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泄式液力偶合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內泄式液力偶合器,在外殼內安裝渦輪,渦輪與輸出軸連接固定,外殼與泵輪的殼體連接固定,泵輪的殼體、儲液室殼體、聯(lián)結盤、聯(lián)軸節(jié)、輸入軸依次連接固定,泵輪內腔和渦輪內腔構成工作室,儲液室位于泵輪外側,本實用新型在工作室和儲液室之間的泵輪的殼體上安裝有過載內泄閥和/或過流控制閥;并在工作室和儲液室之間的泵輪殼體上設計有過載內泄通道,過載內泄閥和/或過流控制閥控制過載內泄通道。本實用新型在設計上保證了液力偶合器優(yōu)越的傳動性能,同時實現(xiàn)了液力偶合器過載保護時傳動液內泄而不外泄、外漏,從而不污染環(huán)境,重新啟動時,不需長時間檢修和重加傳動液,其使用方便程度大大提高,使用范圍也大大增加。
【專利說明】
內泄式液力偶合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液力傳動裝置,具體為一種內泄式液力偶合器。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液力偶合器作為一種優(yōu)良的傳動元件和節(jié)能產品,在許多機械設備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尤其在重載、大功率傳動設備中應用效果明顯。但目前使用的液力偶合器在實現(xiàn)過載保護時,液偶的傳動液通過易溶塞向液偶體外噴泄,從而使工作室的傳動液迅速減少,達到過載時主動機與從動機脫離的目的。但是,外泄的傳動液,輕則污染環(huán)境,造成其使用范圍受到限制,重則傳動液燃燒爆炸;若想再次啟動設備,就必須對液偶進行檢修,并向液偶重新加注傳動液,才能恢復液偶的功能。這樣,液力偶合器的使用范圍就受到限制,而且使用起來極不方便,大大影響了液力偶合器優(yōu)良性能的推廣使用。
【發(fā)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解決上述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而提供一種內泄式液力偶合器,在過載保護時,傳動液只向液力偶合器體內噴泄,實現(xiàn)主動機與從動機的脫離,在重新啟動時無需添加傳動液,無污染環(huán)境,防爆性能好,使用十分方便。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內泄式液力偶合器,在外殼內安裝渦輪,渦輪與輸出軸連接固定,外殼與栗輪的殼體連接固定,栗輪、儲液室殼體、聯(lián)結盤、聯(lián)軸節(jié)、輸入軸依次連接固定,栗輪內腔和渦輪內腔構成工作室,儲液室位于栗輪外側,本實用新型在工作室和儲液室之間的栗輪的殼體上安裝有過載內泄閥和/或過流控制閥;并在工作室和儲液室之間的栗輪殼體上設計有過載內泄通道,過載內泄閥和/或過流控制閥控制過載內泄通道。
[0005]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過載內泄閥的結構為:支座內腔中部和下部套裝有柱塞,支座內腔上部連接固定頂塞,頂塞內具有能容納柱塞上部的內空,柱塞下部與支座內腔之間安裝有彈簧,柱塞底部伸至過載內泄通道內,支座安裝固定在栗輪的殼體內;所述的頂塞下部安裝有密封墊和密封圈,頂塞底部連接安裝有定熔片。
[0006]上述技術方案中,所述過流控制閥的結構為:閥體與閥蓋通過緊固螺釘連接固定,閥體內具有閥體內腔和過流孔,閥蓋也具有閥蓋通孔,閥體內腔套裝有鋼球和鋼球回位彈簧,鋼球回位彈簧頂壓鋼球,鋼球位于閥蓋過流孔一側,過流控制閥安裝在栗輪的殼體內過載內泄通道的一端。
[0007]上述技術方案中,蝸輪與輸出軸的固定連接處安裝有壓板。
[0008]上述技術方案中,外殼與輸出軸的連接處安裝有軸承、右端蓋和油封。
[0009]上述技術方案中,栗輪的殼體與輸出軸的連接處安裝有軸承,儲液室殼體與輸出軸的連接處安裝有左端蓋和油封。
[0010]工作原理:
[0011 ]在工作室和儲液室之間的栗輪殼體上設計有過載內泄閥和過流控制閥,當從動機過載后,液力偶合器就會驟然發(fā)熱,達到設定溫度后,定熔片熔化,過載內泄閥的柱塞被彈起,儲液室和工作室的過載內泄通道暢通,傳動液迅速從工作室進入儲液室,同時過流控制閥的鋼球彈起,使得工作室的傳動液迅速噴泄到儲液室內,且不回流。這樣,主動機與從動機迅速脫離,達到過載保護的目的,而且做到傳動液不外泄。
[0012]當過載原因排除后,擰開過載內泄閥的頂塞,更換一塊定熔片后,擰緊頂塞,本實用新型的液力偶合器即可恢復功能,十分簡便。
[0013]重新啟動后,儲液室的傳動液會通過過流控制閥打開的過流孔逐漸進入工作室,達到軟性啟動和延時啟動的目的。
[0014]本實用新型設計可以應用到所有規(guī)格、形式的液力偶合器中,從而會形成多種系列的具有內泄功能的內泄式液力偶合器。
[0015]有益效果:
[0016]本實用新型解決了目前的液力偶合器過載保護或其他情況下向體外泄液的問題,大大提高了液力偶合器的使用性能和使用范圍,讓液力偶合器可以像其他設備一樣干干凈凈,并且實現(xiàn)相應功能后,無須經常檢修和添加傳動液,進一步提升了整機的使用性能,具有明顯的技術效果和使用效果。
