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公開了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在本發(fā)明所述技術方案中,由于在需要實現(xiàn)背光時,可利用能夠發(fā)射沿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偏振光源作為背光源,并結合設置在顯示面板的未設置有偏光片的一面的偏振分光片陣列來將所述偏振光源所發(fā)射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反射至所述顯示面板中以實現(xiàn)相應的背光;或者,在不需要實現(xiàn)背光時,利用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將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至所述顯示面板以實現(xiàn)透明顯示,從而可在實現(xiàn)了一種可調節(jié)的透明顯示背光源的基礎上,達到了提高顯示裝置的透過率及透明效果以及提高顯示裝置的實用性的目的。
【專利說明】一種透明顯示裝置【技術領域】
[0001]本發(fā)明涉及顯示【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透明顯示裝置。
【背景技術】
[0002]隨著顯示技術的不斷發(fā)展以及用戶對使用便攜式信息介質的需求的日益增加,業(yè)界對透明顯示裝置的研究也在日益升溫。所述透明顯示裝置是指,在施加電壓時能夠看到顯示面板上所顯示的信息,而在不施加電壓時可以通過相應的顯示面板看到顯示面板后真實實物的顯示裝置,其具體可被應用于櫥窗、展臺以及車窗等場景中。
[0003]具體地,與普通液晶顯示裝置類似,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也包括彩膜基板、陣列基板以及填充在彩膜基板以及陣列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并且,由于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屬于被動發(fā)光,因此,需要為顯示面板設置相應的背光源。例如,可在顯示面板的入光側設置透明導光板,并在透明導光板的側面設置LED (Light Emitting Diode,發(fā)光二極管)燈等背光源,以通過透明導光板將背光源發(fā)出的光線折射到顯示面板上進行顯示。
[0004]但是,在采用上述方式進行背光源的設置時,由于透明導光板具備一定的厚度,因此,會對透明顯示裝置整體的透明度存在一定的影響,降低透明顯示裝置的透明效果。另外,由于為了實現(xiàn)圖像的顯示,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在陣列基板以及彩膜基板背向液晶層的一側通常均設置有相應的偏光片,以將背光源發(fā)出的自然光轉換為相應的線偏振光,因而使得背光源所提供的自然光只有很小一部分能夠透過顯示面板用于圖像顯示,從而進一步導致顯示面板的光透過率大大降低,降低顯示面板的透明效果。
【發(fā)明內容】
[0005]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透明顯示裝置,以解決目前存在的透明顯示裝置的透過率以及透明效果較低的問題。
[0006]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包括:一面設置有偏光片、另一面未設置有偏光片的顯示面板;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未設置有偏光片的一面的偏振分光片陣列,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的任一偏振分光片的頂端與底端之間的連線面與所述顯示面板成第一傾斜夾角,所述第一傾斜夾角大于O度且小于90度;以及,至少一個位于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的一側、用于向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的至少一個偏振分光片的內表面發(fā)射沿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偏振光源;
[0007]其中,入射至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的內表面的、來自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光源中的相應偏振光源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能夠被反射至所述顯示面板;并且,入射至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的外表面的、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能夠透射至所述顯示面板;
[0008]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的內表面為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面向所述顯示面板的表面,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的外表面為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背向所述顯不面板的表面。
[0009]在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技術方案中,由于在需要實現(xiàn)背光時,可利用能夠發(fā)射沿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偏振光源作為背光源,并結合設置在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的未設置有偏光片的一面的偏振分光片陣列來將所述偏振光源所發(fā)射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反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中以實現(xiàn)相應的背光;或者,在不需要實現(xiàn)背光時,利用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將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以實現(xiàn)透明顯示,從而可在實現(xiàn)了一種可調節(jié)的透明顯示背光源的基礎上,達到了提高顯示裝置的透過率及透明效果以及提高顯示裝置的實用性的目的。
[0010]進一步地,所述第一傾斜夾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
[0011]進一步地,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的各偏振分光片為弧形偏振分光片,以達到提高反射至所述顯示面板的偏振光的發(fā)散角度的目的。
[0012]進一步地,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的所有偏振分光片在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水平投影區(qū)域完全覆蓋所述顯示面板的顯示區(qū)域,以達到較大程度地將所述偏振光源所發(fā)射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反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中以實現(xiàn)相應的背光,或將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以實現(xiàn)相應的透明顯示的效果。
