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清洗設備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實驗室器材,具體說是一種實驗室清洗設備。
【背景技術】
[0002]實驗室做實驗時,經常會用到各種實驗用具,如鑷子、燒杯、試管、各種刀具等,這些用品在使用完后需要進行清洗,傳統的做法是人工清洗,但清洗的效率較低,而且比較浪費水。
【發(fā)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實驗室清洗設備。
[0004]本發(fā)明為實現上述目的,實驗室清洗設備,包括箱體和推手,在箱體的底部設置有車輪,所述箱體頂部的一側設置有推手,所述箱體內部的隔板將箱體分為水栗腔體和清洗腔體,在水栗腔體內部設置有水栗,所述水栗上方設置有儲水箱,所述儲水箱通過水箱支架固定在箱體內,所述清洗腔體的頂部設置有開口,所述清洗腔體中間部位設置有半球形的支撐網,所述支撐網的外沿設置有多個三角支撐板,所述支撐網上方設置有帶噴頭的噴管,所述噴管的另一端與儲水箱連通,所述清洗腔體的底部通過回水管與水栗連通。
[0005]作為優(yōu)選,所述噴管、回水管貫穿隔板的部位分別套有密封圈。
[0006]由于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本發(fā)明通過水栗可想清洗腔體內噴水,通過水流清洗支撐網上的器具,而且清洗后的水再通過回水管抽回到儲水箱,不斷的用水流進行沖洗,有利于節(jié)約用水。
【附圖說明】
[0007]現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做進一步說明。
[0008]圖1為本發(fā)明的主視結構示意圖。
[0009]圖中:I箱體2推手3車輪4隔板5水栗腔體6清洗腔體7水栗8儲水箱9水箱支架10開口 11支撐網12三角支撐板13噴頭14噴管15回水管16密封圈。
【具體實施方式】
[0010]如圖1所示,實驗室清洗設備,包括箱體I和推手2,在箱體I的底部設置有車輪3,箱體I頂部的一側設置有推手2,箱體I內部的隔板4將箱體分為水栗腔體5和清洗腔體6,在水栗腔體5內部設置有水栗7,水栗7上方設置有儲水箱8,儲水箱8通過水箱支架9固定在箱體I內,清洗腔體6的頂部設置有開口 10,清洗腔體6中間部位設置有半球形的支撐網11,支撐網11的外沿設置有多個三角支撐板12,支撐網11上方設置有帶噴頭13的噴管14,噴管14的另一端與儲水箱8連通,清洗腔體6的底部通過回水管15與水栗7連通,噴管14、回水管15貫穿隔板4的部位分別套有密封圈16。
[0011]以上所述僅為本發(fā)明示意性的【具體實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發(fā)明的范圍。任何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fā)明的構思和原則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變化與修改,均應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主權項】
1.實驗室清洗設備,其特征在于:包括箱體和推手,在箱體的底部設置有車輪,所述箱體頂部的一側設置有推手,所述箱體內部的隔板將箱體分為水栗腔體和清洗腔體,在水栗腔體內部設置有水栗,所述水栗上方設置有儲水箱,所述儲水箱通過水箱支架固定在箱體內,所述清洗腔體的頂部設置有開口,所述清洗腔體中間部位設置有半球形的支撐網,所述支撐網的外沿設置有多個三角支撐板,所述支撐網上方設置有帶噴頭的噴管,所述噴管的另一端與儲水箱連通,所述清洗腔體的底部通過回水管與水栗連通。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實驗室清洗設備,其特征在于:所述噴管、回水管貫穿隔板的部位分別套有密封圈。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實驗室清洗設備,包括箱體和推手,在箱體的底部設置有車輪,所述箱體頂部的一側設置有推手,所述箱體內部的隔板將箱體分為水泵腔體和清洗腔體,在水泵腔體內部設置有水泵,所述水泵上方設置有儲水箱,所述儲水箱通過水箱支架固定在箱體內,所述清洗腔體的頂部設置有開口,所述清洗腔體中間部位設置有半球形的支撐網,所述支撐網的外沿設置有多個三角支撐板,所述支撐網上方設置有帶噴頭的噴管,所述噴管的另一端與儲水箱連通,所述清洗腔體的底部通過回水管與水泵連通。本發(fā)明通過水泵可想清洗腔體內噴水,通過水流清洗支撐網上的器具,而且清洗后的水再通過回水管抽回到儲水箱,不斷的用水流進行沖洗,有利于節(jié)約用水。
【IPC分類】B08B3/02
【公開號】CN105665334
【申請?zhí)枴緾N201610158476
【發(fā)明人】李海秀
【申請人】李海秀
【公開日】2016年6月15日
【申請日】2016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