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抑菌真絲圍巾及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fā)明是一種抑菌真絲圍巾及制造方法。抑菌絲綢圍巾經(jīng)天然抑菌材料工作液后處理制造得到。天然抑菌材料可以由辣木籽、苦參、黃芩、黃柏、地膚子、蛇床子、土槿皮、山銀花、茯苓、火麻仁等植物提取。制造抑菌真絲圍巾的方法有兩種。第一種包括步驟:(1)真絲圍巾除漬;(2)將真絲圍巾置于抑菌材料工作液中浸漬30~65分鐘;(3)真絲圍巾低溫烘干。第二種包括步驟:(1)真絲圍巾除漬;(2)將抑菌材料工作液均勻噴覆在真絲圍巾正反表面,噴涂3~5次;(3)真絲圍巾低溫烘干。本發(fā)明的真絲圍巾具有抑菌效果,能有效防止霉菌等對圍巾的破壞,延長了圍巾的使用壽命,且經(jīng)抑菌處理的真絲圍巾對人體無傷害。
【專利說明】
一種抑菌真絲圍巾及制造方法
技術(shù)領(lǐng)域
[0001]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抑菌真絲圍巾及其制造方法,特別是利用天然抑菌材料制造的抑 菌真絲圍巾及其具體制造方法。
【背景技術(shù)】
[0002] 我國是絲綢大國,絲綢的產(chǎn)量占到世界絲綢總量的70%以上。而對于真絲服飾類 產(chǎn)品,市場也有很大一部分被我國所占有。以桑蠶絲等原料加工制作而成真絲圍巾,不僅具 有舒適、吸濕、保暖、抗紫外等優(yōu)點,而且美觀、有光澤、富有垂感,適合在正式場合使用。因 此真絲圍巾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當然真絲圍巾的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然而有機質(zhì)地 的桑蠶絲,在溫濕的氣候條件下,極容易受到微生物的攻擊,使得真絲圍巾產(chǎn)生霉斑霉塊, 從而影響其使用價值。
[0003] 真絲制品的常規(guī)抑菌基本上以在制品上涂布或接枝有機合成制劑為主,如采用季 銨化聚合物接枝整理方法(CN101230539B);采用含氯胺結(jié)構(gòu)的水溶性共聚物及浸乳-烘干 方法處理織物(CN101117768A)等。然而對于真絲圍巾等真絲服飾類產(chǎn)品,制品所涂布的有 機合成試劑,因其固有的化學特性可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發(fā)明內(nèi)容】
[0004] 本發(fā)明的所要解決的技術(shù)問題是:制造一種具有抑菌防腐功效、使用壽命較長,又 對人體無毒害的真絲圍巾。
[0005] 本發(fā)明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技術(shù)方案來實現(xiàn):
[0006] 利用對真絲能起到防腐抗菌功效的天然抑菌材料配制的工作液對真絲圍巾進行 后處理,從而在真絲纖維表面形成抑菌保護層。
[0007] 作為本發(fā)明的一個優(yōu)選方案,所述的天然抑菌材料為從天然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抑 菌活性成分。
[0008] 作為本發(fā)明一個更優(yōu)選的方案,所述天然植物包括辣木籽、苦參、黃芩、黃柏、地膚 子、蛇床子、土槿皮、山銀花、茯苓、火麻仁的一種或者多種。
[0009] 作為本發(fā)明更進一步的一個優(yōu)選方案,所述天然抑菌材料的組成和含量(重量百 分比)為:0-40 %的辣木籽、20-40 %的苦參、3-25 %的黃芩、5-30 %的黃柏、0-10 %的地膚 子、0-15%的蛇床子、0-5%的土槿皮、0-5%的山銀花、0-18%的茯苓以及0-5%的火麻仁。
[0010] 作為本發(fā)明另一個優(yōu)選方案,所述對真絲圍巾進行后處理的方法可以是浸漬或者 噴涂。
[0011] 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制造所述抑菌真絲圍巾的方法,是浸漬法的一種:步驟如下: (1)對真絲圍巾進行除漬處理,后在較干燥處晾干;(2)將表面清潔干凈的真絲圍巾制品 置于天然抑菌材料所配成的工作液中進行浸漬處理,其中工作液由天然抑菌材料和超純 水調(diào)配而成,工作液濃度控制0.1 %~1 % (o.w.f,On Weight of Fabric按織物重量計 算),浸漬時間控制在30-65分鐘之間;(3)對真絲圍巾進行低溫烘干處理,烘干溫度控制在 50-75 °C 之間。
[0012] 本發(fā)明還提供了另一種制造所述抑菌真絲圍巾的方法,是噴涂法的一種:步驟如 下:(1)對真絲圍巾進行除漬處理,后在較干燥處晾干;(2)將濃度為2-5% (o. w. f)的天然 抑菌劑工作液利用噴霧器均勻噴覆在表面清潔干凈的真絲圍巾制品正反表面。反復(fù)噴涂 3-5次;(3)將真絲圍巾在低溫中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50-75°C之間。
