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換熱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熱交換裝置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換熱器。
背景技術:
現(xiàn)有技術中的空調(diào)等熱交換裝置一般包括冷凝器、蒸發(fā)器、壓縮機和節(jié)流閥等基 本部件,上述基本部件通過管道依次連接,形成一個密閉的系統(tǒng),制冷劑在這個密閉的系統(tǒng) 中循環(huán)流動,發(fā)生狀態(tài)變化,從而與外界進行熱量交換,達到制冷效果。熱交換裝置所包含的基本部件中,冷凝器和蒸發(fā)器是基本的熱交換部件,其結構 基本相同,統(tǒng)稱為換熱器。請參考圖1和圖2,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一種典型的A型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 為現(xiàn)有技術中另一種典型的A型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1和圖2所示的A型換熱器均包括第一換熱管部1'和第二換熱管部2',且該 兩個換熱管部之間的夾角為銳角;需要說明的是,該第一換熱管部1'和第二換熱管部2' 包括多片扁管及設于各扁管之間的翅片。在圖1所示的A型換熱器中,一片換熱器通過扁管折彎形成該第一換熱管部1'和 第二換熱管部2',中間連接部為扁管折彎部3'。在圖2所示的A型換熱器中,兩片換熱 器通過機械連接形成A型換熱器,該兩片換熱器分別命名為該第一換熱管部1'和第二換 熱管部2',第一換熱管部1'連接有第一集流管4',第二換熱管部2'連接有第二集流管 5',且第一集流管4'和第二集流管5'連通。如圖1和圖2所示,換熱器的寬度W和高度H尺寸的大小決定著換熱器箱體尺寸及 整個機組尺寸的大小,進而直接關系到空調(diào)機組的成本。由于圖1和圖2所示的換熱器為A 型換熱器,導致在保持相同的換熱面積的前提下,其寬度W和高度H所決定的面積較大,因 而導致箱體尺寸及整個機組的尺寸較大,從而增大了空調(diào)機組的成本。有鑒于此,在保持相同的換熱面積的前提下,如何減小換熱器寬度W和高度H所決 定的面積,從而減小換熱器箱體的尺寸及整個機組的尺寸,進而降低空調(diào)機組的成本,是本 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問題。A型換熱器作為蒸發(fā)器使用時,不同的高度H及寬度W,肯 定會影響換熱器表面冷凝水的排除,最糟糕的情況是冷凝水由于重力作用導致?lián)Q熱器表面 滴水。
實用新型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換熱器,該換熱器在保持相同的換熱 面積的前提下,能夠減小換熱器寬度和高度所決定的面積,從而減小換熱器箱體的尺寸及 整個機組的尺寸,進而能夠降低空調(diào)機組的成本,提高排水速度,避免換熱器滴水現(xiàn)象的發(fā)生。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換熱器,包括第一換熱管部及與所述 第一換熱管部成銳角連接的第二換熱管部;所述第一換熱管部遠離所述第二換熱管部的端部及所述第二換熱管部遠離所述第一換熱管部的端部,該兩個端部中至少有一個端部連 接有位于所述銳角的內(nèi)側或者外側的第三換熱管部,該第三換熱管部和與其連接的所述第 一換熱管部或者所述第二換熱管部平行并相對設置;用字母W代表所述換熱器的寬度,用 字母定義H代表所述換熱器的高度,則W/H的取值范圍為大于或等于0. 55,小于或等于 1. 16。優(yōu)選地,所述兩個端部均連接有所述第三換熱管部;該兩個第三換熱管部中,一者 與所述換熱器的進口管連通,另一者與所述換熱器的出口管連通。優(yōu)選地,該兩個第三換熱管部均位于所述銳角的外側或者均位于所述銳角的內(nèi) 側。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換熱管部遠離所述第一換熱管部的端部連接有所述第三換熱管 部。優(yōu)選地,所述第三換熱管部連接有與所述第一換熱管部平行并相對設置的第四換 熱管部;所述第一換熱管部和所述第四換熱管部中,一者與所述換熱器的進口管連通,另一 者與所述換熱器的出口管連通。優(yōu)選地,所述第三換熱管部和所述第四換熱管部均位于所述銳角的外側或者均位 于所述銳角的內(nèi)側。優(yōu)選地,所述第一換熱管部遠離所述第二換熱管部的端部連接有位于所述銳角內(nèi) 側的所述第三換熱管部,所述第三換熱管部連接有位于所述銳角內(nèi)側、并與所述第二換熱 管部平行并相對設置的第四換熱管部。優(yōu)選地,所述第二換熱管部成銳角連接有向外側彎曲的第六換熱管部。優(yōu)選地,所述第四換熱管部連接有位于所述第六換熱管部的外側、并與所述第六 換熱管部平行并相對設置的第五換熱管部;所述第五換熱管部和所述第六換熱管部中,一 者與所述換熱器的進口管連通,另一者與所述換熱器的出口管連通。在現(xiàn)有技術的基礎上,所述第一換熱管部遠離所述第二換熱管部的端部及所述第 二換熱管部遠離所述第一換熱管部的端部,該兩個端部中至少有一個端部連接有位于所述 銳角的內(nèi)側或者外側的第三換熱管部,該第三換熱管部和與其連接的所述第一換熱管部或 者所述第二換熱管部平行并相對設置。在現(xiàn)有技術中,換熱器為單層結構,而在本發(fā)明中換 熱器為多層結構,因而在換熱器保持換熱面積不變的前提下,其寬度和高度所決定的面積 會顯著減小,從而顯著減小了換熱器箱體的尺寸及整個機組的尺寸,進而有效降低了空調(diào) 機組的成本。換熱器的寬度與高度比值的取值范圍為大于或等于0. 55,小于或等于1. 16, 提高了排水速度,避免換熱器滴水現(xiàn)象的發(fā)生。
