一端外。本發(fā)明可節(jié)省包裝和擺放空間且不影響電子裝置的美感?!緦@f明】提把結構及電子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提供一種提把結構及電子裝置,特別是一種適用于電子裝置且可選擇性地支撐該電子裝置而作為腳座使用的提把結構及電子裝置?!?br>背景技術:
】[0002]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計算機產品、通信產品及消費性電子產品已成為全球中快速成長的產業(yè)之一。其中,計算機產品的應用范圍極為廣泛,凡是在工作、日常生活或休閑等等皆有其使用蹤跡,而儼然已成為現(xiàn)在人的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之一。[0003]而隨著科技的進步與整體化概念的興起,致使現(xiàn)今的計算機產品多朝向輕巧化的設計發(fā)展,諸如筆記本型計算機(notebookcomputer)、平板計算機(tabletPC)與一體式計算機(all-1n-onePC,A1PC)等輕巧化的計算機裝置已日益普及于電子產品的市場。[0004]其中,一體式計算機是通過將計算機主機縮小化并與顯示器整合成一體,而形成外形宛若一臺液晶屏幕的模塊化計算機裝置。因此,一體式計算機的機體需要通過支撐座或腳架將機體立于桌面以方便使用者觀看、使用。此外,一體式計算機還另外設置提把,以滿足現(xiàn)代人的便攜性的需求。[0005]然而,公知一體式計算機的提把結構的設計會造成一體式計算機的整個機臺包裝和擺放上不方便,且影響到一體式計算機的外觀的一體性的美感。因此,如何設計一電子裝置的提把結構以方便使用者提攜,并節(jié)省電子裝置的整體包裝和擺放空間,且不影響到電子裝置的外觀的一體性的美感是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欲琢磨的重要課題。[0006]從而,需要提供一種提把結構及電子裝置來滿足上述需求?!?br/>發(fā)明內容】[0007]有鑒于此,本發(fā)明提出一種提把結構,該提把結構適用于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具有一容置槽的一殼體,該容置槽包括鄰接于該殼體的一側邊的一第一端以及與之相對的一第二端,該提把結構包括:一第一蓋體、一第二蓋體、一提把件以及一滑動件;該第一蓋體包括一結合部與一定位部,該第一蓋體以該結合部可轉動地連接于該容置槽的該第二端;該第二蓋體可與該第一蓋體結合而形成有一容置空間于其間,該第二蓋體包括一定位孔,當該第二蓋體與該第一蓋體結合時,該定位部裸露于該定位孔,且該定位部可相對于該定位孔活動于一釋放位置與一結合位置之間;該滑動件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滑動件的該第一端連接該提把件,該滑動件可滑動地收容于該容置空間中而可滑動于一伸長位置與一收納位置之間,其中當該滑動件位于該收納位置時,該滑動件的該第二端可結合于處于該結合位置的該定位部,而當該定位部處于該釋放位置時,該滑動件的該第二端可脫離于該定位部而滑動至該伸長位置,使該提把件露出于該容置槽的該第一端外。[0008]此外,本發(fā)明提出一種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以及一提把結構;該殼體包括一容置槽,該容置槽具有鄰接于該殼體的一側邊的一第一端以及與之相對的一第二端;該提把結構樞接結合于該容置槽中而可相對于該殼體活動而形成一提把模式或一腳座模式,該提把結構包括:一第一蓋體、一第二蓋體、一提把件以及一滑動件;該第一蓋體包括一結合部與一定位部,該第一蓋體以該結合部可轉動地連接于該容置槽的該第二端,使該提把結構在需要時能相對于該殼體旋轉而形成該腳座模式;該第二蓋體可與該第一蓋體結合而形成有一容置空間于其間,該第二蓋體包括一定位孔,當該第二蓋體與該第一蓋體結合時,該定位部裸露于該定位孔,且該定位部可相對于該定位孔活動于一釋放位置與一結合位置之間;該滑動件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滑動件的該第一端連接該提把件,該滑動件可滑動地收容于該容置空間中而可滑動于一伸長位置與一收納位置之間,其中當該滑動件位于該收納位置時,該滑動件的該第二端可結合于處于該結合位置的該定位部,而當該定位部處于該釋放位置時,該滑動件的該第二端可脫離于該定位部而滑動至該伸長位置,使該提把件露出于該容置槽的該第一端外,以形成該提把模式。