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口覆蓋物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傷口覆蓋物,用于覆蓋在一傷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傷口覆蓋物包含:一織物層,所述織物層是由聚丙烯腈活性炭纖維編織而成,且其活性炭纖維為聚丙烯腈氧化纖維在含水的二氧化碳氣體中,在700℃至1200℃下維持1至60分鐘所形成;一吸附層,設于所述織物層遠離所述傷口的一側,且其材質為高吸水性高分子、棉、藻酸鹽、聚乙烯醇、PU泡棉或其組合;所述吸附層對水的吸收能力高于所述織物層。因本實用新型的織物層不會產生粉塵并可保持干燥狀態(tài),可有效避免傷口不易愈合的問題。
【專利說明】傷口覆蓋物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傷口覆蓋物,特別是指一種由一織物層及一吸附層所組成的傷口覆蓋物。
【背景技術】
[0002]在醫(yī)療領域中,因活性炭材料的吸收能力比傳統(tǒng)醫(yī)療用紗布強,經常被應用于傷口覆蓋物。然而,以現行的工藝技術將浙青(Pitch)或木質素(Cellulose)等制作成的活性炭織物,無法避免會有活性炭粉塵產生,若不慎掉入傷口便會造成傷口愈合困難。
[0003]此外,雖然上述活性炭材料的吸收能力較強,但是當傷口產生的組織液過多或未及時更換新品時,吸附組織液達到飽和狀態(tài)的傷口覆蓋物可能會導致傷口過于潮濕,因而對傷口的愈合產生負面影響。
【發(fā)明內容】
[0004]針對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傷口覆蓋物,其中具有可直接接觸傷口且不會有粉塵產生的活性炭織物,并更能使傷口保持干燥。
[0005]為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種傷口覆蓋物,用于覆蓋在一傷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傷口覆蓋物包含:一織物層,所述織物層是由聚丙烯腈活性炭纖維編織而成,且其活性炭纖維為聚丙烯腈氧化纖維在含水的二氧化碳氣體中,在700°C至1200°C下維持I至60分鐘所形成;一吸附層,設于所述織物層遠離所述傷口的一側,且其材質為高吸水性高分子、棉、藻酸鹽、聚乙烯醇、PU泡棉或其組合;所述吸附層對水的吸收能力高于所述織物層。
[0006]上述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中,所述織物層的活性炭纖維中孔徑小于2納米的微孔占總孔洞的容積比例為30%至70%。
[0007]所述織物層的活性炭纖維中孔徑小于2納米的微孔占總孔洞的容積比例為45%至60%。
[0008]所述織物層的活性炭纖維的BET比表面積介于300m2/g至2000m2/g之間。
[0009]所述織物層的遠紅外線放射率大于75%。
[0010]所述織物層的消臭率大于65%。
[0011]所述織物層對金黃色葡萄球菌與綠膿桿菌的抗菌率大于70%。
[0012]還包含一設于所述吸附層遠離所述傷口的一側的保護層。
[0013]還包含一設于所述吸附層遠離所述傷口的一側的防水透氣層。
[0014]還包含一設于所述織物層接近所述傷口的一側且用于接觸所述傷口的抗黏層。
[0015]采用上述技術方案,由于本實用新型的傷口覆蓋物的織物層不會有粉塵產生,可直接接觸傷口且有助于傷口的愈合。此外,因吸附層對水的吸收能力高于織物層,使得大部份由傷口產生的組織液會從傷口經織物層被吸收至吸附層,進而使織物層保持干燥的狀態(tài),以此避免傷口因過于潮濕而產生不易愈合的問題?!緦@綀D】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本實用新型傷口覆蓋物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0017]圖2是本實用新型傷口覆蓋物的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0018]圖3是本實用新型傷口覆蓋物的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0019]圖4是本實用新型傷口覆蓋物的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為了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特點及功效,現舉以下較佳實施例并配合【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如下。
[0021]如圖1所示,為本實用新型傷口覆蓋物I的第一較佳實施例,用于覆蓋在一傷口(圖中未示)上,傷口覆蓋物I包含一織物層11及一吸附層12。
[0022]織物層11用于接觸傷口,且由聚丙烯腈活性炭纖維編織而成,其制造步驟為:一、提供一聚丙烯腈氧化纖維織物;二、以含水的二氧化碳氣體為活化氣體;三、將聚丙烯腈氧化纖維織物置于高溫爐中加熱至700-1200°C,并導入活化氣體,維持I分鐘至I小時即可形成聚丙烯腈活性炭纖維織物,經裁切成適當大小即成為織物層11。高溫爐的入口與出口均以惰性氣體保護,避免由聚丙烯腈氧化纖維織物揮發(fā)的物質發(fā)生自燃。此外,較佳的加熱溫度區(qū)間為900-1000°C。
[0023]值得注意的是,由前述方法所制成的聚丙烯腈活性炭纖維織物不會產生粉塵,故可直接接觸傷口而不會影響傷口的愈合。
[0024]吸附層12設置于織物層11遠離傷口的一側,且其材質為高吸水性高分子、棉、藻酸鹽、PU泡棉、聚乙烯醇或其組合。其中,吸附層12對水的吸收能力高于織物層11。
[0025]本實施例中是將一感壓黏著劑100涂布于織物層11的表面,再將感壓黏著劑100涂布于吸附層12的表面,最后將兩者進行壓合,以加強織物層11與吸附層12的結合。感壓黏著劑采用例如聚丙烯酸酯、硅氧烷或聚異丁二烯等。但黏著劑也可選用其他種類替代前述感壓黏著劑。此外,織物層11與吸附層12也可通過他種方式結合,例如特定的編織方法,故感壓黏著劑100在本實用新型中并非必要。
