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分為骨架側和包膠側兩部分,骨架側結構包括前模、后模和多個第一型腔,包膠側結構包括前模、后模和多個第二型腔,前模包括前模固定板、熱流道分流板和A板,后模包括后模固定板、支撐板和B板,另外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還包括一個旋轉中托,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相對的一側還分別設有推板。本模具在生產(chǎn)產(chǎn)品過程中不需要進行人工去取毛坯,然后放到另一個模具中進行二次加工,提高了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效率,節(jié)省了人力以及物力。
【專利說明】 一種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
【技術領域】
[0001 ]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模具結構,尤其是涉及一種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
【背景技術】
[0002]雙色注射是指將兩種不同顏色或不同種類的塑料通過注射成型工序制成不同色彩或外表軟硬度不同的成品的工藝方法?,F(xiàn)有技術中,用于注塑成型的方法是分為二次注塑,第一次成品作為第二次注塑的嵌件,一般這種模塑工藝也叫雙料注塑,通常由一套模具完成,且需要專門的雙色注塑機。
[0003]目前,現(xiàn)有的雙色模具體積較為龐大,造價昂貴,技術要求高,并且后續(xù)的經(jīng)過一次成型的毛坯粘合在模具上,需要人工將其取下,然后放到另一個模具中進行二次加工,這樣大大浪費了人力,物力。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有鑒于此,本發(fā)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本模具在生產(chǎn)產(chǎn)品過程中不需要進行人工去取毛坯,然后放到另一個模具中進行二次加工,提高了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效率,節(jié)省了人力以及物力。
[0005]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fā)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分為骨架側和包膠側兩部分,所述骨架側結構包括前模、后模和多個第一型腔,所述包膠側結構包括前模、后模和多個第二型腔,所述前模包括前模固定板、熱流道分流板和A板,所述后模包括后模固定板、支撐板和B板,其中所述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還包括一個旋轉中托,該旋轉中托設置在骨架側和包膠側兩部分之間;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相對的一側分別設有推板。
[0006]優(yōu)選地,上述的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其中所述旋轉中托包括用于承接毛坯的托板和用于驅(qū)動托板旋轉運動的傳動機構。
[0007]優(yōu)選地,上述的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其中所述托板的底部設有與該托板中心部位固緊的抽芯機構。
[0008]優(yōu)選地,上述的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其中所述抽芯機構為機動抽芯。
[0009]優(yōu)選地,上述的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其中所述推板由氣缸驅(qū)動。
[0010]此外,上述的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其中所述多個第一型腔間隔設置,每四個為一組,所述第二型腔與第一型腔排布方式相同。
[0011]本發(fā)明技術效果主要體現(xiàn)在: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還包括一個旋轉中托,旋轉中托包括用于承接毛坯的托板和用于驅(qū)動托板旋轉運動的傳動機構,經(jīng)過一次成型粘合在模具上的毛坯在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相對的一側分別設有的推板在氣缸作用下推出擱置于托板上,然后在傳動機構的驅(qū)動下,托板旋轉180度,毛坯在推板作用下進入二次成型,在生產(chǎn)產(chǎn)品過程中不需要進行人工去取毛坯,然后放到另一個模具中進行二次加工,提高了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效率,節(jié)省了人力以及物力,另外托板的底部設有與該托板中心部位固緊的抽芯機構,該抽芯機構不僅起到支撐穩(wěn)固托板的作用,還可以將托板頂出,便于模具出現(xiàn)故障時的修理工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2]圖1:本發(fā)明結構俯視圖;
[0013]圖2:本發(fā)明部分結構示意圖;
[0014]圖3:本發(fā)明結構剖視圖;
[0015]圖4:本發(fā)明前模、后模結構示意圖。
[0016]圖中,各附圖標記的含義為:1_骨架側,10-前模,101-前模固定板,102-熱流道分流板,103-A板,11 -后模,111 -后模固定板,112-支撐板,113-B板,2-包膠側,3-第一型腔,4-第二型腔,5-旋轉中托,51-托板,52-傳動機構,6-推板,7-抽芯機構。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述,以使本發(fā)明技術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0018]如圖1所示,一種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分為骨架側I和包膠側2兩部分,骨架側I結構包括前模10、后模11和多個第一型腔3,包膠側2結構包括前模10、后模11和多個第二型腔4,多個第一型腔3間隔設置,每四個為一組,第二型腔4與第一型腔3排布方式相同,另外,第一型腔3和第二型腔4相對的一側分別設有推板6,推板6由氣缸驅(qū)動,用于將一次成型的毛坯與模具機械分離,代替?zhèn)鹘y(tǒng)的人工分離操作。
[0019]前模10包括前模固定板101、熱流道分流板102和A板103,后模11包括后模固定板111、支撐板112和B板113。
[0020]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還包括一個旋轉中托5,該旋轉中托5設置在骨架側I和包膠側2兩部分之間,其包括用于承接毛坯的托板51和用于驅(qū)動托板51旋轉運動的傳動機構52,托板51的底部設有與該托板51中心部位固緊的抽芯機構7,該抽芯機構7采用機動抽芯,經(jīng)過一次成型粘合在模具上的毛坯在第一型腔3和第二型腔4相對的一側的推板6在氣缸作用下推出擱置于托板51上,然后在傳動機構52的驅(qū)動下,托板51旋轉180度,毛坯在推板作用下進入二次成型,在生產(chǎn)產(chǎn)品過程中不需要進行人工去取毛坯,然后放到另一個模具中進行二次加工,提高了產(chǎn)品的生產(chǎn)效率,節(jié)省了人力以及物力,另外托板的底部設有與該托板中心部位固緊的抽芯機構,該抽芯機構不僅起到支撐穩(wěn)固托板的作用,還可以將托板頂出,便于模具出現(xiàn)故障時的修理工作。
[0021]以上僅是本發(fā)明的具體應用范例,對本發(fā)明的保護范圍不構成任何限制。凡采用等同變換或者等效替換而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fā)明權利保護范圍之內(nèi)。
【權利要求】
1.一種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分為骨架側和包膠側兩部分,所述骨架側結構包括前模、后模和多個第一型腔,所述包膠側結構包括前模、后模和多個第二型腔,所述前模包括前模固定板、熱流道分流板和A板,所述后模包括后模固定板、支撐板和B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還包括一個旋轉中托,該旋轉中托設置在骨架側和包膠側兩部分之間; 所述第一型腔和第二型腔相對的一側分別設有推板。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中托包括用于承接毛坯的托板和用于驅(qū)動托板旋轉運動的傳動機構。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的底部設有與該托板中心部位固緊的抽芯機構。
4.按照權利要求3所述的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抽芯機構為機動抽芯。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板由氣缸驅(qū)動。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中空手柄自動轉軸雙色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個第一型腔間隔設置,每四個為一組,所述第二型腔與第一型腔排布方式相同。
【文檔編號】B29C45/06GK103862617SQ201410046833
【公開日】2014年6月18日 申請日期:2014年2月10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2月10日
【發(fā)明者】徐國良 申請人:慈溪市精誠模具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