圖1為現(xiàn)有技術中一種典型的A型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2為現(xiàn)有技術中另一種典型的A型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3為本發(fā)明第一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第二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第三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6為本發(fā)明第四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0026]圖7為本發(fā)明第五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fā)明第六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fā)明第七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發(fā)明第八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11為本發(fā)明第九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12為本發(fā)明一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排水速度曲線和積水速度曲線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核心是提供一種換熱器,該換熱器在保持相同的換熱面積的 前提下,能夠減小換熱器寬度和高度所決定的面積,從而減小換熱器箱體的尺寸及整個機 組的尺寸,進而能夠降低空調(diào)機組的成本。為了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更好地理解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 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請參考圖3、圖4、圖5、圖8和圖9,圖3為本發(fā)明第一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 意圖;圖4為本發(fā)明第二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5為本發(fā)明第三種實施例中 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8為本發(fā)明第六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9為本發(fā)明 第七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在本發(fā)明的基礎技術方案中,所述換熱器包括第一換熱管部1和第二換熱管部2, 并且二者之間的夾角為銳角;在該現(xiàn)有技術的基礎上,第一換熱管部1遠離第二換熱管部2 的端部及第二換熱管部2遠離第一換熱管部1的端部,該兩個端部中至少有一個端部連接 有位于所述銳角的內(nèi)側或者外側的第三換熱管部3,該第三換熱管部3和與其連接的第一 換熱管部1或者第二換熱管部2平行并相對設置;如下文所述,用字母W代表所述換熱器的 寬度,用字母定義H代表所述換熱器的高度,則W/H的取值范圍為大于或等于0. 55,小于 或等于1. 16。需要說明的是,上述基礎技術方案包括三種具體技術方案一為僅第一換熱管部 1遠離第二換熱管部2的端部連接有第三換熱管部3 ;二為僅第二換熱管部2遠離第一換熱 管部1的端部連接有第三換熱管部3 ;三為上述兩個端部均連接有第三換熱管部3。此外, 上述三種具體技術方案中,每一種具體技術方案又包括兩個下位的技術方案一為第三換 熱管部3位于第一換熱管部1與第二換熱管部2之間的銳角的內(nèi)側,二為第三換熱管部3 位于所述銳角的外側。此外,需要說明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對于該第三換熱管部3是否再連接其他換熱 管部不作限制,因而該第三換熱管部,無論是否再連接其他換熱管部,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 圍之內(nèi)。