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包括手動柱塞泵、支架和設于支架內的油缸筒,手動柱塞泵與油缸筒相連,支架的兩側分別開設有一條導槽,油缸筒的上部外側套有上滑座塊,上滑座塊的兩側邊分別通過上滑塊軸各連有上滑塊,每個上滑塊設于對應的導槽內,油缸筒的下部外側套有起道板,起道板的兩側邊分別通過下滑塊軸各連有下滑塊,每個下滑塊設于對應的導槽內,油缸筒的內部設有活塞桿和連接設于活塞桿上的活塞頭機構。本實用新型通過浮動的結構來承受因液壓起道器的偏載所造成的彈性變形,能夠確保承載零部件與相配合部件保持正確的裝配關系,從而達到液壓起道器不會因彈性變形而造成損壞。
【專利說明】
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高速鐵路施工用的起道器,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
【背景技術】
[0002]起道器,是適用于鐵路軌道線路鋪設和維護中進行起道維修的專用工具,適用于鋼軌的軌道,道岔起道作業(yè),通過手動柱塞栗驅動活塞上升,帶動起道杠桿,使作業(yè)于鋼軌底部的起道杠桿前端的起道輪快速頂升,達到起道作業(yè)目的。起道器主要有液壓起道器和齒條起道器,液壓起道器通常有底架,起道執(zhí)行機構和液壓控制裝置,兩者相互連接和各自承擔相應的功能。
[0003]現(xiàn)有技術中的液壓起道器的整機主要由液壓系統(tǒng)(包括手動柱塞栗、液壓缸以及液壓回路)以及起道部件(例如起道鉤)等部分組成,通過手動柱塞栗的欽手操作液壓系統(tǒng)來驅動液壓缸內活塞上升,從而帶動起道鉤頂升適當?shù)匿撥壊课?,達到起道作業(yè)的目的,液壓起道器中的卸壓閥可以在作業(yè)完成后對液壓系統(tǒng)進行卸壓。
[0004]如圖1所示,在授權公告號為CN1114395中國發(fā)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滑架式液壓起道器,為提供一種簡單、緊湊、體積小、自重輕、使用性能好的起道器,提出本發(fā)明,它由工作缸、油箱、柱塞栗、油路、控制閥和滑架式執(zhí)行機構組成,滑架式執(zhí)行機構由底盤和起道鉤組成,底盤上設有帶前、后導軌的垂直滑架,工作缸缸體上設有支承板和掛鉤,起道鉤掛在掛鉤上,支承板和起道鉤上分別設有沿垂直滑架前、后導槽滑移的滑道和滑槽。
[0005]該發(fā)明雖然提出了一種用滑架承擔偏載的結構,但未考慮主機在實際使用中的彈性變形,因為該類主機均在野外作用中使用,要求重量越輕越好,所以在設計時需要充分允許主機的承載構件在彈性限度內有較大的變形,也就是說設計時不可對主機的承載構件提出過高的剛度要求,只要保證構件的屈服強度大于載荷即可。這樣該發(fā)明的垂直滑架在工作中由于承受起道鉤的偏載而發(fā)生彈性變形,必然造成推動起道鉤的缸體的軸線與原來發(fā)生偏移,即與活塞的軸線發(fā)生偏移,這一偏移輕則加劇密封件、活塞和油缸的磨損,重則造成復位困難。
[0006]如圖2所示,還有授權公告號為CN102535278A中國發(fā)明專利公開了一種液壓起道器及一種用于對鐵路軌道進行起道的方法,所述方法使用所述液壓起道器。所述液壓起道器包括基座以及沿豎向設置在所述基座上的液壓缸,所述液壓起道器具有兩個起道鉤,它們通過橫梁架設于所述液壓缸的活塞上,每個起道鉤均包括豎臂以及在豎臂下端向前伸出的鉤部,所述兩個起道鉤的豎臂對稱地位于所述液壓缸的兩側。這種液壓起道器及用于對鐵路軌道進行起道的方法在起道時軌道的著力點正接近于液壓缸,減小了扭矩,將使得起道穩(wěn)定、提高了承載能力、液壓起道器也不易于損壞。
[0007]但是,該發(fā)明由于采用了兩只起道鉤的結構,可通過浮動來有效解決左右方向的偏載問題,但對前后方向的偏載未能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法,所以該主機的起道行程受到較大的限制。
【發(fā)明內容】
[0008]針對現(xiàn)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能夠解決起道器因承受偏載,而造成較大的彈性變形而帶來的的問題。