[0026]織物層11的特征如下:一、織物層11的活性炭纖維的BET比表面積大于300m2/g,優(yōu)選為600-2000m2/g ;二、織物層11的活性炭纖維的微孔占總孔洞的容積比例為30%_70%,優(yōu)選為45%-60%。其中,孔徑小于2納米的稱為微孔(micropore);三、遠紅外線放射率大于75% ;四、消臭率大于65% ;五、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抗菌率大于70%,優(yōu)選為大于90%。依據AATCC100的規(guī)范,抗菌率(%) =(對照組細菌殘留量-實驗組細菌殘留量)/對照組細菌殘留量xl00%,故抗菌率愈高代表抗菌效果愈好;六、對綠膿桿菌的抗菌率大于70%,優(yōu)選為大于90%。其中,BET比表面積小于約280m2/g、微孔占總孔洞的容積比例小于約30%的活性炭纖維織物,其抗菌能力、遠紅外線放射率及消臭率明顯較差,至于BET比表面積高于2000m2/g及微孔占總孔洞的容積比例高于70%的活性炭纖維織物,則不易由現有技術制得。
[0027]請參閱下述的試驗結果,以對織物層11的功效有更清楚且完整的理解。
[0028]試片一:使用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溫度為1000°C、時間為5分鐘的條件下制得的聚丙烯腈活性炭纖維布(圖中未示)作為織物層11,其布重為90g/m2、BET比表面積為1000m2/g,且微孔占全部孔洞的容積比例為52%。使用一棉布(圖中未示)作為吸附層12,利用聚丙烯酸酯感壓黏著劑與該聚丙烯腈活性炭纖維布黏結成如圖1所示的片狀傷口覆蓋物I。
[0029]試片一經試驗(依據AATCC100的規(guī)范)測得其金黃色葡萄球菌及綠膿桿菌抗菌率為99.9% ;遠紅外線測試部分經試驗(依據規(guī)范JSC-3)測得其遠紅外線放射率為89% ;將試片一置于人手腕處,一小時后約可提高試片一貼覆處的溫度2°C。消臭測試部分經試驗(依據日本JAFET的消臭性能評價試驗方法)測得其NH3消臭率為87%,測試結果如下表1所列。
[0030]試片二、三:使用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溫度為700°C與900°C、時間為5分鐘的條件下制得的聚丙烯腈活性炭纖維布分別作為試片二與試片三的織物層11,其BET比表面積分別為300、400m2/g,微孔占全部孔洞的容積比例分別為34、38%。其他如織物層11與吸附層12的黏合方式、消臭率等測試方法等均與試片一相同,測試結果如下表1所列。
[0031]試片四、五:使用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溫度均為1000°C、時間分別為30分鐘與60分鐘的條件下制得的聚丙烯腈活性炭纖維布分別作為試片四與試片五的織物層11,其BET比表面積分別為1500、2000m2/g,微孔占全部孔洞的容積比例分別為51、49%。其他如織物層11與吸附層12的黏合方式、消臭率等測試方法等均與試片一相同,測試結果如下表1所列。
[0032]比較試片A、B:使用一利用前述的方法,在溫度為500°C與600°C、時間為5分鐘的條件下制得的聚丙烯腈活性炭纖維布作為織物層,其BET比表面積分別為100m2/g與280m2/g,微孔占 全部孔洞的容積比例分別為10%與27%。其他如織物層11與吸附層12的黏合方式、消臭率等測試方法等均與試片一相同,測試結果如下表1所列。
[0033]表1由不同活性炭纖維織物所制得的傷口覆蓋物的測試結果
[0034]
【權利要求】
1.一種傷口覆蓋物,用于覆蓋在一傷口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傷口覆蓋物包含: 一織物層,所述織物層是由聚丙烯腈活性炭纖維編織而成; 一吸附層,設于所述織物層遠離所述傷口的一側,且其材質為高吸水性高分子、棉、藻酸鹽、聚乙烯醇或PU泡棉;所述吸附層對水的吸收能力高于所述織物層。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傷口覆蓋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織物層的活性炭纖維中孔徑小于2納米的微孔占總孔洞的容積比例為30%至70%。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傷口覆蓋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織物層的活性炭纖維中孔徑小于2納米的微孔占總孔洞的容積比例為45%至60%。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傷口覆蓋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織物層的活性炭纖維的BET比表面積介于300m2/g至2000m2/g之間。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傷口覆蓋物,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設于所述吸附層遠離所述傷口的一側的保護層。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傷口覆蓋物,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設于所述吸附層遠離所述傷口的一側的防水透氣層。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傷口覆蓋物,其特征在于:還包含一設于所述織物層接近所述傷口的一側且用于接觸所述傷口的抗黏層。
【文檔編號】D06M11/76GK203736390SQ201320329924
【公開日】2014年7月30日 申請日期:2013年6月7日 優(yōu)先權日:2013年6月7日
【發(fā)明者】柯澤豪, 劉璟翰, 林瑞祥, 蘇彥儒 申請人:科云生醫(y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