[0009]綜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與電子裝置藉由提把結構的第一蓋體是可轉動地連接于殼體的容置槽來調節(jié)電子裝置的使用角度,以作為電子裝置的腳座使用,且藉由提把結構的滑動件可滑動地結合于第一蓋體或第二蓋體上來帶動提把件滑動,以作為電子裝置的伸縮提把來方便使用者提攜,進而可達到節(jié)省包裝和擺放空間且不影響到電子裝置的外觀的一體性的美感。[0010]以下在實施方式中詳細敘述本發(fā)明的詳細特征及優(yōu)點,其內容足以使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了解本發(fā)明的技術內容并據(jù)以實施,且根據(jù)本說明書所公開的內容、權利要求書的范圍及附圖,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可輕易地理解本發(fā)明相關的目的及優(yōu)點?!靖綀D說明】[0011]圖1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安裝于電子裝置上的外觀概要示意圖。[0012]圖2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的立體分解圖(一)。[0013]圖3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的立體分解圖(二)。[0014]圖4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的定位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0015]圖5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的滑動件位于收納位置時的概要示意圖。[0016]圖6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作為電子裝置的腳座使用的概要示意圖。[0017]圖7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的滑動件位于伸長位置時的概要示意圖。[0018]圖8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作為電子裝置的提把使用時的概要局部示意圖。[0019]圖9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的定位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0020]主要組件符號說明:[0021]100提把結構130H開口[0022]110第一蓋體140滑動件[0023]IlOA第一端140A第一端[0024]IlOB第二端140B第二端[0025]IlOH穿孔140H凹口[0026]111結合部141卡鉤部[0027]112定位部142H鏤空區(qū)[0028]1121凸塊143舌片[0029]1122楔形結構144止擋件[0030]1123彈性臂150導軌組件[0031]112C剖槽900電子裝置[0032]120第二蓋體910殼體[0033]120A第一端910C容置槽[0034]120B第二端911第一端[0035]120H定位孔912第二端[0036]121限位部913卡槽[0037]130提把件914樞軸結構【具體實施方式】[0038]請參閱圖1至圖5,分別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安裝于電子裝置上的外觀概要示意圖、提把結構的立體分解圖(一)、立體分解圖(二)、提把結構的定位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與提把結構的滑動件位于收納位置時的概要示意圖,公開一種適用于電子裝置900的提把結構100。電子裝置900包含殼體910,殼體910上設有一容置槽910C,為方便說明,容置槽910C鄰接于殼體910的一側邊而開放的一端及位于殼體910內側封閉的另一端分別以第一端911與第二端912表不,以使提把結構100的一端可樞接結合于容置槽910C的第二端912后,提把結構100的另一端可自此容置槽910C的第一端911滑動進出而形成提把模式或是與第一端911分離而形成腳座模式。由于容置槽910C是用以容置提把結構100,故容置槽910C的大小與深度視提把結構100而定,以使設有提把結構100的電子裝置900的外觀可保有一體性的美感。[0039]提把結構100包含第一蓋體110、第二蓋體120、提把件130與滑動件140,茲分述如下。[0040]第一蓋體110包含結合部111與定位部112。第一蓋體110大概呈矩形,且結合部111是位于第一蓋體110的第一端110A。在此,第一蓋體110是藉由結合部111可轉動地連接于容置槽910C的第二端912。