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反相機胸托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一種單反相機胸托,涉及攝影器材技術領域,以解決因單反相機整體較笨重而導致使用者無法長期手持進行拍攝的問題。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單反相機胸托,包括胸部支撐板,胸部支撐板通過第一連接組件連接有支撐桿;支撐桿通過第二連接組件連接有手柄,手柄遠離胸部支撐板設置;支撐桿還通過第三連接組件連接有支撐立柱,支撐立柱上遠離第三連接組件的一端固定有相機快裝座。本實用新型主要應用于單反相機的使用操作中,由于使用單反相機胸托后,能夠?qū)畏聪鄼C的重量分攤至使用者的胸前,以減輕使用者上肢的負擔,從而能夠使拍攝工作更輕松、更持久地進行,進而能夠解決因單反相機整體較笨重而導致使用者無法長期手持進行拍攝的問題。
【專利說明】
單反相機胸托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攝影器材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單反相機胸托。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單鏡頭反光相機,簡稱單反相機,憑借其拍攝時基本無視差問題,且取景、調(diào)焦操作均十分便捷等優(yōu)點,備受廣大攝影愛好者們的青睞。
[0003]然而,由于單反相機內(nèi)必須設有反光鏡和五棱鏡,因此通常體積較大、重量較沉、整體較笨重,從而使用者長期手持單反相機進行拍攝時很容易感到上肢疲勞,造成手臂和手部產(chǎn)生酸痛感,不利于繼續(xù)進行拍攝,出現(xiàn)使用困擾。
[0004]因此,本申請發(fā)明人發(fā)現(xiàn)如何提供一種單反相機胸托,以使單反相機的重量能夠分攤至使用者的胸前,以減輕使用者上肢的負擔,從而使拍攝工作能夠更輕松、更持久地進行,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單反相機胸托,以解決因單反相機整體較笨重而導致使用者無法長期手持進行拍攝的問題。
[0006]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單反相機胸托,包括胸部支撐板,所述胸部支撐板通過第一連接組件連接有支撐桿;所述支撐桿通過第二連接組件連接有手柄,所述手柄遠離所述胸部支撐板設置;所述支撐桿還通過第三連接組件連接有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上遠離所述第三連接組件的一端固定有相機快裝座。
[0007]其中,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包括與所述胸部支撐板固定連接的橫向連接桿,所述橫向連接桿通過第一連接件與所述支撐桿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連接件能夠帶動所述支撐桿沿所述橫向連接桿的軸向方向進行移動;所述第一連接件還能夠帶動所述支撐桿繞所述橫向連接桿的軸向方向進行轉(zhuǎn)動。
[0008]具體地,所述第一連接件的一端套裝在所述橫向連接桿的外側(cè),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所述支撐桿;所述第一連接件臨近所述橫向連接桿的一側(cè)開設有第一縫隙開口,所述第一縫隙開口通過第一扳扭螺釘鎖緊固定。
[0009]實際應用時,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包括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二連接件的一端套裝在所述支撐桿的外側(cè),所述第二連接件的另一端套裝在所述手柄的外側(cè);所述第二連接件能夠帶動所述手柄沿所述支撐桿的軸向方向進行移動;所述第二連接件還能夠帶動所述手柄繞所述支撐桿的軸向方向進行轉(zhuǎn)動。
[0010]其中,所述第二連接件臨近所述支撐桿的一側(cè)開設有第二縫隙開口,所述第二縫隙開口通過第二扳扭螺釘鎖緊固定。
[0011]具體地,所述第二連接件臨近所述手柄的一側(cè)開設有第三縫隙開口,所述第三縫隙開口通過第三扳扭螺釘鎖緊固定。
[0012]實際應用時,所述第三連接組件包括套裝在所述支撐桿外側(cè)的第三連接件,以及與所述支撐立柱連接固定的第四連接件;所述第三連接件能夠帶動所述第四連接件、所述支撐立柱、以及所述相機快裝座共同沿所述支撐桿的軸向方向進行移動;所述第四連接件能夠相對所述第三連接件發(fā)生轉(zhuǎn)動,以調(diào)節(jié)所述相機快裝座,使所述相機快裝座處于水平位置。
