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包括頭部模型和上軀干模型,頭部模型內設置有模擬口腔和模擬鼻腔,上軀干模型內設置有食道模擬管和呼吸道模擬管,特點是食道模擬管的底部設置有模擬胃部,食道模擬管的上部設置有第一位置傳感器,呼吸道模擬管的上部設置有第二位置傳感器,第一位置傳感器連接有第一提示裝置,第二位置傳感器連接有第二提示裝置;優(yōu)點是三腔二囊管經過第一位置傳感器,第一提示裝置產生與插入食道相對應的提示信號;三腔二囊管經過第二位置傳感器,第二提示裝置產生與插入呼吸道模擬管相對應的提示信號,使用者能清楚掌握三腔二囊管的置管位置,以便進行糾正錯誤的置管操作并增強正確置管操作的熟練度。
【專利說明】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醫(yī)用胃內置管的置管教學模型,尤其是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
【背景技術】
[0002]三腔二囊管由三腔管、胃氣囊和食管氣囊共同組成,主要利用其柔軟的氣囊壓力,直接壓在出血的曲張靜脈上達到止血目的,具有操作簡便、實用性高、使用安全有效等優(yōu)點,主要用于對由門脈高壓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的患者進行應急止血。
[0003]據研究發(fā)現,食管胃底靜脈曲張患者出血的危險性為25-33%,而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1小時止血率可達50%。因此,對于出血量大、藥物療效欠佳的患者,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是一種較為行之有效的治療手段,是臨床首選的應急止血措施之一。
[0004]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晚期最常見的嚴重并發(fā)癥,多數由于食管一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所致,常表現為嘔血與黑糞,大量出血可致休克,并誘發(fā)腹水和肝性腦病,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0005]肝硬化食道胃底靜脈破裂出血因其出血量大,常致患者因心生恐懼或并發(fā)肝性腦病意識障礙而不能配合,需要護士協(xié)助醫(yī)生熟練快速準確的進行三腔二囊管的置管,通過三腔二囊管壓迫止血治療,以避免大量失血而導致休克,危及生命。因此,醫(yī)護人員掌握對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操作及提高置管熟練度是非常必要的。目前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一般采用不透明的材質制作而成,在置管教學及練習時只能大致的表示三腔二囊管在教學模型內的位置,教學效果不夠直觀和理想,對出血部位觀察和判斷等相關操作內容,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而且由于結構限制無法對三腔二囊管進行注水或充氣,從而不能實現符合實際操作的壓迫止血模擬練習。
【發(fā)明內容】
[0006]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教學效果直觀、置管模擬練習能夠符合實際操作的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
[0007]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包括人體上半身模型,所述的人體上半身模型包括相互連接的頭部模型和上軀干模型,所述的頭部模型內設置有模擬口腔和模擬鼻腔,所述的上軀干模型內設置有分別與所述的模擬口腔及所述的模擬鼻腔連通的食道模擬管和呼吸道模擬管,所述的食道模擬管的底部設置有模擬胃部,所述的食道模擬管的上部設置有第一位置傳感器,所述的呼吸道模擬管的上部設置有第二位置傳感器,所述的第一位置傳感器連接有第一提示裝置,所述的第二位置傳感器連接有第二提示裝置。
[0008]所述的第一提示裝置為第一聲音提示裝置,所述的第二提示裝置為第二聲音提示裝置。提示效果較為及時,第一聲音提示裝置可設置為發(fā)出模擬三腔二囊管進入食道時人體所發(fā)出的惡心嘔吐的聲音,第二聲音提示裝置可設置為發(fā)出嗆咳的聲音,從而更加貼合實際操作時的真實場景,以便置管練習人員在實際操作失誤時能及時作出相應的反應。
[0009]所述的食道模擬管和所述的呼吸道模擬管均為彈性材料管。可對三腔二囊管進行注水或充氣,用三腔二囊管進行壓迫止血模擬練習時更加符合實際操作情況。
[0010]所述的食道模擬管上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模擬實際食道結構上的三處生理性狹窄的位置的第一狹窄部、第二狹窄部和第三狹窄部,所述的第一狹窄部、所述的第二狹窄部和所述的第三狹窄部上分別夾持有彈性夾持裝置。實際食道結構具有三處生理性狹窄,通過第一狹窄部、第二狹窄部和第三狹窄部來模擬相應位置對三腔二囊管的彈性夾持力,使學生能夠清楚地感受到三腔二囊管的置管位置,提高置管熟練度。
[0011]所述的上軀干模型、所述的食道模擬管和所述的模擬胃部均為透明結構,所述的上軀干模型的透明度高于所述的食道模擬管及所述的模擬胃部的透明度。使三腔二囊管的置管和對出血部位的辨識的教學及練習更加直觀,使練習人員熟悉正確置管的操作,提高置管熟練度,并能準確觀察病情。