[0013] 本發(fā)明采用的天然抑菌材料提取自辣木籽、苦參、黃芩、黃柏、地膚子、蛇床子、土 槿皮、山銀花、茯苓、火麻仁等植物。這些抑菌活性成分由于都是提取自天然植物,因此對人 體危害較小。另外這些抑菌活性成分對真絲制品都有很好的抑菌作用,如辣木籽、苦參、黃 芩等對抑制霉菌、細菌等微生物在真絲圍巾上的生長都具有積極的效果。
[0014] 本發(fā)明采用浸漬或者噴涂的方法將對真絲能起到防腐抗菌功效的天然抑菌材料 均勻地處理在真絲圍巾上。這是由于絲素原纖之間存在不少微孔間隙,抑菌活性成分通過 浸漬或噴涂的方法可以很好地附著于真絲纖維的表面。之后再經(jīng)過干燥,就能夠在纖維表 面形成抑菌保護層,從而抑制霉菌等微生物對真絲圍巾的破壞。
[0015] 如采用浸漬法,浸漬時間應(yīng)控制在30-65分鐘之間。浸漬時間過短會導(dǎo)致天然抑 菌活性成分在真絲纖維表面沉積不充分,從而影響了抑菌防霉的效果。浸漬時間過長可能 會導(dǎo)致天然抑菌劑工作液中微量的色素的沉積從而影響了真絲圍巾的外觀和使用價值。烘 干溫度應(yīng)控制在50-75Γ之間。過高的溫度會損傷真絲纖維,從而降低真絲圍巾的價值。過 低的溫度會導(dǎo)致烘干時間過長也會影響真絲圍巾表面抑菌層的形成。如采用噴涂法,應(yīng)反 復(fù)在真絲圍巾正反表面噴涂3-5次以確保天然抑菌劑均勻涂布在真絲圍巾表面,同時又未 引入工作液中微量的色素。烘干也溫度應(yīng)控制在50-75°C之間。過高或過低的溫度都會導(dǎo) 致真絲圍巾的使用價值或者抑菌功效的損失。
[0016] 本發(fā)明有益的效果在于:所公開的真絲圍巾通過浸漬或噴涂的方法在其纖維表面 形成了抑菌層,使真絲圍巾具有抑菌效果,可以有效防止霉菌等微生物對真絲圍巾的破壞, 延長了真絲圍巾的使用壽命。不僅如此,由于涂布的抑菌材料為從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抑菌 活性成分,不會對人體產(chǎn)生危害。因此真絲圍巾不會因為抑菌處理而對人體產(chǎn)生傷害。
【附圖說明】
[0017] 圖1為未經(jīng)抑菌處理的真絲圍巾試樣(A樣)、經(jīng)本發(fā)明實施例1制造得到的抑菌 真絲圍巾試樣(B樣)、經(jīng)本發(fā)明實施例3制造得到的抑菌真絲圍巾試樣(C樣)以及經(jīng)本發(fā) 明實施例5制造得到的抑菌真絲圍巾試樣(D樣)在霉變實驗培養(yǎng)7天后中霉菌生長情況 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8] 實施例1
[0019] 選用組成和含量(重量百分比)為:40%的辣木籽、20%的苦參、10%的黃芩、20% 的黃柏以及10%的地膚子的天然抑菌材料,采用浸漬法制造抑菌真絲圍巾。首先對真絲圍 巾進行除漬處理,后在干燥環(huán)境中晾干。而后將表面清潔干凈的真絲圍巾制品置于天然抑 菌材料工作液中進行浸漬處理,工作液濃度控制0. 1 % (0. w. f),浸漬時間控制在65分鐘。 最后對真絲圍巾進行低溫烘干處理,烘干溫度控制在75 °C。
[0020] 實施例2
[0021 ] 選用的天然抑菌材料和實施例1相同,采用的制造方法和實施例1也基本相同,不 同之處在于:工作液濃度控制在1 % (〇. w. f),浸漬時間控制在30分鐘。烘干溫度控制在 5(TC〇
[0022] 實施例3
[0023] 選用的天然抑菌材料和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采用噴涂法制造抑菌真絲 圍巾。首先對真絲圍巾進行除漬處理,后在干燥環(huán)境中晾干。而后將濃度為5% (o.w.f)的 天然抑菌劑工作液利用噴霧器均勻噴覆在表面清潔干凈的真絲圍巾制品正反表面。反復(fù)噴 涂5次。最后將真絲圍巾在低溫中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50°C。
[0024] 實施例4
[0025] 選用的天然抑菌材料和實施例3相同,采用的制造方法和實施例3也基本相同,不 同之處在于:工作液濃度控制在2% (o. w. f),噴涂次數(shù)控制在3次。烘干溫度控制在75°C。
[0026] 實施例5
[0027] 采用的制造方法和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選用的天然抑菌材料組成和含 量(重量百分比)為:20%的辣木籽、25 %的苦參、6%的黃芩、12%的黃柏、5%的地膚子、 15 %的蛇床子、5 %的土槿皮、5 %的山銀花以及7 %的茯苓。
[0028] 上面雖結(jié)合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了詳細的說明,但是所屬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技術(shù)人員能夠 理解,在不脫離本發(fā)明宗旨的前提下,在權(quán)利要求保護范圍內(nèi),還可以對上述實施例進行變 更或改變等。