[0013]其中,所述第三連接件上設有第四縫隙開口,所述第四縫隙開口通過第四扳扭螺釘鎖緊固定。
[0014]具體地,所述第三連接件內(nèi)設有第一端面齒輪,所述第四連接件內(nèi)設有第二端面齒輪,所述第四連接件臨近所述第二端面齒輪處設有第五扳扭螺釘;當所述第五扳扭螺釘擰緊時,所述第二端面齒輪與所述第一端面齒輪嚙合,以使所述第四連接件能夠與所述第三連接件固定連接;當所述第五扳扭螺釘擰松時,所述第二端面齒輪與所述第一端面齒輪松離,以使所述第四連接件能夠相對所述第三連接件發(fā)生轉(zhuǎn)動,并調(diào)節(jié)所述相機快裝座處于水平位置。
[0015]進一步地,所述胸部支撐板與使用者接觸的一端面上設有海綿軟墊;所述手柄的外側(cè)包裹有海綿軟套。
[0016]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所述的單反相機胸托具有以下優(yōu)勢: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單反相機胸托中,包括胸部支撐板,該胸部支撐板通過第一連接組件連接有支撐桿;支撐桿通過第二連接組件連接有手柄,手柄遠離胸部支撐板設置;支撐桿還通過第三連接組件連接有支撐立柱,支撐立柱上遠離第三連接組件的一端固定有相機快裝座。由此分析可知,使用者可以首先將單反相機固定在相機快裝座上,然后將單反相機胸托的胸部支撐板頂在胸口,并手持握、緊手柄且向臨近自身的方向使勁,從而單手支撐固定整個單反相機胸托及其上的單反相機,以進行拍攝操作。由于使用本實用新型提供的單反相機胸托后,能夠?qū)畏聪鄼C的重量分攤至使用者的胸前,以減輕使用者上肢的負擔,從而能夠使拍攝工作更輕松、更持久地進行,進而能夠解決因單反相機整體較笨重而導致使用者無法長期手持進行拍攝的問題。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具體實施方式】或現(xiàn)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方式,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jù)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反相機胸托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20]附圖標記:
[0021]1-胸部支撐板;2-第一連接組件;3-支撐桿;
[0022]4-第二連接組件;5-手柄;6-第三連接組件;
[0023]7-支撐立柱;8-相機快裝座;21-橫向連接桿;
[0024]11-支架;22-第一連接件; 23-第一扳扭螺釘;
[0025]41-第二連接件;42-第二扳扭螺釘;43-第三扳扭螺釘;
[0026]61-第三連接件;62-第四連接件; 63-第四扳扭螺釘;
[0027]64-第五扳扭螺釘。
【具體實施方式】
[0028]下面將結(jié)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9]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術語“中心”、“上”、“下”、“左”、“右”、“豎直”、“水平”、“內(nèi)”、“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為基于附圖所示的方位或位置關系,僅是為了便于描述本實用新型和簡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裝置或元件必須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構(gòu)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此外,術語“第一”、“第二”、“第三”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為指示或暗示相對重要性。
[0030]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guī)定和限定,術語“安裝”、“相連”、“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機械連接,也可以是電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可以是兩個元件內(nèi)部的連通。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31]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反相機胸托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
