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包括底板、旋轉裝置、驅動裝置、定位裝置、支架裝置及吹風裝置,底板上設有第一彎曲桿、第一支架及第一滾輪,旋轉裝置包括旋轉框、集中斗、過濾環(huán)、第一過濾網(wǎng)、第一連接桿、海綿環(huán)、第二支架、第三支架、第四支架,驅動裝置包括高速直流電機、第一轉軸、定位柱、第一彈簧、第一豎桿及定位架,驅動裝置包括支撐環(huán)、第一橫板、支撐斗、第一支撐桿、第一連接塊、第一斜桿,支架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桿、第五支架、第一橫桿、第二橫桿,吹風裝置包括管道、軸流風機、框體、第二過濾網(wǎng)、第二橫板、散熱框、加熱棒、第二連接塊、吹氣斗及固定架,本發(fā)明能夠對病理切片進行快速的脫水,脫水效率較高。
【專利說明】
一種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醫(yī)療器械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
【背景技術】
[0002]在病理診斷中常用脫水機對病理切片進行脫水操作,然而現(xiàn)有脫水機使用不方便,體積較大,費用較高,脫水效率較低。因此,需要提供一種新的技術方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
【發(fā)明內容】
[0003]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有效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所述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旋轉裝置、位于所述旋轉裝置下方的驅動裝置、位于所述驅動裝置周圍的定位裝置、位于所述定位裝置右側的支架裝置及設置于所述支架裝置上的吹風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彎曲桿、位于所述第一彎曲桿下方的第一支架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滾輪,所述旋轉裝置包括旋轉框、設置于所述旋轉框內的集中斗、位于所述集中斗下方的過濾環(huán)、設置于所述旋轉框上的若干第一過濾網(wǎng)、設置于所述過濾環(huán)上的第一連接桿、位于所述旋轉框外圍的海綿環(huán)、設置于所述海綿環(huán)上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四支架,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高速直流電機、位于所述高速直流電機上方的第一轉軸、位于所述第一轉軸上方的定位柱、收容于所述定位柱內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定位柱左右兩側的第一豎桿及位于所述第一豎桿下方的定位架,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支撐環(huán)、位于所述支撐環(huán)上方的第一橫板、設置于所述支撐環(huán)上的支撐斗、位于所述支撐斗下方的第一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上的第一連接塊、設置于所述支撐環(huán)上的第一斜桿,所述支架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左側的第五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上的第一橫桿、位于所述第一橫桿上方的第二橫桿,所述吹風裝置包括管道、設置于所述管道上的軸流風機、位于所述管道下方的框體、設置于所述框體上的第二過濾網(wǎng)、位于所述框體內的第二橫板、位于所述第二橫板下方的散熱框、收容于所述散熱框內的加熱棒、位于所述框體右側的第二連接塊、設置于所述管道上的吹氣斗及設置于所述吹氣斗上的固定架,所述高速直流電機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呈圓柱體,所述第一轉軸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轉軸的下端與所述高速直流電機連接,所述定位柱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定位柱呈豎直狀,所述定位柱的上表面與所述旋轉框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柱內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旋轉框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一轉軸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一豎桿呈圓柱體,所述第一豎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一豎桿的上端與所述旋轉框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轉軸的左右兩側,所述定位架呈L型,所述定位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轉軸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豎桿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內,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橫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連接塊呈水平狀,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左端與所述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管道的一端對準所述第五通孔且與所述第二橫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集中斗的上方且與所述吹氣斗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吹氣斗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吹氣斗位于所述集中斗的上方,所述固定架呈L型,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與所述吹氣斗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五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管道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的左端與所述軸流風機固定連接。
[0005]進一步的,所述第一彎曲桿呈彎曲狀,所述第一彎曲桿的兩端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兩端與所述第一彎曲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滾輪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內且與所述第一支架軸轉連接,所述旋轉框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旋轉框的側面上設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集中斗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集中斗的側面與所述旋轉框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集中斗的下表面與所述過濾環(huán)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內且與所述旋轉框固定連接,所述過濾環(huán)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過濾環(huán)豎直放置,所述過濾環(huán)的下表面與所述旋轉框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連接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連接桿的一端與所述過濾環(huán)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固定連接,所述支撐環(huán)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支撐環(huán)呈豎直狀,所述支撐環(huán)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板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橫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板的下表面與所述支撐環(huán)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轉軸穿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定位架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橫板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