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由偏航風洞試驗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由偏航風洞試驗裝置。
背景技術:
模擬飛行器的風洞試驗中,需要對飛行器模型的自由偏航運動進行檢測,現(xiàn)有技 術中,缺少檢測方便的自由偏航風洞試驗裝置。同時,風洞中需要投放流場示蹤粒子,用于 獲取飛行器模型周圍氣流的繞流特性,以分析飛行器模型的氣動特性?,F(xiàn)有技術中,粒子投 放都是在風洞前室,由于飛行器模型本身在運動,很難保證示蹤粒子對稱地投放到模型縱 向對稱面的左右兩側,以真實的反映模型的繞流特性。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發(fā)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由偏航風洞試驗裝置,能夠更方便、有效
地實現(xiàn)飛行器模型的自由偏航風洞試驗。 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發(fā)明目的的技術方案 —種自由偏航風洞試驗裝置,包括飛行器模型,其特征在于還具有腹撐支桿,腹
撐支桿的頂部與飛行器模型固定,腹撐支桿的下部位于支撐座內,并裝有軸承。 腹撐支桿的底部經(jīng)聯(lián)軸器接旋轉編碼器。 支撐座下部為底座,底座、支撐座、腹撐支桿內設有粒子投放通道,飛行器模型兩 側邊緣設有縫隙,該縫隙與粒子投放通道相連通。 還設有尾撐,尾撐經(jīng)彎桿接底座,尾撐殼體、彎桿內設有粒子投放通道,該投放通 道與底座內的粒子投放通道相連通,尾撐接有粒子進嘴。 本實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本實用新型的飛行器模型與腹撐支杠固定,腹撐桿可自由轉動,可有效模擬飛行 器模型的自由偏航運動。同時,粒子通過飛行器模型兩側的縫隙流出,能夠將粒子更準確更 對稱地投放到流場中作為示蹤粒子,可更好地反映出飛行器模型的繞流特性。
圖1為本實用新型腹撐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尾撐部分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如圖1所示,腹撐支桿2的頂部與飛行器模型1固定,固定點對應飛行器模型的重 心,腹撐支桿的下部位于支撐座4內,腹撐支桿的下部裝有軸承3、5。腹撐支桿2的底部經(jīng) 聯(lián)軸器6接旋轉編碼器7。支撐座下部為底座8,底座、支撐座、腹撐支桿內設有粒子投放通 道,飛行器模型兩側邊緣設有縫隙,該縫隙與粒子投放通道相連通。 如圖2、圖1所示,還設有尾撐IO,尾撐經(jīng)彎桿9接底座,尾撐殼體、彎桿內設有粒子投放通道,該投放通道與底座內的粒子投放通道相連通,尾撐接有粒子進嘴11 。 由于腹撐支桿2可自由轉動,風洞試驗時,飛行器模型1可在風動力作用下實現(xiàn)自 由偏航運動,飛行器模型1的自由偏航角能夠被旋轉編碼器7記錄,通過脈沖采集卡用計算 機采集,即可以實現(xiàn)飛行器模型的自由偏航運動時間歷程測量。 流場示蹤粒子通過粒子進嘴11進入到粒子投放通道,最終進入飛行器模型內,通 過飛行器模型兩側邊緣的縫隙投放到風洞中,用于風洞試驗的流動顯示。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 中采用的風洞前室粒子投放,風洞內部粒子投放能夠將粒子更準確更對稱地投放到流場中 作為示蹤粒子,在動態(tài)試驗中具有前室投放不可比擬的優(yōu)勢。
權利要求一種自由偏航風洞試驗裝置,包括飛行器模型,其特征在于還具有腹撐支桿,腹撐支桿的頂部與飛行器模型固定,腹撐支桿的下部位于支撐座內,并裝有軸承。
2.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偏航風洞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腹撐支桿的底部經(jīng)聯(lián) 軸器接旋轉編碼器。
3. 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由偏航風洞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支撐座下部為底座,底 座、支撐座、腹撐支桿內設有粒子投放通道,飛行器模型兩側邊緣設有縫隙,該縫隙與粒子 投放通道相連通。
4. 根據(jù)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由偏航風洞試驗裝置,其特征在于還設有尾撐,尾撐經(jīng)彎 桿接底座,尾撐殼體、彎桿內設有粒子投放通道,該投放通道與底座內的粒子投放通道相連 通,尾撐接有粒子進嘴。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自由偏航風洞試驗裝置,能夠更方便、有效地實現(xiàn)飛行器模型的自由偏航風洞試驗。技術方案包括飛行器模型,其特征在于還具有腹撐支桿,腹撐支桿的頂部與飛行器模型固定,腹撐支桿的下部位于支撐座內,并裝有軸承。
文檔編號G01M9/02GK201540195SQ20092024413
公開日2010年8月4日 申請日期2009年11月20日 優(yōu)先權日2009年11月20日
發(fā)明者劉國政, 唐敏中, 多勐, 張偉, 明強, 李周復, 李連德 申請人:中國航空工業(yè)空氣動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