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防污生態(tài)集水井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防污生態(tài)集水井,包括井口的收集箱,所述井壁上設置有與收集箱連通的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包括有通過收集管與收集箱連接連通的過濾盒,過濾盒側壁設置有插桿,所述井壁還設置供插桿插入的插孔,所述過濾盒底部設置有過濾孔,所述集水井底部設置有沉淀池和沉淀池口處的排水管道;當雨水進入收集箱的雨水會經(jīng)過收集管道再次統(tǒng)一收集進過濾盒內(nèi),過濾盒為側壁,雨水在過濾盒內(nèi)通過過濾孔流向井底的沉淀池內(nèi),過濾孔的作用可以使得雨水內(nèi)大塊的污物被滯留在過濾盒內(nèi),流向沉淀池的雨水會在沉淀池內(nèi)沉淀再次凈化,使得細沙等污物沉淀在沉淀池底部,此時沉淀池內(nèi)經(jīng)過沉淀的雨水溢出沉淀池口經(jīng)過排水管道。
【專利說明】
一種防污生態(tài)集水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市政道路工程技術領域,更具體地說,它涉及一種防污生態(tài)集水井。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道路工程都有雨水排水系統(tǒng),其中,集水井是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集水井的作用就是收集路面一定區(qū)域面積內(nèi)的雨雪水等,然后再通過支管進入雨水系統(tǒng)。路面上的雨水等進入集水井時,將路面上的渣土污物等一并沖進,如果渣土污物通過集水井全部進入雨水系統(tǒng),就有可能造成雨水系統(tǒng)的堵塞等問題。集水井與支管連接部位的下部(集水井的底部)都留有一定的跌水深度,以沉淀污物,減少污物進入雨水系統(tǒng)。污物沉淀滿跌水后,就要立即清理,否則再有污物,就會進入雨水系統(tǒng),可能造成雨水系統(tǒng)內(nèi)排水管道的堵塞。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03]針對現(xiàn)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防污生態(tài)集水井,可解決集水井內(nèi)排水管道易堵塞的問題。
[0004]為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5]—種防污生態(tài)集水井,包括井口的收集箱,所述集水井的井壁上設置有與收集箱連通的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包括有通過收集管與收集箱連通的過濾盒,過濾盒側壁設置有插桿,所述井壁還設置供插桿插入的插孔,所述過濾盒底部設置有過濾孔,所述集水井底部設置有沉淀池和沉淀池口處的排水管道。
[0006]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當雨水進入集水井時,雨水會首先被位于井口的收集箱收集入內(nèi),進入收集箱的雨水會經(jīng)過收集管道再次統(tǒng)一收集進過濾盒內(nèi),過濾盒為側壁,雨水在過濾盒內(nèi)通過過濾孔流向集水井底部的沉淀池內(nèi),過濾孔的作用可以使得雨水內(nèi)大塊的污物被滯留在過濾盒內(nèi),流向沉淀池的雨水會在沉淀池內(nèi)沉淀再次凈化,使得細沙等污物沉淀在沉淀池底部,此時沉淀池內(nèi)經(jīng)過沉淀的雨水溢出沉淀池口經(jīng)過排水管道。
[0007]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井壁上設置有吸污管,吸污管延伸至沉淀池池底且位于池底處的吸污管表面設置有若干孔洞。
[0008]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當沉淀池經(jīng)過長時間的使用后沉淀物會不斷的升高,導致沉淀池內(nèi)容量變小,同時當沉淀物達到一定高度后會隨雨水進入排水管內(nèi),吸污管的作用就是可以對沉淀池進行吸水排除掉沉淀的污物,吸污管位于沉淀池處的管道設置有若干孔洞可以起到加快吸水的效果。
[0009]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收集箱為漏斗形。
[0010]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漏斗形的收集箱可以防止當雨水過大時,雨水在井口處積聚,進入收集箱的雨水會快速的流進過濾盒內(nèi),且不會存在死角滯留有雨水污物等。
[0011]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過濾盒底部設置有與過濾孔連接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延伸至沉淀池。
