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縫紉機自動切線裝置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743576閱讀:37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縫紉機自動切線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結合穩(wěn)固、不易晃動、精密度高的縫紉機自動切線裝置,適用于縫紉機的切線器或類似結構。
背景技術
在工業(yè)發(fā)達的現(xiàn)代社會中,大部份需要大量人力的行業(yè)均改以機器制作,以制作衣服的制衣業(yè)為例,除了工廠外移至人工便宜的地方例如中國或泰國、印尼等東南亞地區(qū)設廠外,便是以機器取代傳統(tǒng)大量的人工。請參閱圖1、2所示,現(xiàn)有的縫紉機切線器結構,主要包含一板體A、一切刀臂B、一勾桿臂C、一懸臂組D以及一勾桿E,該板體A上設有一定位孔A1及一配置槽A2,該勾桿E結合于勾桿臂C的前端,再將完成連結組裝的勾桿臂C及勾桿E疊置于切刀臂B上,使左長形孔C2重合于長形孔B1,而右長形孔C1則疊置于切刀臂B的一孔上,該孔并設有一凸柱B2,令勾桿臂C的右長形孔C1可于凸柱B2上滑動,再者,該切刀臂B的前端并結合一切刀E1。
爾后,將結合有切刀E1、勾桿E以及勾桿臂C的切刀臂B置于板體A的配置槽A2中,該切刀臂B后端底緣透過前端緣設有凸柱的右懸臂D2壓制并螺固于板體A上,該左懸臂D1設于右懸臂D2的旁側,大致設為ㄣ形,該左懸臂D1前端的凸柱置于勾桿臂C的左長形孔C2內,而該勾桿臂C上緣的缺口C4容置一擺臂E2,該擺臂E2活動樞合于板體A上,且該擺臂E2受一電磁閥控制(圖未示出)。
當機臺啟動,該擺臂E2受電磁閥控制會產生一后拉/前推的完整動作,因擺臂E2近上端處活動樞合于板體A上,故擺臂E2上端后拉下端即向前推,由于擺臂E2底端置于勾桿臂C的缺口C4中,因此連動勾桿臂C向前,令結合于勾桿臂C前端的勾桿E向前突伸,以將縫紉機的縫線F勾?。划敂[臂E2完成后拉的動作后隨即向前推,該擺臂E2上端前推時下端向后拉,如上所述,該勾桿臂C的缺口C4受擺臂E2下端連動向后縮回,該勾臂桿C前端連設的勾桿E也向后退,在退至切刀E1處時該勾桿E所勾的縫線F即被切刀E1切斷,且勾桿臂C退至底部時,該左長形孔C2沿左懸臂D1前端的凸柱滑動,直到凸柱卡抵至彎折段C3,使切刀E1、勾桿E及切刀臂B前端向上偏轉一角度,而不阻擋后續(xù)穿線器的動作。
上述現(xiàn)有的縫紉機切線結構雖可將縫線切斷,但各元件之間固定不良,如該切刀臂B僅靠右懸臂D2前端凸柱壓掣,該勾桿臂C靠左懸臂D1前端底緣凸柱于左長形孔C2內壓掣滑移,同時由該勾桿臂C前端連設的勾桿E夾置于切刀臂B與切刀E1之間,當擺桿E2動作時,各元件容易松動,令勾桿E位置偏移不準,當偏移不準的問題產生時則會造成無法勾、切線及撞針等缺點;另外,該勾線器不論前進或后退時,該左懸臂D1凸柱需沿勾桿臂C左長形孔C2滑行直到彎折段C3,其路徑具有角度,故令加工時間長,且摩擦力大、易生噪音及磨損,進一步使機器發(fā)生故障,此為其最主要的缺點。
設計人有鑒于上述缺點,以期能提供一種結合穩(wěn)固、高精度的縫紉機自動切線裝置。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各元件間結合更穩(wěn)固、使精度有效提升的縫紉機自動切線裝置。
本實用新型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以直線路徑前進、滑動塊不易產生磨損的縫紉機自動切線裝置。
為達上述的目的,本實用新型主要設有刀座底板及勾線器,該刀座底板上設有一滑槽、復數(shù)個結合孔及一滾輪,而該勾線器由刀片固定座、勾線滑動座、勾桿、刀片以及二滑動塊所組成,另由一支點固定座、一壓板及一壓縮彈簧將勾線器結合于刀座底板的滑槽中,使勾線器后端突部的斜面可抵靠于滾輪,同時該突部并設有一容置槽,該刀座底板并樞設一底端置于容置槽內的杠桿,使勾線器受杠桿控制;由此,使勾線器受杠桿連動時完成勾線、裁切等動作,同時通過壓縮彈簧的壓縮令勾線器前端產生偏擺角度。
由上可知,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具有如下的實用優(yōu)點1、通過支點固定座、壓板以及壓縮彈簧穩(wěn)固將勾線器活動樞合于刀座底板上,令勾線器動作時不晃動,有效提升精確度。
2、該勾線器上所設的開槽均為直線路徑,故令勾線器動作時以最短距離完成,進一步縮短加工時間。
3、該滑動塊以平面與開槽接觸,令二者的接觸面積加大,有效提升勾線器的穩(wěn)定度,不會產生如現(xiàn)有結構勾線不準或撞針的情況;再者,該開槽的四角各設有缺口,因此勾線器不論前進或后退,開槽與滑動塊的角落不致磨損或卡抵。