[0013]進一步地,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的各偏振分光片包括反射層;所述反射層由多層膜所形成,所述多層膜由折射率不同的兩種材料交替形成,以通過高、低折射率材料相互交疊的多層膜結構實現(xiàn)對入射光進行不同偏振方向的分光(透射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并反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效果。
[0014]進一步地,所述多層膜中每一層膜的厚度均為偏振光源發(fā)出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主波長的1/4。
[0015]進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光源分別為準直偏振光源,以達到降低光源的發(fā)光角度,進而達到提升光源利用效率的效果。
[0016]進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光源分別包括至少一個光源芯片、至少一個用于對光源芯片所發(fā)出的光線進行準直處理的準直器以及用于將準直器處理后的光線轉換為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光轉換元件。
[0017]進一步地,所述光轉換兀件為DBEF(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增量膜)。
[0018]進一步地,所述光源芯片為LED芯片或金鹵燈。
[0019]進一步地,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光源還分別包括用于為光源芯片以及準直器提供支撐作用以及用于為光源芯片提供散熱處理功能的支撐和散熱元件。
[0020]進一步地,各偏振光源以各偏振光源的中心軸線與所述顯示面板成第二傾斜夾角的方式傾斜放置,其中,各偏振光源的中心軸線平行于各偏振光源發(fā)射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所述第二傾斜夾角小于所述第一傾斜夾角,以達到較大程度地將偏振光源所發(fā)射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反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中以實現(xiàn)相應的背光的效果。
[0021]進一步地,各偏振光源均安裝在對應的光源支架上。
[0022]進一步地,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不同行的偏振分光片向同一方向傾斜或向不同方向傾斜,與各行偏振分光片對應的偏振光源與各行偏振分光片的內表面相對設置。
[0023]進一步地,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的各偏振分光片的一端分別通過相應的透明附著層貼附在所述顯示面板面向所述偏振分光層的一面。
[0024]進一步地,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陣列基板以及填充于所述彩膜基板與所述陣列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其中,所述偏光片設置在彩膜基板側。
[0025]本發(fā)明有益效果如下:
[0026]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在本發(fā)明所述技術方案中,由于在需要實現(xiàn)背光時,可利用能夠發(fā)射沿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偏振光源作為背光源,并結合設置在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的未設置有偏光片的一面的偏振分光片陣列來將所述偏振光源所發(fā)射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反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中以實現(xiàn)相應的背光;或者,在不需要實現(xiàn)背光時,利用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將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以實現(xiàn)透明顯示,從而可在實現(xiàn)了一種可調節(jié)的透明顯示背光源的基礎上,達到了提高顯示裝置的透過率及透明效果以及提高顯示裝置的實用性的目的。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7]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fā)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要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fā)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28]圖1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9]圖2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偏振光源開啟情況下,利用偏振光源所發(fā)射的偏振光實現(xiàn)背光顯示的光路圖;
[0030]圖3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偏振光源關閉情況下,利用環(huán)境光實現(xiàn)透明顯示時的光路圖;
[0031]圖4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偏振分光片的結構示意圖以及P、S偏振光相對所述偏振分光片的透射和反射示意圖;
[0032]圖5所示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偏振光源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3]為了使本發(fā)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發(fā)明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诒景l(fā)明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它實施例,都屬于本發(fā)明保護的范圍。
[0034]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如圖1所示,其為本發(fā)明實施例中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結構示意圖,所述透明顯示裝置可包括:
[0035]—面設置有偏光片10、另一面未設置有偏光片10的顯不面板11 ;
[0036]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11未設置有偏光片10的一面的偏振分光片陣列12,其中,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可包括一個或多個偏振分光片121,并且,針對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任一偏振分光片121,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的頂端與底端之間的連線面與所述顯示面板11成第一傾斜夾角,所述第一傾斜夾角大于O度且小于90度;以及,[0037]至少一個位于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的一側、用于向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至少一個偏振分光片121的內表面發(fā)射沿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偏振光源13 ;