在現(xiàn)有技術中,換熱器為單層結構,而在本發(fā)明中換熱器為多層結構,因而在換熱 器保持換熱面積不變的前提下,其寬度和高度所決定的面積會顯著減小,從而顯著減小了 換熱器箱體的尺寸及整個機組的尺寸,進而有效降低了空調(diào)機組的成本。需要說明的是,所 述“保持換熱面積不變”具體是指,在其他條件不變的前提下,將各換熱管部拉平后,其水平 長度保持不變。在上述實施例的基礎上,可以進一步設置第一換熱管部1遠離第二換熱管部2的端部及第二換熱管部2遠離第一換熱管部1的端部,該兩個端部均連接有第三換熱管部3, 且該兩個第三換熱管部3中,一者與所述換熱器的進口管連通,另一者與所述換熱器的出 口管連通。顯然,在保持換熱面積不變的前提下,相對于僅在一個端部上連接第三換熱管部 3,本技術方案能夠進一步減少換熱器的寬度和高度所決定的面積。進一步地,請參考圖3、圖5和圖8,該兩個第三換熱管部3可以均位于第一換熱管 部1與第二換熱管部2之間的銳角的外側;請參考圖4和圖9,該兩個第三換熱管部3亦可 以均位于第一換熱管部1與第二換熱管部2之間的銳角的內(nèi)側。當然,一個第三換熱管部 3位于所述銳角的外側,另一個第三換熱管部3位于所述銳角的外側,顯然也能解決技術問 題,實現(xiàn)實用新型目的。請參考圖6、圖7和圖10,圖6為本發(fā)明第四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 7為本發(fā)明第五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圖10為本發(fā)明第八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 結構示意圖。在上述本發(fā)明基礎技術方案的基礎上,還可以作出具體設置。比如,第二換熱管部 2遠離第一換熱管部1的端部進一步連接有第三換熱管部3。在此基礎上,如圖6和圖7所 示,第三換熱管部3進一步連接有第四換熱管部4,該第四換熱管部4與第一換熱管部1平 行并相對設置,并且二者之間存在較小的間隙。此外,第四換熱管部4和第一換熱管部1中, 一者與所述換熱器的進口管連通,另一者與所述換熱器的出口管連通。進一步地,如圖6、圖7和圖10所示,第三換熱管部3和第四換熱管部4均位于第 一換熱管部1與第二換熱管部2之間的銳角的外側;當然,第三換熱管部3和第四換熱管部 4均位于第一換熱管部1與第二換熱管部2之間的銳角的內(nèi)側,顯然也能解決技術問題,實 現(xiàn)發(fā)明目的。請參考圖11,圖11為本發(fā)明第九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結構示意圖。在上述本發(fā)明的基礎技術方案中,還可以作出具體設置。比如,第一換熱管部1遠 離第二換熱管部2的端部連接有位于所述銳角內(nèi)側的第三換熱管部3,且第三換熱管部3連 接有位于所述銳角內(nèi)側、并與第二換熱管部2平行并相對設置的第四換熱管部4。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地,如圖11所示,第二換熱管部2成銳角連接有向外側彎曲的 第六換熱管部6 ;并且,進一步地,如圖11所示,第四換熱管部4連接有位于第六換熱管部6 的外側、并與第六換熱管部6平行并相對設置的第五換熱管部5。顯然,本實施例提供了一 種雙層N型換熱器,相對于前文本發(fā)明所提供的雙層A換熱器,在保持換熱面積不變的前提 下,該種雙層N型換熱器能夠進一步減少換熱器的寬度和高度所決定的面積。請參考圖12,圖12為本發(fā)明一種實施例中換熱器的排水速度曲線和積水速度曲 線示意圖。當本發(fā)明的換熱器作為蒸發(fā)器使用時,不同的高度H及寬度W,肯定會影響換熱器 表面冷凝水的排除,最糟糕的情況是冷凝水由于重力作用導致?lián)Q熱器表面滴水。如圖12所示,圖中實曲線是換熱器表面的排水速度曲線,圖中三條虛曲線分別是 空氣流速在lm/s、1.5m/s和2m/s時換熱器表面的積水速度曲線。由排水實驗可以得到當 W/H的值小于或等于1. 16時,換熱器表面將不會有滴水現(xiàn)象。當然,ff/Η的值過小會導致 換熱器表面的風場不均勻,影響換熱器的性能,最極端的情況是當W/H = 0時,換熱器表面 將沒有空氣通過,換熱器性能為零,因而W/H最佳的范圍為大于或等于0. 55,小于或等于1. 16。此外,需要說明的是,上述任一種實施例或者技術方案對于相鄰換熱管部之間的 連接方式不作限制,因而任意一種連接方式均在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之內(nèi)。當然,可以設置幾 種具體的連接方式,比如相鄰的兩個換熱管部之間通過芯體折彎連接形成,圖3、圖4、圖6、圖7和圖11中 的第一換熱管部1和第二換熱管部2之間、圖11中第四換熱管部4和第五換熱管部5之間 均是通過芯體折彎形成。需要說明的是,芯體折彎就是換熱器的直接折彎,折彎部位帶有翅 片,是翅片隨同扁管一同發(fā)生折彎。或者,相鄰的兩個換熱管部之間通過扁管折彎連接形成,圖8、圖9和圖10各相鄰 換熱管部之間的折彎部位、圖3、圖4、圖5、圖6和圖7的第二換熱管部2和第三換熱管部3 之間的折彎部位,及圖11中第一換熱管部1與第三換熱管部3之間、第三換熱管部3與第 四換熱管部4之間和第二換熱管部2與第六換熱管部6之間的折彎部位,上述折彎部位均 為扁管折彎。需要說明的是,扁管折彎是扁管預先進行扭曲等預處理后進行的折彎,折彎部 位不帶有翅片。或者,相鄰的兩個換熱管部之間通過機械連接形成,具體地,相鄰的兩個換熱管部 均連接有一個集流管,且該兩個集流管通過連接管連通。