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配料控制攪拌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自動配料控制攪拌機技術(shù)領(lǐng)域本實用新癱涉及一種施工現(xiàn)場生產(chǎn)混凝土等建筑用料的撹拌設備,確切地 說是一種自動配料控制攪拌機。
技術(shù)背景目前,市場上已有的各類攪拌機均是采用人工上料,不具備自動上料功能, 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以下缺陷1、人工上料費時費力,浪費大量人力資源,且速 度慢、效率低;2、人工上料時,上料精度較低,工人用鐵锨往料斗里裝料難以 準確攀握進料最,直接影響建筑用料的生產(chǎn)質(zhì)量。 發(fā)明內(nèi)容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自動配料控制攪拌機,它裝有自動配料裝 置,可替代原有的人工手動配料,可解決原有攪拌機施工時存在的,生產(chǎn)速度 慢、效率低,配料精度難以掌握、混凝土質(zhì)量差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的自動配料控制攪拌機包括 支架,支架上安裝攪拌機,支架頂部設有橫梁,橫梁上安裝傳感器,支架上安 裝杠桿裝置,杠桿裝置由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鉸連構(gòu)成,第一杠桿的兩端與支 架連接,第二杠桿的兩端與支架連接,傳感器的下端與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的 鉸連軸連接,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上分別安裝掛件,掛件與稱量斗連接,稱量 斗與掛架連接,掛架上安裝進料傳送帶,進料傳送帶的一端與攪拌機的進料口 連接,稱量斗的兩側(cè)分別安裝第一配料帶和第二配料帶,第一配料帶上安裝第 一配料斗,第二配料帶上安裝第二配料斗。為進一步實現(xiàn)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還可以采用以下技術(shù)方案實現(xiàn)第一杠
桿和第二杠桿均是"u"形杠桿,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的中部通過鉸連軸鉸連,
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上的掛件是懸桿,第一杠桿上安裝第一懸桿、第二懸桿、 第三懸桿和第四懸桿,第一懸桿、第二懸桿、第三懸桿和第四懸桿分別與稱量 斗連接。支架下部安裝基座,基座上安裝第一配料帶和第二配料帶。進料傳送 帶的一端安裝導槽,導槽的一端位于攪拌機的進料口內(nèi)。
本實用新型的積極效果在于它裝有配料傳送帶和進料傳送帶,可進行自 動進料,與現(xiàn)有推拌機的人工裝料相比,具有工作效率髙、施工速度快的優(yōu)點; 它裝有稱料裝置,可在進料前進行精確配料,具有生產(chǎn)精度高、混凝土質(zhì)量好 的優(yōu)點。本實用新型還具有結(jié)構(gòu)簡潔、占用空間少、使用安全方便的優(yōu)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2是圖1的A向放大結(jié)構(gòu)示意圖;圖3 是圖2的B-B割視放大結(jié)構(gòu)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癱所述的自動配料控制攪拌機包括支架4,支架4上安裝攪拌機 13,支架4頂都設有橫梁6,橫梁6上安裝傳感器7,支架4上安裝杠桿裝置, 杠桿裝置由第一杠桿19和第二杠桿8鉸連構(gòu)成,第一杠桿19和第二杠桿8的 兩端分別與支架4連接,傳感器7的下端與第一杠桿19和第二杠桿8的鉸連軸 21連接,第一杠桿19和第二杠桿8上分別安裝掛件,第一杠桿19和第二杠桿 8均是"U"形杠桿,第一杠桿19和第二杠桿8的中部通過鉸連軸21鉸連,第 一杠桿19和第二杠桿8上的掛件是懸桿,第一杠桿19上安裝第一懸桿5、第二 懸桿17,第二杠桿8上安裝第三懸桿:9和第四懸桿23,第一懸桿5、第二懸桿 17、第三懸桿9和第四懸桿23分別與稱量斗3連接,稱量斗3與掛架18連接,
掛架18上安裝進料傳送帶14,進料傳送帶14位于稱量料3的下方,第一杠桿 19、第二杠桿8第一懸桿5、第二懸桿17、第三懸桿9和第四懸桿23將稱量斗 3和進料傳送帶14掛起。進料傳送帶14的一端與攪拌機13的進料口連接,艮P 進料傳送帶14的一端位于攪拌機13的進料口處,以方便向攪拌機13內(nèi)填料。 稱量斗3的兩側(cè)分別安裝第一配料帶2和第二配料帶10,第一配料帶2和第一 配料帶10的一端分別位于稱量斗3的上方,第一配料帶2上安裝第一配料斗1, 第二配料帶10上安裝第二配料斗11,第一配料斗1和第二配料斗11內(nèi)儲存的 料可直接落入第一配料帶2和第二配料帶10內(nèi)。進料傳送帶14節(jié)一端安裝導 槽16,導槽16的一端伸入攪拌機13的進料口內(nèi),導向槽16可起到當進料傳送 帶14向攪拌機13輸料時防止配料外露的作用。支架4下部安裝基座15,基座 15上安裝第一配料帶2和第二配料帶10。