[0009]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0010]—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包括手動柱塞栗、支架和設于支架內的油缸筒,手動柱塞栗與油缸筒相連,支架的兩側分別開設有一條導槽,油缸筒的上部外側套有上滑座塊,上滑座塊的兩側邊分別通過上滑塊軸各連有上滑塊,每個上滑塊設于對應的導槽內,并沿導槽上下滑動,油缸筒的下部外側套有起道板,且起道板的鉤部朝于油缸筒的前端,起道板的兩側邊分別通過下滑塊軸各連有下滑塊,每個下滑塊設于對應的導槽內,并沿導槽上下滑動,油缸筒的內部設有活塞桿和連接設于活塞桿上的活塞頭機構,活塞桿端部設有一個球形,球形上開設有油道,活塞頭機構包括上活塞頭、開設于上活塞頭上并與球形的油道相通的油道和下活塞頭,下活塞頭與上活塞頭相連接形成一個內腔,內腔中設有所述的球形并其相匹配,內腔中開設有一條環(huán)形槽,環(huán)形槽內設有密封摩擦面,上活塞頭的外側還設有主密封。
[0011]所述的油缸筒的頂端橫向連有上梁,上梁的兩端分別對稱設有復位彈簧,并與復位彈簧的一端相連,復位彈簧的另一端通過壓板連接于支架的底部。
[0012]還包括油箱,設于油缸筒的后端。
[0013]所述的支架的后端還設有走行輪。
[0014]所述的油箱的注油口上還設有換氣裝置,并與注油口相匹配,換氣裝置包括油塞座和上蓋,油塞座包括密封機構和換氣機構,密封機構與換氣機構均設有通孔,密封機構的上端連通于換氣機構的下端,換氣機構通孔的垂直方向還設有通孔,換氣機構的上端與上蓋組合,換氣機構中設有多孔材料。
[0015]所述的上活塞頭內部還設有環(huán)形油道。
[0016]所述的球形的油道設有三個,平均分布于球形上,且每個油道其圓心軸線與活塞桿軸線所形成的夾角角度為50°。
[0017]所述的密封摩擦面為球環(huán)表面的密封圈。
[0018]所述的多孔材料為海綿。
[0019]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點在于,采用浮動的結構來承受因液壓起道器的偏載所造成的彈性變形,能夠確保承載零部件與相配合部件保持正確的裝配關系,從而達到消除干涉、增大接觸面積、減小接觸應力,也使液壓起道器不會因彈性變形而造成機構運動的障礙。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授權公告號CN1114395的一種滑架式液壓起道器示意圖;
[0021 ]圖2是授權公告號CN102535278A的一種液壓起道器示意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整體不意不意圖;
[0023]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剖視圖;
[0024]圖5是本實用新型走彳丁的不意圖;
[0025]圖6是換氣裝置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
[0027]請結合圖3至圖6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包括手動柱塞栗1、支架2和設于支架2內的油缸筒3,手動柱塞栗I與油缸筒3相連,支架2的兩側分別開設有一條導槽4,油缸筒3的上部外側套有上滑座塊5,上滑座塊5與油缸筒3之間采用螺紋副連接,上滑座塊5的兩側邊分別通過上滑塊軸6各連有上滑塊7,每個上滑塊7設于對應的導槽4內,并沿導槽4上下滑動,油缸筒3的下部外側套有起道板8,且起道板8的鉤部朝于油缸筒3的前端,起道板8的兩側邊分別通過下滑塊軸9各連有下滑塊10,每個下滑塊10設于對應的導槽4內,并沿導槽4上下滑動,上滑塊座5與油缸筒3采用螺紋副聯(lián)接,既可承受軸向載荷又可繞油缸筒3軸線轉動以達到承載和浮動的雙重作用,以保證上滑塊7的支撐面與支架2的導槽4保持良好的接觸,達到減少接觸應力的目的,另外,油缸筒3與起道板8設計為一體結構,其回轉軸線可繞油缸筒3軸線轉動以達到浮動的作用,以保證下滑塊10的支撐面與支架2的導槽4保持良好的接觸,同時,上、下滑塊7、10可繞上、下滑塊軸6、9轉動以達到浮動的作用,在支架2產生較大彈性變形的情況下,仍可保證上、下滑塊7、10的支撐面與支架2的導槽4保持良好的接觸,達到減少接觸應力的目的。
