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陽脊梁頂與墻體陽角處的連接件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陽脊梁頂與墻體陽角處的連接件,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一板件(1)、第二板件(2)、第三板件(3)、第四板件(4)、第五板件(5)以及第六板件(6),所述第一板件(1)與所述第二板件(2)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矩形,所述第三板件(3)與所述第四板件(4)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直角梯形,所述第五板件(5)與所述第六板件(6)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直角梯形。本實用新型的連接件,與墻體龍骨、陽脊梁分別通過打釘連接,將墻體龍骨與陽脊梁牢固地連接在一起,為陽脊梁的上支點與墻體陽角之間提供連接。這種連接牢固,穩(wěn)定性好,并且施工簡便、造價低廉。
【專利說明】
一種陽脊梁頂與墻體陽角處的連接件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建筑配件,尤其涉及一種陽脊梁頂與墻體陽角處的連接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集成房屋以其施工周期短、安全可靠、對環(huán)境污染小、造型美觀等優(yōu)點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那么為了能更好地保障集成房屋的安全穩(wěn)定性,不但其相關的主體結構要求有很好的堅固性和穩(wěn)定性,而且各個主體結構之間的連接件,也要求要有很好的穩(wěn)定性和連接性。例如,陽脊梁與墻頂陽角相交處的連接件。
[0003]現(xiàn)有的鋼結構住宅屋頂的陽脊梁與墻體陽角位置無法直接連接,需通過連接件進行連接,但常規(guī)的普通連接件難以較好的將墻體與陽脊梁有效地連接實現(xiàn)屋架整體的穩(wěn)定性和連接性,而且其造價高、施工誤差大,并加大施工周期?!緦嵱眯滦蛢热荨?br>[0004]本實用新型旨在解決上面描述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個目的是提供一種解決以上問題的連接件。具體地,本實用新型提供能夠用于陽脊梁與墻體陽角相交處的連接件,以增加墻體與陽脊梁的連接面。
[0005]根據本實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陽脊梁頂與墻體陽角處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第五板件以及第六板件,所述第一板件與所述第二板件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矩形,所述第三板件與所述第四板件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直角梯形,所述第五板件與所述第六板件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直角梯形;其中,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側邊與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側邊固定連接,并且所述第一板件與所述第二板件之間成直角設置;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一側邊與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三側邊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一側邊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三側邊的第一端對齊,所述第三板件與所述第一板件之間成銳角設置,并且,所述第二板件和所述第三板件位于所述第一板件的不同側;所述第五板件的第一側邊與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三側邊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五板件的第一側邊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三側邊的第二端對齊,所述第五板件與所述第一板件之間成平角設置;所述第四板件的第一側邊與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三側邊固定連接,且所述第四板件的第一側邊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三側邊的第一端對齊,所述第四板件與所述第二板件之間成銳角設置,所述第四板件與所述第一板件位于所述第二板件的不同側,且所述第四板件與所述第三板件互相平行; 所述第六板件的第一側邊與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三側邊固定連接,且所述第六板件的第一側邊的第一端與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三側邊的第二端對齊,所述第六板件與所述第二板件之間成平角設置。
[0006]其中,所述第一板件與所述第三板件之間的夾角為45°,所述第二板件與所述第四板件之間的夾角為45°。
[0007]其中,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二板件、所述第三板件以及所述第四板件上均設置有連接通孔。