[0032]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反相機胸托,包括胸部支撐板I,胸部支撐板I通過第一連接組件2連接有支撐桿3;支撐桿3通過第二連接組件4連接有手柄5,手柄5遠離胸部支撐板I設置;支撐桿3還通過第三連接組件6連接有支撐立柱7,支撐立柱7上遠離第三連接組件6的一端固定有相機快裝座8。
[0033]相對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單反相機胸托具有以下優(yōu)勢:
[003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反相機胸托中,如圖1所示,包括胸部支撐板I,該胸部支撐板I通過第一連接組件2連接有支撐桿3;支撐桿3通過第二連接組件4連接有手柄5,手柄5遠離胸部支撐板I設置;支撐桿3還通過第三連接組件6連接有支撐立柱7,支撐立柱7上遠離第三連接組件6的一端固定有相機快裝座8。由此分析可知,使用者可以首先將單反相機固定在相機快裝座8上,然后將單反相機胸托的胸部支撐板I頂在胸口,并手持、握緊手柄5且向臨近自身的方向使勁,從而單手支撐固定整個單反相機胸托及其上的單反相機,以進行拍攝操作。由于使用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反相機胸托后,能夠?qū)畏聪鄼C的重量分攤至使用者的胸前,以減輕使用者上肢的負擔,從而能夠使拍攝工作更輕松、更持久地進行,進而能夠解決因單反相機整體較笨重而導致使用者無法長期手持進行拍攝的問題。
[0035]此處需要補充說明的是,為了保證使用該單反相機胸托后單反相機的拍攝效果,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反相機胸托在生產(chǎn)制造時,應保證上述相機快裝座8處于水平位置設置。另外,為了減輕單反相機胸托的重量,上述支撐立柱7可以優(yōu)選為采用金屬鋁材質(zhì)的支撐立柱7;當然,在不考慮制造成本的前提下,上述支撐桿3、以及第一、第二、第三連接組件(2、4、6)均可以選用金屬鋁材質(zhì)。
[0036]其中,如圖1所示,第一連接組件2可以包括與胸部支撐板I固定連接的橫向連接桿21,該橫向連接桿21具體可以通過與胸部支撐板I 一體成型設置的支架11連接固定。具體地,橫向連接桿21可以通過第一連接件22與支撐桿3固定連接,為了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反相機胸托能夠上下調(diào)整角度、以及左右調(diào)整重心,上述第一連接件22能夠帶動支撐桿3沿橫向連接桿21的軸向方向進行移動;并且,第一連接件22還能夠帶動支撐桿3繞橫向連接桿21的軸向方向進行轉(zhuǎn)動,從而通過沿橫向連接桿21的軸向方向的移動以調(diào)整單反相機胸托的左右重心,通過繞橫向連接桿21的軸向方向的轉(zhuǎn)動以調(diào)整單反相機胸托的上下角度,進而根據(jù)不同的使用者能夠使單反相機胸托在使用過程中整體更加省力。
[0037]實際生產(chǎn)制造時,如圖1所示,第一連接件22的一端可以套裝在橫向連接桿21的外偵叭另一端可以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支撐桿3。其中,第一連接件22臨近橫向連接桿21的一側(cè)可以開設有第一縫隙開口,且該第一縫隙開口可以通過第一扳扭螺釘23鎖緊固定,從而當將第一扳扭螺釘23擰松時,第一縫隙開口便打開,第一連接件22便能夠帶動支撐桿3沿橫向連接桿21的軸向方向進行移動,或繞橫向連接桿21的軸向方向進行轉(zhuǎn)動;當將第一扳扭螺釘23擰緊時,第一縫隙開口便關閉,第一連接件22便能夠起到穩(wěn)固連接支撐桿3的作用,使支撐桿3的位置能夠保持不動。
[0038]當然,當將第一扳扭螺釘23卸下時,即可實現(xiàn)將胸部支撐板I與支撐桿3進行拆分,從而使單反相機胸托便于使用者進行攜帶。