[0028]油缸筒3的內部設有活塞桿11和連接設于活塞桿11上的活塞頭機構,活塞桿11端部設有一個球形12,球形12上開設有油道13,活塞頭機構包括上活塞頭14、開設于上活塞頭14上并與球形12的油道13相通的油道15和下活塞頭16,下活塞頭16與上活塞頭14相連接形成一個內腔,內腔中設有所述的球形12并其相匹配,內腔中開設有一條環(huán)形槽17,環(huán)形槽17內設有密封摩擦面18,密封摩擦面18為球環(huán)表面的密封圈,這樣裝在環(huán)形槽17中的密封摩擦面18可確?;钊^機構既能在球形12上在三維方向上轉動,又能保證液壓油不泄漏到高壓腔19的對側;在活塞桿11固定,油缸筒3運動時,可減少通過軟管供油,通過活塞桿11與活塞頭機構上的油道13、15向油缸筒3的高壓腔19供油,當油缸筒3與起道板8的一體結構承受偏載,其軸線與活塞桿11軸線發(fā)生偏斜時,活塞頭機構與活塞桿11之間的球形12及密封摩擦面18起到浮動作用,確?;钊^機構軸線與油缸筒3軸線仍保持共線,上活塞頭14的外側還設有主密封20。
[0029]較佳的,所述的油缸筒3的頂端橫向連有上梁21,上梁21的兩端分別對稱設有復位彈簧22,并與復位彈簧22的一端相連,復位彈簧22的另一端通過壓板23連接于支架2的底部。
[0030]較佳的,還包括油箱23,設于油缸筒3的后端。
[0031]較佳的,所述的支架2的后端還設有走行輪24,可以使得液壓起道器呈90°位置推行。
[0032]較佳的,所述的油箱23的注油口上還設有換氣裝置30,并與注油口相匹配,該裝置可保證液壓起道器在推行時液壓油不會溢出,換氣裝置30包括油塞座和上蓋26,油塞座包括密封機構31和換氣機構32,密封機構31與換氣機構32均設有通孔33、34,密封機構31的上端連通于換氣機構32的下端,換氣機構32通孔34的垂直方向還設有通孔35,換氣機構32的上端與上蓋26組合,換氣機構32中設有多孔材料27。
[0033]較佳的,所述的上活塞頭14內部還設有環(huán)形油道28。
[0034]較佳的,所述的球形12的油道13設有三個,平均分布于球形12上,且每個油道13其圓心軸線與活塞桿11軸線所形成的夾角角度為50°。
[0035]較佳的,所述的多孔材料27為海綿。
[0036]另外,本實用新型的起道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
[0037]S1.將液壓起道器的起道板8放置到鋼軌與軌道之間的間隙中;
[0038]S2.然后上下往復操作手動柱塞栗I上的撳手,給予油缸筒3液壓壓力;
[0039]S3.油缸筒3受到液壓壓力后,使得活塞桿11向上進行上升,帶動與之相聯(lián)接的起道板8—起上升,從而使得起道板8上的鋼軌被抬起,進行起道作業(yè),此時,當油缸筒3與起道板8—起承受偏載,油缸筒3的軸線與活塞桿11的軸線發(fā)生偏斜時,活塞頭機構與活塞桿11之間的球形12以及密封摩擦面18起到浮動作用,確?;钊^11軸線與油缸筒3軸線仍保持共線;
[0040]S4.起道工作完成后,可以通過手動柱塞栗I上的卸壓閥29卸除液壓壓力,使得起道板8下降復位,然后通過走行輪24將液壓起道器放置在鋼軌36上滾動移離;
[0041 ] S5.當使用多臺液壓起道器進行起道作業(yè)時,在工作完成后,通過卸壓閥卸除液壓,由于卸壓閥操作存在先后、快慢,將會造成全部載荷加在少數(shù)幾臺、甚至一臺起道器上的情況,這時壓力控制閥將打開卸壓,從而保證起道器不因超載而損壞。
[0042]在使用液壓起道鉤進行起道,當活塞桿軸線發(fā)生偏移時,通過油缸筒內部的活塞頭機構進行浮動,能夠保持活塞桿軸線與油缸筒軸線在一線上,另外,由于油缸筒與起道板采用一體結構來承受偏載,其軸線與活塞桿軸線發(fā)生偏斜時,能夠起到浮動作用,確保活塞頭機構軸線與油缸筒軸線仍保持共線,不影響正常的運動,還可以通過上、下滑塊與上、下滑塊軸的轉動產生的浮動,確保上、下滑塊與導槽保持良好的接觸,減少它們之間的接觸應力。