斜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高速直流電機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的下端與所述高速直流電機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的上端與所述支撐環(huán)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斗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支撐斗的下端與所述支撐環(huán)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頂靠在所述支撐斗的內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撐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支撐斗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支撐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斗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塊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支撐環(huán)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連接塊呈水平狀,所述第一連接塊的一端與所述支撐環(huán)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塊的另一端與所述高速直流電機的側面固定連接。
[0006]進一步的,所述海綿環(huán)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海綿環(huán)呈豎直狀,所述旋轉框收容于所述海綿環(huán)內,所述旋轉框的外表面與所述海綿環(huán)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旋轉框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旋轉框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海綿環(huán)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海綿環(huán)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海綿環(huán)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設有兩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旋轉框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狀,所述框體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框體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框體的左右表面上設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設有兩個,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內且與所述框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橫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板的側面與所述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散熱框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散熱框的下表面與所述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
[0007]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后,本發(fā)明具有如下優(yōu)點:
本發(fā)明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能夠對病理切片進行快速的脫水,脫水效率較高,脫水效果好,可以節(jié)約時間成本,并且使得水分能夠快速的排出,防止切片被浸濕。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如圖1所示,本發(fā)明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包括底板1、位于所述底板I上方的旋轉裝置2、位于所述旋轉裝置2下方的驅動裝置3、位于所述驅動裝置3周圍的定位裝置4、位于所述定位裝置4右側的支架裝置5及設置于所述支架裝置5上的吹風裝置6。如圖1所示,所述底板I呈長方體,所述底板I水平放置,所述底板I上設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彎曲桿11、位于所述第一彎曲桿11下方的第一支架12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12上的第一滾輪13。所述第一彎曲桿11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底板I下方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彎曲桿11呈彎曲狀,所述第一彎曲桿11采用彈性材料制成,所述第一彎曲桿11的兩端與所述底板I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2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12的兩端與所述第一彎曲桿11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12上設有第一通孔121,所述第一通孔12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一滾輪13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13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13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21內且與所述第一支架12軸轉連接。所述旋轉裝置2包括旋轉框21、設置于所述旋轉框21內的集中斗22、位于所述集中斗22下方的過濾環(huán)24、設置于所述旋轉框21上的若干第一過濾網(wǎng)23、設置于所述過濾環(huán)24上的第一連接桿25、位于所述旋轉框21外圍的海綿環(huán)26、設置于所述海綿環(huán)26上的第二支架27、位于所述第二支架27下方的第三支架28、位于所述第三支架28下方的第四支架29。所述旋轉框21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旋轉框21的橫截面呈凹字形,所述旋轉框21的側面上設有若干第二通孔211,所述第二通孔211與所述旋轉框21的內部相通。所述集中斗22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集中斗22的側面與所述旋轉框2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集中斗22的下表面與所述過濾環(huán)24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23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23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211內且與所述旋轉框21固定連接。所述過濾環(huán)24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過濾環(huán)24豎直放置,所述過濾環(huán)24的下表面與所述旋轉框2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25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連接桿25呈水平狀,所述第一連接桿25的一端與所述過濾環(huán)24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25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23固定連接,從而可以在所述旋轉框21旋轉時,使得過濾環(huán)24內的水滴通過第一連接桿25盡快的流動到第一過濾網(wǎng)23上。所述海綿環(huán)26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海綿環(huán)26呈豎直狀,所述旋轉框21收容于所述海綿環(huán)26內,所述旋轉框21的外表面與所述海綿環(huán)26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海綿環(huán)26包覆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23。