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狠狠干,亚洲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国产八区,激情文学亚洲色图

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0868310閱讀:379來源:國知局
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包括泳鏡或潛水鏡主體、一環(huán)繞部件、一頭帶、二扣體,該頭帶設置組接部;二扣體具有相對的二側板,二側板間具有可穿伸頭帶的間隔空間,二側板前側上方設置偏心軸,二側板的間隔空間設置前抵靠柱,間隔空間設置后抵靠柱,后抵靠柱與二側板上緣具有間距并形成后開口,該后抵靠柱與前抵靠柱間具有通道,頭帶端部由扣體的后開口穿插入間隔空間內(nèi),再穿插扣體的通道并環(huán)繞環(huán)繞部件形成彎折,頭帶的組接部與偏心軸組合,該頭帶束合拉力使得頭帶內(nèi)側段于通道位置形成轉(zhuǎn)折并可與前抵靠柱及后抵靠柱卡合定位;借此本實用新型具有較佳調(diào)整便利性、穩(wěn)定性及束合質(zhì)感。
【專利說明】
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眼鏡,特別是指一種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
【背景技術】
[0002]習知泳鏡一般包括有二鏡片、二鏡框、鼻架、扣體、頭帶所組成,該扣體目的是提供頭帶組配及調(diào)整束結長度,如圖10所示,即為習知一種泳鏡頭帶與扣體組合的結構之一,其中該扣體I’一端成型與泳鏡組接的接合部11’,另一端成型可與軟質(zhì)頭帶2’組接的束結部12’ ;該束結部12’中央成型接合柱121’、122’,且于前端成型缺口部123’。
[0003]前述結構當組合時扣體I’的接合部11 ’可與泳鏡主體3 ’組合,頭帶2 ’可由束結部12’的接合柱121’與缺口部123’間穿入,再令頭帶2’以二次對折分別穿繞二接合柱121’、122’,頭帶2’的端部124’再穿入缺口部123’與接合柱121’間以固定頭帶2’的系結長度。
[0004]然而前述結構當用戶欲調(diào)整頭帶2’系結長度時必須先取下配戴于頭部的泳鏡主體3’,并于頭帶2’與扣體I’的二接合柱121’、122’及缺口部123’位置皆予以拉伸放松再進行調(diào)整頭帶2’長度,調(diào)整過程費時,且調(diào)整后該頭帶2’端部124’將與扣體I’具有較大間隔長度a,并造成頭帶2,端部124,位置不能定位,易產(chǎn)生如虛線偏移及束合質(zhì)感不佳的缺失。
[0005]為使頭帶長度易于調(diào)整如圖11所示,其為另一種現(xiàn)有結構,其為本發(fā)明人設計美國專利第6691378號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其結構的扣體40’主要具有壓制部4’、束結部5,、連接部6,,該連接部6,環(huán)繞泳鏡主體8,的頭帶接合部81 ’,壓制部4 ’具有可提供環(huán)繞頭帶7’的柱體41’,束結部5’具有可穿插對折頭帶7’的束合孔51’及可卡掣頭帶7’的卡合緣52’,使得可拉伸頭帶7’一端令頭帶7’束緊頭部(圖中未顯示),放開頭帶7’時,可藉由頭帶7 ’的束合拉力令柱體41 ’與卡合緣52 ’緊密卡掣頭帶7 ’定位;欲放松頭帶7 ’時,可由手部接觸壓制部4’并推移壓制部4’朝向柱體41’與卡合緣42’距離增大方向位移(如雙箭頭所示),如此即可令頭帶7’放松。
