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包括射流變徑主管、若干射流支管、若干射流彎管;所述射流變徑主管從側面伸入漿液池,射流變徑主管的直徑沿漿液流動方向逐級縮小,所述射流支管的前端與射流變徑主管連接并連通;部分射流彎管與射流支管的后端連接并連通,部分射流彎管與射流支管側面連接并連通,部分射流彎管與射流變徑主管的側面連接并連通;所述射流彎管末端向下彎曲并對準漿液池的底部。本實用新型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能防止固體顆粒在漿池底部產生沉淀,并消除了原有側進式攪拌器密封處易泄露、存在攪拌死角等缺點。
【專利說明】
一種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屬于脫硫塔漿液池的攪拌裝置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在石灰石一石膏濕法煙氣脫硫工藝中,石灰石漿液在吸收塔內對煙氣進行逆流洗滌。在吸收塔內,位于漿池部位的側進式吸收塔攪拌器是維持濕法煙氣脫硫系統(tǒng)正常運行的重要部件。安裝攪拌器的作用是防止固體顆粒在漿液池中沉淀,確保漿液能夠均勻地輸送到下一個工藝過程中去;加強氧化空氣的擴散,促進亞硫酸鈣的氧化、石膏晶體的成長和石灰石的溶解。如果吸收塔攪拌器的選擇和設置不當,會使亞硫酸鈣氧化不充分,石灰石利用率低,嚴重影響脫硫效率及所生成的石膏品質;另一方面,攪拌器攪拌不均勻,造成罐底的局部沉積,特別是栗入口處的沉積,容易造成栗的氣蝕,高濃度的漿液可能進入栗中,造成栗的損壞。
[0003]受工況條件限制,現(xiàn)有的側進式攪拌設備采用馬達帶動的旋轉攪拌的方式,有以下缺點:(I)工作時罐壁有震動,密封處可能泄漏。(2)存在攪拌死角:在使用過程中槳葉攪拌不均勻,罐內存在攪拌死區(qū)。(3)設備安裝工作量大,費用較高。
【發(fā)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解決現(xiàn)有技術中旋轉攪拌裝置的震動大、攪拌不均勻、存死角、攪拌設備投入大,成本高等技術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技術方案:
[0006]—種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包括射流變徑主管2、若干射流支管3、若干射流彎管4;所述射流變徑主管2從側面伸入漿液池I,射流變徑主管2的直徑沿漿液流動方向逐級縮小,所述射流支管3的前端與射流變徑主管2連接并連通;一部分射流彎管4與射流支管3的后端連接并連通,另一部分射流彎管4與射流支管3側面連接并連通;部分射流彎管4與射流支管3的后端連接并連通,部分射流彎管4與射流支管3側面連接并連通,部分射流彎管4與射流變徑主管2的側面連接并連通;所述射流彎管4末端向下彎曲并對準漿液池I的底部。
[0007]進一步的,所述射流變徑主管2水平設置,所述射流支管3垂直與所述射流變徑主管2。
[0008]更進一步的,所述射流彎管4彎曲90°,其末端豎直向下。
[0009]進一步的,所述射流支管的管徑,與其所連接部位的射流變徑主管的管徑相同。
[0010]進一步的,所述射流彎管4的管徑小于所述射流變徑主管末端的管徑,且均勻排布在脫硫塔分區(qū)漿液池內。
[0011 ]進一步的,所述漿液池I呈圓筒體狀。
[0012]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3]I)射流彎管在漿液池內均勻分布,攪拌覆蓋率可達100%,確保漿池內無攪拌死角,防止固體顆粒在漿池底部產生沉淀。
[0014]2)與原有的側進式攪拌器相比,該射流裝置運行能耗低、震動小,密封處不易發(fā)生漿液泄露現(xiàn)象。
[0015]3)射流主管采用逐級變徑設計,使得射流管出口處有足夠的流量,確保射流攪拌在漿液池的覆蓋面積。
【附圖說明】
[0016]附圖1是本實用新型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的主視圖。
[0017]附圖2是本實用新型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的俯視圖。
[0018]圖中,1-漿液池;2-射流變徑主管;3-射流支管;4-射流彎管。
【具體實施方式】
[001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0020]實施例一:
[0021 ]參見圖1-圖2,一種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設置在脫硫塔的漿液池I底部,包括射流變徑主管2、至少一個射流支管3、至少一個射流彎管4;射流變徑主管2的直徑沿漿液流動方向自內而外逐級縮小;射流支管3的一端均安裝在所述射流變徑主管2上,另一端與所述射流彎管4連接;射流彎管4的一端均安裝在射流變徑主管2或射流支管3上,另一端出口端豎直向下垂直于脫硫塔分區(qū)漿液池I的底部。
[0022]具體的應用時,脫硫漿液從射流變徑主管2入口處分別輸送至各射流支管3和射流彎管4,并經射流彎管4出口流至脫硫塔漿液池底部,對漿液池I底部產生射流攪拌的效果,防止固體顆粒在漿池底部產生沉淀。
[0023]實施例二:
[0024]實施例二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和功能原理相同,區(qū)別僅在于:參看圖2,射流支管3的管徑與其所連接的射流變徑主管2的管徑相一致,且在同一水平面內與射流變徑主管2垂直。
[0025]實施例三:實施例三與實施例一的結構和功能原理相同,區(qū)別僅在于:參看圖1和圖2,射流彎管4管徑小于所述射流變徑主管2末端的管徑,均勻排布在脫硫塔分區(qū)漿液池內,確保漿液池底部無攪拌死角。
[0026]本實用新型其結構簡單、安裝方便,能防止固體顆粒在漿池底部產生沉淀,并消除了原有側進式攪拌器密封處易泄露、存在攪拌死角等缺點。
[0027]應當說明的是,上述實施例均可根據(jù)需要自由組合。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換,這些變換也應視為與本實用新型等同。
【主權項】
1.一種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射流變徑主管(2)、若干射流支管(3)、若干射流彎管(4); 所述射流變徑主管(2)從側面伸入漿液池(I),射流變徑主管(2)的直徑沿漿液流動方向逐級縮小,所述射流支管(3)的前端與射流變徑主管(2)連接并連通; 部分射流彎管(4)與射流支管(3)的后端連接并連通,部分射流彎管(4)與射流支管(3)側面連接并連通,部分射流彎管(4)與射流變徑主管(2)的側面連接并連通; 所述射流彎管(4)末端向下彎曲并對準漿液池(I)的底部。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變徑主管(2)水平設置,所述射流支管(3)垂直與所述射流變徑主管(2)。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彎管(4)彎曲90°,其末端豎直向下。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支管的管徑,與其所連接部位的射流變徑主管的管徑相同。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射流彎管(4)的管徑小于所述射流變徑主管末端的管徑,且均勻排布在脫硫塔分區(qū)漿液池內。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脫硫塔漿液池的射流攪拌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漿液池(I)呈圓筒體狀。
【文檔編號】B01D53/78GK205672771SQ201620587441
【公開日】2016年11月9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5日 公開號201620587441.0, CN 201620587441, CN 205672771 U, CN 205672771U, CN-U-205672771, CN201620587441, CN201620587441.0, CN205672771 U, CN205672771U
【發(fā)明人】任世中, 陳天光, 何永勝, 陳澤民
【申請人】福建龍凈環(huán)保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龍凈環(huán)??萍脊こ逃邢薰?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