[0012]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設置為:所述引流管與過濾孔通過法蘭連接。
[0013]通過采取上述技術方案,引流管的設置,其一端通過法蘭與過濾盒底部連接,另一端延伸至沉淀池底部,可以防止位于井壁的過濾盒過濾后的雨水直接掉落到沉淀池內(nèi),使得沉淀池產(chǎn)生過大水花,進而沉淀池沉淀的污物再次混入沉淀池上部的清水中,法蘭的設置可方便引流管與過濾盒的分離使得過濾盒從井中取出進行污物的清理。
[0014]相較于現(xiàn)有技術,本實用新型具有防止集水井內(nèi)排水管道堵塞的優(yōu)勢。
【附圖說明】
[0015]圖1為本實用新型狀態(tài)不意圖。
[0016]附圖標記:110、收集箱;111、收集管;112、過濾盒;113、插桿;114、插孔;115、過濾孔;116、沉淀池;117、引流管;118、排水管道;119、吸污管;210、法蘭。
【具體實施方式】
[0017]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做進一步說明。
[0018]參照圖1,一種防污生態(tài)集水井,包括井口的收集箱110,井壁上設置有與收集箱110連通的過濾裝置,過濾裝置包括有通過收集管111與收集箱110連接連通的過濾盒112,過濾盒112側壁設置有插桿113,井壁還設置供插桿113插入的插孔114,所述過濾盒112底部設置有過濾孔115,集水井底部設置有沉淀池116和沉淀池116口處的排水管道118;當雨水進入集水井時,雨水會首先被位于井口的收集箱110收集入內(nèi),進入收集箱110的雨水會經(jīng)過收集管111道再次統(tǒng)一收集進過濾盒112內(nèi),過濾盒112為側壁,雨水在過濾盒112內(nèi)通過過濾孔115流向井底的沉淀池116內(nèi),過濾孔115的作用可以使得雨水內(nèi)大塊的污物被滯留在過濾盒112內(nèi),流向沉淀池116的雨水會在沉淀池116內(nèi)沉淀再次凈化,使得細沙等污物沉淀在沉淀池116底部,此時沉淀池116內(nèi)經(jīng)過沉淀的雨水溢出沉淀池116 口經(jīng)過排水管道118。
[0019]當沉淀池116經(jīng)過長時間的使用后沉淀物會不斷的升高,導致沉淀池116內(nèi)容量變小,同時當沉淀物達到一定高度后會隨雨水進入排水管內(nèi),吸污管119的作用就是可以對沉淀池116進行吸水排除掉沉淀的污物,吸污管119位于沉淀池116處的管道設置有若干孔洞可以起到加快吸水的效果。
[0020]漏斗形的收集箱110可以防止當雨水過大時,雨水在井口處積聚,進入收集箱110的雨水會快速的流進過濾盒112內(nèi),且不會存在死角滯留有雨水污物等。
[0021]引流管117的設置,其一端通過法蘭210與過濾盒112底部連接,另一端延伸至沉淀池116底部,可以防止位于井壁的過濾盒112過濾后的雨水直接掉落到沉淀池116內(nèi),使得沉淀池116過大水花,進而沉淀池116沉淀的污物再次混入沉淀池116上部的清水中,法蘭210的設置可方便弓I流管117與過濾盒112的分離使得過濾盒112從井中取出進行污物的清理。
[002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并不僅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屬于本實用新型思路下的技術方案均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防污生態(tài)集水井,包括井口的收集箱,其特征是:所述集水井的井壁上設置有與收集箱連通的過濾裝置,所述過濾裝置包括有通過收集管與收集箱連通的過濾盒,過濾盒側壁設置有插桿,所述井壁還設置供插桿插入的插孔,所述過濾盒底部設置有過濾孔,所述井底設置有沉淀池和沉淀池口處的排水管道。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生態(tài)集水井,其特征是:所述井壁上設置有吸污管,吸污管延伸至沉淀池池底且位于池底處的吸污管表面設置有若干孔洞。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生態(tài)集水井,其特征是:所述收集箱為漏斗形。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防污生態(tài)集水井,其特征是:所述過濾盒底部設置有與過濾孔連接的引流管,所述引流管延伸至沉淀池。5.根據(jù)權利要求4所述的防污生態(tài)集水井,其特征是:所述引流管與過濾孔通過法蘭連接。
【文檔編號】E03F5/10GK205475654SQ201620083759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1月27日
【發(fā)明人】李銀生
【申請人】北京盈達園林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