[0012]所述的上軀干模型上罩設有可拆卸的不透明遮蓋層。在練習人員熟悉正確置管的操作后,蓋上不透明遮蓋層后進行模擬實際情況的練習,以便增強正確置管操作的熟練度。
[0013]所述的上軀干模型包括可拆卸式連接的前軀干部和后軀干部。前軀干部和后軀干部拆卸后可直接對食道模擬管和呼吸道模擬管進行觀察,方便置管教學及練習。
[0014]所述的頭部模型和所述的上軀干模型之間設置有波紋管。肝硬化病人大出血常伴意識障礙,因此在頭部模型和上軀干模型之間設置波紋管,可以按照操作需要彎曲波紋管來正確擺放模型的體位,使頭部模型上與真實的下頜骨對應的位置貼近上軀干模型的與真實胸骨柄對應的位置,以便學生能更真實的模擬實際情況練習,從而增加置管操作的成功率。
[0015]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食道模擬管設置有第一位置傳感器,當三腔二囊管插入食道模擬管時經過第一位置傳感器,第一位置傳感器將檢測到的位置信號發(fā)送至第一提示裝置,從而產生與三腔二囊管插入食道相對應的提示信號;呼吸道模擬管的上部設置有第二位置傳感器,當三腔二囊管插入呼吸道模擬管時經過第二位置傳感器,第二位置傳感器將檢測到的位置信號發(fā)送至第二提示裝置,從而產生與三腔二囊管插入呼吸道模擬管相對應的提示信號,教學及練習時使用者能夠清楚地掌握三腔二囊管的置管位置,以便進行糾正錯誤的置管操作并增強正確置管操作的熟練度。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7]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8]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包括人體上半身模型,人體上半身模型包括通過波紋管(圖未顯示)連接的頭部模型1和上軀干模型2,頭部模型1內設置有模擬口腔11和模擬鼻腔12,上軀干模型2上罩設有可拆卸的不透明遮蓋層(圖未顯示),上軀干模型2包括可拆卸式連接的前軀干部(圖未顯示)和后軀干部(圖未顯示),上軀干模型2內設置有分別與模擬口腔11及模擬鼻腔12連通的食道模擬管21和呼吸道模擬管22,食道模擬管21的底部設置有模擬胃部23,上軀干模型2、食道模擬管21和模擬胃部23均為透明結構,上軀干模型2的透明度高于食道模擬管21及模擬胃部23的透明度,食道模擬管21和呼吸道模擬管22均為彈性材料管,食道模擬管21的上部設置有第一位置傳感器31,呼吸道模擬管22的上部設置有第二位置傳感器41,第一位置傳感器31連接有第一聲音提示裝置32,第二位置傳感器41連接有第二聲音提示裝置42,食道模擬管21上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模擬實際食道結構上的三處生理性狹窄的位置的第一狹窄部51、第二狹窄部52和第三狹窄部53,第一狹窄部51、第二狹窄部52和第三狹窄部53上分別夾持有彈性夾持裝置54。
【權利要求】
1.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包括人體上半身模型,所述的人體上半身模型包括相互連接的頭部模型和上軀干模型,所述的頭部模型內設置有模擬口腔和模擬鼻腔,所述的上軀干模型內設置有分別與所述的模擬口腔及所述的模擬鼻腔連通的食道模擬管和呼吸道模擬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道模擬管的底部設置有模擬胃部,所述的食道模擬管的上部設置有第一位置傳感器,所述的呼吸道模擬管的上部設置有第二位置傳感器,所述的第一位置傳感器連接有第一提示裝置,所述的第二位置傳感器連接有第二提示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提示裝置為第一聲音提示裝置,所述的第二提示裝置為第二聲音提示裝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道模擬管和所述的呼吸道模擬管均為彈性材料管。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食道模擬管上由上至下依次設置有模擬實際食道結構上的三處生理性狹窄的位置的第一狹窄部、第二狹窄部和第三狹窄部,所述的第一狹窄部、所述的第二狹窄部和所述的第三狹窄部上分別夾持有彈性夾持裝置。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軀干模型、所述的食道模擬管和所述的模擬胃部均為透明結構,所述的上軀干模型的透明度高于所述的食道模擬管及所述的模擬胃部的透明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軀干模型上罩設有可拆卸的不透明遮蓋層。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軀干模型包括可拆卸式連接的前軀干部和后軀干部。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三腔二囊管的置管教學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頭部模型和所述的上軀干模型之間設置有波紋管。
【文檔編號】G09B23/28GK204045100SQ201420347638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6日 優(yōu)先權日:2014年6月26日
【發(fā)明者】曹小萍, 方仕婷, 曹蕾, 羅藝, 袁愛娣, 吳曉琴 申請人:寧波衛(wèi)生職業(yè)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