[0008]其中,平行于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側邊設置有第一列連接通孔,相鄰兩個連接通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所述第一板件的所述第一列連接通孔的中心與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側邊之間的距離為20mm;平行于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側邊設置有第一列連接通孔,相鄰兩個連接通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所述第二板件的所述第一列連接通孔的中心與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側邊之間的距離為20mm。
[0009]其中,平行于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三側邊設置有第一列連接通孔和第二列連接通孔,所述第三板件的所述第一列連接通孔與所述第三板件的所述第二列連接通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且每列連接通孔中相鄰兩個連接通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所述第三板件的所述第一列連接通孔的中心與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三側邊之間的距離為15mm;平行于所述第四板件的第三側邊設置有第一列連接通孔和第二列連接通孔,所述第四板件的所述第一列連接通孔與所述第四板件的所述第二列連接通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且每列連接通孔中相鄰兩個連接通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所述第四板件的所述第一列連接通孔的中心與所述第四板件的第三側邊之間的距離為15mm。[0〇1〇] 其中,所述連接通孔的直徑為4mm。[〇〇11]其中,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二側邊為斜邊,所述第四板件的第二側邊為斜邊,所述第五板件的第二側邊為斜邊,所述第六板件的第二側邊為斜邊。
[0012]其中,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一側邊和第三側邊的長度為220mm,所述第一板件的第二側邊和第四側邊的長度為37.2mm;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一側邊和第三側邊的長度為220mm,所述第二板件的第二側邊和第四側邊的長度為37.2mm;所述第三板件的第一側邊的長度為 126mm,第二側邊的長度為76mm,第三側邊的長度為96mm,第四側邊的長度為82mm;所述第四板件的第一側邊的長度為126mm,第二側邊的長度為76mm,第三側邊的長度為96mm,第四側邊的長度為82mm;所述第五板件的第一側邊的長度為94mm,第二側邊的長度為4.4mm,第三側邊的長度為91.8mm,第四側邊的長度為4.9mm;所述第六板件的第一側邊的長度為94mm, 第二側邊的長度為4.4mm,第三側邊的長度為91.8mm,第四側邊的長度為4.9mm。[〇〇13]其中,所述第一板件、所述第二板件、所述第三板件、所述第四板件、所述第五板件以及所述第六板件的厚度為1.6_。
[0014]本實用新型的連接件,與墻體龍骨、陽脊梁分別通過打釘連接,將墻體龍骨與陽脊梁牢固地連接在一起,為陽脊梁的上支點與墻體陽角之間提供連接。這種連接牢固,穩(wěn)定性好,并且施工簡便、造價低廉。
[0015]參照附圖來閱讀對于示例性實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實用新型的其他特性特征和優(yōu)點將變得清晰?!靖綀D說明】
[0016]并入到說明書中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的附圖示出了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并且與描述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的原理。在這些附圖中,類似的附圖標記用于表示類似的要素。下面描述中的附圖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而不是全部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前提下,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7]圖1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陽脊梁頂與墻體陽角處的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2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陽脊梁頂與墻體陽角處的連接件的橫截面示意圖;
[0019]圖3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陽脊梁頂與墻體陽角處的連接件的主視圖;
