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焊接金屬陶瓷封接抗拉強度測試件的夾具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夾具,具體涉及一種焊接金屬陶瓷封接抗拉強度測試件的夾具。
【背景技術】
[0002]真空開關管主要用于工業(yè)動力裝置、電力輸送、軍用微波雷達通訊等鄰域,其主要部件之一是電真空陶瓷管殼,在使用時陶瓷管殼需要與金屬焊接,由于陶瓷和金屬無法直接封接,因此需要在陶瓷管殼端面做金屬化處理。在陶瓷管殼金屬化處理后金屬化程度和陶瓷與金屬化表面的結合緊密度無法直接觀察,一般通過做抗拉強度測試來對陶瓷表面金屬化程度進行檢測,在檢測前需要將金屬拉桿先垂直焊接在陶瓷表面。
[0003]為了將金屬拉桿焊接在陶瓷管殼的金屬化端面,需要用到焊接夾具,為了加快焊接效率,現(xiàn)在也存在一些可以同時對兩套陶瓷樣品與金屬焊棒同時進形操作,使金屬焊棒下端對準陶瓷樣品上端的中心位置后進行焊接的焊接夾具,這些焊接夾具一般只通過調整位于兩個陶瓷樣品之間的夾片的厚度來調整焊棒與陶瓷樣品的相對位置,每次調整都需要將夾片取出后再用不同厚度的夾片夾入兩個陶瓷樣品之間,調節(jié)位置不方便,且容易在取出和放入夾片的過程中使陶瓷樣品產生偏移從而使對得到的焊棒與陶瓷樣品的連接件進行測試的測試結果不準確,無法正確反映陶瓷管殼金屬化處理后的金屬化程度。
【發(fā)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xiàn)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能高效準確、適用于多種規(guī)格的陶瓷管殼的焊接金屬陶瓷封接抗拉強度測試件的夾具。
[0005]為了實現(xiàn)以上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術方案:一種焊接金屬陶瓷封接抗拉強度測試件的夾具,包括夾具主體、用于固定焊棒的蓋帽、墊塊、夾片、兩個楔形固定片和螺栓;夾具主體的上端設有沿夾具主體的中軸線對稱分布的兩個焊棒固定孔;夾具主體中部設有貫穿前后側壁的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分為上段、中段和下段三部分,容納腔上段和下段的截面形狀為矩形,容納腔中段的截面形狀為等腰梯形,下段矩形的寬度大于上段矩形的寬度,且等腰梯形的上底邊與上段矩形的寬度相同,等腰梯形的下底邊與下段矩形的寬度相同;所述焊棒固定孔與容納腔連通;所述墊片置于容納腔的上段,所述夾片置于容納腔的中段且位于夾具主體的中軸線上,楔形固定片一和楔形固定片二沿夾片對稱設置在容納腔中段,在容納腔中段的側壁上設有卡槽,楔形固定片的截面為直角三角形其傾斜的側壁貼合于容納腔中段的側壁上沿卡槽運動,其下端面與水平面平行;夾片和楔形固定片一之間留有容納陶瓷樣品的通道,夾片和楔形固定片二之間留有容納陶瓷樣品的通道,每個通道位置處于焊棒固定孔的正下方;夾具主體的下端設有兩個螺孔,螺栓穿過螺孔分別卡住楔形固定片一和楔形固定片二的下端面,螺栓的旋緊或松開推動楔形固定片上升或下降來調節(jié)通道的寬度。
[0006]本實用新型可同時對兩件待測試的金屬與經(jīng)過金屬化陶瓷管殼進行固定并焊接,用得到的焊接件進行抗拉強度測試以檢測陶瓷表面金屬化程度,效率高;夾片位于容納腔的中間位置,使用時陶瓷樣品置于夾片與楔形固定片之間的通道中,夾片始終靜止在容納腔的中間位置,通過調整夾片的寬度來初步調節(jié)通道的寬度,然后通過擰緊或松開螺栓推動楔形固定片上升或下降來微調通道的寬度,調節(jié)通道寬度操作方便且準確;本實用新型中的夾片和楔形固定片的厚度、螺栓的長度可根據(jù)實際待測陶瓷樣品的規(guī)格選擇,因此本實用新型能適用于多種規(guī)格的陶瓷金屬管。
[0007]根據(jù)以上,本實用新型具有焊接效率高、能方便且準確的調節(jié)用于容納陶瓷樣品的通道的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剖面示意圖;
[0009]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0]圖3為利用本實用新型所得的焊棒與陶瓷樣品的連接件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詳細描述本使用新型的實施例。
[0012]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術語“中心”、“縱向”、“橫向”、“長度”、“寬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豎直”、“水平”、“頂”、“底” “內”、“順時針”、
“逆時針”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發(fā)明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發(fā)明的限制。