[0006]前述拉伸頭帶7’端部71’借由柱體41’位移定位頭帶7’長度的方式雖然可易于調(diào)整,但當拉緊時仍將造成頭帶7’的端部71’與扣體40’具有較長的間隔長度b,仍造成頭帶7’端部71 ’不能定位,易產(chǎn)生如虛線方向偏移及束合質(zhì)感不佳的缺失。
[0007]再如圖12所示,為再一現(xiàn)有結構,其為美國專利第7020904號泳鏡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該泳鏡主體90’側方設置扣體91’接合頭帶92’,該扣體91’具有底蓋911’、蓋體912’、按鈕913’;按鈕913’具有樞軸914’與底蓋911’樞接,其一端設置卡扣端915’,另一端具有可與泳鏡主體90’的彈性部901’抵靠的抵靠端916’,使按鈕913’未按壓時卡扣端915’可與頭帶92 ’的凸齒920 ’卡合,并僅能令頭帶92 ’端部921 ’拉緊動作,按壓按鈕913 ’時可令卡扣端915’脫離頭帶92’的凸齒920’以放松頭帶92’。
[0008]前述結構借由按鈕913’的卡扣端915’與頭帶92’的凸齒920’雖然亦可具調(diào)整頭帶長度簡便功效,然而當頭帶92’拉緊時仍將使頭帶92’端部921’與扣體91’具有較大間距長度c,造成頭帶92,的端部921,,易產(chǎn)生如虛線所示偏移及束合質(zhì)感不佳的缺失。
[0009]此外該結構組件較多不易組合,且當彈性部901’的彈性力不足時即造成卡扣端 915’不能穩(wěn)定卡合頭帶92,凸齒920,具有束合穩(wěn)定性不佳的缺失。
【實用新型內(nèi)容】
[0010]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便于使用者操作調(diào)整頭帶束合緊度,并可具有較佳組合穩(wěn)定性,具有較佳束合質(zhì)感的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
[0011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的解決方案是:
[0012]—種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包括:
[0013]—泳鏡或潛水鏡主體,其于二側分別設置頭帶接合部;
[0014]一環(huán)繞部件;
[0015]—頭帶,其于至少一端設置組接部,該頭帶與泳鏡或潛水鏡主體接合并環(huán)繞該環(huán)繞部件;
[0016]至少一扣體,各扣體具有相對的二側板,二側板具有上、下、前、后緣,且二側板間具有可穿伸頭帶的間隔空間,二側板前側上方設置偏心軸,二側板的間隔空間對應偏心軸后側下方位置設置前抵靠柱,并于間隔空間對應前抵靠柱后方設置與前抵靠柱平行的后抵靠柱,該后抵靠柱與二側板上緣具有間距并形成后開口,該后抵靠柱與前抵靠柱間具有對應二側板上、下方向并可穿插頭帶的通道;
[0017]該頭帶端緣由扣體的后開口穿插入間隔空間內(nèi),再穿插扣體的通道并環(huán)繞環(huán)繞部件形成彎折,頭帶的組接部與偏心軸組合,使頭帶對應組接部位置形成經(jīng)彎折的外側段,相對一側形成內(nèi)側段,使頭帶與扣體為連動狀態(tài),頭帶內(nèi)側段束合拉力使頭帶內(nèi)側段于通道位置形成轉(zhuǎn)折與前抵靠柱及后抵靠柱卡合定位。
[0018]較佳的,所述頭帶的組接部設置可穿插偏心軸的軸孔。
[0019]較佳的,所述頭帶的組接部設置于靠近頭帶端緣位置,使頭帶端緣與組接部間具有握持部。
[0020]較佳的,所述組接部位于頭帶端緣位置。
[0021]較佳的,所述前抵靠柱后側下方設置具有尖角的下卡合緣,后抵靠柱于前側上方設置具有尖角的上卡合緣。
[0022]較佳的,所述扣體的二側板前側上方設置可穿插偏心軸的偏心孔。