[0043]綜上所述,液壓起道器用于鐵路線路的起道作業(yè),由于其具有較《TB/T1578-1998液壓起道器通用技術條件》所描述的液壓起道器更大的起道高度(起道輪最大升程),因而特別適用于更換道岔和整體道床時的起重作業(yè)。為了加大起道高度,采用了液壓缸與起道板一體的結構(不同于TB/T1578-1998所描述的液壓起道器所采用的杠桿結構),因此液壓缸上必然要承受很大的偏載。因為該類機具均在野外作用中使用,要求重量越輕越好,所以在設計時要充分允許機具的承載構件在彈性限度內有較大的變形,也就是說設計時不可對機具的承載構件提出過高的剛度要求,只要保證強度大于構件的屈服強度即可。因此本實用新型采用一系列的浮動結構來承擔偏載及其造成的較大的彈性變形,能夠更好的適用于起道作業(yè)。
[0044]本技術領域中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認識到,以上的實施例僅是用來說明本實用新型,而并非用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實用新型的實質精神范圍內,對以上所述實施例的變化、變型都將落在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手動柱塞栗、支架和設于支架內的油缸筒,手動柱塞栗與油缸筒相連,支架的兩側分別開設有一條導槽,油缸筒的上部外側套有上滑座塊,上滑座塊的兩側邊分別通過上滑塊軸各連有上滑塊,每個上滑塊設于對應的導槽內,并沿導槽上下滑動,油缸筒的下部外側套有起道板,且起道板的鉤部朝于油缸筒的前端,起道板的兩側邊分別通過下滑塊軸各連有下滑塊,每個下滑塊設于對應的導槽內,并沿導槽上下滑動,油缸筒的內部設有活塞桿和連接設于活塞桿上的活塞頭機構,活塞桿端部設有一個球形,球形上開設有油道,活塞頭機構包括上活塞頭、開設于上活塞頭上并與球形的油道相通的油道和下活塞頭,下活塞頭與上活塞頭相連接形成一個內腔,內腔中設有所述的球形并其相匹配,內腔中開設有一條環(huán)形槽,環(huán)形槽內設有密封摩擦面,上活塞頭的外側還設有主密封。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缸筒的頂端橫向連有上梁,上梁的兩端分別對稱設有復位彈簧,并與復位彈簧的一端相連,復位彈簧的另一端通過壓板連接于支架的底部。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油箱,設于油缸筒的后端。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的后端還設有走行輪。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箱的注油口上還設有換氣裝置,并與注油口相匹配,換氣裝置包括油塞座和上蓋,油塞座包括密封機構和換氣機構,密封機構與換氣機構均設有通孔,密封機構的上端連通于換氣機構的下端,換氣機構通孔的垂直方向還設有通孔,換氣機構的上端與上蓋組合,換氣機構中設有多孔材料。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活塞頭內部還設有環(huán)形油道。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形的油道設有三個,平均分布于球形上,且每個油道其圓心軸線與活塞桿軸線所形成的夾角角度為50°。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摩擦面為球環(huán)表面的密封圈。9.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用浮動結構承受偏載的液壓起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材料為海綿。
【文檔編號】E01B29/22GK205636383SQ201620422055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5月11日
【發(fā)明人】宋正忠, 嚴佳偉, 朱昆鵬, 韓紹東
【申請人】上海瑞紐機械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