該種連接方式可參見圖5中,第一 換熱管部1和第二換熱管部2之間的連接方式。由上可知,圖8、圖9和圖10所示的實施例中,換熱器各換熱管部之間均是通過扁 管折彎形成;圖3、圖4、圖6和圖7所示的實施例中,是芯體折彎和扁管折彎相結合;圖5所 示的實施例中,是扁管折彎和機械連接相結合。以上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換熱器進行了詳細介紹。本文中應用了具體個例 對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及實施方式進行了闡述,以上實施例的說明只是用于幫助理解本實用 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 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若干改進和修飾,這些改進和修飾也落入 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內(nèi)。
權利要求一種換熱器,包括第一換熱管部(1)及與所述第一換熱管部(1)成銳角連接的第二換熱管部(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管部(1)遠離所述第二換熱管部(2)的端部及所述第二換熱管部(2)遠離所述第一換熱管部(1)的端部,該兩個端部中至少有一個端部連接有位于所述銳角的內(nèi)側或者外側的第三換熱管部(3),該第三換熱管部(3)和與其連接的所述第一換熱管部(1)或者所述第二換熱管部(2)平行并相對設置;用字母W代表所述換熱器的寬度,用字母定義H代表所述換熱器的高度,則W/H的取值范圍為大于或等于0.55,小于或等于1.16。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端部均連接有所述第三換熱管 部(3);該兩個第三換熱管部(3)中,一者與所述換熱器的進口管連通,另一者與所述換熱 器的出口管連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該兩個第三換熱管部(3)均位于所述銳角 的外側或者均位于所述銳角的內(nèi)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換熱管部(2)遠離所述第一換熱 管部(1)的端部連接有所述第三換熱管部(3)。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換熱管部(3)連接有與所述第一 換熱管部(1)平行并相對設置的第四換熱管部(4);所述第一換熱管部(1)和所述第四換 熱管部(4)中,一者與所述換熱器的進口管連通,另一者與所述換熱器的出口管連通。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換熱管部(3)和所述第四換熱管 部(4)均位于所述銳角的外側或者均位于所述銳角的內(nèi)側。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換熱管部(1)遠離所述第二換 熱管部(2)的端部連接有位于所述銳角內(nèi)側的所述第三換熱管部(3),所述第三換熱管部 (3)連接有位于所述銳角內(nèi)側、并與所述第二換熱管部(2)平行并相對設置的第四換熱管 部⑷。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換熱管部(2)成銳角連接有向外 側彎曲的第六換熱管部(6)。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換熱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換熱管部(4)連接有位于所述第 六換熱管部(6)的外側、并與所述第六換熱管部(6)平行并相對設置的第五換熱管部(5); 所述第五換熱管部(5)和所述第六換熱管部(6)中,一者與所述換熱器的進口管連通,另一 者與所述換熱器的出口管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換熱器,包括第一換熱管部及與所述第一換熱管部成銳角連接的第二換熱管部;所述第一換熱管部遠離所述第二換熱管部的端部及所述第二換熱管部遠離所述第一換熱管部的端部,該兩個端部中至少有一個端部連接有位于所述銳角的內(nèi)側或者外側的第三換熱管部,該第三換熱管部和與其連接的所述第一換熱管部或者所述第二換熱管部平行并相對設置,換熱器的寬度與高度比值的取值范圍為大于或等于0.55,小于或等于1.16。該換熱器在保持相同的換熱面積的前提下,能夠減小換熱器寬度和高度所決定的面積,從而減小換熱器箱體的尺寸及整個機組的尺寸,進而能夠降低空調(diào)機組的成本,提高排水速度,避免換熱器滴水現(xiàn)象的發(fā)生。
文檔編號F25B39/00GK201731685SQ20102027116
公開日2011年2月2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22日 優(yōu)先權日2010年7月22日
發(fā)明者蔣建龍, 黃寧杰 申請人:三花丹佛斯(杭州)微通道換熱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