如圖3所示,在容置槽910C內,位于第二端912處容設有樞軸結構914,而第一蓋體110的結合部111即是鎖固結合于樞軸結構914,而使第一蓋體110可轉動地連接于容置槽910C的第二端912,然而本發(fā)明并不以此為限。[0041]定位部112設于第一蓋體110,且鄰近于結合部111的設置處。請參閱圖4,定位部112包含凸塊1121與至少一楔形結構1122,且位于凸塊1121的一側。以下,是以兩個楔形結構1122且此二楔形結構1122分別位于凸塊1121的二側為例來進行說明。凸塊1121是垂直突出于第一蓋體110,且凸塊1121朝向第二蓋體120的方向延伸。此外,定位部112的周圍開設有一剖槽112C,且剖槽112C大概呈U形,以使定位部112可藉由與第一蓋體110相連的一端作為轉軸,而使得定位部112的另一端以一彈性臂1123相對于第一蓋體110活動。[0042]第二蓋體120亦大概呈矩形,且第二蓋體120是可結合于第一蓋體110而與第一蓋體110之間形成一容置空間。因此,第二蓋體120的形狀、大小皆對應于第一蓋體110。此外,第二蓋體120包含一定位孔120H。定位孔120H位于第二蓋體120的第一端120A,且其設置位置是對應于定位部112的凸塊1121的位置。定位孔120H的孔洞形狀與大小亦對應定位部112的凸塊1121的形狀與大小,以當?shù)诙w體120結合于第一蓋體110時,定位部112的凸塊1121裸露于定位孔120H,且定位部112的凸塊1121可結合于定位孔120H中而位于一結合位置,如圖1所示,定位部112的凸塊1121位于定位孔120H中,且凸塊1121的端面是恰好與第二蓋體120的外表面位于同一平面或是微凸出于該外表面,然而本發(fā)明并不以此為限。[0043]滑動件140大概呈矩形片狀,且可滑動地被收容于第一蓋體110或第二蓋體120之間而可滑動于一伸長位置(如圖7所示)與一收納位置(如圖1所示)之間。滑動件140具有第一端140A與第二端140B。其中,滑動件140的第二端140B與提把件130相接。提把件130中央開設有一開口130H,以供使用者的手可藉由此開口130H來推拉或把持提把件130。在本實施例中,提把件130與滑動件140是可一體成形的。[0044]提把結構100還包含導軌組件150。導軌組件150可設置于第一蓋體110上或第二蓋體120上,以使滑動件140可藉由導軌組件150可滑動地結合于第一蓋體110上或第二蓋體120上。在本實施例中,導軌組件150是設置于第一蓋體110之上,且滑動件140藉由導軌組件150可滑動地結合于第一蓋體110上而可滑動至伸長位置而大概如圖7所示,或亦可滑動至收納位置而大概如圖1所示。[0045]滑動件140包含一凹口140H與至少一^^鉤部141。以下,是以滑動件140具有兩個卡鉤部141為例進行說明。此二卡鉤部141位于滑動件140的第一端140A且各卡鉤部141的凹部彼此相對并呈鏡像對稱,而凹口140H則位于二卡鉤部141之間。當滑動件140位于收納位置時,二卡鉤部141的凹部分別勾合于定位部112的二楔形結構1122,而使得滑動件140的第一端140A可結合于定位部112。而連接于滑動件140的第二端140B的提把件130此時則抵接于第一蓋體110的第二端IlOB與第二蓋體120的第二端120B。[0046]因此,當滑動件140自伸長位置滑動至收納位置時,滑動件140的二卡鉤部141會分別通過定位部112的二楔形結構1122的斜面而卡合于二楔形結構1122的后側,如圖5所示。在此,滑動件140的凹口140H略大于定位部112的凸塊1121,以當滑動件140位于收納位置時,定位部112的凸塊1121可抵接于滑動件140的凹口140H,而收容于此凹口140H中。[0047]請參閱圖6,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作為電子裝置的腳座使用時的概要示意圖。此時,使用者無需將提把結構100的提把件130自容置槽910C中拉動出來,而僅需將提把結構100相對于電子裝置的殼體910轉動出一角度后,便可作為腳座提供角度調節(jié)功能。因此,此時定位部112的凸塊1121是位于結合位置,且滑動件140位于收納位置。[0048]請參閱圖7,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的滑動件位于伸長位置的概要示意圖。當使用者欲提攜電子裝置900時,可通過定位孔120H用手按壓定位部112的凸塊1121,以使定位部112自結合位置活動至釋放位置后,即可將提把結構100的提把件130自容置槽910C中拉動出來,而帶動滑動件140自收納位置滑動至伸長位置。[0049]請參閱圖8,為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作為電子裝置的提把使用時的概要局部示意圖。