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自動配料控制攪拌 機,人們可^ft截配料種類多少的不同在稱量斗3的側(cè)面增加一個或多個配料帶 和相應的配料斗,例如當總共有三種配料時,可在稱量斗3的前側(cè)加裝第三 配料帶,第三配料帶上安裝第三配料斗,第一配料帶2、第二配料帶10和第三 配料帶可呈"品"字形排列。本實用新型制作時,按上述要求加工各零部件并 組裝。圖中12是進料傳送帶14的電機控制器,20是控制器。本實用新型工作 時,先用鏟車依次將各種配料分別裝入相應的配料斗內(nèi),然后啟動第一配料帶2 啟動,將第一配料斗1內(nèi)配料輸送入稱量斗3內(nèi),第一配料帶2向稱量斗3內(nèi) 輸料的同時,傳感器7通過第一杠桿19、第二杠桿8稱取稱量斗3內(nèi)配料的重 量,當稱i斗3內(nèi)的配料達到設定值時第一配料帶2停止工作,同時,第二配 料帶10開始工作,第二配料斗11內(nèi)的配料落到第二配料帶10上,并由第二配 料帶10輸送齡稱量斗3內(nèi),當傳感器7檢測到第二配料帶10輸入配料重量達
到設定值時,第二配料帶io停止工作,上述設備的自動開啟和停止可均由傳感器7和控制器20根據(jù)設定值控制;當所有配料帶均配料完成時,并且攪拌機13 內(nèi)上次填入的應料完全排出后,操作人員可手動開啟進料傳送帶14向攪拌機13 內(nèi)進料,進料夷成后,再次啟動第一配料帶2工作,如此循環(huán)。當?shù)谝慌淞隙穕 或第二配料斗11內(nèi)儲存的配料減少到一定量后,人們可用鏟車為第一配料斗1 或第二配料斗11填料。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技術(shù)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實用新型所述 的實施例的范鼸內(nèi)。本實用新型未詳盡描述的技術(shù)內(nèi)容均為公知技術(shù)。
權(quán)利要求1、自動配料控制攪拌機,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4),支架(4)上安裝攪拌機(13),支架(4)頂部設有橫梁(6),橫梁(6)上安裝傳感器(7),支架(4)上安裝杠桿裝置,杠桿裝置由第一杠桿(19)和第二杠桿(8)鉸連構(gòu)成,第一杠桿(19)的兩端與支架(4)連接,第二杠桿(8)的兩端與支架(4)連接,傳感器(7)的下端與第一杠桿(19)和第二杠桿(8)的鉸連軸(21)連接,第一杠桿(19)和第二杠桿(8)上分別安裝掛件,掛件與稱量斗(3)連接,稱量斗(3)與掛架(18)連接,掛架(18)上安裝進料傳送帶(14),進料傳送帶(14)的一端與攪拌機(13)的進料口連接,稱量斗(3)的兩側(cè)分別安裝第一配料帶(2)和第二配料帶(10),第一配料帶(2)上安裝第一配料斗(1),第二配料帶(10)上安裝第二配料斗(11)。
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配料控制攪拌機,其特征在于第一杠桿(19) 和第二杠桿(8)均是"U"形杠桿,第一杠桿(19)和第二杠桿(8)的中部通 過鉸連軸(21)鉸連,第一杠桿(19)和第二杠桿(8)上的掛件是懸桿,第一 杠桿(19)上安裝第一懸桿(5)、第二懸桿(17)、第三懸桿(9)和第四懸桿(23),第一懸桿(5)、第二懸桿(17)、第三懸桿(9)和第四懸桿(23)分別 與稱量斗(3)連接。
3、 根據(jù)杈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配料控制攪拌機,其特征在于支架(4) 下部安裝基座(15),基座(15)上安裝第一配料帶(2)和第二配料帶(IO)。
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動配料控制攪拌機,其特征在于進料傳 送帶(14)的一端安裝導槽(16),導槽(16)的一端位于攪拌機(13)的進料口 內(nèi)。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自動配料控制攪拌機包括支架,支架上安裝攪拌機,支架頂部設有橫梁,橫梁上安裝傳感器,支架上安裝杠桿裝置,杠桿裝置由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鉸連構(gòu)成,第一杠桿的兩端與支架連接,第二杠桿的兩端與支架連接,傳感器的下端與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的鉸連軸連接,第一杠桿和第二杠桿上分別安裝掛件,掛件與稱量斗連接,稱量斗與掛架連接,掛架上安裝進料傳送帶,進料傳送帶的一端與攪拌機的進料口連接,稱量斗的兩側(cè)分別安裝第一配料帶和第二配料帶,第一配料帶上安裝第一配料斗,第二配料帶上安裝第二配料斗。它裝有自動配料裝置,可替代原有的人工手動配料,可解決原有攪拌機施工時存在的,生產(chǎn)速度慢、效率低,配料精度難以掌握、混凝土質(zhì)量差的問題。
文檔編號B28C5/08GK201049503SQ20072002035
公開日2008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07年4月6日 優(yōu)先權(quán)日2007年4月6日
發(fā)明者張術(shù)禮 申請人:張術(shù)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