[0029] 真絲圍巾抗霉菌實驗方法如下:
[0030] 試樣準備:將未處理的真絲圍巾(A樣)和按實施例1,3,5制造得到的抑菌真絲圍 巾(分別為B樣、C樣、D樣)分別剪下直徑為3. 8±0. 5cm的圓片。
[0031] 霉菌孢子液制備:
[0032] (1)取無菌水(含0· 05%分散劑吐溫80)倒入培養(yǎng)好的斜面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菌種中,用無菌接種環(huán)輕刮菌種表面洗出孢子,把孢子液倒入含玻璃珠的無菌三角 瓶內(nèi)。
[0033] (2) 4000r/min離心孢子液,去上清。用50ml無菌水洗滌沉淀,再離心。用此方法 清洗3次。孢子液用無機鹽營養(yǎng)液稀釋,用血球計數(shù)板測定孢子含量,制備的孢子液含孢子 1Χ10 6~5Χ10*^/πι1〇
[0034] 接種培養(yǎng):用涂布棒將1.0±0. 1ml的孢子液分散于含3%葡萄糖的無機鹽瓊 脂表面,將圓片置于瓊脂表面。用吸管在每個圓片上均勻滴加0.2±0.01ml的孢子液。 28°C ± 1 °C,相對濕度RH彡95%的條件下培養(yǎng)7天。
[0035] 實驗結(jié)果:
[0036] 下表為未經(jīng)抑菌處理的真絲圍巾試樣(A樣)和按實施例1,3, 5制造得到的抑菌 真絲圍巾(分別為B樣、C樣、D樣)在霉變實驗培養(yǎng)7天后霉菌生長情況表,再結(jié)合說明書 附圖,可以發(fā)現(xiàn):未經(jīng)過抑菌處理的絲綢圍巾樣布,經(jīng)過7天的霉菌培養(yǎng),霉菌在樣布表面 大量生長,肉眼可觀測并且覆蓋率達到100%,按照《紡織品的抗真菌能力評估:紡織品抵 抗霉變和腐爛能力》AATCC-30標準,知識已屬于"宏觀增長"的狀況。而本發(fā)明實施例1和 3制造得到的抑菌真絲圍巾樣布,霉菌在樣布表面雖有所生長,但是覆蓋面積較空白樣布大 大減少。而本發(fā)明實施例5制造得到的抑菌真絲圍巾樣布,在顯微鏡下仍未見霉菌生長,對 比未作抑菌處理的空白樣,其抑制霉菌生長的效果十分明顯。綜上:本發(fā)明所得到的抑菌真 絲圍巾具有有效的抑菌能力,從而提高了其使用價值。
[0037]
【主權(quán)項】
1. 一種抑菌真絲圍巾,其特征在于:圍巾經(jīng)過天然抑菌材料工作液后處理而制造得 到。2.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真絲圍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天然抑菌材料為從植物 中提取的抑菌活性成分。3.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2所述的抑菌真絲圍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為辣木籽、苦參、黃 芩、黃柏、地膚子、蛇床子、土槿皮、山銀花、茯苓、火麻仁的一種或者多種。4. 根據(jù)權(quán)利要3所述的抑菌真絲圍巾,其特征在于:所述天然抑菌材料組成和含量 (重量百分比)為:0-40%的辣木籽、20-40%的苦參、3-25%的黃芩、5-30%的黃柏、0-10% 的地膚子、0-15 %的蛇床子、0-5 %的土槿皮、0-5 %的山銀花、0-18 %的茯苓以及0-5 %的火 麻仁。5. 根據(jù)權(quán)利要求1所述的抑菌真絲圍巾,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抑菌真絲圍巾經(jīng)過天然 抑菌材料工作液浸漬或噴涂處理而制造得到。6. -種制造如權(quán)利要求1到5任意一項所述的抑菌真絲圍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 驟:(1)對真絲圍巾進行除漬處理,后在干燥環(huán)境中晾干;(2)將真絲圍巾制品置于濃度為 0. 1 % -1 % (o. w. f,按織物重量計算)的天然抑菌材料工作液中浸漬處理30-65分鐘;(3) 對真絲圍巾進行低溫烘干處理,烘干溫度為50-75 °C。7. -種制造如權(quán)利要求1到5任意一項所述的抑菌真絲圍巾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對真絲圍巾進行除漬處理,后在干燥環(huán)境中晾干;(2)將濃度為2-5% (o.w.f,按織物 重量計算)的天然抑菌劑工作液利用噴霧器均勻噴覆在真絲圍巾制品正反表面。反復(fù)噴涂 3-5次;(3)將真絲圍巾在低溫中烘干,烘干溫度控制在50-75 °C。
【文檔編號】D06M13/00GK105986475SQ201510292453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5年5月29日
【發(fā)明人】章向陽, 陳良
【申請人】博約生物科技(蘇州)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