提把結構100的第一蓋體110或第二蓋體120還包含至少一限位部121,以當滑動件140滑動至伸長位置時,滑動件140的至少一卡鉤部141可分別抵接于至少一限位部121,從而限制滑動件140的滑動,以避免滑動件140整個自第一蓋體110或第二蓋體120脫出。在此,限位部121的數(shù)量是相同于卡鉤部141,以分別使各卡鉤部141可抵接于此,然而本發(fā)明并不以此為限。[0050]此外,滑動件140還包含二止擋件144分別設于二卡鉤部141上,以藉由此二止擋件144來分別抵接于二限位部121。由于在本實施例中是以滑動件140可滑動地結合于第一蓋體110為例,故此二止擋件144在此朝向第二蓋體120的方向突出,以藉此對滑動件140進行限位。[0051]由圖3可見,滑動件140還包含鏤空區(qū)142H與舌片143。其中舌片143位于滑動件140的第一端140A,且是自滑動件140的第一端140A朝滑動件140的第二端140B的方向突出于滑動件140的鏤空區(qū)142H中。此外,殼體910還包含一^^槽913設置于容置槽910C上鄰近第一端911,且第一蓋體110對應于卡槽913開設有一穿孔110H,以使卡槽913可經由第一蓋體110的穿孔IlOH突出于滑動件140的鏤空區(qū)142H,并且卡槽913的槽口朝向舌片143。[0052]因此,當滑動件140滑動至伸長位置時,滑動件140的舌片143便可插入卡槽913的槽口,使滑動件140可藉由舌片143卡合于殼體910的卡槽913,來防止使用者在提攜電子裝置900時電子裝置900會有相對于提把結構100翻轉的情形。[0053]綜上所述,根據(jù)本發(fā)明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與電子裝置藉由提把結構的第一蓋體是可轉動地連接于殼體的容置槽來調節(jié)電子裝置的使用角度,以作為電子裝置的腳座使用,且藉由提把結構的滑動件可滑動地結合于第一蓋體或第二蓋體上來帶動提把件滑動,以作為電子裝置的伸縮提把來方便使用者提攜,進而可達到節(jié)省包裝和擺放空間且不影響到電子裝置的外觀的一體性的美感。[0054]再請參閱圖9,其為本發(fā)明另一實施例的提把結構的定位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圖。本實施例與前一實施例相同的結構及組件將以相同的組件符號表示,且不再贅述。本實施例與前一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剖槽112C的方向及與第一蓋體110相連接的彈性臂1123的位置。在前一實施例中,剖槽112C大概呈U形,而U形的開口朝向容置槽910C的第二端912,使彈性臂1123位于如圖4所示的上方延伸連接第一蓋體110。而如圖9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剖槽112C亦大概呈U形,但U形的開口朝向容置槽910C的第一端911,使彈性臂1123位于如圖9所示的向下方延伸連接第一蓋體110。此外,二楔形結構1122即會位于相對于彈性臂1123的另一端末。[0055]雖然本發(fā)明以前述的實施例公開如上,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任何本領域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應當可作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fā)明的專利保護范圍須視本說明書所附的權利要求書的范圍所界定者為準?!局鳈囗棥?.一種提把結構,該提把結構適用于一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具有一容置槽的一殼體,該容置槽包括鄰接于該殼體的一側邊的一第一端以及與之相對的一第二端,該提把結構包括:一第一蓋體,該第一蓋體包括一結合部與一定位部,該第一蓋體以該結合部可轉動地連接于該容置槽的該第二端;一第二蓋體,該第二蓋體可與該第一蓋體結合而形成有一容置空間于其間,該第二蓋體包括一定位孔,當該第二蓋體與該第一蓋體結合時,該定位部裸露于該定位孔,且該定位部可相對于該定位孔活動于一釋放位置與一結合位置之間;一提把件;以及一滑動件,該滑動件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滑動件的該第一端連接該提把件,該滑動件可滑動地收容于該容置空間中而可滑動于一伸長位置與一收納位置之間,其中當該滑動件位于該收納位置時,該滑動件的該第二端可結合于處于該結合位置的該定位部,而當該定位部處于該釋放位置時,該滑動件的該第二端可脫離于該定位部而滑動至該伸長位置,使該提把件露出于該容置槽的該第一端外。