[0038]其中,入射至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的內表面的、來自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光源
13中的相應偏振光源13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能夠被反射至所述顯示面板11 (具體可如圖1或圖2所示,圖2為偏振光源13開啟情況下,利用偏振光源13所發(fā)射的偏振光實現(xiàn)背光顯示的光路圖;其中,偏振光源13發(fā)出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以帶有黑點的實線表不);并且,入射至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的外表面的、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能夠透射至所述顯示面板11 (具體可如圖1或圖3所示,圖3為偏振光源13關閉情況下,利用環(huán)境光實現(xiàn)透明顯示時的光路圖;其中,來自環(huán)境光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以帶有黑點的虛線表示,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以帶有橫線段的虛線表不);其中,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的內表面為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面向所述顯不面板11的表面,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的外表面為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背向所述顯示面板11的表面。
[0039]也就是說,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針對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任一偏振分光片121,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能夠用于將入射至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的內表面的、來自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光源13中的相應偏振光源13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反射至所述顯示面板11 ;以及,能夠用于將入射至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的外表面的、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至所述顯示面板11。
[0040]S卩,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在需要實現(xiàn)背光時,可利用能夠發(fā)射沿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偏振光源13作為背光源,并結合設置在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11的未設置有偏光片10的一面的偏振分光片陣列12來將所述偏振光源13所發(fā)射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反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11中以實現(xiàn)相應的背光;或者,在不需要實現(xiàn)背光時(此時,偏振光源13可處于關閉狀態(tài)),利用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將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11以實現(xiàn)透明顯示,從而可在實現(xiàn)了一種可調節(jié)的透明顯示背光源的基礎上,達到了提高顯示裝置的透過率及透明效果以及提高顯示裝置的實用性的目的。
[0041]具體地,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蔀镾偏振光,相應地,所述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蔀镻偏振光。
[0042]其中,依據現(xiàn)有技術,P、S偏振光的定義可如下所示:當光線以非垂直角度穿透光學元件的表面時,反射和透射特性均依賴于偏振現(xiàn)象,此種情況下,使用的坐標系是用含有輸入和反射光束的平面所定義的。如果光線的偏振矢量在這個平面內,則稱為P偏振光,如果光線的偏振矢量垂直于該平面,則稱為S偏振光。具體地,任何一種輸入偏振狀態(tài)都可以表示為S和P分量的矢量和,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贅述。
[0043]進一步地,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針對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至少一個偏振分光片121,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分光片121在將入射至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分光片121的內表面的、來自相應偏振光源13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常為S偏振光)反射至所述顯示面板11之后,具體可通過所述顯示面板11內部的液晶翻轉將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常為S偏振光)轉換為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常為P偏振光)出射(具體可如圖2所示,其中,由來自偏振光源13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轉換后的所述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以帶有橫線段的實線表示),以實現(xiàn)透明顯示背光的效果;并且,來自相應偏振光源13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常為S偏振光)被反射時,具備一定的發(fā)散角度,具體可如圖2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贅述。