[0023]較佳的,所述泳鏡或潛水鏡主體二側的頭帶接合部具有橫柱,并形成所述環(huán)繞部件,所述扣體具有二個,該頭帶于二端皆設置組接部,頭帶二端分別由二扣體的后開口穿插入間隔空間內(nèi),再穿插扣體的通道并環(huán)繞泳鏡或潛水鏡主體的頭帶接合部橫柱形成彎折,頭帶的組接部與扣體的偏心軸組合。
[0024]較佳的,該環(huán)繞部件為一連接扣,所述頭帶與二側頭帶接合部接合且使頭帶二端位于后方,該連接扣一側與頭帶一端位置組接,連接扣另一側具有環(huán)繞頭帶另一端的橫柱,該頭帶另一端由扣體的后開口穿插入間隔空間內(nèi),再穿插扣體通道并環(huán)繞連接扣的橫柱形成彎折,頭帶的組接部與扣體的偏心軸組合。
[0025]較佳的,該環(huán)繞部件為一連接扣,且于頭帶二端設置組接部,頭帶與二側頭帶接合部接合且使頭帶二端位于后方,該連接扣具有二個,兩連接扣分別環(huán)繞頭帶二端的橫柱,該頭帶二端分別由對應扣體的后開口穿插入間隔空間內(nèi),再穿插扣體的通道并分別環(huán)繞二連接扣的橫柱形成彎折,頭帶的組接部與扣體的偏心軸組合。
[0026]本發(fā)明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欲調(diào)整較大束合緊度時可向后拉伸頭帶的握持部或握持偏心軸向后拉伸,使扣體旋轉(zhuǎn)使得扣體的通道可對應泳鏡、潛水鏡主體前、后方向,如此可調(diào)整頭帶束合長度,且調(diào)緊后放開頭帶握持部或偏心軸時扣體可借由頭帶內(nèi)側段的束合拉力旋轉(zhuǎn)回復通道對應頭帶內(nèi)側段垂直方向,并使頭帶對應該位置可呈轉(zhuǎn)折使前、后抵靠柱可卡合頭帶定位,可具有調(diào)整操作便利功效,調(diào)整后該頭帶外側段可較調(diào)整前具有較大長度,但該頭帶端緣與扣體的距離不變,可防止頭帶端緣與扣體距離過長而不受拘束的情況,具由較佳束合整體質(zhì)感。
[0027]本發(fā)明欲放松頭帶時略為施力即可推移扣體朝向前方位移,手部輕微施力的力量可大于頭帶與扣體的卡合力,如此配合頭帶的束合力即可輕易的令頭帶外側段長度縮小放松頭帶,具有放松操作簡便功效。
【附圖說明】
[0028]圖1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部分頭帶與扣體分解圖。
[0029]圖2為本實用新型第一實施例二扣體分別設于泳鏡主體二側與頭帶整體組合圖。
[0030]圖3為本實用新型部分組合剖視圖,顯示頭帶未拉緊狀態(tài)。
[0031]圖4為本實用新型部分剖視圖,顯示拉伸頭帶握持部令扣體旋轉(zhuǎn)調(diào)整示意圖。
[0032]圖5為本實用新型部分剖視圖,顯示調(diào)整頭帶束緊組合剖視圖。
[0033]圖6為本實用新型調(diào)整頭帶束緊后配戴立體圖。
[0034]圖7為本實用新型松頭帶動作示意圖。
[0035]圖8為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一扣體設于泳鏡主體后方位置示意圖。
[0036]圖9為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二扣體設于泳鏡主體后方位置示意圖。
[0037]圖10為現(xiàn)有一種泳鏡頭帶與扣體的組合示意圖。
[0038]圖11為現(xiàn)有另一泳鏡頭帶與扣體的組合示意圖。
[0039]圖12為現(xiàn)有再一泳鏡頭帶與扣體的組合示意圖。
[0040]其中:
[0041]I頭帶11端緣12組接部
[0042]121軸孔13握持部14外側段
[0043]15內(nèi)側段2扣體21側板
[0044]211上緣212下緣213前緣
[0045]214后緣22間隔空間23偏心孔
[0046]24偏心軸25前抵靠柱251下卡合緣
[0047]26后抵靠部261上卡合緣 27后開口
[0048]28通道3泳鏡主體31頭帶接合部