4、以壓縮彈簧為主結構,并通過斜面與滾輪為輔助結構,而達勾線器偏擺動作及后定位的功效。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確實具有高穩(wěn)定及高精確度的優(yōu)點。


圖1為現(xiàn)有切線結構的元件分解圖。
圖2為現(xiàn)有切線結構的動作示意平面圖。
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立體外觀圖。
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元件分解圖。
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組合剖示圖。
圖6~8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切線動作示意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A......板體 A1......定位孔 A2......配置槽B......切刀臂B1......長形孔 B2......凸柱C......勾桿臂C1......右長形孔C2......左長形孔C3......彎折段 C4......缺口D......懸臂組D1......左懸臂 D2......右懸臂 E......勾桿E1......切刀 E2......擺臂10......刀座底板11......滑槽 12......滾輪3......杠桿2......勾線器20......刀片固定座 21......開槽22......螺孔 23......壓彈片 24......固定片25......彈片 26......彈片27......墊片28......刀片 30......勾線滑動座 31......開槽32......開槽 33......容置槽 34......導線片35......勾桿 36......斜面40......支點固定座41......滑動塊 42......壓板43......壓縮彈簧44......固定部 45......調整孔 46......滑動塊50......線 60......彎針具體實施方式
參閱圖3~5所示,本實用新型設有一刀座底板10,該刀座底板10上設有復數(shù)個結合孔、螺孔及一滑槽11,該滑槽11后側上方樞設一滾輪12,且該滑槽11內置設一勾線器2,同時透過一支點固定座40、一壓板42及一壓縮彈簧43將勾線器2活動樞設于刀座底板10上,且該刀座底板10頂邊樞設一杠桿13,令杠桿13的底端與勾線器2連設,使勾線器2隨杠桿13的推移而連動。
該勾線器2由一刀片固定座20與一勾線滑動座30組成,其中該刀片固定座20中段處設有一直線開槽21,且該開槽21的四角各向外設一缺口,后端則設有一螺孔22,前端下緣結合有彈片25、固定片24及壓彈片23,上緣則結合有彈片26、墊片27及刀片28。
該勾線滑動座30上設有二開槽31、32,該二開槽31、32的四角各設有缺口,該勾線滑動座30的后側上緣處設有一具斜面36的突部,該突部上凹設一容置槽33,而勾線滑動座30前端結合一勾桿35,于勾桿35后方結合一導線片34;將勾線滑動座30疊置于刀片固定座20上方,且將勾桿35前端置于刀片28下方,同時使二開槽31、32重合于開槽21及螺孔22。
將上述重合的刀片固定座20及勾線滑動座30二者移至刀座底板10的滑槽11上,并令杠桿13底端套置于勾線滑動座30的容置槽33,再將一中央設螺孔、相對側設成平面的滑動塊41置入開槽31、21中,利用一設有三結合孔的支點固定座40,以中央結合孔對齊滑動塊41螺孔的方式,由三螺絲分別與滑動塊41及刀座底板10螺合,另將一壓板42結合于刀座底板10的滑槽11下緣,令該壓板42的延伸臂橫跨壓設于勾線器2上,又于壓板42旁側將一壓縮彈簧43結合于刀座底板10上,該壓縮彈簧43大致設成一銳角狀,該彎角處設有供螺絲穿設結合的固定部44,二端則設有套孔,一套孔供另一中央設穿孔、底部相對側設成平面的滑動塊46套置,該滑動塊46的中央穿孔透過一螺絲螺合于刀片固定座20的螺孔22,令滑動塊46置于開槽32之中,而另一套孔則設為長形調整孔45,可供螺絲螺合該長形調整孔45的不同部位而達調整壓縮彈簧43的彈力,以完成勾線器2的組裝。
參閱圖4、6所示,當?shù)蹲装?0結合于縫紉機時,該杠桿13受電磁閥控制(圖未示出),該杠桿13底部向前推,該容置槽33被帶動連帶使勾線滑動座30向前推進,該開槽31即沿結合于支點固定座40的滑動塊41滑移,而開槽32也沿受壓縮彈簧40限制的滑動塊46移滑,該滑動塊41、46以二側平面與開槽31、32接觸滑移,因接觸面積加大故可增進移動的穩(wěn)定度及精確度,以準確將線50勾住,同時該勾線滑動座30受壓板42延伸臂的壓掣,因此不會翹起,又該開槽31(含開槽21)、32均設為直線,且四角各設有缺口,使開槽與滑動塊不會產生碰撞、磨損或卡抵。
