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fā)明涉及軟件自動化測試以及測試腳本的開發(fā)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自動化測試頁面導航組織方法。
背景技術:
軟件測試工程師編寫自動化測試腳本,一般都需要定位被測對象頁面元素,再對元素進行相應操作,如果被測對象是一種功能簡單的小型工具,編寫測試用例時可以直接對頁面元素操作,實現測試,但如果被測試是一種功能比較綜合全面的又是按照模塊劃分的系統(tǒng)工具,這種方法就會比較耗時,維護起來也比較麻煩。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fā)明的技術任務是提供一種自動化測試頁面導航組織方法。
本發(fā)明的技術任務是按以下方式實現的,一種自動化測試頁面導航組織方法,具體方法如下:
s1、把被測試對象按照模塊進行劃分;
s2、所述的每個模塊創(chuàng)建一個對象實例;
s3、再針對所述的對象實例實現頁面導航方法,導航到需要測試的頁面;
s4、最后,直接引用所述的對象實例的頁面導航方法,書寫自動化測試用例腳本,從而實現頁面導航。
進一步的,優(yōu)選的方法為,所述的被測對象是一種按照模塊劃分功能的測試對象。
進一步的,優(yōu)選的方法為,所述的每個模塊包含多個頁面。
進一步的,優(yōu)選的方法為,舉例操作步驟如下:
假設訪問模塊a的a頁面,先創(chuàng)建一個classa類,再編寫導航到a頁面的funa()方法,該方法的實現是從登錄后顯示的起始頁面開始,依次元素操作,最終到達被測頁面。
進一步的,優(yōu)選的方法為,所述的元素操作的具體步驟:
s1、設定等待總時間,此處假設等待60秒,判斷元素是否存在,不存在超過等待時間則退出,存在則至s2;
s2、判斷元素是否為激活狀態(tài),否,對該元素執(zhí)行點擊操作,如果當前頁面就是需要導航到的頁面,則不需要操作,至s3;
s3、判斷該頁面是否為初始狀態(tài),如果不是初始狀態(tài),刷新該頁面為初始狀態(tài);如果是初始狀態(tài),進入下一個元素操作。
本發(fā)明的一種自動化測試頁面導航組織方法和現有技術相比,有益效果為:
1、本發(fā)明組織重復率比較高的腳本為對象的方式統(tǒng)一管理,減少腳本的開發(fā)時間;
2、提供統(tǒng)一的頁面導航接口可共享給其他測試工程師調用使用提高開發(fā)效率;
3、在界面變動情況下,只修改導航接口即可,縮減后期的維護成本;
4、通過該方法進行有效導航,省時省力,后期維護也會比較簡單。
附圖說明
附圖1為一種自動化測試頁面導航組織方法的流程圖;
附圖2為一種自動化測試頁面導航組織方法的又一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首先是按照模塊劃分,假設有模塊a和模塊b,每個模塊有包含a、b、c、……頁面;然后是對模塊a和模塊b進行對象封裝,再對該對象實現不同的方法導航到不同頁面;最后就是書寫自動化測試用例了腳本時候,直接引用對象的頁面導航方法,實現頁面導航。
具體實施中,如附圖1所示,假設訪問模塊a的a頁面,先創(chuàng)建一個classa類,再編寫導航到a頁面的funa()方法,該方法的實現一般是從登錄后顯示的起始頁面開始,依次點擊一些元素,最終到達被測頁面;
如附圖2所示,其中對每個元素操作前都要進行如下一系列判斷:
元素是否存在(設定等待總時間,此處假設等待60秒),不存在超過等待時間則退出;
元素是否為激活狀態(tài)(如果當前頁面就是需要導航到的頁面,則不需要操作,否則對該元素執(zhí)行點擊等操作);
該頁面是否為初始狀態(tài)(如果不是初始狀態(tài),刷新該頁面為初始狀態(tài))。
書寫測試用例,實現某頁面某功能之前,先調用classa.funa()此類方法,完成頁面的快速導航。
通過上面具體實施方式,所述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容易的實現本發(fā)明。但是應當理解,本發(fā)明并不限于上述的幾種具體實施方式。在公開的實施方式的基礎上,所述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任意組合不同的技術特征,從而實現不同的技術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