[0039]實際應用時,為了使單反相機胸托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的使用者,如圖1所示,第二連接組件4可以包括第二連接件41,該第二連接件41的一端可以套裝在支撐桿3的外側(cè)、另一端可以套裝在手柄5的外側(cè)。具體地,該第二連接件41能夠帶動手柄5沿支撐桿3的軸向方向進行移動;并且,第二連接件41還能夠帶動手柄5繞支撐桿3的軸向方向進行轉(zhuǎn)動,從而通過沿支撐桿3的軸向方向的移動以調(diào)整手柄5與胸部支撐板I之間的距離,通過繞支撐桿3的軸向方向的轉(zhuǎn)動以調(diào)整手柄5相對胸部支撐板I的傾斜角度,進而使不同的使用者均可以較輕松地使用單反相機胸托進行拍攝。
[0040]實際生產(chǎn)制造時,如圖1所示,第二連接件41臨近支撐桿3的一側(cè)可以開設有第二縫隙開口,該第二縫隙開口可以通過第二扳扭螺釘42鎖緊固定,從而當將第二扳扭螺釘42擰松時,第二縫隙開口便打開,第二連接件41便能夠帶動手柄5沿支撐桿3的軸向方向進行移動,或繞支撐桿3的軸向方向進行轉(zhuǎn)動;當將第二扳扭螺釘42擰緊時,第二縫隙開口便關閉,第二連接件41便能夠起到穩(wěn)固連接手柄5的作用,使手柄5的位置能夠保持不動。
[0041]另外,為了進一步便于單反相機胸托的拆卸,如圖1所示,第二連接件41臨近手柄5的一側(cè)可以開設有第三縫隙開口,該第三縫隙開口可以通過第三扳扭螺釘43鎖緊固定,從而當將第三扳扭螺釘43卸下時,即可實現(xiàn)將手柄5與支撐桿3進行拆分,進而使單反相機胸托能夠進一步便于使用者進行攜帶。
[0042]當然,如果當?shù)诙B接件41上未設有第三縫隙開口和第三扳扭螺釘43時,也可以通過將第二扳扭螺釘42卸下,以實現(xiàn)將第二連接件41及手柄5共同與支撐桿3進行拆分,從而使單反相機胸托能夠進一步便于使用者進行攜帶。
[0043]實際應用時,為了便于使用者對單反相機進行拍攝操作,以及保證單反相機的拍攝效果,如圖1所示,第三連接組件6可以包括套裝在支撐桿3外側(cè)的第三連接件61,以及與支撐立柱7連接固定的第四連接件62。具體地,該第三連接件61能夠帶動第四連接件62、支撐立柱7、以及相機快裝座8共同沿支撐桿3的軸向方向進行移動;并且,第四連接件62能夠相對第三連接件61發(fā)生轉(zhuǎn)動,以調(diào)節(jié)相機快裝座8,使相機快裝座8處于水平位置。
[0044]實際生產(chǎn)制造時,為了使第三連接件61能夠帶動第四連接件62、支撐立柱7、以及相機快裝座8共同沿支撐桿3的軸向方向進行移動,如圖1所示,上述第三連接件61上可以設有第四縫隙開口,該第四縫隙開口可以通過第四扳扭螺釘63鎖緊固定,從而當將第四扳扭螺釘63擰松時,第四縫隙開口便打開,第三連接件61便能夠帶動第四連接件62、支撐立柱7、以及相機快裝座8共同沿支撐桿3的軸向方向進行移動;當將第四扳扭螺釘63擰緊時,第四縫隙開口便關閉,第三連接件61便能夠起到穩(wěn)固連接第四連接件62、支撐立柱7、以及相機快裝座8的作用。
[0045]當然,第四縫隙開口和第四扳扭螺釘63還能夠用于使相機快裝座8與支撐桿3拆分,當將第四扳扭螺釘63卸下時,即可實現(xiàn)將第三連接件61與支撐桿3進行拆分,從而達到將第四連接件62、支撐立柱7、以及相機快裝座8共同與支撐桿3拆分的目的,進而使單反相機胸托能夠更進一步便于使用者進行攜帶。
[0046]同時,為了使第四連接件62能夠相對第三連接件61發(fā)生轉(zhuǎn)動,以調(diào)節(jié)相機快裝座8,使相機快裝座8處于水平位置,如圖1所示,第三連接件61內(nèi)可以設有第一端面齒輪(圖中未示出),第四連接件62內(nèi)可以設有第二端面齒輪(圖中未示出),該第四連接件62臨近第二端面齒輪處可以設有第五扳扭螺釘64,從而當?shù)谖灏馀ぢ葆?4擰緊時,第二端面齒輪與第一端面齒輪嚙合,以使第四連接件62能夠與第三連接件61固定連接;當?shù)谖灏馀ぢ葆?4擰松時,第二端面齒輪與第一端面齒輪松離,以使第四連接件62能夠相對第三連接件61發(fā)生轉(zhuǎn)動,并調(diào)節(jié)相機快裝座8處于水平位置,進而保證使用單反相機胸托后的單反相機依然能夠具有較好地拍攝效果。
[0047]優(yōu)選地,為了提高單反相機胸托使用時的舒適感,上述胸部支撐板I與使用者接觸的一端面上可以設有海綿軟墊;上述手柄5的外側(cè)可以包裹有海綿軟套。
[0048]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單反相機胸托,不僅具有結(jié)構(gòu)簡單、功能容易實現(xiàn)的優(yōu)點,而且通過利用使用者的胸口支撐,還具有容易調(diào)平、不易產(chǎn)生晃動等優(yōu)點。
[0049]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各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zhì)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范圍。