所述第二支架27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旋轉框21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支架27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27的一端與所述旋轉框2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27的另一端與所述海綿環(huán)26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28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海綿環(huán)26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三支架28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28的一端與所述海綿環(huán)26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28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支架29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29設有兩個,所述第四支架29的一端與所述旋轉框2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29的另一端呈水平狀。所述驅動裝置3包括高速直流電機31、位于所述高速直流電機31上方的第一轉軸32、位于所述第一轉軸32上方的定位柱33、收容于所述定位柱33內的第一彈簧34、位于所述定位柱33左右兩側的第一豎桿35及位于所述第一豎桿35下方的定位架36。所述高速直流電機3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32呈圓柱體,所述第一轉軸32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轉軸32的下端與所述高速直流電機31連接,使得所述高速直流電機31帶動所述第一轉軸32旋轉。所述定位柱33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定位柱33呈豎直狀,所述定位柱33的上表面與所述旋轉框2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32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柱33內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彈簧34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彈簧34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34的上端與所述旋轉框2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34的下端與所述第一轉軸32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35設有兩個,所述第一豎桿35呈圓柱體,所述第一豎桿35呈豎直狀,所述第一豎桿35的上端與所述旋轉框21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架36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轉軸32的左右兩側,所述定位架36呈L型,所述定位架36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轉軸32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架36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設有第一凹槽361,所述第一凹槽361呈圓柱體狀,所述第一豎桿35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361內,使得所述第一轉軸32旋轉時,通過定位架36及第一豎桿35帶動所述旋轉框21旋轉。所述驅動裝置4包括支撐環(huán)41、位于所述支撐環(huán)41上方的第一橫板42、設置于所述支撐環(huán)41上的支撐斗43、位于所述支撐斗43下方的第一支撐桿44、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44上的第一連接塊45、設置于所述支撐環(huán)41上的第一斜桿46。所述支撐環(huán)41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支撐環(huán)41呈豎直狀,所述支撐環(huán)41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高速直流電機31收容于所述支撐環(huán)41內。所述第一橫板42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橫板42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板42的下表面與所述支撐環(huán)41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板42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421,所述第三通孔421呈圓柱體狀,所述第一轉軸32穿過所述第三通孔421,所述定位架36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橫板42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斜桿46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高速直流電機31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斜桿46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46的下端與所述高速直流電機3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46的上端與所述支撐環(huán)4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斗43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支撐斗43的下端與所述支撐環(huán)41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29頂靠在所述支撐斗43的內表面上,從而對其起到支撐作用。所述第一支撐桿44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支撐斗43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支撐桿44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支撐桿44的下端與所述底板I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44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斗43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塊45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支撐環(huán)41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連接塊45呈水平狀,所述第一連接塊45的一端與所述支撐環(huán)41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塊45的另一端與所述高速直流電機31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架裝置5包括第一支撐桿51、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51左側的第五支架54、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51上的第一橫桿52、位于所述第一橫桿52上方的第二橫桿53。所述第一支撐桿51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51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支撐桿51的下端與所述底板I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54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54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5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54的另一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橫桿52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橫桿52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桿52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51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53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橫桿53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51固定連接。