[0049]311橫柱4連接扣41橫柱
[0050]5連接扣51橫柱
[0051]I’扣體11’接合部12’束結部
[0052]121’接合柱122’接合柱123’缺口部
[0053]124’端部2’頭帶3’泳鏡主體
[0054]4’壓制部41’柱體5’束結部
[0055]51’束合孔52’卡合緣6’連接部
[0056]7’頭帶71’端部8’泳鏡主體
[0057]81’頭帶接合部90’泳鏡主體901’彈性部
[0058]91’扣體911’底蓋912’蓋體
[0059]913’按鈕914’樞軸915’卡扣端
[0060]916,抵靠端92,頭帶920,凸齒
[0061]921’端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62]為了進一步解釋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下面通過具體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闡述。
[0063]請參閱圖1至圖3,本發(fā)明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的第一實施例包括一泳鏡主體3、一環(huán)繞部件、一頭帶1、一扣體2,其中圖1顯示局部結構,該泳鏡主體3于二側分別設置頭帶接合部31,該頭帶接合部31具有橫柱311形成環(huán)繞部件,頭帶I可為伸縮性材料制造,并于靠近端緣11位置設置組接部12,該組接部12具有軸孔121,該端緣11與組接部12間具有適當長度的握持部13。
[0064]扣體2具有相對的二側板21,二側板21呈平行設置,具有上、下、前、后緣211、212、213、214,且二側板21間具由可穿伸頭帶I的間隔空間22,二側板21前側上方設置偏心孔23,并于偏心孔23設置偏心軸24,該偏心軸24可同時穿插偏心孔23及頭帶I組接部12的軸孔121,二側板21的間隔空間22對應偏心軸24后側下方位置設置前抵靠柱25,該前抵靠柱25與二側板21下緣212間具有約對應頭帶I厚度的間距,且于前抵靠柱25后側下方設置具有尖角的下卡合緣251,二側板21的間隔空間22對應前抵靠柱25后方設置與前抵靠柱25平行的后抵靠柱26,該后抵靠柱26與二側板21上緣211具有間距并形成后開口 27,該后抵靠柱26與前抵靠柱25間具有對應二側板21上、下方向并可穿插頭帶I的通道28,且于后抵靠柱26前側上方設置具有尖角的上卡合緣261。
[0065]請參閱圖2及圖3,其中圖3顯示泳鏡一側,另一側為對應結構,本發(fā)明第一實施例設置二個扣體2分別組設于泳鏡主體3的二側,該頭帶I于二端皆設置組接部12,頭帶I的二端分別由二扣體2的后開口27穿插入間隔空間22內(nèi),再穿插扣體2的通道28并環(huán)繞泳鏡主體3的頭帶接合部31橫柱311形成彎折,頭帶I的組接部12軸孔121與扣體2的偏心軸24組合,并使握持部13可由扣體2的后開口 27向后穿伸出,使組合后頭帶I對應組接部12位置形成經(jīng)彎折的外側段14,相對一側形成內(nèi)側段15,且使頭帶I外側段14與扣體2為連動狀態(tài),并使頭帶I內(nèi)側段15的束合拉力可令扣體2的通道28對應頭帶I內(nèi)側段15垂直方向,使得頭帶I內(nèi)側段15于通道28位置形成轉(zhuǎn)折,并可與前抵靠柱25的下卡合緣251及后抵靠柱26的上卡合緣261卡合定位。
[0066]請參閱圖4所示,其顯示泳鏡一側,另一側為對應,本發(fā)明當調(diào)整較大束合緊度時可向后拉伸頭帶I的握持部13或握持偏心軸24向后拉伸,令扣體2旋轉(zhuǎn)使得扣體2的通道28可對應泳鏡主體3前、后方向,如此頭帶I的內(nèi)側段15可不受前、后抵靠柱25、26阻擋并可調(diào)整頭帶I束合長度。