[0044]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針對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至少一個偏振分光片121,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分光片121在將入射至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分光片121的外表面的、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常為P偏振光)透射至所述顯示面板11之后,可通過所述顯示面板11將所述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常為P偏振光)從所述顯示面板11的正表面(所述顯示面板11的設置有偏光片的一面)出射,以形成透明顯示;另外,針對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至少一個偏振分光片121,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分光片121在將入射至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分光片121的外表面的、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常為P偏振光)透射至所述顯示面板11的同時,還可對入射至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分光片121的外表面的、來自于所述環(huán)境光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通常為S偏振光)進行相應的反射(具體可如圖3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贅述。
[0045]再有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所述顯示面板11可包括彩膜基板、陣列基板以及填充于所述彩膜基板與所述陣列基板之間的液晶層。相應地,所述偏光片10可設置在彩膜基板側,即所述顯示面板11的設置有偏光片10的一面通??芍傅氖撬霾誓せ灞诚蛩鲆壕拥囊幻妫鲲@示面板11的未設置有偏光片10的另一面通??芍傅氖撬鲫嚵谢灞诚蛩鲆壕拥囊幻妫景l(fā)明實施例對此也不作贅述。
[0046]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針對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任一偏振分光片121,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的頂端與底端之間的連線面通常指的是,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的頂端的任意一點(或多點)與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的底端的任意兩點或多點所形成的多邊形所在的平面。
[0047]進一步地,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121的頂端與底端之間的連線面與所述顯示面板11面向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的一面所成的第一傾斜夾角具體可為[30° ,60° ],以在保持透明顯示裝置在一個合適的厚度的基礎上,達到較大程度地將所述偏振光源13所發(fā)射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反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11中以實現(xiàn)相應的背光的效果。
[0048]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各偏振分光片121的大小以及結構可分別相同。并且,進一步地,如圖2或圖3所示,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各偏振分光片121通??蔀榛⌒纹穹止馄?縱截面為弧形的偏振分光片),以達到提高反射至所述顯示面板11的偏振光的發(fā)散角度的目的。當然需要說明的是,各偏振分光片121還可為縱截面為直線型的直線型偏振分光片,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任何限定。
[0049]進一步地,如圖4所示(圖4為偏振分光片121的結構示意圖以及P、S偏振光相對所述偏振分光片121的透射和反射示意圖),針對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任一偏振分光片121,所述偏振分光片121可包括反射層21 ;其中,所述反射層21通??捎啥鄬幽に纬?,所述多層膜由折射率不同的兩種材料交替形成,以通過高、低折射率材料相互交疊的多層膜結構實現(xiàn)對入射光進行不同偏振方向的分光(透射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并反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效果。[0050]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所述反射層21中的第一層膜以及最后一層膜通??蔀橥环N材料,以形成{(高折射率材料、低折射率材料)n高折射率材料}的交疊結構或{(低折射率材料、高折射率材料)Π低折射率材料}的交疊結構,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任何限定。另外需要說明的是,只要能夠實現(xiàn)透射沿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并且反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效果,所述反射層21還可以采用其他交疊結構,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也不作任何限定。具體地,在圖4所述的偏振分光片121的結構示意圖中,所述反射層21所采用的即為K高折射率材料、低折射率材料)η高折射率材料}的交疊結構。
[0051]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為了便于取材以及降低材料成本,所述反射層21中的所述兩種材料通??煞謩e為折射率相對較高的二氧化鈦(TiO2)和折射率相對較低的二氧化硅(SiO2),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贅述。
[0052]進一步地,如圖4所示,為了達到保護所述反射層21的目的,所述偏振分光片121通常還可以包括位于所述反射層21兩側的保護層22 ;進一步地,為了達到良好的透光效果,所述保護層22通??蔀橥该鞑牧?。
[0053]進一步地,為了達到便于取材并降低材料成本的目的,所述保護層22通??蛇x取為折射率可介于所述反射層21中的兩種材料的折射率之間(包括所述反射層中的兩種材料的折射率)的材料。
[0054]例如,如圖4所示,當所述反射層21中的兩種材料分別為二氧化鈦(TiO2)以及二氧化硅(SiO2)時,所述保護層22可為玻璃(折射率小于二氧化鈦、但大于或等于二氧化硅)等透明材料,此時,所述偏振分光片121的膜層結構可以表示為{玻璃等透明材料/(TiO2/Si02)nTi02/玻璃等透明材料},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贅述。相應地,此時,P、S偏振光相對所述偏振分光片121的透射和反射示意圖可如圖4所示,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也不作贅述。
[0055]當然需要說明的是,所述保護層22還可選取為折射率大于所述反射層21中的高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的任一材料,或折射率小于所述反射層21中的低折射率材料的折射率的材料,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任何限定。
[0056]進一步地,需要說明的是,所述反射層21中的所述多層膜中每一層膜的厚度通常均可為所述偏振光源13發(fā)出的偏振光的主波長的1/4,以通過膜層堆積和1/4主波長厚度的膜層結構產生增透膜的原理,進而實現(xiàn)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完全透射和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完全反射的效果。