所述吹風裝置6包括管道61、設置于所述管道61上的軸流風機62、位于所述管道61下方的框體63、設置于所述框體63上的第二過濾網(wǎng)64、位于所述框體63內的第二橫板65、位于所述第二橫板65下方的散熱框66、收容于所述散熱框66內的加熱棒67、位于所述框體63右側的第二連接塊68、設置于所述管道61上的吹氣斗69及設置于所述吹氣斗69上的固定架60。所述框體63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框體63的橫截面呈凹字形,所述框體63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I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框體63的左右表面上設有第四通孔631,所述第四通孔631呈長方體狀。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64設有兩個,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64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64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631內且與所述框體63固定連接,使得進入到所述框體63內的空氣可以對其進行過濾。所述第二橫板65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橫板65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板65的側面與所述框體63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板65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五通孔651,所述第五通孔651呈圓柱體狀。所述散熱框66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散熱框66的橫截面呈倒置的凹字形,所述散熱框66的下表面與所述框體63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散熱框66采用導熱材料制成。所述加熱棒67收容于所述散熱框66內,所述加熱棒67與電源電性連接,使得所述加熱棒67可以產生熱量。所述第二連接塊68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連接塊68呈水平狀,所述第二連接塊68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5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塊68的左端與所述框體63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管道61呈凹字形,所述管道61的一端對準所述第五通孔651且與所述第二橫板65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管道61的內部與所述框體63的內部相通,所述管道61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集中斗22的上方且與所述吹氣斗69的上表面固定連接,使得所述管道61的內部與所述吹氣斗69的內部相通。所述吹氣斗69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吹氣斗69位于所述集中斗22的上方。所述軸流風機62設置于所述管道61上。所述固定架60呈L型,所述固定架60的一端與所述吹氣斗69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架60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五支架54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52的左端與所述管道61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53的左端與所述軸流風機62固定連接。如圖1所示,所述本發(fā)明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使用時,首先將需要脫水的切片放入到旋轉框21內,然后順著所述集中斗22的上表面進入到過濾環(huán)24內。然后啟動高速直流電機31,并且啟動軸流風機62及加熱棒67。所述高速直流電機31帶動所述第一轉軸32旋轉,進而使得定位架36隨之旋轉,所述定位架36通過第一豎桿35帶動所述旋轉框21旋轉,使得所述過濾環(huán)24內的切片做離心運動,并且使得切片上的水分被甩出集中到過濾環(huán)24內,然后過濾環(huán)24上的水滴經過第一連接桿25進入到第一過濾網(wǎng)23上,然后被海綿環(huán)26吸干,從而使得所述旋轉框21內的水分被吸干,保持旋轉框21內干燥,使得切片盡快被甩干,干燥效果較好。同時由于加熱棒67加熱,使得框體63內的溫度升高,同時由于軸流風機62啟動,使得框體63內的溫度較高的空氣抽入到管道61內,然后經過吹氣斗69向集中斗22內噴出,然后向過濾環(huán)24內流動,可以對切片進行干燥,干燥效果好。當框體63內的氣體被抽入到管道61內時,外界的空氣經過第二過濾網(wǎng)64進入到框體63內。至此,本發(fā)明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使用過程描述完畢。
[0010]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但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人員在本發(fā)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應以所述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主權項】
1.一種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包括底板、位于所述底板上方的旋轉裝置、位于所述旋轉裝置下方的驅動裝置、位于所述驅動裝置周圍的定位裝置、位于所述定位裝置右側的支架裝置及設置于所述支架裝置上的吹風裝置,所述底板上設有位于其下方的第一彎曲桿、位于所述第一彎曲桿下方的第一支架及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滾輪,所述旋轉裝置包括旋轉框、設置于所述旋轉框內的集中斗、位于所述集中斗下方的過濾環(huán)、設置于所述旋轉框上的若干第一過濾網(wǎng)、設置于所述過濾環(huán)上的第一連接桿、位于所述旋轉框外圍的海綿環(huán)、設置于所述海綿環(huán)上的第二支架、位于所述第二支架下方的第三支架、位于所述第三支架下方的第四支架,所述驅動裝置包括高速直流電機、位于所述高速直流電機上方的第一轉軸、位于所述第一轉軸上方的定位柱、收容于所述定位柱內的第一彈簧、位于所述定位柱左右兩側的第一豎桿及位于所述第一豎桿下方的定位架,所述驅動裝置包括支撐環(huán)、位于所述支撐環(huán)上方的第一橫板、設置于所述支撐環(huán)上的支撐斗、位于所述支撐斗下方的第一支撐桿、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上的第一連接塊、設置于所述支撐環(huán)上的第一斜桿,所述支架裝置包括第一支撐桿、位于所述第一支撐桿左側的第五支架、設置于所述第一支撐桿上的第一橫桿、位于所述第一橫桿上方的第二橫桿,所述吹風裝置包括管道、設置于所述管道上的軸流風機、位于所述管道下方的框體、設置于所述框體上的第二過濾網(wǎng)、位于所述框體內的第二橫板、位于所述第二橫板下方的散熱框、收容于所述散熱框內的加熱棒、位于所述框體右側的第二連接塊、設置于所述管道上的吹氣斗及設置于所述吹氣斗上的固定架,所述高速直流電機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呈圓柱體,所述第一轉軸豎直放置,所述第一轉軸的下端與所述高速直流電機連接,所述定位柱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定位柱呈豎直狀,所述定位柱的上表面與所述旋轉框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轉軸的上端收容于所述定位柱內且與其滑動連接,所述第一彈簧設有兩個,所述第一彈簧呈豎直狀,所述第一彈簧的上端與所述旋轉框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與所述第一轉軸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豎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一豎桿呈圓柱體,所述第一豎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一豎桿的上端與所述旋轉框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第一轉軸的左右兩側,所述定位架呈L型,所述定位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轉軸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定位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且設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豎