[0067]請參閱圖5及圖6,其中圖5顯示泳鏡一側,另一側對應,本發(fā)明調(diào)緊后放開頭帶I握持部13或偏心軸24時扣體2可借由如雙箭頭所示頭帶I內(nèi)側段15的束合拉力旋轉(zhuǎn)回復至通道28對應頭帶I內(nèi)側段15垂直方向,使頭帶I對應該位置可呈轉(zhuǎn)折,使前、后抵靠柱25、26的下、上卡合緣251、261可卡合頭帶I調(diào)整后位置,可具有調(diào)整操作便利功效,且調(diào)整后該頭帶I外側段14可較調(diào)整前具有較大長度,但該頭帶I端緣11與扣體2的距離不變,可防止頭帶I端緣11與扣體2的距離過長不受拘束情況,具有較佳束合整體質(zhì)感。
[0068]請參閱圖7所示,其顯示泳鏡一側,另一側為對應,本發(fā)明欲放松頭帶I時可由單箭頭所示略為施力即可直接推移扣體2朝向前方位移,手部輕微施力的力量可大于頭帶I與扣體2的卡合力,如此配合如雙箭頭所示頭帶I的束合力即可輕易的令頭帶I外側段14長度縮小放松頭帶I,具有放松操作簡便的功效。
[0069]請參閱圖8,本發(fā)明的第二實施例,其可設置一扣體2設于一泳鏡主體3后方,該環(huán)繞部件為一連接扣4,且于頭帶I 一端設置組接部12,頭帶I環(huán)繞二側頭帶接合部31,且使頭帶I 二端位于后方,該連接扣4 一側可與頭帶I 一端位置組接,另一側具有可環(huán)繞頭帶I另一端的橫柱41,該頭帶I另一端由扣體2的后開口27穿插入間隔空間22內(nèi),再穿插扣體2通道28,環(huán)繞連接扣4的橫柱41形成彎折,并令頭帶I的組接部12軸孔121與扣體2的偏心軸24組合,使握持部13可由扣體2的后開口27穿伸出,并使組合后頭帶I對應組接部12位置形成彎折外側段14,相對一側形成內(nèi)側段15,使頭帶I外側段14與扣體2為連動狀態(tài),頭帶I內(nèi)側段15的束合拉力可令扣體2的通道28為對應頭帶I內(nèi)側段15垂直方向,使得頭帶I內(nèi)側段15于通道28位置形成轉(zhuǎn)折,并可與前、后抵靠柱25、26的下、上卡合緣251、261卡合定位,并可如前述第一實施例所示操作方式束緊或放松頭帶I以具有本發(fā)明要求的功效。
[0070]請參閱圖9,本發(fā)明第三實施例類同第二實施例,其中設置二扣體2設于泳鏡主體3后方,該環(huán)繞部件可為一連接扣5,且于頭帶I 二端設置組接部12,頭帶I可與二側頭帶接合部31接合且使頭帶I 二端位于后方,該連接扣5具有二個可分別環(huán)繞頭帶二端的橫柱51,該頭帶I二端分別由對應扣體2的后開口27穿插入間隔空間22內(nèi),再穿插扣體2通道28并環(huán)繞連接扣5的橫柱51形成彎折,頭帶I的組接部12軸孔121與扣體2的偏心軸24組合,使握持部13可由扣體2的后開口 27穿伸出,并使組合后頭帶I對應組接部12位置形成彎折的外側段14,相對一側形成內(nèi)側段15,且使頭帶I外側段14與扣體2為連動狀態(tài),可如前述操作方式令二扣體2位移束緊或放松頭帶I以具有本發(fā)明要求的功效。
[0071]本發(fā)明的組合結構可設于潛水鏡上,該頭帶亦可與偏心軸直接綁接或借由其他方式與偏心軸組接,且本發(fā)明頭帶若未設置握持段時可借由直接握持偏心軸調(diào)整拉緊動作,不一定須設置握持段,可具有更佳組合整體質(zhì)感。
[0072]上述實施例和圖式并非限定本實用新型的產(chǎn)品形態(tài)和式樣,任何所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其所做的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專利范疇。
【主權項】
