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4554171閱讀:231來源:國知局
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包括給煤機、中速磨煤機、旋風分離器、給料器、高溫煙氣發(fā)生爐、燃燒器、鍋爐、風機、空氣預熱器及一次風機。本實用新型將部分鍋爐熱一次風和磨煤機出口的煤粉引入高溫煙氣發(fā)生爐進行燃燒,燃燒產生的熱煙氣與其余熱一次風混合,作為干燥劑進入磨煤機,從而提高干燥劑溫度,增加褐煤鍋爐制粉系統(tǒng)的干燥能力。該系統(tǒng)較好地解決了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的干燥能力不足問題。
【專利說明】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褐煤鍋爐的制粉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
【背景技術】
[0002]褐煤是我國主要動力煤種之一,約占動力煤儲量的18%,主要分布在東北、內蒙和西南地區(qū)。褐煤的主要特點是全水分較高,這是褐煤鍋爐制粉系統(tǒng)選型的關鍵因素。傳統(tǒng)的褐煤鍋爐普遍配備風扇磨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選用高溫爐煙、熱空氣及冷爐煙作為干燥介質,干燥能力強,但存在葉輪沖擊板易磨損,檢修工作量大,維護成本高等難題。
[0003]20世紀90年代,我國引進了德國BABCOCK公司的中速磨煤機技術,結合中速磨煤機在國外取得的磨制褐煤的成功技術,同時針對國內褐煤的特點,經過一系列消化吸收,中速磨煤機技術在我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現已廣泛應用于國內褐煤鍋爐,并且在實際運行中表現出優(yōu)越的性能。由于中速磨煤機直吹式制粉系統(tǒng)具有系統(tǒng)簡單、操作簡便、控制靈活、檢修工作量較小等特點,所以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運用于大容量褐煤鍋爐已經成為行業(yè)發(fā)展的趨勢。
[0004]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應用于高水分褐煤鍋爐,關鍵在于其干燥出力是否滿足要求,以蒸發(fā)掉入爐原煤的外在水分。干燥能力是以一次風量和一次風溫表征的,一次風溫和一次風率是燃用褐煤鍋爐制粉系統(tǒng)設計的關鍵因素。簡言之,熱量一定的前提下,較高的一次風溫可以配有相對較小的一次風量,而較低的一次風溫則需要相對較大的一次風量。在目前鍋爐增加脫硝系統(tǒng)后,為保證脫硝系統(tǒng)催化劑安全運行,一般要求脫硝系統(tǒng)入口煙溫不得高于420°C,空氣預熱器出口熱風溫度也隨之受限。而要提高一次風量,從目前燃用高水分褐煤鍋爐的運行實際情況來看,電廠為提高制粉系統(tǒng)干燥出力,增大一次風量,一次風速已經達到40m / s,甚至以上,過高的一次風速對煤粉的著火和燃燼會產生不利影響,同時一次風量的過度增加也意味著二次風量大幅的減少,會對爐內的流場和燃燒組織帶來困難。
[0005]制粉系統(tǒng)干燥能力與燃燒組織之間的矛盾直接影響企業(yè)運行安全性、經濟性。同時從近年來的運行與調整結果來看,很難找到有效的調整手段解決上述問題。由于褐煤是我國東北及內蒙地區(qū)的主要動力煤種,所以解決該煤種的上述問題,可以大幅度改善我國褐煤的利用水平,提高機組運行的經濟性與安全性,同時指導我國褐煤鍋爐的設計改造。因此該方案的提出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獲得的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并能帶來明顯的社會效益。
實用新型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現有技術的缺點,提供了一種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以有效的提高中速磨煤機的干燥能力。
[0007]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包括給煤機、中速磨煤機、旋風分離器、給料器、高溫煙氣發(fā)生爐、燃燒器、鍋爐、風機、空氣預熱器及一次風機,一次風機的出風口分為兩路,其中,一路與空氣預熱器的入風口相連通,另一路與中速磨煤機的氣體入口相連通,空氣預熱器的出氣口分為兩路,其中,一路與風機的入氣口相連通,另一路與中速磨煤機的氣體入口相連通,風機的出風口分為兩路,其中,一路與給料器的煤粉出口通過管道并管后與高溫煙氣發(fā)生爐頂部的旋流燃燒器入口相連通,另一路與高溫煙氣發(fā)生爐的二次風切向入口相連通,高溫煙氣發(fā)生爐的煙氣出口與中速磨煤機的氣體入口相連通,給煤機的煤出口與中速磨煤機的煤入口相連通,中速磨煤機的煤粉氣流出口分別與旋風分離器的入口及鍋爐上的燃燒器入口相連通,旋風分離器的煤粉出口與給料器的煤粉入口相連通,旋風分離器的乏氣出口與鍋爐上的燃燒器入口相連通。
[0008]所述一次風機的出風口與中速磨煤機的氣體入口之間通過閥門相連接。
[0009]所述空氣預熱器的出氣口與中速磨煤機的氣體入口通過閥門相連接。
[0010]所述風機的出風口與高溫煙氣發(fā)生爐的二次風切向入口閥門相連接。
[0011]所述風機的出風口與高溫煙氣發(fā)生爐頂部的旋流燃燒器入口通過閥門相連接。
[0012]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由中速磨煤機、旋風分離器、給料器、風機及高溫煙氣發(fā)生爐構成,將中速磨煤機產出的一部分煤粉氣流輸入到旋風分離器中,煤粉氣流經旋風分離器分離出煤粉及乏氣,煤粉經給料器進入高溫煙氣發(fā)生爐燃燒,乏氣進入鍋爐燃燒器,空氣預熱器產生的一部分熱一次風和給料器輸出的煤粉在高溫煙氣發(fā)生爐內進行燃燒,燃燒產生的1600°C?1800°C熱煙氣與其余熱一次風混合,作為干燥劑進入中速磨煤機中,從而將干燥劑溫度提高至400°C左右,進而增強高水分褐煤的干燥能力,本實用新型有效地解決了褐煤鍋爐增加脫硝系統(tǒng)后受脫硝系統(tǒng)煙溫的限制,空氣預熱器的出氣口輸出的熱一次風溫度不高以及制粉系統(tǒng)干燥能力不足的問題。