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把結構,其中該定位部包括一凸塊與至少一楔形結構,該至少一楔形結構位于該凸塊的一側,該滑動件包括一凹口與至少一^^鉤部,該至少一^^鉤部位于該滑動件的該第二端,且該凹口鄰接該至少一卡鉤部,當該滑動件自該伸長位置滑動至該收納位置時,該滑動件的該至少一卡鉤部通過該至少一楔形結構的斜面而卡合于該至少一楔形結構的后側,且該凸塊收容于該凹口中。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把結構,其中當該滑動件位于該收納位置時,該凸塊位于且裸露于該定位孔中。4.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提把結構,其中該第一蓋體及該第二蓋體的其一還包括至少一限位部,當該滑動件位于該伸長位置時,該滑動件的該至少一卡鉤部分別抵接于該至少一限位部。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把結構,還包括一導軌組件,該導軌組件設置于該第一蓋體及該第二蓋體的其一上,該滑動件藉由該導軌組件可滑動地結合于該第一蓋體及該第二蓋體的其一上。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提把結構,其中該滑動件包括一鏤空區(qū)與一舌片,該舌片自該滑動件的第二端朝該滑動件的第一端的方向突出于該鏤空區(qū)中,該第一蓋體還包括一穿孔用以供該殼體上的一卡槽突出而伸入于該鏤空區(qū),使該滑動件滑動至該伸長位置時該舌片能插入該卡槽中。7.一種電子裝置,該電子裝置包括:一殼體,該殼體包括一容置槽,該容置槽具有鄰接于該殼體的一側邊的一第一端以及與之相對的一第二端;以及一提把結構,該提把結構樞接結合于該容置槽中而可相對于該殼體活動而形成一提把模式或一腳座模式,該提把結構包括:一第一蓋體,該第一蓋體包括一結合部與一定位部,該第一蓋體以該結合部可轉動地連接于該容置槽的該第二端,使該提把結構在需要時能相對于該殼體旋轉而形成該腳座模式;一第二蓋體,該第二蓋體可與該第一蓋體結合而形成有一容置空間于其間,該第二蓋體包括一定位孔,當該第二蓋體與該第一蓋體結合時,該定位部裸露于該定位孔,且該定位部可相對于該定位孔活動于一釋放位置與一結合位置之間;一提把件;以及一滑動件,該滑動件具有一第一端與一第二端,該滑動件的該第一端連接該提把件,該滑動件可滑動地收容于該容置空間中而可滑動于一伸長位置與一收納位置之間,其中當該滑動件位于該收納位置時,該滑動件的該第二端可結合于處于該結合位置的該定位部,而當該定位部處于該釋放位置時,該滑動件的該第二端可脫離于該定位部而滑動至該伸長位置,使該提把件露出于該容置槽的該第一端外,以形成該提把模式。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定位部包括一凸塊與至少一楔形結構,該至少一楔形結構分別位于該凸塊的一側,該滑動件包括一凹口與至少一^^鉤部,該至少一^^鉤部位于該滑動件的該第二端,且該凹口鄰接該至少一^^鉤部,當該滑動件自該伸長位置滑動至該收納位置時,該滑動件的該至少一卡鉤部分別通過該至少一楔形結構的斜面而卡合于該至少一楔形結構的后側,且該凸塊收容于該凹口中。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當該滑動件位于該收納位置時,該凸塊位于且裸露于該定位孔中。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蓋體或該第二蓋體還包括至少一限位部,當該滑動件位于該伸長位置時,該滑動件的該至少一卡鉤部分別抵接于該至少一限位部。11.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還包括一導軌組件,該導軌組件設置于該第一蓋體及該第二蓋體的其一上,該滑動件藉由該導軌組件可滑動地結合于該第一蓋體及該第二蓋體的其一上。12.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電子裝置,其中該滑動件包括一鏤空區(qū)與一舌片,該舌片自該滑動件的第二端朝該滑動件的第一端的方向突出于該鏤空區(qū)中,該殼體還包括一卡槽,該第一蓋體還包括一穿孔,該卡槽經由該穿孔突出于該滑動件的該鏤空區(qū),且該卡槽的槽口朝向該舌片,使該滑動件滑動至該伸長位置時該舌片能插入該卡槽中。【文檔編號】G06F1/16GK105867524SQ201510028445【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申請日】2015年1月20日【發(fā)明人】羅熙任【申請人】緯創(chuàng)資通(中山)有限公司,緯創(chuàng)資通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