當勾線器2的勾桿35勾住線50之后,該勾線滑動座30向后退,使勾桿35縮回刀片28內,令勾桿35所勾住的線50被刀片28切斷,如圖7所示,當開槽32前端部抵靠于滑動塊46時,杠桿13持續(xù)后退以擠壓壓縮彈簧43,該壓縮彈簧43以彎角固定部44為支點轉動壓縮而帶動勾線器2前端偏轉一角度,如圖4所示,以讓出空間不致阻擋彎針60后續(xù)的穿線動作,由此以達到后定位的功效;同時,該勾線器2由斜面36沿滾輪12移動,可輔助偏轉角度及加強后定位的功能,如圖8所示。
但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當不能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可實施的范圍,凡精通此業(yè)的人士可作的變化與修飾,皆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縫紉機自動切線裝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刀座底板,其上設有一滑槽及復數(shù)個結合孔,該刀座底板上緣樞設一杠桿;一勾線器,由刀片固定座與勾線滑動座疊合組成,該刀片固定座上設有復數(shù)個結合孔,前端結合刀片、中段設有一直線開槽,后端設有一螺孔,該勾線滑動座上設有二直線開槽,前端結合一勾桿,后端設有一具容置槽的突部,以勾線滑動座在上的方式疊合刀片固定座,勾桿置于刀片下方,該勾線滑動座上的二直線開槽分別與該刀片固定座上的直線開槽及螺孔對齊,該勾線器置于刀座底板的滑槽內,而杠桿底端置于容置槽中;一設有數(shù)個結合孔的支點固定座,由螺件將一具螺孔的滑動塊結合于支點固定座上,再由螺件將該支點固定座結合于刀座底板上,勾線器被固定于滑槽之中,且滑動塊置于勾線器中段二重合的開槽內;一壓縮彈簧,設為一銳角狀,其彎角部設為供螺件結合于刀座底板的固定部,二端設為結合的套孔,一端套孔供另一中央具螺孔的滑動塊套合,并由螺件螺固于勾線器后段與開槽重合的螺孔,另一套孔也由螺件結合于刀座底板。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自動切線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壓縮彈簧結合于刀座底板上的套孔設為可改變、調整結合位置的長形套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自動切線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勾線器的直線開槽四角均設有缺口。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自動切線裝置,其特征在于,該些滑動塊與開槽相互接觸的二側設為平面。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自動切線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刀座底板的滑槽底緣由螺件結合一設有延伸臂的壓板,壓板的延伸臂橫跨于勾線器上方。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縫紉機自動切線裝置,其特征在于,該刀座底板于滑槽后端上緣設有一滾輪,該勾線器的勾線滑動座后端突部設有一斜面,該斜面在壓縮彈簧壓縮時抵靠滾輪滑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縫紉機自動切線裝置,主要設有刀座底板及勾線器,該刀座底板上設有一滑槽、復數(shù)個結合孔及一滾輪,而該勾線器由刀片固定座、勾線滑動座、勾桿、刀片以及二滑動塊所組成,另由一支點固定座、一壓板及一壓縮彈簧將勾線器結合于刀座底板的滑槽中,使勾線器后端突部的斜面可抵靠于滾輪,同時該突部并設有一容置槽,該刀座底板并樞設一底端置于容置槽內的杠桿,使勾線器受杠桿控制。根據(jù)上述方案,使勾線器受杠桿連動時完成勾線、裁切等動作,同時通過壓縮彈簧的壓縮令勾線器前端產生偏擺角度。本實用新型的各元件間結合更穩(wěn)固,能使精度有效提升。
文檔編號D05B65/00GK2797403SQ20052001601
公開日2006年7月19日 申請日期2005年4月13日 優(yōu)先權日2005年4月13日
發(fā)明者楊政育 申請人:楊政育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