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熱風甘蔗渣干燥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中小型甘蔗榨糖廠以甘蔗渣作鍋爐燃料時先利用鍋爐熱風對甘蔗渣進行干燥的干燥裝置。
以甘蔗為原料的糖廠特別是中小型糖廠,其蔗渣除少部分用來作造紙、纖維板的原料以外,大部分都是用來作自用鍋爐燃料使用。甘蔗經(jīng)壓榨后,其水份含量高達48~52%,含這么高的水份,燃燒效果不佳,而且對鍋爐燃燒極為不利。目前有部分糖廠已建有了煙氣負壓甘蔗渣烘干系統(tǒng),以抽取鍋爐中的煙氣作為干燥劑來干燥甘蔗渣,使其水份含量稍為降低,基本上達到燃燒要求后才投入鍋爐內(nèi)燃燒。使用這種系統(tǒng)設備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還明顯地存在著設備結構復雜,管路長,投資大;甘蔗渣在管路內(nèi)是用煙氣負壓輸送,磨損嚴重,管路內(nèi)壁被磨損減薄后容易失穩(wěn)抽癟;煙氣中的灰份與蔗渣混合進鍋爐內(nèi)燃燒,使煙氣含灰量自然不斷增加,導致惡性循環(huán),使鍋爐受熱面和煙道以及其它設備積灰,影響傳熱和正常運行;設備壽命短等問題。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采用鍋爐熱風(風溫為200~220℃、風壓為250~290KPa)對直接輸入立式旋風干燥筒4內(nèi)并從其出口管6進鍋爐內(nèi)燃燒前的甘蔗渣進行正壓流動干燥的,設備簡單、無需管道負壓輸送甘蔗渣、運行故障少、經(jīng)濟效益好、使用壽命長的熱風甘蔗渣干燥器。使用本干燥器對水份含量高達48~52%的甘蔗渣進行干燥處理,可使其水份含量降至42~45%,完全達到鍋爐良好燃燒的要求。
本實用新型是由立式旋風干燥筒4、熱風進口管接頭2、蔗渣進口管接頭1、錐形蔗渣均勻器3、錐臺5、出口管6、噴渣風咀8、噴渣風管10、噴渣風調(diào)節(jié)板9構成。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作出描述。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
圖1的A-A向視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
圖1的B-B向視圖。
根據(jù)
圖1、圖2、圖3分別加工好本實用新型的各元部件后,在立式旋風干燥筒4頂部切口并焊接固定上蔗渣進口管接頭1,于蔗渣進口管接頭1的內(nèi)底端中央用扁鋼焊接固定好錐形蔗渣均勻器3,在立式旋風干燥筒4的頂側邊上切口并焊接固定上熱風進口管接頭2,錐臺5焊接于立式旋風干燥筒4的底端;在出口管6下端的底邊固定上噴渣風咀8,噴渣風咀8的底邊又固定有可以伸縮調(diào)節(jié)的噴渣風調(diào)節(jié)板9。安裝本實用新型時首先將出口管6連同噴渣風咀8和噴渣風調(diào)節(jié)板9安裝于鍋爐前墻7上,然后對準距離搭架固定安裝好已組裝上熱風進口管接頭2、蔗渣進口管接頭1、錐臺5的立式旋風干燥筒4,將出口管6頂端固定于錐臺5的底端,最后分別連接上熱風管、噴渣風管10,噴渣風咀8與噴渣風管10相連接,在蔗渣進口管1頂端固定上蔗渣漏斗。
權利要求1.一種由干燥筒、錐臺、出口管構成的熱風甘蔗渣干燥器,其特征在于干燥筒為立式旋風干燥筒(4),在立式旋風干燥筒(4)頂部切口并焊接固定有蔗渣進口管接頭(1),于蔗渣進口管接頭(1)的內(nèi)底端中央設有錐形蔗渣均勻器(3),在立式旋風干燥筒(4)的頂側邊切口并焊接固定有熱風進口管接頭(2);在出口管6底部的底邊固定有噴渣風咀(8),噴渣風咀(8)的底邊又固定有可以伸縮調(diào)節(jié)的噴渣風調(diào)節(jié)板(9),噴渣風咀(8)與噴渣風管10相連接。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中小型甘蔗榨糖廠適用的熱風甘蔗渣干燥裝置,其特征是干燥筒為立式旋風干燥筒、在立式旋風干燥筒頂部切口并焊接固定有蔗渣進口管接頭,其特點是設備簡單,投資少,經(jīng)濟效益好,使用壽命長。使用本干燥器對水分含量達48~52%的蔗渣進干燥,可使其水分含量降至42~46%,完全達到鍋爐良好燃燒的要求。
文檔編號F26B3/06GK2182968SQ93248190
公開日1994年11月16日 申請日期1993年12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1993年12月25日
發(fā)明者黎仲文 申請人:黎仲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