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鹽湖專用捕撈鹵蟲的工具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鹽湖專用捕撈鹵蟲的工具。粗網與集蟲網連接,集蟲網尾部用扎口繩扎住,粗網前端開設有進鹵蟲口,進鹵蟲口有鋼條支撐圈支撐,進鹵蟲口連接的網翼的上下網綱繩上連接有浮子和墜子,兩個邊側進鹵蟲口連接的網翼固定在豎直直桿上,豎直直桿外端部兩側分別連接有連接帶,連接帶與拖網綱繩連接,拖網綱繩上有漂繩浮,中間進鹵蟲口上部網翼固定在水平直桿上,水平直桿兩端分別連接拉繩,水平直桿在拉繩作用下可以自由活動,調整本工具的方位。
【專利說明】
一種鹽湖專用捕撈鹵蟲的工具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捕撈鹵蟲工具,特別是一種鹽湖專用捕撈鹵蟲工具,屬于捕撈鹵蟲網具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人們在鹽湖中捕撈鹵蟲時,一般使用單人網,單人網只有一個網兜,網口面積小,使用時捕撈人員必須在池中拖著網來回走,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勞動強度大、工作條件惡劣。
[0003]在中國專利文獻數(shù)據(jù)庫中按照捕撈鹵蟲網、工具、裝置、設備,或者捕撈豐年蟲網、工具、裝置、設備作為關鍵詞語進行檢索,沒有發(fā)現(xiàn)類似文獻。
【發(fā)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操作方便、效率高的一種鹽湖專用捕撈鹵蟲工具。
[0005]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鹽湖專用捕撈鹵蟲的工具。粗網與集蟲網連接,集蟲網尾部用扎口繩扎住,粗網前端開設有進鹵蟲口,進鹵蟲口有鋼條支撐圈支撐,進鹵蟲口連接的網翼的上下網綱繩上連接有浮子和墜子,兩個邊側進鹵蟲口連接的網翼固定在豎直直桿上,豎直直桿外端部兩側分別連接有連接帶,連接帶與拖網綱繩連接,拖網綱繩上有漂繩浮,中間進鹵蟲口上部網翼固定在水平直桿上,水平直桿兩端分別連接拉繩,水平直桿在拉繩作用下可以自由活動,調整本工具的方位。
[0006]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特點在于:其一采用上述方案,增加網翼,不僅增加了過水面積,人工還可以在水中拉網,也可以在岸上拉網;其二本捕撈鹵蟲工具采用多個網袋,增加了捕撈過程中鹵蟲入網口的面積;其三本捕撈鹵蟲工具采用粗網和集蟲網連接,
[0007]在捕撈鹵蟲過程中,隨著網前移,湖水連帶鹵蟲進入三個網口,經過粗網袋,湖水和小鹵蟲濾出,大鹵蟲進入集蟲網,捕撈人員解開集蟲網尾部扎口繩,將鹵蟲倒入編織袋或桶中即可,不僅提高鹵蟲捕撈效率,還降低了捕撈人員的勞動強度,改善工作環(huán)境。
【附圖說明】
[0008]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09]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0010]圖1示出了本實用新型一種捕撈鹵蟲工具的結構。粗網10與集蟲網11連接,集蟲網11尾部用扎口繩12扎住,粗網10前端開設有進鹵蟲口 9,進鹵蟲口 9有鋼條支撐圈15支撐,進鹵蟲口 9連接的網翼I的上下網綱繩2上連接有浮子8和墜子3,兩個邊側進鹵蟲口 9連接的網翼固定在豎直直桿7上,豎直直桿7外端部兩側分別連接有連接帶4,連接帶4與拖網綱繩6連接,拖網綱繩6上有漂繩浮5,中間進鹵蟲口9上部網翼固定在水平直桿13上,水平直桿13兩端分別連接拉繩14,水平直桿13在拉繩14的作用下可以自由活動,調整本工具的方位。
[0011]在捕撈鹵蟲的過程中,人工可以在水中拉網,也可以在岸上拉網,隨著網前移,湖水連帶鹵蟲進入三個網口,經過粗網袋,湖水和小鹵蟲濾出,大鹵蟲進入集蟲網,捕撈人員解開集蟲網尾部扎口繩,將鹵蟲倒入編織袋或桶中即可。
[0012]以上所述實施例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優(yōu)選實施方式進行描述,并非對本實用新型的范圍進行限定,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設計精神的前提下,本領域普通工程技術人員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做出的各種變形和改進,均落入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書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鹽湖專用捕撈鹵蟲工具,其特征在于:粗網(10)與集蟲網(11)連接,集蟲網(11)尾部用扎口繩(12)扎住,粗網(10)前端開設有進鹵蟲口(9),進鹵蟲口(9)有鋼條支撐圈(15)支撐,進鹵蟲口(9)連接的網翼(I)的上下網綱繩(2)上連接有浮子(8)和墜子(3)。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鹽湖專用捕撈鹵蟲工具,其特征在于:有三個進鹵蟲口(9)0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鹽湖專用捕撈鹵蟲工具,其特征在于:兩個邊側進鹵蟲口(9)連接的網翼固定在豎直直桿(7)上,豎直直桿(7)外端部兩側分別連接有連接帶(4),連接帶(4)與拖網綱繩(6)連接,拖網綱繩(6)上有漂繩浮(5),中間進鹵蟲口(9)上部網翼固定在水平直桿(13 )上,水平直桿(13 )兩端分別連接拉繩(14),水平直桿(13 )在拉繩(14)的作用下可以自由活動,調整本工具的方位。
【文檔編號】A01K74/00GK205667259SQ201620248814
【公開日】2016年11月2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9日
【發(fā)明人】王澤云, 丁紅霞, 景素琴, 范佩麗
【申請人】南風化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