[0057]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所有偏振分光片121在所述顯示面板11上的水平投影區(qū)域可完全覆蓋所述顯示面板11的顯示區(qū)域,以達到較大程度地將所述偏振光源13所發(fā)射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反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不面板11中以實現(xiàn)相應的背光,或將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11以實現(xiàn)相應的透明顯示的效果。
[0058]其中,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任意兩個相鄰的偏振分光片121在所述顯示面板11上的水平投影區(qū)域可部分重疊、或相互接觸但互不重疊,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任何限定。
[0059]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光源13可分別為準直偏振光源,以達到降低光源的發(fā)光角度、進而達到提升光源利用效率的效果。
[0060]具體地,如圖5所示(圖5所示為偏振光源13的結構示意圖),針對任一偏振光源13,當所述任一偏振光源13為準直偏振光源時,所述任一偏振光源13可包括至少一個光源芯片131、至少一個用于對光源芯片131所發(fā)出的光線進行準直處理的準直器132以及用于將準直器132處理后的光線轉換為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光轉換元件133。其中,所述光轉換元件133通??稍O置在包括所述至少一個光源芯片131以及所述至少一個準直器132在內的光源燈筒的前部。
[0061]具體地,所述光轉換元件133通常可為DBEF ;其中,所述DBEF的核心層可采用3M公司研發(fā)的千層膜結構,以實現(xiàn)對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如S偏振光)的透射和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如P偏振光)的反射;并且,需要說明的是,由于所述DBEF通??稍O置在光源燈筒的前部,因此,還可達到將反射回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如P偏振光)再度解偏從而形成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如S偏振光)再度出射、以提高光源利用率的效果(具體可如圖5所示)。
[0062]進一步地,所述光源芯片131可為LED芯片或金鹵燈等接近于點光源的白光光源,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任何限定。
[0063]進一步地,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所述準直器132通??蔀樽杂汕嫱哥R結構,其下底面和側壁均采用相應的自由曲面設計,以達到較好地對光源所發(fā)出的光線進行準直處理的效果。
[0064]進一步地,如圖5所示,針對任一偏振光源13,所述任一偏振光源13還可包括用于為光源芯片131以及準直器132提供支撐作用以及用于為光源芯片131提供散熱處理功能的支撐和散熱元件134。
[0065]也就是說,針對任一偏振光源13,所述任一偏振光源13可通過在相應的支撐和散熱元件134上帖服至少一個光源芯片131,并在每個光源芯片131的上方分別安裝相應的準直器132,以及,在包括至少一個光源芯片131以及至少一個準直器132在內的整個光源燈筒的前部安裝DBEF的方式來實現(xiàn),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再贅述。
[0066]進一步地,如圖1或圖5所示,所述透明顯示裝置還可包括至少一個用于安裝偏振光源13的光源支架14 ;其中,各偏振光源13均安裝在對應的光源支架14上。進一步地,各偏振光源13通??梢愿髌窆庠?3的中心軸線與所述顯示面板11成第二傾斜夾角的方式傾斜放置,其中,各偏振光源13的中心軸線平行于各偏振光源13所發(fā)射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并且,所述第二傾斜夾角小于所述第一傾斜夾角,以達到較大程度地將偏振光源13所發(fā)射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反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11中以實現(xiàn)相應的背光的效果。
[0067]進一步地,需要說明的是,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針對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任一行偏振分光片121,所述任一行偏振分光片121中的各偏振分光片通??上蛲环较騼A斜。但是,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不同行的偏振分光片121則可向同一方向傾斜或向不同方向傾斜,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限定。具體地,在圖1等示意圖中,以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各行偏振分光片121均向同一方向傾斜為例進行示意性說明。
[0068]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可為向同一方向傾斜的一個或多個行的偏振分光片121設置相應的一個或多個偏振光源13,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任何限定。并且,與各行偏振分光片121相對應的偏振光源13可分別與各行偏振分光片121的內表面相對設置,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贅述。[0069]例如,當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各行偏振分光片121均向同一方向傾斜時,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光源13中的各偏振光源13可均位于各偏振分光片121的內表面所朝向的一側,即可分別與各偏振分光片121的內表面相對設置,以分別用于向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各偏振分光片121的內表面發(fā)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
[0070]進一步地,在本發(fā)明所述實施例中,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中的各偏振分光片121的一端(即底端)可分別通過相應的透明附著層15貼附在所述顯示面板11面向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12的一面,本發(fā)明實施例對此不作贅述。