【主權項】
1.一種單反相機胸托,其特征在于,包括胸部支撐板,所述胸部支撐板通過第一連接組件連接有支撐桿; 所述支撐桿通過第二連接組件連接有手柄,所述手柄遠離所述胸部支撐板設置; 所述支撐桿還通過第三連接組件連接有支撐立柱,所述支撐立柱上遠離所述第三連接組件的一端固定有相機快裝座。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反相機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組件包括與所述胸部支撐板固定連接的橫向連接桿,所述橫向連接桿通過第一連接件與所述支撐桿固定連接; 所述第一連接件能夠帶動所述支撐桿沿所述橫向連接桿的軸向方向進行移動; 所述第一連接件還能夠帶動所述支撐桿繞所述橫向連接桿的軸向方向進行轉(zhuǎn)動。3.根據(jù)權利要求2所述的單反相機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件的一端套裝在所述橫向連接桿的外側(cè),所述第一連接件的另一端通過螺栓固定連接有所述支撐桿; 所述第一連接件臨近所述橫向連接桿的一側(cè)開設有第一縫隙開口,所述第一縫隙開口通過第一扳扭螺釘鎖緊固定。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反相機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組件包括第二連接件,所述第二連接件的一端套裝在所述支撐桿的外側(cè),所述第二連接件的另一端套裝在所述手柄的外側(cè); 所述第二連接件能夠帶動所述手柄沿所述支撐桿的軸向方向進行移動; 所述第二連接件還能夠帶動所述手柄繞所述支撐桿的軸向方向進行轉(zhuǎn)動。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單反相機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件臨近所述支撐桿的一側(cè)開設有第二縫隙開口,所述第二縫隙開口通過第二扳扭螺釘鎖緊固定。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單反相機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件臨近所述手柄的一側(cè)開設有第三縫隙開口,所述第三縫隙開口通過第三扳扭螺釘鎖緊固定。7.根據(jù)權利要求2或4所述的單反相機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連接組件包括套裝在所述支撐桿外側(cè)的第三連接件,以及與所述支撐立柱連接固定的第四連接件; 所述第三連接件能夠帶動所述第四連接件、所述支撐立柱、以及所述相機快裝座共同沿所述支撐桿的軸向方向進行移動; 所述第四連接件能夠相對所述第三連接件發(fā)生轉(zhuǎn)動,以調(diào)節(jié)所述相機快裝座,使所述相機快裝座處于水平位置。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單反相機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連接件上設有第四縫隙開口,所述第四縫隙開口通過第四扳扭螺釘鎖緊固定。9.根據(jù)權利要求8所述的單反相機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連接件內(nèi)設有第一端面齒輪,所述第四連接件內(nèi)設有第二端面齒輪,所述第四連接件臨近所述第二端面齒輪處設有第五扳扭螺釘; 當所述第五扳扭螺釘擰緊時,所述第二端面齒輪與所述第一端面齒輪嚙合,以使所述第四連接件能夠與所述第三連接件固定連接;當所述第五扳扭螺釘擰松時,所述第二端面齒輪與所述第一端面齒輪松離,以使所述第四連接件能夠相對所述第三連接件發(fā)生轉(zhuǎn)動,并調(diào)節(jié)所述相機快裝座處于水平位置。10.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單反相機胸托,其特征在于,所述胸部支撐板與使用者接觸的一端面上設有海綿軟墊; 所述手柄的外側(cè)包裹有海綿軟套。
【文檔編號】G03B17/56GK205450537SQ201521130237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30日
【發(fā)明人】楊帥林, 靳方偉
【申請人】北京威爾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