[0020]圖4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陽脊梁頂與墻體陽角處的連接件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yōu)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chuàng)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需要說明的是,在不沖突的情況下,本申請中的實施例及實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組合。
[0022]本實用新型的基本思想是提供一種用于陽脊梁與墻頂陽角相交處的連接件,該連接件包括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第四板件、第五板件以及第六板件。其中,第一板件與第二板件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矩形,第三板件與第四板件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直角梯形,第五板件與第六板件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直角梯形,并且第一板件、第二板件、第三板件以及第四板件上均設置有多個連接通孔。第一板件與第二板件成直角固定連接,分別與墻體陽角處龍骨的腹板通過打釘連接;第三板件與第四板件分別與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成銳角固定連接,并且第三板件與第四板件處于同側,且互相平行,第三板件與第四板件分別與陽脊梁的兩側通過打釘連接,從而實現(xiàn)陽脊梁上支點與墻體陽角的固定連接。
[0023]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陽脊梁頂與墻體陽角處的連接件進行詳細說明。
[0024]圖1示出了根據本實用新型的陽脊梁頂與墻體陽角處的連接件的結構示意圖。參照圖1所示,該連接件包括第一板件1、第二板件2、第三板件3、第四板件4、第五板件5以及第六板件6。其中,第一板件I與第二板件2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矩形,第三板件3與第四板件4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直角梯形,第五板件5與第六板件6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直角梯形,并且第一板件1、第二板件2、第三板件3以及第四板件4上均設置有多個連接通孔。
[0025]第一板件I的第一側邊11與第二板件2的第一側邊21完全固定連接,并且第一板件I與第二板件2之間成直角設置;第三板件3的第一側邊31與第一板件I的第三側邊13固定連接,即,第三板件3的第一側邊31的第一端311與第一板件I的第三側邊13的第一端131對齊,第三板件3的第一側邊31的第二端312設置在第一板件I的第三側邊13上,第三板件3與第一板件I之間成銳角設置,并且,第二板件2與第三板件3位于第一板件I的不同側。第五板件5的第一側邊51與第一板件I的第三側邊13固定連接,即,第五板件的第一側邊51的第一端511與第一板件I的第三側邊13的第二端132對齊,第五板件5的第一側邊51的第二端512設置在第一板件I的第三側邊13上,并且,第五板件5與第一板件I之間成平角設置。
[0026]第四板件4的第一側邊41與第二板件2的第三側邊23固定連接,S卩,第四板件4的第一側邊41的第一端411與第二板件2的第三側邊23的第一端231對齊,第四板件4的第一側邊 41的第二端412設置在第二板件2的第三側邊23上,第四板件4與第二板件2之間成銳角設置,并且,第四板件4與第一板件1位于第二板件2的不同側,且第四板件4與第三板件3互相平行。第六板件6的第一側邊61與第二板件2的第三側邊23固定連接,并且,第六板件6的第一側邊61的第一端611與第二板件2的第三側邊23的第二端232對齊,第六板件6的第一側邊 61的第二端612設置在第二板件2的第三側邊23上,并且,第六板件6與第二板件2之間成平角設置。
[0027]圖2示出了該連接件的橫截面示意圖,參照圖2所示,第一板件1與第三板件3之間的夾角為a,第二板件2與第四板件4之間的夾角為0。在本實施例中,(1與0的值相等,均為45。。
[0028]返回參照圖1所示,為了與墻體和陽脊梁固定連接,在該連接件的第一板件1、第二板件2、第三板件3以及第四板件4上各設置有多個連接通孔。第一板件1和第二板件2通過連接通孔與墻體陽角處的龍骨腹板打釘連接,第三板件3和第四板件4則通過連接通孔與陽脊梁的兩側打釘連接,從而將陽脊梁上支點與墻頂陽角固定連接,減少配件的種類,施工簡便,并且增加屋架的整體穩(wěn)定性。
[0029]圖3示出了該連接件的主視圖。如圖3所示,平行于第一板件1的第一側邊11設置有第一列連接通孔101,并且相鄰兩個連接通孔之間的距離均相等,其中心距L11為20mm,第一板件1的第一列連接通孔101的中心與第一板件1的第一側邊11之間的距離L12為20mm。平行于第二板件2的第一側邊21設置有第一列連接通孔201,并且相鄰兩個連接通孔之間的距離均相等,其中心距L21為20mm,第二板件2的第一列連接通孔201的中心與第二板件2的第一側邊21之間的距離L22為20mm。
[0030]圖4示出了該連接件的側視圖。如圖4所示,平行于第三板件3的第三側邊33設置有第一列連接通孔301和第二列連接通孔302,第三板件3的第一列連接通孔301與第三板件3 的第二列連接通孔302之間的中心距L31為20mm,且每列連接通孔中相鄰兩個連接通孔之間的距離均相等,其中心距L32為20mm,第三板件3的第一列連接通孔301的中心與第三板件3 的第三側邊33之間的距離L33為15mm。
[0031]第四板件4與第三板件3的形狀、大小均相同,其連接通孔的設置分布也相同,返回參照圖1所示,平行于第四板件4的第三側邊43設置有第一列連接通孔401和第二列連接通孔402,第四板件4的第一列連接通孔401與第四板件4的第二列連接通孔402之間的中心距 L41為20mm,且每列連接通孔中相鄰兩個連接通孔之間的距離均相等,其中心距L42為20mm, 第四板件4的第一列連接通孔401的中心與第四板件4的第三側邊43之間的距離L43為15mm。