[0017]本實用新型具有很大的經濟效益。內泄式液力偶合器不僅具有目前國內外所使用液力偶合器的優(yōu)越傳動性能,而且解決了傳動液外泄的問題,使用起來方便、干凈,完全可以取代目前國內外生產的液力偶合器,具有很大的市場,其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會十分明顯。
[0018]【附圖說明】: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結構示意圖;
[0020]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結構示意圖;
[0021 ]圖3為過載內泄閥結構示意圖;
[0022]圖4為過流控制閥結構示意圖;
[0023]圖5為圖4的右視圖。
[0024]附圖標記:1一外殼,2—蝸輪,3—壓板,4一軸承,5—右端蓋,6—油封,
[0025]7 一輸出軸,8—栗輪,9 一儲液室殼體,10—聯(lián)結盤,11 一左端蓋,12—彈性塊,
[0026]13一聯(lián)軸節(jié),14一過載內泄閥,15—過流控制閥,16—支座,17—柱塞,18—彈簧,
[0027]19一定熔片,20一密封墊,21—密封圈,22—頂塞,23—閥體,24—鋼球回位彈簧,
[0028]25一鋼球,26—緊固螺釘,27—閥蓋。
[0029]【具體實施方式】:
[0030]參見圖1?圖5,本實用新型的內泄式液力偶合器,在外殼內安裝渦輪,渦輪與輸出軸連接固定,外殼與栗輪的殼體連接固定,栗輪的殼體、儲液室殼體、聯(lián)結盤、聯(lián)軸節(jié)、輸入軸依次連接固定,栗輪內腔和渦輪內腔構成工作室,儲液室位于栗輪外側,本實用新型在工作室和儲液室之間的栗輪的殼體上設計有過載內泄通道和安裝有過載內泄閥和/或過流控制閥;過載內泄閥和/或過流控制閥控制栗輪殼體上的過載內泄通道,所述過載內泄閥的結構為:支座內腔中部和下部套裝有柱塞,支座內腔上部連接固定頂塞,頂塞內具有能容納柱塞上部的內空,柱塞下部與支座內腔之間安裝有彈簧,柱塞底部伸至過載內泄通道內,支座安裝固定在栗輪的殼體內,所述的頂塞下部安裝有密封墊和密封圈,頂塞底部連接安裝有定熔片,所述過流控制閥的結構為:閥體與閥蓋通過緊固螺釘連接固定,閥體內具有閥體內腔和過流孔,閥蓋也具有閥蓋通孔,閥體內腔套裝有鋼球和鋼球回位彈簧,鋼球回位彈簧頂壓鋼球,鋼球位于閥蓋過流孔一側,過流控制閥安裝在栗輪的殼體內過載內泄通道的一端,蝸輪與輸出軸的固定連接處安裝有壓板,外殼與輸出軸的連接處安裝有軸承、右端蓋和油封。栗輪的殼體與輸出軸的連接處安裝有軸承,儲液室殼體與輸出軸的連接處安裝有左端蓋和油封。
【主權項】
1.一種內泄式液力偶合器,在外殼內安裝渦輪,渦輪與輸出軸連接固定,外殼與栗輪的殼體連接固定,栗輪的殼體、儲液室殼體、聯(lián)結盤、聯(lián)軸節(jié)、輸入軸依次連接固定,栗輪內腔和渦輪內腔構成工作室,儲液室位于栗輪外側,其特征在于:在工作室和儲液室之間的栗輪的殼體上安裝有過載內泄閥和/或過流控制閥;并在工作室和儲液室之間的栗輪殼體上設計有過載內泄通道,過載內泄閥和/或過流控制閥控制過載內泄通道。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泄式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載內泄閥的結構為:支座內腔中部和下部套裝有柱塞,支座內腔上部連接固定頂塞,頂塞內具有能容納柱塞上部的內空,柱塞下部與支座內腔之間安裝有彈簧,柱塞底部伸至過載內泄通道內,支座安裝固定在栗輪的殼體內;頂塞下部安裝有密封墊和密封圈,頂塞底部連接安裝有定熔片。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泄式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過流控制閥的結構為:閥體與閥蓋通過緊固螺釘連接固定,閥體內具有閥體內腔和過流孔,閥蓋也具有閥蓋通孔,閥體內腔套裝有鋼球和鋼球回位彈簧,鋼球回位彈簧頂壓鋼球,鋼球位于閥蓋過流孔一側,過流控制閥安裝在栗輪的殼體內的過載內泄通道的一端。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泄式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蝸輪與輸出軸的固定連接處安裝有壓板。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泄式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外殼與輸出軸的連接處安裝有軸承、右端蓋和油封。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泄式液力偶合器,其特征在于:栗輪的殼體與輸出軸的連接處安裝有軸承,儲液室殼體與輸出軸的連接處安裝有左端蓋和油封。
【文檔編號】F16K17/04GK205639522SQ201620445105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7日
【發(fā)明人】潘志勇
【申請人】潘志勇, 姚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