[0071]本發(fā)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在本發(fā)明實施例所述技術方案中,由于在需要實現(xiàn)背光時,可利用能夠發(fā)射沿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偏振光源作為背光源,并結合設置在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的未設置有偏光片的一面的偏振分光片陣列來將所述偏振光源所發(fā)射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反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中以實現(xiàn)相應的背光;或者,在不需要實現(xiàn)背光時,利用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將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透射至所述透明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以實現(xiàn)透明顯示,從而可在實現(xiàn)了一種可調節(jié)的透明顯示背光源的基礎上,達到了提高顯示裝置的透過率及透明效果以及提高顯示裝置的實用性的目的。
[0072]盡管已描述了本發(fā)明的優(yōu)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chuàng)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yōu)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發(fā)明范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0073]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fā)明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發(fā)明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發(fā)明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發(fā)明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發(fā)明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面設置有偏光片、另一面未設置有偏光片的顯示面板;設置在所述顯示面板未設置有偏光片的一面的偏振分光片陣列,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的任一偏振分光片的頂端與底端之間的連線面與所述顯示面板成第一傾斜夾角,所述第一傾斜夾角大于O度且小于90度;以及至少一個位于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的一偵1K用于向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的至少一個偏振分光片的內表面發(fā)射沿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偏振光源; 其中,入射至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的內表面的、來自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光源中的相應偏振光源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能夠被反射至所述顯示面板;并且,入射至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的外表面的、來自環(huán)境光的垂直于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能夠透射至所述顯不面板; 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的內表面為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面向所述顯示面板的表面,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的外表面為所述任一偏振分光片背向所述顯不面板的表面。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傾斜夾角大于等于30度且小于等于60度。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的各偏振分光片為弧形偏振分光片。
4.如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的所有偏振分 光片在所述顯示面板上的水平投影區(qū)域完全覆蓋所述顯示面板的顯示區(qū)域。
5.如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的各偏振分光片包括反射層;所述反射層由多層膜所形成,所述多層膜由折射率不同的兩種材料交替形成。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層膜中每一層膜的厚度均為偏振光源發(fā)出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主波長的1/4。
7.如權利要求1至6中任一項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光源分別為準直偏振光源。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光源分別包括至少一個光源芯片、至少一個用于對光源芯片所發(fā)出的光線進行準直處理的準直器以及用于將準直器處理后的光線轉換為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的光轉換元件。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轉換元件為增亮膜DBEF。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芯片為發(fā)光二極管LED芯片或金鹵燈。
11.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個偏振光源還分別包括用于為光源芯片以及準直器提供支撐作用以及用于為光源芯片提供散熱處理功能的支撐和散熱元件。
12.如權利要求1至11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各偏振光源以各偏振光源的中心軸線與所述顯示面板成第二傾斜夾角的方式傾斜放置,其中,各偏振光源的中心軸線平行于各偏振光源發(fā)射的沿所述特定方向的偏振光,所述第二傾斜夾角小于所述第一傾斜夾角。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各偏振光源均安裝在對應的光源支架上。
14.如權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項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不同行的偏振分光片向同一方向傾斜或向不同方向傾斜,與各行偏振分光片對應的偏振光源與所述各行偏振分光片的內表面相對設置。
15.如權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項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中的各偏振分光片的一端分別通過相應的透明附著層貼附在所述顯示面板面向所述偏振分光片陣列的一面。
16.如權利要求1至15中作一項所述的透明顯示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顯示面板包括彩膜基板、陣列基 板以及填充于所述彩膜基板與所述陣列基板之間的液晶層,其中,所述偏光片設置在彩膜基板側。
【文檔編號】G02F1/1335GK103995389SQ201410185059
【公開日】2014年8月20日 申請日期:2014年5月4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5月4日
【發(fā)明者】王尚 申請人: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