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儀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儀。
背景技術(shù):
目前人工測試電流互感器程序如下,由三個人配合做實驗,一個人拿干電池,將電 池正負極接至電流互感器一次側(cè)的兩端;第二個人拿毫安表接電流互感器繞組的二次側(cè), 觀察毫安表的偏轉(zhuǎn)情況。當然現(xiàn)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功能強大的伏安特性測試裝置,但這些 裝置通常具有很多功能,其中一個功能是測試電流互感器的極性。采用人工方式測試時至少需要3個人才能完成測試工作,人員冗余,效率較低,而 且試驗工具零散,接線混亂,測試時間較長,還有可能存在人為原因弄錯電池的正負極,從 而導(dǎo)致錯誤的極性測試結(jié)果。而現(xiàn)有的裝置由于功能較多,大多都體積龐大,重量重,不易 攜帶,操作復(fù)雜,對現(xiàn)場條件要求較高,對于只需要測試電流互感器極性的地方,這顯然非 常不方便,不便于攜帶。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結(jié)構(gòu)簡單、攜帶方便、操作快捷的電流互感器極性 測試儀,能夠縮短測試時間,減少測試人員,提高工作效率和極性測試的正確性。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shù)方案是一種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儀,其特別之處在于,包括電池,該電池的一端通過一總 開關(guān)與一單刀雙擲開關(guān)的輸入端連接,該單刀雙擲開關(guān)的兩個輸出端分別作為第二測試端 和第四測試端,所述電池的另一端與一并聯(lián)的第一可變電阻和第二可變電阻連接,該第一 可變電阻和第二可變電阻的另一端分別作為第一測試端和第三測試端;還包括一微安表, 該微安表的兩端分別作為第五測試端和第六測試端。其中第一可變電阻和第二可變電阻并聯(lián)后與一回路指示燈串聯(lián),并且在第一可變 電阻和該回路指示燈兩端并聯(lián)有分流電阻。其中還包括一照明燈,該照明燈與限流電阻和一按鈕開關(guān)串聯(lián)后一起并聯(lián)在電池兩端。進一步的,其中電池為充電電池,一充電指示燈與充電器插線端子串聯(lián)后一起并 聯(lián)在該充電電池兩端。進一步的,其中回路指示燈、照明燈、和充電指示燈均為發(fā)光二極管。經(jīng)過多次的現(xiàn)場實際測試試驗證明,本實用新型裝置能正確測試各電壓等級電流 互感器、電壓互感器、放電線圈等元件的極性,并且體積小、重量輕,便攜性強,操作簡單,僅 需一人就可以完成極性測試工作,消除了由于人為原因弄錯電池正負極性的可能性,使測 試效率和測試質(zhì)量都大大提高,與傳統(tǒng)的測試方法相比,本裝置極大地縮短了極性測試時 間。
附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附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電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jié)合附圖來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悉的說明如圖1所示,第一測試端1和第二測試端2為電流互感器一次繞組接線孔,第三測 試端3和第四測試端4為電纜校線孔,如圖2所示,第五測試端5和第六測試端6為電流互 感器二次繞組接線孔。如圖1所示,照明燈由兩個發(fā)光二極管L2和發(fā)光二極管L3組成,可安裝在微安表 uA表盤下半部從而起到夜間照明作用?;芈分甘緹鬖l,作用是當電流互感器一次繞組接通 時或者校線時所校線芯為同一根線芯時,回路接通,回路指示燈Ll被點亮。充電指示燈L4, 當用充電器給充電電池BATTERY充電時,充電指示燈L4被點亮。第二可變電阻R3為校線 回路限流電阻,第一可變電阻R2為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回路限流電阻,而分流電阻Rl作用 是為電流互感器校線測試回路的分流??傞_關(guān)KKl為控制校線回路、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 回路的總電源開關(guān),而單刀雙擲開關(guān)KK2是一把雙位置開關(guān),用來在校線檔和電流互感器 極性測試檔之間進行切換。按鈕開關(guān)Sl是一自鎖按鍵式開關(guān),作為照明燈照明回路控制開 關(guān)。限流電阻R4則作為照明燈照明回路限流用。其中回路指示燈Li、照明燈、和充電指示 燈L4均為發(fā)光二極管。電池BATTERY采用額定電壓為6V的大容量蓄電池,如圖2所示,微安表uA采用量 程為士 50uA的微安表uA,電流正向流過微安表uA時,微安表uA的指針正向偏轉(zhuǎn),反向流過 微安表uA時,微安表uA的指針反向偏轉(zhuǎn)。外接充電器插線端子用于和外部充電器連接以 充電。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本實用新型具有互感器極性測試和校線功能,還有一個輔助功能即夜間微安表uA 表盤輔助照明功能。