桿的下端收容于所述第一凹槽內,所述第一支撐桿呈長方體,所述第一支撐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呈L型,所述第五支架的一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五支架的另一端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橫桿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的左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二橫桿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塊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連接塊呈水平狀,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右端與所述第一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塊的左端與所述框體的右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管道呈凹字形,所述管道的一端對準所述第五通孔且與所述第二橫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管道的另一端位于所述集中斗的上方且與所述吹氣斗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吹氣斗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吹氣斗位于所述集中斗的上方,所述固定架呈L型,所述固定架的一端與所述吹氣斗固定連接,所述固定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五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桿的左端與所述管道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桿的左端與所述軸流風機固定連接。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彎曲桿呈彎曲狀,所述第一彎曲桿的兩端與所述底板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一支架的兩端與所述第一彎曲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架上設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滾輪設有兩個,所述第一滾輪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滾輪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內且與所述第一支架軸轉連接,所述旋轉框呈空心的圓柱體,所述旋轉框的側面上設有若干第二通孔,所述集中斗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集中斗的側面與所述旋轉框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集中斗的下表面與所述過濾環(huán)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收容于所述第二通孔內且與所述旋轉框固定連接,所述過濾環(huán)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過濾環(huán)豎直放置,所述過濾環(huán)的下表面與所述旋轉框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設有若干個,所述第一連接桿呈水平狀,所述第一連接桿的一端與所述過濾環(huán)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桿的另一端與所述第一過濾網(wǎng)固定連接,所述支撐環(huán)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支撐環(huán)呈豎直狀,所述支撐環(huán)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板呈圓柱體,所述第一橫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一橫板的下表面與所述支撐環(huán)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橫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一轉軸穿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定位架的下表面與所述第一橫板的上表面滑動連接,所述第一斜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高速直流電機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斜桿呈傾斜狀,所述第一斜桿的下端與所述高速直流電機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斜桿的上端與所述支撐環(huán)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支撐斗呈空心的圓臺狀,所述支撐斗的下端與所述支撐環(huán)的外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頂靠在所述支撐斗的內表面上,所述第一支撐桿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支撐斗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支撐桿呈豎直狀,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下端與所述底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支撐桿的上端與所述支撐斗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塊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支撐環(huán)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一連接塊呈水平狀,所述第一連接塊的一端與所述支撐環(huán)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塊的另一端與所述高速直流電機的側面固定連接。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的病理切片用脫水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綿環(huán)呈橫截面為圓環(huán)的柱體,所述海綿環(huán)呈豎直狀,所述旋轉框收容于所述海綿環(huán)內,所述旋轉框的外表面與所述海綿環(huán)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旋轉框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二支架呈凹字形,所述第二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旋轉框的側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海綿環(huán)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設有兩個且分別位于所述海綿環(huán)的左右兩側,所述第三支架呈L型,所述第三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海綿環(huán)固定連接,所述第三支架的另一端與所述第四支架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設有兩個,所述第四支架的一端與所述旋轉框的下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四支架的另一端呈水平狀,所述框體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框體的下表面與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連接,所述框體的左右表面上設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設有兩個,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呈長方體,所述第二過濾網(wǎng)收容于所述第四通孔內且與所述框體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板呈長方體,所述第二橫板水平放置,所述第二橫板的側面與所述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所述第二橫板上設有貫穿其上下表面的第五通孔,所述散熱框呈空心的長方體,所述散熱框的下表面與所述框體的內表面固定連接。
【文檔編號】G01N1/28GK105910859SQ201610219400
【公開日】2016年8月31日
【申請日】2016年4月9日
【發(fā)明人】郭菲
【申請人】郭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