1.一種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泳鏡或潛水鏡主體,其于二側分別設置頭帶接合部; 一環(huán)繞部件; 一頭帶,其于至少一端設置組接部,該頭帶與泳鏡或潛水鏡主體接合并環(huán)繞該環(huán)繞部件; 至少一扣體,各扣體具有相對的二側板,二側板具有上、下、前、后緣,且二側板間具有可穿伸頭帶的間隔空間,二側板前側上方設置偏心軸,二側板的間隔空間對應偏心軸后側下方位置設置前抵靠柱,并于間隔空間對應前抵靠柱后方設置與前抵靠柱平行的后抵靠柱,該后抵靠柱與二側板上緣具有間距并形成后開口,該后抵靠柱與前抵靠柱間具有對應二側板上、下方向并可穿插頭帶的通道; 該頭帶端緣由扣體的后開口穿插入間隔空間內(nèi),再穿插扣體的通道并環(huán)繞環(huán)繞部件形成彎折,頭帶的組接部與偏心軸組合,使頭帶對應組接部位置形成經(jīng)彎折的外側段,相對一側形成內(nèi)側段,使頭帶與扣體為連動狀態(tài),頭帶內(nèi)側段束合拉力使頭帶內(nèi)側段于通道位置形成轉(zhuǎn)折與前抵靠柱及后抵靠柱卡合定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頭帶的組接部設置可穿插偏心軸的軸孔。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頭帶的組接部設置于靠近頭帶端緣位置,使頭帶端緣與組接部間具有握持部。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組接部位于頭帶端緣位置。5.如權利要求1、2、3或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抵靠柱后側下方設置具有尖角的下卡合緣,后抵靠柱于前側上方設置具有尖角的上卡合緣。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扣體的二側板前側上方設置可穿插偏心軸的偏心孔。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泳鏡或潛水鏡主體二側的頭帶接合部具有橫柱,并形成所述環(huán)繞部件,所述扣體具有二個,該頭帶于二端皆設置組接部,頭帶二端分別由二扣體的后開口穿插入間隔空間內(nèi),再穿插扣體的通道并環(huán)繞泳鏡或潛水鏡主體的頭帶接合部橫柱形成彎折,頭帶的組接部與扣體的偏心軸組合。8.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繞部件為一連接扣,所述頭帶與二側頭帶接合部接合且使頭帶二端位于后方,該連接扣一側與頭帶一端位置組接,連接扣另一側具有環(huán)繞頭帶另一端的橫柱,該頭帶另一端由扣體的后開口穿插入間隔空間內(nèi),再穿插扣體通道并環(huán)繞連接扣的橫柱形成彎折,頭帶的組接部與扣體的偏心軸組合。9.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泳鏡或潛水鏡的頭帶與扣體組合結構,其特征在于:該環(huán)繞部件為一連接扣,且于頭帶二端設置組接部,頭帶與二側頭帶接合部接合且使頭帶二端位于后方,該連接扣具有二個,兩連接扣分別環(huán)繞頭帶二端的橫柱,該頭帶二端分別由對應扣體的后開口穿插入間隔空間內(nèi),再穿插扣體的通道并分別環(huán)繞二連接扣的橫柱形成彎折,頭帶 的組接部與扣體的偏心軸組合。
【文檔編號】A63B33/00GK205569665SQ201620264814
【公開日】2016年9月14日
【申請日】2016年4月1日
【發(fā)明人】周其財
【申請人】英谷光學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
網(wǎng)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