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4]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5]其中,I為給煤機、2為中速磨煤機、3為旋風分離器、4為給料器、5為高溫煙氣發(fā)生爐、6為燃燒器、7為鍋爐、8為風機、9為空氣預熱器、10為一次風機。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7]參考圖1,本實用新型所述的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包括給煤機1、中速磨煤機2、旋風分離器3、給料器4、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燃燒器6、鍋爐7、風機8、空氣預熱器9及一次風機10,一次風機10的出風口分為兩路,其中,一路與空氣預熱器9的入風口相連通,另一路與中速磨煤機2的氣體入口相連通,空氣預熱器9的出氣口分為兩路,其中,一路與風機8的入氣口相連通,另一路與中速磨煤機2的氣體入口相連通,風機8的出風口分為兩路,其中,一路與給料器4的煤粉出口通過管道并管后與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頂部的旋流燃燒器入口相連通,另一路與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的二次風切向入口相連通,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的煙氣出口與中速磨煤機2的氣體入口相連通,給煤機I的煤出口與中速磨煤機2的煤入口相連通,中速磨煤機2的煤粉氣流出口分別與旋風分離器3的入口及鍋爐7上的燃燒器6入口相連通,旋風分離器3的煤粉出口與給料器4的煤粉入口相連通,旋風分離器3的乏氣出口與鍋爐7上的燃燒器6入口相連通。另外,一次風機10的出風口與中速磨煤機2的氣體入口之間通過第一閥門相連接,空氣預熱器9的出氣口與中速磨煤機2的氣體入口通過第二閥門相連接,所述風機8的出風口與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的二次風切向入口通過第三閥門相連接,所述風機8的出風口與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頂部的旋流燃燒器入口通過第四閥門相連接。
[0018]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工作過程為:
[0019]所述中速磨煤機2產生的部分煤粉氣流經旋風分離器3分離出煤粉及乏氣,煤粉經給料器4進入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乏氣進入鍋爐7的燃燒器6,同時空氣經過空氣預熱器9加熱產生熱一次風,熱一次風分為兩部分,其中一部分熱一次風經風機8分為兩路進入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中,一路攜帶煤粉通過布置在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頂部的旋流燃燒器參與燃燒,另一路作為二次風切向進入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中,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產生的1600°C?1800°C熱煙氣與另一部分熱一次風混合,作為干燥劑進入中速磨煤機2中,從而使干燥劑溫度提高至400°C左右,進而增加褐煤鍋爐7制粉系統(tǒng)的干燥能力。
【權利要求】
1.一種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包括給煤機(I)、中速磨煤機(2)、旋風分離器(3)、給料器(4)、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燃燒器(6)、鍋爐(7)、風機(8)、空氣預熱器(9)及一次風機(10),一次風機(10)的出風口分為兩路,其中,一路與空氣預熱器(9)的入風口相連通,另一路與中速磨煤機(2)的氣體入口相連通,空氣預熱器(9)的出氣口分為兩路,其中,一路與風機(8)的入氣口相連通,另一路與中速磨煤機⑵的氣體入口相連通,風機⑶的出風口分為兩路,其中,一路與給料器⑷的煤粉出口通過管道并管后與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頂部的旋流燃燒器入口相連通,另一路與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的二次風切向入口相連通,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的煙氣出口與中速磨煤機⑵的氣體入口相連通,給煤機⑴的煤出口與中速磨煤機⑵的煤入口相連通,中速磨煤機(2)的煤粉氣流出口分別與旋風分離器(3)的入口及鍋爐(7)上的燃燒器(6)入口相連通,旋風分離器⑶的煤粉出口與給料器⑷的煤粉入口相連通,旋風分離器⑶的乏氣出口與鍋爐⑵上的燃燒器(6)入口相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一次風機(10)的出風口與中速磨煤機(2)的氣體入口之間通過閥門相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氣預熱器(9)的出氣口與中速磨煤機(2)的氣體入口通過閥門相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8)的出風口與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的二次風切向入口通過閥門相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煤粉燃燒加熱一次風的高水分褐煤中速磨煤機制粉系統(tǒng),其特征在于,所述風機(8)的出風口與高溫煙氣發(fā)生爐(5)頂部的旋流燃燒器入口通過閥門相連接。
【文檔編號】F23K1/04GK203771439SQ201420164521
【公開日】2014年8月13日 申請日期:2014年4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4月4日
【發(fā)明者】白少林, 敬小磊, 晉中華, 楊培軍, 趙衛(wèi)東, 范慶偉 申請人:西安西熱鍋爐環(huán)保工程有限公司, 西安熱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