[0013]如圖1和圖2所示的一種焊接金屬陶瓷封接抗拉強度測試件的夾具,包括夾具主體1、用于固定焊棒12的蓋帽2、墊塊3、兩個陶瓷樣品13間的夾片4,楔形固定片一 51和楔形固定片二 52、以及用于調節(jié)楔形固定片位置的螺孔11和螺栓6。夾具主體I的上端設有沿夾具主體I的中軸線對稱分布的兩個焊棒固定孔7 ;夾具主體I中部設有貫穿前后側壁的容納腔8,所述容納腔8分為上段、中段和下段三部分,容納腔8上段和下段的截面形狀為矩形,容納腔8中段的截面形狀為等腰梯形,下段矩形的寬度大于上段矩形的寬度,且等腰梯形的上底邊與上段矩形的寬度相同,等腰梯形的下底邊與下段矩形的寬度相同;所述焊棒固定孔7與容納腔8連通;所述墊片3置于容納腔8的上段,所述夾片4置于容納腔8的中段且位于夾具主體I的中軸線上,楔形固定片一 51和楔形固定片二 52沿夾片4對稱設置在容納腔8中段,在容納腔8中段的側壁上設有卡槽9,楔形固定片的截面為直角三角形其傾斜的側壁貼合于容納腔8中段的側壁上沿卡槽9運動,楔形固定片下端面與水平面平行;夾片4和楔形固定片一 51之間留有容納陶瓷樣品的通道10,夾片4和楔形固定片二52之間留有容納陶瓷樣品的通道10,每個通道10位置分別處于兩個焊棒固定孔7的正下方;夾具主體I的下端設有兩個螺孔11,螺栓6穿過螺孔11分別卡住楔形固定片一 51和楔形固定片二 52的下端面,螺栓6的旋緊或松開推動楔形固定片沿卡槽9運動,使楔形固定片整體上升或下降來調節(jié)通道10的寬度。
[0014]上述夾片4和楔形固定片的厚度以及螺栓6的長度可根據(jù)待測陶瓷樣品13的規(guī)格選擇。
[0015]本實用新型各組成部分由ICrlSN1Ti不銹鋼構成,滿足強度要求的同時,在焊接溫度環(huán)境中,保證夾具不發(fā)生變形。
[0016]可根據(jù)以下操作用本實用新型的夾具對焊棒12和陶瓷樣品13進行焊接:I)對待測樣品進行切割得陶瓷樣品13,后經(jīng)去離子水清洗,烘干;2)倒置夾具主體1,陶瓷樣品13金屬化一端對準焊棒固定孔7,分別調節(jié)兩個螺栓6來初步確定楔形固定片一 51和楔形固定片二 52的位置;3)取出陶瓷樣品13,將墊片3放置于容納腔8的上段,將兩個同樣規(guī)格的陶瓷樣品13放入容納腔8,選擇合適厚度的夾片4沿容納腔8中軸線置于兩個陶瓷樣品13間,然后通過螺栓6微調楔形固定片的位置,使夾片4、陶瓷樣品13和楔形固定片三者位置固定,然后輕敲墊片3側面,將墊片3從夾具主體I中取出;4)將焊棒12插入焊棒固定孔7,確保焊棒12下端在陶瓷樣品13金屬化層端面中間,否則重新進行步驟I)和2)使用于容納陶瓷樣品13的通道10位于焊棒固定孔7的正下方,然后在焊棒12和陶瓷樣品13間放入焊料,焊棒12上端放上蓋帽2 ;5)開始焊接。
[0017]經(jīng)過上述步驟后得到的焊棒12與陶瓷樣品13的連接件如圖3所示,金屬焊棒12垂直固定在陶瓷樣品13金屬化層端面的中間位置,與陶瓷樣品13牢固連接,對所得的連接件進行測試以抗拉測試能準確反映陶瓷樣品13的金屬化程度。本實用新型使用方法簡單、可重復利用,適用于多種管型,避免了焊接時可能產生的剪應力以及對金屬化層的破壞,保證焊接質量,能真實反映所焊被測管件的抗拉強度。
【主權項】
1.一種焊接金屬陶瓷封接抗拉強度測試件的夾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夾具主體、用于固定焊棒的蓋帽、墊塊、夾片、兩個楔形固定片和螺栓;夾具主體的上端設有沿夾具主體的中軸線對稱分布的兩個焊棒固定孔;夾具主體中部設有貫穿前后側壁的容納腔,所述容納腔分為上段、中段和下段三部分,容納腔上段和下段的截面形狀為矩形,容納腔中段的截面形狀為等腰梯形,下段矩形的寬度大于上段矩形的寬度,且等腰梯形的上底邊與上段矩形的寬度相同,等腰梯形的下底邊與下段矩形的寬度相同;所述焊棒固定孔與容納腔連通;所述墊片置于容納腔的上段,所述夾片置于容納腔的中段且位于夾具主體的中軸線上,楔形固定片一和楔形固定片二沿夾片對稱設置在容納腔中段,在容納腔中段的側壁上設有卡槽,楔形固定片的截面為直角三角形其傾斜的側壁貼合于容納腔中段的側壁上沿卡槽運動,其下端面與水平面平行;夾片和楔形固定片一之間留有容納陶瓷樣品的通道,夾片和楔形固定片二之間留有容納陶瓷樣品的通道,每個通道位置處于焊棒固定孔的正下方;夾具主體的下端設有兩個螺孔,螺栓穿過螺孔分別卡住楔形固定片一和楔形固定片二的下端面,螺栓的旋緊或松開推動楔形固定片上升或下降來調節(jié)通道的寬度。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焊接金屬陶瓷封接抗拉強度測試件的夾具,包括夾具主體、用于固定焊棒的蓋帽、墊塊、夾片、兩個楔形固定片和螺栓,夾具主體上端設有焊棒固定孔,下端設有螺孔,在夾壁主體的中部設有容納腔,夾片置于容納腔的中段且位于夾具主體的中軸線上,兩個楔形固定片沿夾片對稱設置且夾片與楔形固定片間形成用于容納陶瓷樣品的通道,可通過螺栓的旋緊或松開推動楔形固定片上升或下降來調節(jié)通道的寬度;本實用新型具有焊接效率高、能方便且準確的調節(jié)用于容納陶瓷樣品的通道的有益效果。
【IPC分類】G01N3-04
【公開號】CN204330484
【申請?zhí)枴緾N201420838686
【發(fā)明人】周明珠, 徐時清, 丁樞華
【申請人】中國計量學院
【公開日】2015年5月13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