1、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功能可以測試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放電線圈等元件的極性,下面以電流互感器為 例首先,將總開關(guān)KKl打在圖1中上檔,其次將電流互感器一次繞組的同名端接在第 二測試端2上,非同名端接在第一測試端1上;然后將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的同名端接在第 五測試端5上,非同名端接在第六測試端6上,將電源總開關(guān)KKl瞬間閉合時,電流將從蓄 電池正極流出經(jīng)總開關(guān)KKl—單刀雙擲開關(guān)KK2的上檔一第二測試端2—電流互感器 一次繞組-一第一測試端1---(分流電阻1 1||第一可變電阻R2—回路指示燈Li)—蓄 電池負極,此時會在電流互感器的二次繞組上感應(yīng)出感應(yīng)電流,如果是正極性,電流會從電 流互感器二次繞組的同名端流出經(jīng)第五測試端5微安表uA第六測試端6—電流 互感器非極性端(微安表uA正向偏轉(zhuǎn));若是反極性,電流會從電流互感器二次繞組的非 極性端流出經(jīng)第六測試端6—一微安表uA—第五測試端5-—電流互感器同名端(微安 表uA反向偏轉(zhuǎn))。[0023]這里第一可變電阻R2是回路指示燈Ll的限流電阻,當電流互感器一次繞組接通 時,回路指示燈Ll點亮表示電流互感器一次繞組回路接線完好,分流電阻Rl采用IW功率 電阻,極性測試時,大部分電流經(jīng)分流電阻Rl流回蓄電池負極。2、微安表UA輔助照明功能現(xiàn)場很多時候,需要在夜間進行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如果不借助外界照明工具 是很難看清微安表uA的偏轉(zhuǎn)方向的。照明燈安裝在微安表uA表頭的下部,當按鈕開關(guān)Sl 按下去時,照明燈被點亮,可以在漆黑的夜晚很清楚地看清微安表uA指針的偏轉(zhuǎn)方向。3、校線功能現(xiàn)場校線時,將總開關(guān)KKl打在圖1中下檔,當線芯校通時,電流從蓄電池正極流 出經(jīng)總開關(guān)KKl---總開關(guān)KKl下檔---第四測試端4---線芯---第二可變電阻R3---回 路指示燈Li—流入蓄電池負極。第二可變電阻R3是校線回路限流電阻,線芯校通時,回 路指示燈Ll被點亮,表示線芯校通。4、充電功能本極性測試儀所配蓄電池可用外界充電器進行充電,如圖1所示,當蓄電池通過 充電器插線端子插入市電(交流220V)且與便攜式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儀連接良好時,充 電指示燈L4被點亮,表示蓄電池正在充電。
權(quán)利要求一種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儀,其特征在于包括電池(BATTERY),該電池(BATTERY)的一端通過一總開關(guān)(KK1)與一單刀雙擲開關(guān)(KK2)的輸入端連接,該單刀雙擲開關(guān)(KK2)的兩個輸出端分別作為第二測試端(2)和第四測試端(4),所述電池(BATTERY)的另一端與一并聯(lián)的第一可變電阻(R2)和第二可變電阻(R3)連接,該第一可變電阻(R2)和第二可變電阻(R3)的另一端分別作為第一測試端(1)和第三測試端(3);還包括一微安表(uA),該微安表(uA)的兩端分別作為第五測試端(5)和第六測試端(6)。
2.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儀,其特征在于其中第一可變電阻(R2) 和第二可變電阻(R3)并聯(lián)后與一回路指示燈(Li)串聯(lián),并且在第一可變電阻(R2)和該回 路指示燈(Li)兩端并聯(lián)有分流電阻(Rl)。
3.如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儀,其特征在于其中還包括一照明燈,該 照明燈與限流電阻(R4)和一按鈕開關(guān)(Si)串聯(lián)后一起并聯(lián)在電池(BATTERY)兩端。
4.如權(quán)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儀,其特征在于其中電 池(BATTERY)為充電電池,一充電指示燈(L4)與充電器插線端子串聯(lián)后一起并聯(lián)在該充電 電池兩端。
5.如權(quán)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儀,其特征在于其中回 路指示燈(Li)、照明燈、和充電指示燈(L4)均為發(fā)光二極管。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流互感器極性測試儀,其特點是,包括電池(BATTERY),該電池(BATTERY)的一端通過一總開關(guān)(KK1)與一單刀雙擲開關(guān)(KK2)的輸入端連接,該單刀雙擲開關(guān)(KK2)的兩個輸出端分別作為第二測試端(2)和第四測試端(4),所述電池(BATTERY)的另一端與一并聯(lián)的第一可變電阻(R2)和第二可變電阻(R3)連接,該第一可變電阻(R2)和第二可變電阻(R3)的另一端分別作為第一測試端(1)和第三測試端(3);還包括一微安表(μA)。經(jīng)過多次的現(xiàn)場實際測試試驗證明,本實用新型裝置能正確測試各電壓等級電流互感器、電壓互感器、放電線圈等元件的極性。
文檔編號G01R31/06GK201681135SQ201020187429
公開日2010年12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5月14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10年5月14日
發(fā)明者馬小珍 申請人:寧夏電力公司銀川供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