[0032]需要指出的是,以上所述連接通孔的直徑都可以根據需要設置,例如,連接通孔的直徑為4mm。[〇〇33]另外,第三板件3、第四板件4、第五板件5以及第六板件6均為直角梯形,其中,第三板件3的第二側邊32為第三板件3的斜邊,第四板件4的第二側邊42為第四板件4的斜邊,第五板件5的第二側邊52為第五板件5的斜邊,第六板件6的第二側邊62為第六板件6的斜邊。 [〇〇34]具體地,第三板件3的斜邊第二側邊32與第一側邊31的夾角、第四板件4的斜邊第二側邊42與第一側邊41的夾角均與陽脊梁的傾斜度(即陽脊梁與水平面的夾角)有關,陽脊梁的傾斜度變化,第三板件3的斜邊第二側邊32與第一側邊31的夾角、第四板件4的斜邊第二側邊42與第一側邊41的夾角也相應變化,同樣地,第三板件3的第一側邊31、第二側邊32、第三側邊33的長度以及第四板件4的第一側邊41、第二側邊42、第三側邊43的長度均發(fā)生變化。
[0035]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板件I為矩形,其第一側邊11和第三側邊13的長度為220mm,第二側邊12和第四側邊14的長度為37.2mm;第二板件2為矩形,其第一側邊21和第三側邊23的長度為220mm,第二側邊22和第四側邊24的長度為37.2mm;第三板件3的第一側邊31的長度為126mm,第二側邊32的長度為76mm,第三側邊33的長度為96mm,第四側邊34的長度為82mm;第四板件4的第一側邊41的長度為126mm,第二側邊42的長度為76mm,第三側邊43的長度為96mm,第四側邊44的長度為82mm;第五板件5的第一側邊51的長度為94mm,第二側邊52的長度為4.4mm,第三側邊53的長度為91.8mm,第四側邊54的長度為4.9mm;第六板件6的第一側邊61的長度為94mm,第二側邊62的長度為4.4mm,第三側邊63的長度為91.8mm,第四側邊64的長度為4.9mm。
[0036]需要指出的是,根據實際的陽脊梁的重量、連接件的選材等因素,可以對第一板件
1、第二板件2、第三板件3、第四板件4、第五板件5以及第六板件6的厚度進行選擇設置,優(yōu)選地,連接件的材料厚度要比屋面的材料厚度高一個規(guī)格,例如,第一板件1、第二板件2、第三板件3、第四板件4、第五板件5以及第六板件6的厚度均為1.6mm或者2_。
[0037]上面描述的內容可以單獨地或者以各種方式組合起來實施,而這些變型方式都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0038]需要說明的是,在本文中,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類的關系術語僅僅用來將一個實體或者操作與另一個實體或操作區(qū)分開來,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這些實體或操作之間存在任何這種實際的關系或者順序。而且,術語“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變體意在涵蓋非排他性的包含,從而使得包含一系列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不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還包括沒有明確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還包括為這種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所固有的要素。在沒有更多限制的情況下,由語句“包括一個…”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過程、方法、物品或者設備中還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0039]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而非對其限制。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而這些修改或者替換,并不使相應技術方案的本質脫離本實用新型各實施例技術方案的精神和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陽脊梁頂與墻體陽角處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件包括第一板件(1)、 第二板件(2)、第三板件(3)、第四板件(3)、第五板件(5)以及第六板件(6),所述第一板件 (1)與所述第二板件(2)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矩形,所述第三板件(3)與所述第四板件 (4)的大小、形狀均相同且為直角梯形,所述第五板件(5)與所述第六板件(6)的大小、形狀 均相同且為直角梯形;其中,所述第一板件(1)的第一側邊(11)與所述第二板件(2)的第一側邊(21)固定連 接,并且所述第一板件(1)與所述第二板件(2)之間成直角設置;所述第三板件(3)的第一側 邊(31)與所述第一板件(1)的第三側邊(13)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三板件(3)的第一側邊(31) 的第一端(311)與所述第一板件(1)的第三側邊(13)的第一端(131)對齊,所述第三板件(3) 與所述第一板件(1)之間成銳角設置,并且,所述第二板件(2)和所述第三板件(3)位于所述 第一板件(1)的不同側;所述第五板件(5)的第一側邊(51)與所述第一板件(1)的第三側邊 (13)固定連接,且所述第五板件(5)的第一側邊(51)的第一端(511)與所述第一板件(1)的 第三側邊(13)的第二端(132)對齊,所述第五板件(5)與所述第一板件(1)之間成平角設置;所述第四板件(4)的第一側邊(41)與所述第二板件(2)的第三側邊(23)固定連接,且所 述第四板件(4)的第一側邊(41)的第一端(411)與所述第二板件(2)的第三側邊(23)的第一 端(231)對齊,所述第四板件(4)與所述第二板件(2)之間成銳角設置,所述第四板件(4)與 所述第一板件(1)位于所述第二板件(2)的不同側,且所述第四板件(4)與所述第三板件(3) 互相平行;所述第六板件(6)的第一側邊(61)與所述第二板件(2)的第三側邊(23)固定連 接,且所述第六板件(6)的第一側邊(61)的第一端(611)與所述第二板件(2)的第三側邊 (23)的第二端(232)對齊,所述第六板件(6)與所述第二板件(2)之間成平角設置。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1)與所述第三板件(3)之間 的夾角為45°,所述第二板件(2)與所述第四板件(4)之間的夾角為45°。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1)、所述第二板件(2)、所述 第三板件(3)以及所述第四板件(4)上均設置有連接通孔。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平行于所述第一板件(1)的第一側邊(11) 設置有第一列連接通孔(101),相鄰兩個連接通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所述第一板件(1) 的所述第一列連接通孔(101)的中心與所述第一板件(1)的第一側邊(11)之間的距離為 20mm;平行于所述第二板件(2)的第一側邊(21)設置有第一列連接通孔(201),相鄰兩個連接 通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所述第二板件(2)的所述第一列連接通孔(201)的中心與所述第 二板件(2)的第一側邊(21)之間的距離為20mm。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平行于所述第三板件(3)的第三側邊(33) 設置有第一列連接通孔(301)和第二列連接通孔(302),所述第三板件(3)的所述第一列連 接通孔(301)與所述第三板件(3)的所述第二列連接通孔(302)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且每 列連接通孔中相鄰兩個連接通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所述第三板件(3)的所述第一列連 接通孔(301)的中心與所述第三板件(3)的第三側邊(33)之間的距離為15mm;平行于所述第四板件(4)的第三側邊(43)設置有第一列連接通孔(401)和第二列連接 通孔(402),所述第四板件(4)的所述第一列連接通孔(401)與所述第四板件(4)的所述第二 列連接通孔(402)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且每列連接通孔中相鄰兩個連接通孔之間的中心距為20mm,所述第四板件(4)的所述第一列連接通孔(401)的中心與所述第四板件(4)的第三側邊(43)之間的距離為15mm。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連接通孔的直徑為4_。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板件(3)的第二側邊(32)為斜邊,所述第四板件(4)的第二側邊(42)為斜邊,所述第五板件(5)的第二側邊(52)為斜邊,所述第六板件(6)的第二側邊(62)為斜邊。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I)的第一側邊(11)和第三側邊(13)的長度為220mm,所述第一板件(I)的第二側邊(12)和第四側邊(14)的長度為37.2mm; 所述第二板件(2)的第一側邊(21)和第三側邊(23)的長度為220mm,所述第二板件(2)的第二側邊(22)和第四側邊(24)的長度為37.2mm; 所述第三板件(3)的第一側邊(31)的長度為126mm,第二側邊(32)的長度為76mm,第三側邊(33)的長度為96mm,第四側邊(34)的長度為82mm; 所述第四板件(4)的第一側邊(41)的長度為126mm,第二側邊(42)的長度為76mm,第三偵U邊(43)的長度為96mm,第四側邊(44)的長度為82mm; 所述第五板件(5)的第一側邊(51)的長度為94mm,第二側邊(52)的長度為4.4mm,第三側邊(53)的長度為91.8_,第四側邊(54)的長度為4.9_; 所述第六板件(6)的第一側邊(61)的長度為94mm,第二側邊(62)的長度為4.4mm,第三側邊(63)的長度為91.8_,第四側邊(64)的長度為4.9_。9.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連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I)、所述第二板件(2)、所述第三板件(3)、所述第四板件(4)、所述第五板件(5)以及所述第六板件(6)的厚度為1.6mm。
【文檔編號】E04B1/38GK205712490SQ201620331134
【公開日】2016年11月23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9日
【發(fā)明人】宮大壯, 楊秀紅, 尹稷華, 劉宇清, 王林偉, 田軍, 易艷麗, 范歡, 范一歡, 段慧瑩, 季宇
【申請人】北新房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